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位在脑,涉及五脏,证属本虚标实;并以年高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展为发病之本;而痰浊瘀血上蒙清窍,致窍闭神匿、神明失用,为病机之标。大体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浊蒙蔽、气滞血瘀、脾肾阳虚、五志化火等证型;中医学中,气是最基本也是最高层次的概念,"百病皆由气生",即脏腑经络的气机逆乱是百病发生的根源。而三焦在气化及气机的调节中  相似文献   

2.
睡眠障碍是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顽固性睡眠障碍是睡眠障碍的特殊类型。临床实践中发现相当多的顽固性睡眠障碍病人并非单纯由于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引起睡眠障碍,而是由于肾阳虚阴火盛所引起的寒热夹杂所致,此类病人心脉亢、肝脉亢、易心烦、易怒、但肾脉弱,手足冷,夜尿多,背寒等,采用滋阴潜阳方法效果不理想,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以清上温中扶下法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脑肿瘤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外源病因和内伤病因两个方面 ,外源病因主要是邪毒入侵 ,内伤病因有饮食劳倦、情志失调、久病迁延、素体亏虚等。邪毒入侵机体 ,伤及脏腑、气血、津液 ,又可与病理产物瘀血、痰、湿等互结 ,结滞难化 ,聚积不去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情志失调致气滞血瘀 ,机体的气血阴阳失于平衡 ,以致气血郁结 ,或气滞津停 ,聚湿成痰 ,痰瘀交阻 ,格阻清窍 ;若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则脏腑机能减退 ,抗病祛邪的能力下降 ,病理产物就因此而内生 ,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 ,且肾精不足 ,则脑失气养 ,又易引动肝风而变症丛生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理论为根基,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成果颇多,其常见学说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阳虚血瘀说、痰瘀学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及络风说等。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相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心气血阴阳亏损为本,血瘀、痰浊、热毒为标,血瘀、痰浊阻塞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史心脉不通或心脉不荣而病。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可因虚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从阳虚论治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肾有关,其发病机制为上实下虚.上实为肝阳上扰,肝风内动;下虚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而致肝阳偏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相当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痛,腰背部怕冷,夜尿多,易口舌生疮,易上火等症状,舌淡苔白腻而滑,脉弱而沉,尤以肾脉为甚.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临床表现,冠心病心绞痛当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五脏亏虚.标实为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病位在心.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故临床上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挟杂之证常见.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分型包括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浊闭阻、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和寒凝血脉.其中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阳脱证和气滞证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险证型,应根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进行辨证分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先祛邪后补虚、或补中有通、或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在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方面,应注重病证结合,以病为系统,病下系证,证下列方,方随证出.  相似文献   

7.
张金梅  张洁  蔡露  韩佳琳  刘金玲 《山东医药》2008,48(38):112-112
中医辨证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IR)的基本病理是阴虚燥热,痰浊和瘀血贯穿于病程始终.因此,对IR及其相关病证多围绕虚、火、痰、瘀进行论治.目前,公认的IR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IR的虚证分型一般是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其程度依证型变化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另外,IR与痰湿、瘀血、肝郁、脾湿等实证有关.本文就中药治疗IR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目前中医认为慢性心衰病位在心,涉及五脏,但脾胃失调为其关键,病机以心气亏虚为本,痰瘀水饮为标,脾胃运化受损与其密切相关,故心脾功能失调为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心脾入手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论治。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急性期以祛邪为先 中风病病位在脑,病变涉及肝、肾、心、脾等多个脏器.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为气虚、阴虚或阳虚,标实者为风、火、痰、瘀.急性期病势急,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先;恢复期病势缓,缓则治其本,以扶正为要.中风辨证分型,各家不一.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麻木或不遂,突然昏仆等是中风病人的共有症状,急性期以风火上扰和痰热腑实两型最为常见.风火上扰型常有头痛眩晕、舌质红、苔白或薄黄、脉弦等表现,其次可出现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黄便干等,血压增高.治以清热平肝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热腑实型常有眩晕、便秘、苔黄腻、脉弦滑等表现,血压可正常,也可增高,治以清热化痰,通腑熄风,方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临床以痰热腑实型为多见,因此,清热熄风、化痰通腑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类,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944例高血压病病人与中医证候相关变量原始数据基础上,检查录入结果一致性后,导入SPSS 20.0统计软件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的944例高血压病病人症状进行频率描述,剔除频率百分比≤2.0%症状后,将剩余58个临床症状作为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得出聚类为7类时症状分布最明显,原始证型分类为痰湿壅盛、脾运失健、心肾失养,占21.2%;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占17.5%;气虚血瘀,占15.6%;肝火亢盛、心肾不足,占14.5%;中气不足、生化失源、水湿不化,占13.8%;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心肾不交,占8.9%;肾阳不足、心脾两虚,占8.6%。经过聚类分析总结后,按其所占比例排序,最终分类为7类: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肝火亢盛型、中气不足型、阴虚阳亢型、肾阳不足型。结论痰湿壅盛型在调查病人中所占比例最高,肾阳不足型所占比例最少,与病例收集所在区域地域气候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不良生活方式等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热病火燥、肾虚固摄无权而致五脏柔弱,久郁化火,积热伤津,火灼损阴,耗精伤肾。其病机关键在于阴精亏损,燥热内盛,而尤以阴虚为要。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贯穿在消渴病的整个病程中。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病范畴,其发病是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致,病理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位在肺、胃、肾。  相似文献   

