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呼吸视频辅助教学能否提高女性受试者心跳骤停的识别效率。方法:6名医护分别模拟不同呼吸状态且分别制作成10 s视频,招募31名非医学专业女性受试者,通过视频辅导前及辅导后分别测试受试者对不同呼吸状态的判断准确性及处理办法,同时记录耗时及自信度。结果:受试者在辅以视频教学后,对叹气样呼吸的判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同时耗时缩短(9.58±5.92 s vs.5.97±3.70 s,P=0.001],自信度增强(7.03±1.73 vs.7.91±1.69,P=0.03)。结论:对非医学专业女性受试者,通过呼吸状态视频辅导,可提高对叹气样呼吸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心肺复苏(CPR)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13名医学本科见习生分为A组(n=38)、B组(n=39)和C组(n=36),分别采用边看视频边练习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边看视频边练习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对三组学生进行CPR技能培训,比较三组学生培训结束后的心肺复苏CPR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A组考核成绩优于B组(87.44±2.20 vs 82.72±2.77,P0.05)和C组(87.44±2.20 vs86.19±2.25,P0.05),A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85.47±1.72 vs 75.21±2.81,P0.05)和C组(85.47±1.72 vs83.47±2.69,P0.05),C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CPR技能教学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首次急性心肌梗死者院前延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对9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者进行调查,将其分为糖尿病组(n=41)与非糖尿病组(n=55)。比较两组院前延迟时间、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院前延迟时间为(1.73±0.58)h、院前延迟行为评分为(50.16±14.07)分,非糖尿病组分别为(2.87±0.61)h、(58.93±13.24)分,糖尿病组短于非糖尿病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症状觉察、习惯性行为、症状程度判断评分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MACE发生率为27.27%,非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情况与院前延误时间2 h以上有关(r=-0.155,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误时间明显短于非糖尿病患者,症状觉察更敏锐、症状程度判断较准确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患者肝脏MRI增强扫描的效果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的门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检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时给予常规的呼吸指导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检查前增加呼吸训练指导、检查时给予音乐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心率波动、负性情绪、图像质量及检查配合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波动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结束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脏MRI增强扫描图像质量、患者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提高肝脏MRI增强扫描的检查效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检查配合度,提高肝脏核磁共振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选取60例,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n=30)则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就两组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肺顺应性以及炎症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总有效率是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新生儿的IFN-γ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新生儿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新生儿的肺顺应性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纠正其炎症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98例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1例),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5例)。监测AHI、氧减指数、夜间最低脉氧饱和度(Sa O2)等睡眠呼吸相关指标,测定Hcy、丙二醛、谷胱甘肽。结果:重度组的Hcy(13.9±3.1)μmol/L高于轻度(10.8±3.2)μmol/L、中度(12.4±3.5)μmol/L、对照组(8.9±2.3)μmol/L,P0.05。重度组的丙二醛(7.2±1.3)μmol/L高于轻度(5.5±0.7)μmol/L、中度(6.7±1.2)μmol/L、对照组(4.8±0.5)μmol/L,P0.05。重度组的谷胱甘肽(8.4±1.3)mg/L高于轻度(6.4±1.4)mg/L、中度(7.5±1.7)mg/L、对照组(4.4±1.2)mg/L,P0.05。OSAHS患者的血清Hcy与丙二醛(r=0.231,P0.05)、谷胱甘肽(r=0.312,P0.05)、AHI(r=0.334,P0.05)、氧减指数(r=0.201,P0.05)均呈正相关。丙二醛(β=0.296,P0.05)、谷胱甘肽(β=0.147,P0.05)、AHI(β=0.330,P0.05)、氧减指数(β=0.308,P0.05)为正向预测血清Hcy水平。结论:Hcy水平越高,OSAHS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越明显,Hcy水平的变化可能是OSAHS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改变的一种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存活出院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结果: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较多,包括有无第一目击者、是否专业急救人员、心跳骤停时的心电图类型(心室颤动、心电静止及无脉性电活动)等主要因素,且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目击者、专业急救人员、心跳骤停时的心电图类型(心室颤动、心电静止及无脉性电活动)对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较大,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与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困难气道处理模拟演练在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01/2018-12期间在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30名,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分为困难气道处理模拟演练组(S组,n=15)和传统授课培训组(T组,n=15)。采用理论考试、技术性技能及非技术技能考核、调查问卷的形式综合评定培训效果。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技术性技能考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学员相比, S组学员处理困难气道的非技术技能表现更好(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S组学员的困难气道处理能力提升度、困难气道处理知识掌握度、困难气道模拟教学满意度均高于T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授课培训,困难气道处理模拟演练可使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困难气道处理能力提高更快,并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情况、运动能力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第7、15、30天,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6MWD)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情况、运动能力及情绪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改变情况,探讨其与呼吸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5月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6例作为病例组,7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及深吸气后下腔静脉。结果病例组下腔静脉内径/体表面积(VCD)为(9.72±3.20)mm/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4.92)m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右心房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静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最大横截面宽、高及截面积明显大于深吸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平静呼吸状态下和深吸气后的下腔静脉最大横截面宽、高及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平静呼吸状态下和深吸气后下腔静脉内径超声改变明显,而肝硬化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和深吸气后下腔静脉内径超声改变不明显,这可能与肝脏组织变形、变硬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拔管后3 d,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实测值)和FEV_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t3.590,P0.01),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824,P0.001);两组FEV_1(实测值)、FEV_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_1/FVC均较术前降低(F1.044,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38,P=0.037)。