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通过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6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分析,对出现频率≥10%的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再根据《中医诊断学》证-症关系分析得出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中医证型;进一步对常见中医证型中的中医证候进行主成分分析,粗略得出精神分裂症常见证型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结果:通过对664例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数据分析,简化为15个证候要素,总结出7大常见证型,包括狂证(痰火内扰证、肝胆火盛证、阴虚火旺证)与癫证(心脾两虚证、痰气郁结证、肝气犯脾证、脾肾阳虚证),并归纳出7个证型的主要及次要症状。7大证型基本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痰”、“火”、“虚”的主要病因病机,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对癫狂的论述基本一致。结论:总结出精神分裂症的7大常见证型,具有一定鉴别意义,并为精神分裂症的客观辨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 《现代中医临床》2022,29(1):11-16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有独特优势和特色,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而证候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精神分裂症辨证标准,为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在古今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德尔菲法研究的基础之上,先后3次组织专家对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证候分型及证—症关系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了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收集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156例,进行中医四诊检查,按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级,按照中医辨证标准记分。对采集的症状进行频数统计,对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候分为以下3类:肝郁痰凝型(38.6%):发作时喉中痰鸣、心烦、抑郁、口干、胁肋胀痛、善太息、恶心、口黏、身体困重、舌红、弦脉;精髓亏虚型(36.9%):头痛、烦躁、健忘、肢冷、动作迟钝、腰酸、形体痿软、尿频、虚脉;心脾两虚型(24.5%):失眠、神疲、乏力、易惊、畏寒、胆怯、舌淡、细脉。结论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较复杂,但以肝郁痰凝、精髓亏虚、心脾两虚证型多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与嗅觉障碍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随机纳入108例PD患者,采用SS-16测试、Hoehn-Yahr(H-Y)分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新版世界运动障碍学会PD综合评价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 Ⅲ)等评估患者病情,以嗅觉测试结果分为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结果:PD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为65.7%,两组在年龄(P=0.006)、H-Y分期(P=0.012)、MoCA评分(P=0.016)、MDS-UPDRS Ⅲ评分(P=0.01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嗅觉障碍与性别(OR=3.504,P=0.023)存在显著相关性.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之间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嗅觉障碍与否(OR=9.047,P=0.018)影响血瘀动风证与肝肾不足证两者诊断;MoCA评分(OR=1.146,P=0.046)影响患者气血两虚证与肝肾不足证两者诊断.结论:①嗅觉障碍组与嗅觉正常组中医证候存在差异;②嗅觉障碍有助于患者血瘀动风证与肝肾不足证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共情缺陷常见病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运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近20年间发表的共情缺陷常见病症的相关文献,筛选出包含辨证分型标准、疾病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或证候分布的基础或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文献中出现的证候并对不同病症的共有证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存在共情缺陷的病症有14种,对其中9种病症的中医证候进行统计筛选得中医证候51个。在各病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四位证候是痰火内扰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结论:共情缺陷多涉及心、肝、脾、肾四脏,临床诊疗可从以上思路进行证候辨识并进行早期干预,避免严重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经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运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定,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情绪状态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使用睡眠药物及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患者焦虑总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阴虚阳亢证候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痰证评分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情绪明显,阴虚阳亢证候突出,可能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更年期女性情绪障碍的特点及中医证候特征,为更年期女性心身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借鉴。[方法]以157例年龄在46~52岁伴有情绪障碍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Kupperman更年期评分标准评定更年期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情况,用中医证候调查表评定其中医证候。[结果]157例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均在11分以上,表现为中重度更年期症状;157例患者均以焦虑抑郁共病为情绪障碍特征,并且焦虑程度较抑郁程度为重(P0.01)。更年期综合征患者4种不同情绪障碍的中医证候的分布类似(P0.05),均以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痰气郁结等实证多于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虚证,且不同情况情感障碍的更年期女性患者的痰瘀兼夹状况分布也相似(P0.05)。[结论]有情绪障碍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常以焦虑抑郁共病为表现特征,中医证候以实证为主,并且易于兼夹痰瘀,因此中西医结合心-身综合调治宜作为女性更年期的调治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指标.临床上已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如研究T、LH/FSH与肾虚的关系,LH、T与肝郁的关系,PRL与肝郁的关系,FINS、HOMA—IR与痰湿的关系等。多数研究结果表明.PCOS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但在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何种中医证型有相关性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今后应进一步寻求辅助PCOS中医证型分类的更客观的血清学指标,为PCOS的辨证论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不同证型与血清同型丰胱氨酸(Hcv)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将58名T2DM患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种本证组及兼痰湿型、兼血瘀型、兼痰湿血瘀型3种兼证组,并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者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ey浓度。