13.
许多心脑病证(心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阐述过于抽象,有的不甚切合临床实际,或论述不全.如:风眩(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归纳在眩晕病中,笼统地概括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房劳过度等.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其病因病机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正虚,“不通则痛”.如何解释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息时发生心绞痛?又如中风的发生与情志过极有关是常理,但诸多睡眠中发生缺血中风将如何阐释等?因此认为有关问题亟待深化阐述,加以诠释.本报道温习经典,查阅今文,验于临床,再谈风眩等几个常见的心脑病证的病因病机,试图补充不足,纠正纰缪,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14.
正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1-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3]将胸痹分为阴寒凝滞证、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董耀荣老师认为其发生固然与寒邪内侵、痰瘀互结、年老体虚等密切相关,但长期的情绪失调、七情过极,即肝失疏泄、条达失司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肝藏血,主疏泄,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的疏泄联系着全身的气机变化,协调着人体气血运行。肝疏泄有度,则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吴伟教授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治疗高血压失眠的经验。吴伟教授认为本病根源在于心肝肾三脏,以肝肾阴虚为主,兼有心神失养或心火亢盛;治疗上以"心肾相关"理论为指导,围绕"阴虚阳亢"的病机来遣方用药;在血压管理方面,强调在合理使用降压药的基础上着重补肾降压;在睡眠调节方面,善于运用"补虚泻实"的膏方来调整心阴心阳,恢复正常睡眠周期。中西互补,病证结合,汤膏相配,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实践,我们对各种类型的中风病人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系由肝肾阴亏,肝阳暴亢、心肝有热、肝风内动、窜扰经络所致,其施护要点是语言与心理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以安慰性、保护性、治疗性、礼貌性的语言使病人和亲属产生亲切,信赖、温暖及安全感,稳定情绪,提  相似文献   

17.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病证。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的肝硬化腹水。由于酒食不节、情志失调、虫毒感染等因素损伤肝脾肾三脏,以致气滞、血瘀、水停,渐成膨胀。余临床辨治,抓住其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注意分清标本轻重缓急,攻补兼施,每能获效。 一、辨本虚明标实 膨胀本虚不外气血阴阳虚衰:①阴虚:以肝肾阴虚最常见,多为素体阴虚,或患黄疸后过用苦寒化燥伤阴,或瘀血郁而化热伤阴,或反复用利尿药所致。症见胁痛隐隐、口干、不思饮食、低烧、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长期的高血糖水平引起血管病变 ,常伴发神经病变 ,肢端组织因缺少保护性反应易于损伤、感染。加上神经营养障碍、神经与血管病变相互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局部病理变化常见 :末梢神经轴突变性 ,继以脱髓鞘改变 ;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 ;微血管壁内PAS阳性物质沉积[1~ 3 ] 。中医理论则认为 ,糖尿病足为本虚标实之症 :热毒血瘀为标 ;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病机关键在于经络淤阻 ,血行不畅。消渴日久 ,或因阴阳两虚、气阴两虚 ,血行无力 ;或因阴虚热盛 ,痰湿化热 ,血行滞涩 ,致经络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  相似文献   

19.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古籍著作中所说的"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等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年老体衰。过度劳累,寒邪内侵等引起。特别是年老体弱,肾虚,心气或心阳亦渐虚,继而气滞血瘀。痰浊阻滞经脉,血瘀不通,不通则痛,就出现冠心病的一系列证候。内因是脏腑亏损,加上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寒冷刺激,过度疲劳而诱发。脏腑亏损是本虚,气滞血瘀痰浊是标实,所以,冠心病是本虚标实错杂之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型辨证与血浆凝血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武汉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9月—2010年1月的31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证、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痰湿蒙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七型,并检测血浆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型以风痰火亢证为主,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多集中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偏高水平,凝血酶原时间(TT)则明显缩短且集中在正常参考范围的最小值以下。而以痰为主的痰热腑实证、痰湿蒙神证患者FIB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P<0.05)。与火热有关的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及痰热腑实证患者TT值小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P<0.05)。结论 FIB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FIB可能与中医的痰邪、实证有关,TT可能与中医的火热邪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