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男 ,76岁。因腹痛、黑便 3d于 1999年 7月 9日入院。 3d前 ,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中上腹痛、黑便 ,大便初呈柏油样 ,后呈暗红色稀便 ,无呕血。 10余年前因“胃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 ,2年前因咯血诊断“肺癌”。体检 :中度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左下肺呼吸音低 ;腹平软 ,中上腹见一 15cm长手术疤痕 ,轻压痛 ,肝、脾未扪及 ,移动性浊音 ( -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81g/L ,白细胞3 .7× 10 9/L ,血小板 69× 10 9/L ,大便暗红色 ,隐血 ( ) ,红细胞( )。胸片见左下肺 4cm× 5cm阴影。胃镜见残胃及吻合口黏…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士刚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5,22(12):525-527
胃肠道血管畸形是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其内镜下的表现,病变分布,分型及其内镜下的治疗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 ,急性大量出血常常会危及生命 ,发病病因纷繁多种 ,其出血量多少 ,速度快慢 ,在肠腔内停滞时间的长短 ,临床表现不同 ,故常常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2年~ 1999年收治的下消化道出血 4 0例的诊治经验 ,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2~ 7岁 ,平均年龄 5 7.3岁。 31例有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 ,3例有果酱样便 ,7例大出血者为血水样便 ,无呕血史。病史最长 5年 ,最短 2 4小时。除 7例外 ,均因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出血住院 2次或 2次以上。1.2 检查方… 相似文献
5.
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但出血原因难以确定。1994年4月至20014年2月.我科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并总结我们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蕊敏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9,5(4):181-183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出血病死率约10%,25%患者有再出血,病死率则增高10%。近几年急诊内镜的应用与发展,可及时诊断及作相应的治疗措施,使病死率下降至8%~10%。老年人生理上的退化变性特点,胃肠道粘膜萎缩,粘膜下血管粥样硬化,往往使出血速度加快,不能控制;同时老年人常有心脑肺的慢性疾病,出血可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了病死率,故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约占30%~50%。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是呕血、黑便,可以通过鼻胃管将血液吸出。下消化道出血则表现为便血,鼻…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治疗结肠血管畸形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乃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2):122-123
我院从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1 286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结肠镜检查。其中确诊为结肠血管畸形出血26例,并行内镜下治疗。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2 ~ 82岁,平均年龄60.2岁。临床表现为骤发或反复解黑便、暗红色血便。出血量小于 500 ml 7例,500~1000ml14例,大于1000ml 以上5例。病程1~2dd不等。均经急诊纤维结肠镜或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血管畸形伴出血。二、内镜下表现及分型:血管畸形出血内镜诊断标准是:结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胃肠血管畸形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对作者收治的22俐胃肠道血管畸形合并出血加上文献报告的657例,就其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病变部位以小肠和右半结肠多见,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反复消化道出血。内镜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率是32%~50%和87~88%。结论 内镜和血管造影比较,后者敏感性与手术探查相当,是小肠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术中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先采用创伤性小的方法,手术治疗要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由于检查手段的局限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寻找其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就该病的诊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内镜和血管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胃肠出血的血管病变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血管病变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可以是独立的异常表现或是全身疾病、综合症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处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常规内镜和放射学造影检查不能确诊的活动性出血或慢性复发性的消化道出血。一般分为不明原因隐性和显性出血两种类型[1] 。临床上较为常见 ,由于其病因复杂 ,多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 ,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处置上均有一定困难。一、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比较明显 ,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呕咖啡样胃内容物及黑便 ;下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便血或黑便。失血症状与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小量出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容积的改变和缺铁性贫血 ,反复持续出血或大量出血则可出现生命体征 (血压 ,心率 ,脉搏等… 相似文献
12.
血管造影和栓塞术对Dieulafoy病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ieulafoy病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出血性疾病。我们对我院近7年间诊断的3例Dieulafny病出血患者行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 1.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62岁。均因突发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不同程度休克入院。既往身体健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9岁,因气短,心悸12年,黑便6年入院。患者于12年前起自觉活动后心悸、气短,无胸痛、晕厥或意识丧失,自觉大便无异常。当地医院测血常规Hb80-110g/L,未予特殊诊治。6年前服中药后出现成形黑便,4-6次/d,量多,偶有暗红色血便,无腹部不适或呕血。1998年起在当地医院多次住院治疗,查大便潜血( ),Hb50-60g/L(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反复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血管造影未见出血灶。 相似文献
14.
血管异常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血管异常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因血管异常所致下消化道出血15例的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血便、黑便为主,8例入院时贫血,2例有休克。经钡餐、纤维内镜、血管造影多项检查,最终经手术或病理确诊。7例肠镜检出阳性5例,10例肠系膜动脉造影检出8例。血管病变与出血灶位于小肠占66.7%、右半结肠20.0%,合并回肠结肠病变13.3%。全组13例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次数1.7次。手术及病理证实血管发育不良7例,动静脉畸形4例,门脉高压相关肠血管病变2例。结论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早期肠镜检查与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及诊断。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对控制出血有效,复发再出血率低。 相似文献
15.
血管发育不良和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李贵森朱人敏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又称血管扩张、动静脉畸形或血管瘤。目前认为它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发病率许多具有血管发育不良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而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外... 相似文献
16.
17.
肠道血管畸形引起下消化道出血较为少见,但在下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病例肠道血管畸形合并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lipple-Trenaunay syndrome,KTS).针对本病例,应首要解决脉管畸形所致的肠道出血,再联合其他学科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血管畸形是一种隐匿的高复发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未知原因引起的血管生成异常有关.传统介入以及内镜手段对胃肠道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新型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以及抗血管药物的应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文就其形成机制与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李瑜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2,7(3):9-10
【诊断】一、临床表现 (一)典型表现主要是便血,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和慢性隐性出血。粪便的色泽、性状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出血部位愈低,出血量愈大,出血愈快,则粪便颜色愈红。高位出血在肠内停留过久可呈柏油样,不易与上 相似文献
20.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指常规胃镜、结肠镜检查结果阴性、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大都位于小肠,在消化道出血中约占5%。血管发育不良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占所有出血原因的3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