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所示的小脑梗死灶与DSA发现的后循环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每一例小脑梗死患者头部MRI发现的梗死灶与DSA所见的后循环病变血管进行对照。结果 小脑梗死位于左侧小脑半球17例,右侧10例。DSA发现大动脉狭窄[包括单纯椎动脉近段(V1)狭窄、V1段狭窄伴颅内段椎动脉狭窄及锁骨下动脉+头臂干狭窄]17例,与之对应的MRI发现的梗死部位为:责任血管区域性小脑梗死7例,多位于小脑下后动脉(PICA)供血区(5/7);责任血管区不完全性梗死10例,较多位于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4/10)。分支动脉狭窄8例,其中MRI见责任血管区域性小脑梗死4例,均位于PICA供血区;责任血管区不完全性梗死4例,分布于PICA、SCA及小脑下前动脉供血区。2例DSA后循环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见PICA和小脑下前动脉供血区有多发性小梗死灶。结论 小脑梗死的MRI表现与后循环动脉狭窄性病变部位具有相关性。大动脉狭窄的病例中,椎动脉V1段狭窄最常见,其梗死部位多位于PICA供血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责任动脉急性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299例,根据Amarenco's解剖图解分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梗死组179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组41例,小脑上动脉(SCA)梗死组28例,多条小脑动脉(MCA)梗死组51例。比较4组患者TOAST分型、临床表现、脑干累及情况、死亡情况。结果 4组患者TOAS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眩晕、构音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A梗死组患者共济失调发生率低于SCA梗死组、MCA梗死组(P0.05),MCA梗死组患者听力障碍发生率高于PICA梗死组、SCA梗死组(P0.05)。MCA梗死组患者中累及脑干者所占比例高于PICA梗死组(P0.05);SCA梗死组患者累及脑干者所占比例低于PICA梗死组、AICA梗死组、MCA梗死组(P0.05)。4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小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LAA)梗死多见,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听力障碍等;不同责任动脉急性小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临床表现、脑干累及情况均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完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明确责任动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和病因,并重点分析双侧脑干梗死灶的分布模式及其可能的脑卒中机制。方法选择头颅弥散加权成像所证实的急性梗死灶累及脑干的患者338例,其中单侧脑干梗死组286例,双侧脑干梗死组52例。结果与单侧脑干梗死组比较,双侧脑干梗死组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和短期预后较差,且多发脑干梗死灶(73.1%vs 5.6%)、合并小脑梗死(53.8%vs 5.6%)和合并大脑后动脉梗死(26.9%vs2.8%)更为多见(P0.01)。大血管粥样硬化是双侧脑干梗死患者最常见的脑卒中病因(基底动脉粥样硬化19例;椎动脉粥样硬化21例)。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致双侧脑干大梗死(47.4%vs 14.3%)、单发脑干大梗死(31.6%vs 4.8%)和脑干大梗死横跨脑干中线(47.4%vs 4.8%)较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致双侧更多见(P0.05,P0.01);而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致双侧多发脑干内部小梗死较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致双侧更多见(52.4%vs 10.5%,P0.01)。结论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双侧脑干梗死的梗死灶分布模式存在不同之处,提示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脑卒中机制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与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29例,根据有无VAH分为VAH组116例和非VAH组113例,比较2组间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分析VAH同侧和VAH对侧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结果 VAH组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比例高于非VAH组(28.45%vs 10.62%,P=0.001);VAH组同侧近段梗死和颅内段椎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VAH对侧(15.52%vs 6.90%,P=0.003;10.34%vs 2.59%,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H组合并FTP的概率较非VAH组高(OR=2.932,95%CI:1.403~6.130,P=0.004);VAH组同侧近段梗死和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高于VAH对侧(OR=4.397,95%CI:1.417~13.642,P=0.010;OR=11.996,95%CI:2.083~69.087,P=0.005);VAH组同侧基底动脉弯曲凸向多于VAH对侧(OR=4.076,95%CI:2.236~7.431,P=0.000)。结论 VAH同侧较VAH对侧后循环近段梗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报道10例颈部椎动脉闭塞的脑干和小脑梗塞。男9例,女1例,年龄50~74岁,均行 CT,MRI,脑血管造影(CA),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经ECG 及超声心动检查排除心原性栓子可能。将颅内后循环分3部:1.近端部:包括小脑下部及延髓,由颅内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分支供血。2.中部:包括脑桥和小脑前下部,由小脑前下动脉(AICA)分支、基底动脉(BA)及穿通支供血。3.