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血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比较两组镇痛疗效、IL-6、NO浓度变化、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分娩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两组产妇的IL-6及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两组产妇IL-6及NO浓度均有升高,且观察组产妇IL-6及NO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两组产妇的CD4~+、CD8~+及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观察组产妇的CD4~+及CD4~+/CD8~+水平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CD8~+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分娩镇痛疗效显著,可降低产妇IL-6及NO浓度,降低CD4~+、CD8~+、CD4~+/CD8~+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肿瘤提供参考。方法将64例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治疗组硬膜外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注胶体量及术后七氟醚平均吸入浓度;检测并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t1)、切皮后2h(t2)、手术结束(t3)、术后1 d(t4)、术后3 d(t5)时细胞免疫指标比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七氟醚吸入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在t2~t5显著低于t1时(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在t2~t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D3~+、CD4~+在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D4~+/CD8~+在t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NK细胞水平在t1~t5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IL-6在t2~t5时水平显著高于t1时(P0.05);观察组IL-6在t2~t4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t4时(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患者细胞免疫及IL-6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72-3974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肠道菌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儿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两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FN-γ、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4、IL-10、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湿疹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减小复发风险,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喘汤对合胞病毒(RSV)感染型肺炎患者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RSV感染型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定喘汤口服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血清IL-4、IL-6、IL-8和INF-γ水平进行检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48例为正常组。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CD3+、CD8+、NK、INF-γ水平均低于正常组,CD4+/CD8+、IL-4、IL-6、IL-8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D3+、CD8+、NK、INF-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CD4+/CD8+、IL-4、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8+、NK、INF-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4+/CD8+、IL-4、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喘汤能有效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对RSV感染型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146例(观察组),根据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84例)和阴性组(62例),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D4~+、CD4~+/CD8~+、白细胞介素(IL)-6、IL-32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IL-6、IL-3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CD4~+、CD4~+/CD8~+水平依次降低,IL-6、IL-32、CD8~+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CD4~+、CD4~+/CD8~+水平低于阴性组,CD8~+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IL-32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和IL-6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D4~+、CD8~+、CD4~+/CD8~+比值、IL-32和IL-6水平的变化与乙型肝炎严重程度相关,对乙型肝炎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IL-32和IL-6水平与病毒复制无关,仅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与肝脏功能指标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比较100例肺结核患者(实验组)治疗前后及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比较实验组治疗后不同病灶吸收情况患者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IFN-γ、TNF-α、IL-2、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者CD3~+、CD4~+、CD8~+、CD4~+/CD8~+、IFN-γ、TNF-α、IL-2、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灶吸收不良者CD4~+、CD4~+/CD8~+、IFN-γ水平明显低于病灶明显吸收者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对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有指示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卵巢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于该院接受卵巢癌根治术治疗并配合术后化疗的44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接受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的44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及CD4+/CD8+的变化,测定患者治疗前后VEGF、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百分率及CD4+/CD8+,IL-6、IL-8、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血尿、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在卵巢癌化疗中辅助应用有其增效减毒效应,可上调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水平,下调IL-6、IL-8、TNF-α、VEGF水平,优化化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g),血清白蛋白(Alb),白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INF)-γ,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UN,Ccr,Scr,Hbg,Alb,IL-2,IL-4,IL-10,INF-γ,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IL-2,INF-γ和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cr,Hbg,Alb,IL-4,IL-10,CD3~+,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纠正Th1/Th2之间平衡和细胞免疫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多肽联合~(125)I粒子植入及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7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125)I粒子植入及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情况、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CA199和CA2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观察组化疗后CD3~+、CD4~+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及NK显著升高;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8~+、CD4~+/CD8~+及NK均明显下降(P0.05)。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及NK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死亡17例,对照组死亡24例,死亡原因包括全身性多发转移、肝转移、呼吸衰竭。观察组12个月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多肽联合~(125)I粒子植入、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于腹腔镜下接受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缩短(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血清PCT、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第1天WBC、NEUT低于对照组,而CD3~+、CD4~+较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7.91%(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微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好、炎症反应轻、安全性高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儿童大叶性支原体肺炎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120例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抗炎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观察组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NF-α、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还能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对照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依据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4~+、CD4~+/CD8~+高于未缓解组,CD8~+、IL-8、IFN-γ、TNF-α低于未缓解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8~+、IL-8、IFN-γ、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且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应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9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1毫升/次,2次/天。2组患儿1个疗程为7d,均连续用药7d。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IL-6、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4~+、CD8~+水平,计算CD4~+/CD8~+,并记录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促消失时间、鼻阻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PCT、sTREM-1、hs-CRP、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发生哭声嘶哑、鹅口疮等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IL-6、PCT水平,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免疫因子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7例予抗炎、化痰常规治疗,实验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20 mg每日1次静点,7 d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免疫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2组血清CRP及WBC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RP与WBC较低(P0.05);患者IL-4、IL-6及IL-8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L-4、IL-6及IL-8水平较低(P0.05);CD3~+、CD4~+、及CD4~+/CD8~+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高(P0.05),CD8~+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CRP含量,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调节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35-536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HPV感染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HPV转阴率,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CD4~+、CD8~+、CD4~+/CD8~+,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结果观察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CD8~+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可提升宫颈HPV感染患者HPV转阴率,调节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均采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另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治疗前1天、治疗后2周以及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IFN-γ、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FN-γ显著升高,IL-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辅助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2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辅助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机体内的各项体液免疫指标(血清中的Ig A、Ig G及Ig M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Ig A、Ig G及Ig M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Ig A、Ig G及Ig M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机体内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CD3~+、CD4~+、CD4~+/CD8~+及NK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采取超声引导下LRFA辅助治疗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及减少预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组,2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2表达水平、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3~+/CD4~+、CD4~+/CD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D3~+/CD8~+、CD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2、IL-10、IL-1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L-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4~+/CD8~+、CD3~+/CD4~+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说明患者的免疫耐受力与免疫逃逸存在较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对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7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6)。其中对照组行T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减沙参麦冬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以及NK活性指标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4~+/CD8~+及NK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及腹泻方面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肺癌化疗患者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率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