结果:T2DM组血清Hey浓度(13.70±5.96)umol/L高于NC纽(9.31±3.61)umol/L,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DM各证型组血清Hcy的比较显示.随着证型由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演变,患者的Hey逐渐升高,阴阳两虚型组与气阴两虚型组、阴虚热盛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兼证各组中.Hcy浓度由高到低次序为:兼痰湿血瘀型组〉兼血瘀型组〉兼痰湿型组〉无兼证型组〉NC组.有兼证型组与无兼证型组、N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兼证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存在高Hcy血症.Hcy浓度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肥胖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体重指数值(BMI)≥25Kg/m2。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血脂值。按照其临床表现分入4个相应的中医证候组,每组25例。结果:受试者血清瘦素平均水平为13.39±5.18ng/ml,高于正常人瘦素水平(P<0.001)。其中瘦素值在8~16ng/ml者占64%;痰浊证组瘦素平均水平是16.56±5.67ng/ml,高于其他3个证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瘦素水平与BMI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相关性。结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诸多重要环节上,痰浊型与瘦素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冠心病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冠心病的症候实质。方法:对61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证候分型,判别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的气虚证、血瘀证及痰浊证非常普遍,但均未表现出随冠脉病变程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气虚证和血瘀证的冠脉病变支数及程度显著高于非气虚证及非血瘀证(P<0.01);而痰浊证同非痰浊证的冠脉病变支数及程度比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血瘀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脉病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表现出随冠脉病变程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常见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为肾阴不足、气滞血瘀、肾阳亏虚、脾气虚弱、湿热下注、肺热气闭、肝郁气滞等7种证型,并对证型与年龄、病程、I-PSS、前列腺体积、残余尿、PSA、最大尿流率相关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肾阳亏虚证:与年龄正相关,与I-PSS呈负相关,与残余尿量呈正相关;肾阴不足证:与前列腺体积正相关,与I-PSS呈负相关,与最大尿流率呈正相关;脾气虚弱证:与病程呈负相关,与前列腺体积正相关;气滞血瘀证:与病程正相关,与I-PSS呈正相关,与残余尿量呈负相关;湿热下注证:与病程负相关,与前列腺体积呈负相关,与PSA呈正相关,与最大尿流率呈负相关;肝郁气滞证:与年龄呈负相关,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与残余尿量呈负相关;肺热气闭证:与年龄呈正相关,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尿流率呈负相关。结论:BPH中医各证型大部分与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残余尿、PSA、最大尿流率客观临床指标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性不孕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腹腔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EM性不孕患者105例,辨证分为肾虚血瘀、气滞血瘀、热郁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痰湿瘀阻六证型组。同时选取非EM性不孕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腹腔液中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在105例EM性不孕患者中,肾虚血瘀证35例(33.33%),寒凝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8例(17.14%),热郁血瘀证10例(9.52%),气虚血瘀证11例(10.48%),痰湿瘀阻证9例(8.57%)。各证型组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肾虚血瘀组IL-6水平高于其他各证型组(P<0.05);肾虚血瘀组、热郁血瘀组IL-8、TNF-α高于其他各组(P<0.05);肾虚血瘀组IL-8与热郁血瘀组比较,P<0.05。结论 EM性不孕患者中医证型与腹腔液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指导临床认识和治疗EM性不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拴塞事件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CRP)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RP的浓度,比较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发生与否的HCRP浓度变化和中医证候的特点,分析HCRP与中医证候间的关联。结果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组患者多伴有HCRP异常增高,中医证候以风证、痰证为主;陈旧事件组HCRP异常率次之,虚证出现率高(P〈0.01)。HCRP升高时患者风证和痰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并且风证和痰证成立组的HCRP浓度分别高于风证和痰证不成立组。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HCRP浓度与风证、痰证和虚证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RP浓度变化既可以预测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发生,又与风证、痰证和虚证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病历资料完整并接受3 d动态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辨证分为实证组和虚证组,实证组包括热盛津亏证、痰湿内阻证、血瘀脉络证,虚证组包括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观察患者血糖均值(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并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虚证组与实证组 MB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GE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各证型间 MAGE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阴阳两虚证MAGE高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平均血糖无关,而与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虚证类证候血糖波动性较大,阴阳两虚证血糖波动性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风后证候特征与针刺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患者按中医证候辨证量表(DSS)分为痰浊证组、血瘀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统一针刺方法,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MAS)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分别评定各组针刺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70.93%,不同证型组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痰浊证组优于血瘀证组和阴虚阳亢证组(χ2=6.203,P=0.04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改善中风后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痰浊证组的效果优于血瘀证组和阴虚阳亢证组,针刺疗效与不同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