远端部:包括小脑上部、中脑、丘脑、颞叶及枕叶,由远端BA 及其穿通支、丘脑动脉及小脑上动脉(SCA)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基底动脉连接部位脑桥和小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范围的梗死患者91例(梗死组),分析影像学资料,包括梗死侧别、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和它们的方向性关系,另选健康体检者83例(对照组)。多因素分析基底动脉弯曲的预测因素。结果梗死组椎动脉优势常发生于左侧(P<0.01)。76例患者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呈反方向(P<0.01)。脑桥梗死发生于基底动脉弯曲的对侧,小脑后下动脉梗死发生于非优势椎动脉侧(P<0.01)。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基底动脉弯曲方向、基底动脉弯曲分级及右侧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椎动脉直径是预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惟一预测因素(OR=2.70,95%CI:1.22~5.98)。结论椎动脉流速不对称是基底动脉弯曲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这增加椎基底动脉连接部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患者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们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血管病变部位分为椎动脉病变组(17例)和基底动脉病变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布情况。结果①17例椎动脉病变患者均存在双侧椎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狭窄率为70%~99%),其中8例为双侧椎动脉闭塞,9例为一侧椎动脉闭塞合并对侧椎动脉重度狭窄,病变部位多位于颅内;基底动脉病变组8例患者中,基底动脉闭塞3例,狭窄5例,其中3例为重度狭窄,2例狭窄率为50%~69%。②椎动脉病变组和基底动脉病变组双侧脑干多发性小梗死灶(〈1cm)分别为15例(15/17)和3例(3/8),P〈0.05;单个大梗死灶(≥1cm)累及双侧脑十分别为3例(3/17)和6例(6/8),P〈0.05;合并小脑梗死分别为13例(13/17)和2例(2/8),P〈0.05。,结论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布有所不同,前者双侧脑干多发小梗死灶较多见,后者累及双侧脑干的大梗死灶多见。  相似文献   

8.
<正>双侧椎动脉通常不对称,当差异明显时就成为一侧椎动脉优势(VAD),其对基底动脉弯曲的形成及后循环脑梗死的影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简要综述。1椎-基底动脉解剖以及VAD椎-基底动脉经桥脑腹侧的基底动脉沟向上至中脑底端、脑桥顶端,发出左右各一条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此后穿过硬脑膜,发出供应颈髓的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供应部分小脑和第四脑室脉络丛的小脑后下动脉(PICA)。脑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深部小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小脑小梗死患者95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深部梗死组20例及皮质梗死组75例,比较2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深部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评分、脑白质疏松评分及脑微出血发生率较皮质梗死组明显升高[2(1,2)分vs 1(0,1)分,P=0.001;3(2,4)分vs 1(1,2)分,P=0.000;30.0%vs6.7%,P=0.041],心房颤动、颈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发生率较皮质梗死组明显降低(5.0%vs 30.7%,P=0.040;15.0%vs 40.0%,P=0.037;20.0%vs 60.0%,P=0.001)。深部梗死组小动脉病变型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梗死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心源性栓塞型发生率明显低于皮质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评分和脑微出血是深部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33,95%CI:1.538~6.795,P=0.002;OR=8.123,95%CI:2.182~5.301,P=0.009),且深部梗死与小动脉病变型呈正相关(OR=5.481,95%CI:1.811~19.815,P=0.006)。结论小脑深部小梗死可能由脑小血管病变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单发皮质下小梗死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160例,均不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根据梗死灶是否累及基底节最底层面,分为近端梗死组98例和远端梗死组62例。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入院第1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近端梗死组冠心病(21.4%vs 3.2%,P=0.001)、NIHSS评分[3(2,5)分vs2(1,4)分,P=0.030]、伴发对侧颅内动脉狭窄(19.4%vs 1.6%,P=0.002)和皮质小梗死(20.4%vs 6.5%,P=0.022)比例较远端梗死组明显增高,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10.2%vs 29.0%,P=0.002)、脑白质疏松脑室周围型(16.3%vs 33.9%,P=0.010)比例较远端梗死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端梗死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OR=0.270,95%CI:0.100~0.726,P=0.009)、对侧颅内动脉狭窄(OR=4.500,95%CI:1.541~15.012,P=0.018)以及脑白质疏松脑室周围型(OR=0.325,95%CI:0.127~0.834,P=0.019)独立相关。结论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单发皮质下远端小梗死小血管病发病机制可能性较大;而近端小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