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44岁女性,因左下肢肌力减弱2个月于2019年6月19日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5月因额顶区脑膜瘤,行脑膜瘤全切除术,部分颞极被切,术后病理结果示间变性脑膜瘤,出院时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门诊接受放疗1个月,症状改善,左上肢肌力稍差,生活可自理.2017年复查头...  相似文献   

2.
间变型脑膜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少见的脑膜瘤病理类型,伴术后椎管内转移更为罕见,我们确诊一例颅内间变型脑膜瘤并椎管转移病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7岁。以间断癫痫发作并头痛2个月、进行性双目视物模糊半个月,于1996年6月入院、CT示额部跨大脑镰但以右侧为主的混杂密度占位病变约4cm×3cm×5cm,肿瘤有钙化,强化明显;局部额骨有明显的增生性变,瘤周有脑组织水肿带。术前DSA造影可见肿瘤血供源于右侧颈内、外动脉,但以颈内动脉为主,随即给予右侧颈外动脉行明胶海绵粒栓塞。开颅取瘤术中见肿瘤呈灰白色结节状、质脆、有沙砾样钙化物;手术行肿瘤基底部的前1/3大脑镰结扎,随与肿瘤被完全切除,增生病变的骨瓣弃除同时给予人工材料修补,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I级。术后病理结果证明为…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头痛3个月,加重伴视物模糊、听力下降1个月,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查体:神清,一般状况良好,粗测双眼视力低于正常,双眼颞侧视野缩小,双眼球向上运动受限。强化MRI提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约5.6cm×6.5cm×4.7cm大小不规则不均匀强化肿物,周边可见水肿,诊断胶质瘤。行右侧顶枕入路侧脑室肿瘤切除术,术中于脑室三角区,见肿物呈灰白色,质硬如橡胶,边界清晰,部分瘤组织变性坏死,质脆,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病理报告:肿瘤细胞及细胞核大部分呈梭形、椭圆形,核分裂像>5个/10HPF,可见大片坏死变性及大量病理性间接核分裂。  相似文献   

5.
6.
颅骨缺损行有机玻璃修补后继发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骨缺损行有机玻璃修补后继发脑膜瘤一例栾新平木以提肖三潮刘继新患者男,37岁。1976年头部外伤,当时诊断为右顶枕部粉碎性骨折伴硬膜外血肿。血肿清除后即用有机玻璃行颅骨修补,术后恢复正常。1993年9月15日被人打伤后行CT检查,发现右顶枕部有机玻璃...  相似文献   

7.
病例1,女,52岁。因“间断性头晕、头痛两月”入院。患者头痛症状集中在顶部,呈刺痛,自服药物可缓解;既往曾因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顶枕叶可见一大小约7.5cm×5.5cm×4.3cm的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图1A),囊性成分呈长T1、长T:改变,实性成分呈等T1、等T2信号,病灶周围水肿较明显,实质部分向对侧蔓延生长,并紧密包绕上矢状窦,上矢状窦内血管流空影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颅外转移复发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肿瘤切除后颅外转移复发的脑胶质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右颞顶少突胶质细胞瘤切除术25年后切口附近皮下异位复发,切除术后9个月后再次复发,并向腮腺、头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经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肿瘤部分缓解。结论脑胶质瘤可发生颅外转移复发,涉及机制复杂,应尽量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2岁男性,因鞍区脑膜瘤切除术后13年伴视力进行性下降3年于2020年5月12日入院;2007年首次手术近全切除鞍区肿瘤,术后病理示脑膜瘤(WHO分级Ⅰ级);200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明显增大,2009~2018年共行6次伽玛刀治疗;201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增大;2020年复查MRI显示肿瘤再次明显增大,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不典型脑膜瘤(WHO分级Ⅱ级),6个月后肿瘤再次复发,根据基因检测和类器官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舒尼替尼进行靶向治疗(37.5 mg,1次/d,持续4周,停药2周);靶向治疗6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缩小,但9个月时复查MRI显示肿瘤增大,病人拒绝继续靶向治疗,神志清楚,双目失明,能搀扶行走。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时,靶向治疗短期内可缩小肿瘤体积,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性,51岁,主因右侧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血管外皮瘤(HPC)切除术后10年、左侧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血管外皮瘤切除术后3年,肿瘤肺部转移7个月,头痛伴言语不清2个月,于2014年3月3日入院。患者10年前(2004年4月28日)主因"头痛2周"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发现右侧小脑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5月2日至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与治疗,入院后头部MRI增强扫描显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性,5岁。出生后发现前囟门处一肿物,随年龄渐生长。以脑膜瘤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额顶中部一3cm×4cm大的肿物,质韧、边界清楚、较固定、无压痛。脊柱左侧弯曲,以胸椎明显。CT检查示:矢状窦左旁一约2cm×2cm×3cm等密度影,局部无骨质破坏。增强扫  相似文献   

12.
男性,60岁,因双侧胸壁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小便失禁3天入院。查体:肋弓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左侧明显。右下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张力较低。双下肢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肺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图1肺部CT示患者肺部原发占位病灶胸椎MRI示:约T4-5水平椎管内髓外背侧硬膜下可见截面约1.2×0.8cm等T1长T2信号肿物,同层面脊髓受压信号不均。诊断:神经鞘瘤,转移瘤不除外。入院后CT椎管造影检查见肿瘤位于T4-5节段髓外硬膜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左侧,脊髓明显受压(图2)。图2CT椎管造影显示椎管内占位情况腰穿提示椎管内堵塞,压力为10cmH2O。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及椎管减压术。术中打开T5椎板后可见,硬膜外脂肪减少,硬膜张力较高。切开硬膜后见鱼肉样组织,与硬膜、脊髓及周围神经根粘连紧密,且血供丰富,完全切除肿瘤后可见脑脊液流出。缝合硬膜及肌肉各层。术后大小便功能较术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肋弓以下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报告为肺小细胞癌。术后行脑及其他部位检查,结果示肝内、颅内等处均有转移性病灶。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9岁。入院前11年因左腮腺无痛性肿块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腺样囊性癌,术后行钴^60局部放射治疗,剂量35Gy。术后患者除左侧轻度周围性面瘫外无其他不适。入院前3年原手术区再次出现肿块,同时左颈也发现肿块且伴颈部疼痛,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腮腺同时切除颈部肿物,病理证实腮腺肿物为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颈部肿块为周围淋巴结转移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