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将86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围生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会阴撕裂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发生率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8.3%,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8.3%,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顺产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第四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产后疼痛评分、分娩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四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1、2、3、6 h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顺产产妇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后出血情况,有利于产程缩短、疼痛减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3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实施阴道分娩的199例产妇。其中2015年75例产妇为对照组,2016年124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产妇分娩安全,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有效的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生期联合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48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阴道分娩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围生期联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生期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产妇,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平均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出产妇产后出血率5.0%低于参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2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以及24h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参照组产妇的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杨洪莲  曹明冉 《妇幼护理》2023,3(16):3884-388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的护理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我院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 120 例,随 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与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后 2h、12h 及 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改善不良心理,减少不良妊娠,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在护理前及护理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产妇的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接收的180例阴道分娩孕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90例给予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5例(5.56%)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有16例(17.78%)发生产后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89.2±16.8)ml和24 h出血量(184.6±21.9)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是一种科学有效护理模式,在保障阴道分娩产妇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综合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减少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后尿潴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12月产科实行阴道分娩的产妇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予以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率为4.7%,对照组产妇出血率为1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分娩后2 h与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过程中,辅以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后的出血率,同时还可减少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在保障产妇健康与安全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预见性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探讨其对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60例阴道分娩产妇,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预产期48小时内干预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不良情绪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61%)优于对照组(78.4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逊 《妇幼护理》2024,4(2):298-300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程疼痛评分、负面情绪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1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6.
刘娜 《妇幼护理》2023,3(10):2328-2330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围产期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于我 院建档并实施阴道分娩的产妇 12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 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 2h、12h、24h 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泌 乳开始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提高产 妇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产后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产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情况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李海燕 《妇幼护理》2023,3(17):4077-4079
目的 分析阴道分娩产妇使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使用常规护理的阴道分娩产妇 134 例 纳入 A 组(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以及使用预见性护理的阴道分娩产妇 151 例纳入 B 组(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SF-36 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 组产后出血率 2.65%低于 A 组 (P<0.05)。B 组产后 2h、12h、24h 出血量低于 A 组(P<0.05)。B 组的护理满意度和 SF-36 评分高于 A 组(P<0.05)。B 组并 发症发生率(2.65%)小于 A 组(11.19%)(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使用预见性护理,能够预防产后出血及其并发症,提 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综合评估产妇情况后对中高危产妇(评分≥5分)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筛查出中高危产妇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产科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50例产妇与2017年1—1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管理,观察组应用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对产妇开展PDCA管理,可有效缩短其产程时间,降低其剖宫产率,促进其阴道自然分娩,有利于减少其产后出血,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