两组术后1 d PaO_2水平均较术前及拔管后3 d高(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器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进而改善氧合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短视频教育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对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院113例结核性气道狭窄患者分组,对照组56例予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观察组57例增加术前短视频教育结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心理状态、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0.23±4.36)分较对照组(49.63±5.24)分低(P0.05);观察组术后支气管直径(9.26±1.38)mm较对照组(7.68±1.29)mm大,气促分级(0.98±0.31)级较对照组(1.63±0.49)级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2.61±0.43)L较对照组(1.86±0.38)L高(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51%)较对照组(16.07%)低(P0.05)。结论术前短视频教育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可通过缓解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患者焦虑情绪,改善肺功能及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肿瘤行手术切除患者中开展入院视频宣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接受手术治疗的75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口头宣教的传统宣教模式,实验组开展入院视频宣教干预。记录宣教时间,采用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程度及对宣教内容的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宣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病室环境知晓度和整体知晓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与传统的口头宣教相比,入院视频宣教在不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可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有助于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病房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视可尼视频喉镜和Block Bust喉罩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拟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视可尼视频喉镜组(S组,n=30)和Block Bust喉罩组(B组,n=30),两组患者均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S组置入视可尼视频喉镜行正中入路气管插管;B组置入Block Bust喉罩,并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时间和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总插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组的插管时间(33.10±7.58 s)明显长于B组(24.03±3.54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低氧血症发生率(20%)高于B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ock Bust喉罩及视可尼视频喉镜均可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Block Bust喉罩插管时间更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选取本院院前急救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从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抢救半径、现场有无目击者参与、气管插管耗时(含气囊—面罩给氧)、是否使用电除颤等方面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79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抢救患者7例,抢救成功率8.86%。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4 min与开始复苏时间≥4 min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复苏时间4 min能有效提高CPR复苏成功率(OR=13.64,95%CI:1.43~130.08);在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过程中,抢救半径5 km、气管插管(含气囊—面罩给氧)耗时90 s及现场有目击者参与的情况下和抢救半径≥5 km、气管插管(含气囊—面罩给氧)耗时≥90 s及现场无目击者参与,CPR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电除颤是CPR复苏成功要素之一(OR=10.00,95%CI:1.14~87.59)。结论 79例患者临床分析表明,院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后开始复苏时间早,抢救半径短,气管插管(含气囊—面罩给氧)耗时少和有目击者参与是影响CPR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实施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祝霞君  陈正  余海云  邹菁菁   《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93-1095
目的观察参与式培训联合视频反馈培训模式在新生儿复苏复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6名医护人员,分两批完成新生儿复苏复训,第一批为对照组(42人),第二批为观察组(44人),均在理论培训后进行新生儿复苏操作练习。对照组采用老师讲课示教-学员练习-老师考核的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参与式培训联合视频反馈培训模式。结果两组理论测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复苏操作测评、自信度测评(理论知识理解与记忆、复苏实践操作能力、复苏团队协作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新生儿复苏复训采用参与式培训联合视频反馈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复苏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频辅助下肛瘘治疗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以及对创缘肉芽组织中创面愈合因子表达和血清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复杂性肛瘘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视频辅助组(n=46)和传统手术组(n=46)。视频辅助组采取视频辅助下肛瘘治疗术,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2组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疼痛因子指标[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创缘肉芽组织中创面愈合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术后随访1年统计2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肛门功能评分(Wexner)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视频辅助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1)。视频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8.70%vs 23.91%,χ2=3.903,P<0.05)。2组术后1 d、3 d血清5-HT、SP水平高于术前,且视频辅助组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P<0.01)。2组术后1周、2周VEGF、VEGFR-2表达量高于术前,且视频辅助组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P<0.01)。视频辅助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Wexner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辅助下肛瘘治疗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呼吸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6月,60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核心力量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t4.173,P0.001),观察组ODI评分明显降低(t=3.875,P0.01);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595,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3.874,P0.05)。结论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呼吸训练,可进一步减轻NLBP患者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HR、RR、p H值、p(O_2)、p(CO_2)、氧合指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成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2%(P0.05)。观察组HR、RR、p(C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p(O_2)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由治疗前的(54.63±16.33)分显著提高至(63.82±13.72)分(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均明显提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可显著提高机体p(O_2)和氧合指数,缩短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呼吸训练对慢性肩袖损伤患者上肢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8月本院康复科和疼痛科就诊的慢性肩袖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0)和强化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ROM训练、关节松动术、牵伸练习、肌力练习。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励式腹式呼吸练习,每周3—5次,共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分别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并分别测量吸气相末、呼气相末的胸围、腹围值。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价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强化组和治疗组的胸围吸气末和呼气末变化度从治疗前的(4.17±2.02)和(-6.64±4.30)分别提升至(10.86±2.63)和(-11.74±2.55),强化组和治疗组的腹围吸气末和呼气末变化度从治疗前的(1.79±2.19)和(-3.26±1.49)分别提升至(13.19±1.65)和(-15.29±7.2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患者自评量表部分及治疗师评定部分,除了肩关节水平内收角度变化度在两组间没有差异,而其他指标强化组优于治疗组(P0.05或P0.001)。结论:强化呼吸训练可以较单独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更有效提高患者上肢功能,可作为有效的干预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