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设计制作能够判断与测量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证候特征的量表。方法:根据量表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研讨等手段,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亚健康及中医证候的概念操作化、量表结构与类型的确定、条目池及其答案的产生、条目的筛选以及量表预调查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等过程,设计制作测量量表。结果:形成了以自填式与封闭式为主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测量量表,量表主体结构内含4大部分,即躯体功能状况、心理功能状况、社会功能状况与中医特异状况,将其内容归类为15个主要方面,共由120个条目组成。结论:本量表可对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进行判断与测量,揭示亚健康人群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基本证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构建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的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的思路及步骤,为该量表的研制和特性考评做好前期工作.方法 遵循中医学理论指导及心理测量学量表研制规范,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系列步骤,初步拟定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的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结果 量表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活动能力、疼痛、总体评价5个领域,外附1个适用于术前及出院后远期疗效评测的社会功能领域,每领域包含中医相关脏腑、气血的状况及患者报告结局包含的内容.根据量表的理论框架,初步构建条目池共122条.结论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是中医理论与患者报告结局概念相结合的体现.该量表将能合理评价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先期所构建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PHBC-PRO)预试表进行条目筛选及考核,为乙肝后肝硬化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提供科学、客观、可量化的工具。方法:基于病证结合研究思路及前期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建立由64条条目组成的PHBC-PRO量表条目池及预调查表。通过对临床预调查的147例患者量表资料采用条目分布考察法、t检验法、离散趋势法、分辨力系数法、相关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等方法的分析,对条目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设定条目被所选方法中至少4种同时删除为筛选标准,最终形成由57个条目组成、涵盖3个领域(生理、心理及社会)的PHBC-PRO量表,经克朗巴赫系数法检验,提示信度较好(α=0.955)。结论:遵循国际PRO量表研制的原则和方法构建的中医PHBC-PRO量表,符合中医理论及量表规范、具较强的可操作性及适用性,可用于中医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证候及疗效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判别分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规范化肝郁脾虚证证候特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现代期刊文献检索、并进行规范后,选用文献207篇进行频数和判别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得出肝病在检索文献中出现频率为36.23%,而肝炎、肝硬变、肝纤维化3种肝病占所有肝病文献的77.14%;判别分析得出便溏、食欲不振、肝肿大,肝区痛、腹水,蜘蛛痣对肝硬变贡献度高;食欲不振、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对于诊断肝炎权重较大;急躁易怒、胸胁胀痛、透明质酸(HA)、腺苷脱氨酶(ADA),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可以更明确的诊断肝纤维化。结论: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难以脱离疾病特点;将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标准化和客观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远期后遗症)中医PRO初量表问卷进行条目筛选,为后期的量表考核以及下一阶段制定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远期后遗症)中医PRO量表及确定证素诊断阈值打下基础。方法:在前期的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结果的基础上,编制由90个条目组成的PRO初量表问卷。通过对临床调查的152名患者量表资料采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及聚类分析法的分析,对各条目进行筛选。结果:最终形成由32个条目组成,包含7个证素维度的条目池。结论:形成的初量表可以应用于临床,对临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科研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按照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建立条目池,根据专家Delphi法及Likert评定法进行条目筛选和优化,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形成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运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t检验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6种统计方法进行条目筛选。结果形成条目池78条症状,经优化得到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预调查量表条目27条。发放量表175份调查表,共回收169份,通过离散趋势法删除标准差0.7的条目2条,因子分析法除去与其他因子接近的条目1条,克朗巴赫α系数法删除Cronbach'sα系数0.7的条目1条,专家重要性评分删除评分8分的条目6条(其中2条与离散趋势法相同),最终筛选出19个条目,形成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独立性领域4个领域,包括疼痛及不适、体力、睡眠、二便、饮食、出汗、寒热、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日常生活、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社会环境12个方面。结论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研制流程规范,能够体现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特色,反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生存质量,尚需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实施进一步的科学性考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体系。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PRO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初选量表和临床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重要性评分、离散趋势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等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条目,选择4个以上分析方法选中的条目,最后形成了由4个领域、8个方面和44个条目组成的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结论: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是严格按照国际量表研制的操作原则和方法进行,科学性强,结论可信,有利于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医诊断量表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文献分析。方法:运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1998年1月至2016年4月国内发表的有关中医诊断量表的期刊文献。结果:共检索到56篇文献,44个量表。中医诊断量表的数量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涉及疾病种类广泛。其中有19个量表介绍了条目的建立,有14个量表涉及了条目的筛选,19个提到量表测评的中医诊断量表中,有11个说明了量表的重测信度,11个介绍了量表的分半信度,16个介绍了内部一致性,7个量表报道了内容效度,14个量表汇报了结构效度,8个量表评价了区分效度。结论:中医诊断量表的研究呈递增趋势,但是数量不多,有待进一步编制;量表的需要详细介绍量表的编制过程及具体方法,从而利于量表的推广;量表的质量急需提高,通过对重测信度、内容效度、区分效度、反应度等指标建立的科学化、规范化来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现代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文献质量评价,为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修订提供循证证据及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采用Noteexpress2.8软件进行文献剔重,纳入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文献,采用改良Jadad量表、AMSTAR量表、MINORS条目评价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参考建议"对文献证据等级进行分级。结果:最终纳入372篇文献,经过文献质量评价,所纳入的文献质量均不高。文献证据推荐级别方面,推荐级别为IV,104篇,推荐级别为V,268篇。结论: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指南的制修订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与此同时,需要更科学合理地利用中医名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研制与条目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体系。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PRO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初选量表和临床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重要性评分、离散趋势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等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条目,选择4个以上分析方法选中的条目,最后形成了由4个领域、8个方面和44个条目组成的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结论: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是严格按照国际量表研制的操作原则和方法进行,科学性强,结论可信,有利于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印度传统医学与中医药的相互影响,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中医药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在国内引起热议,精准医学为未来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带来现代医学的又一次革新浪潮。通过了解精准医学诞生的历程及基础,分析精准医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体系、治未病理念及中医体质学说等之间的联系,阐述具有两千多年时间跨度的中医学与精准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期探寻中医学在精准医学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医学在新浪潮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医家座右铭     
《陕西中医函授》2012,(4):M0003-M0003
医乃仁术,良相同功。立志当坚,宅心宜厚。纵有内外妇幼之别,各尽神圣工巧之能。学无常师,择善而事;卷开有益,博览为佳。必读昔贤之书,俾免离经而叛道;参考近人之说,亦使温故而知新。及其成功,尤贵经验;再加修养,方享令名。临证非难,难于变化;处方应慎,慎则周详。认清寒热阴阳,分辨表里虚实。诊察各求精到,举止切戒轻浮。毋炫己之长,  相似文献   

16.
光子中医学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简要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史,以及光子学技术的作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光子中医学的概念,论述了该学科建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展望了光子中医学研究和发展的前景,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学基础和临床的现代化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药总义     
人生天地间,其身亦一小天地耳,天有阴阳五行、春夏秋冬,人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谓这天人相应。倘若天地阴阳顺随、五行调和、四季有常,人身阴平阳秘、五脏安和、气血顺畅,则断无疾病缠身之理,然天地之道在于变易,其气或有过之或有不及,或有瘴瘟、或有疫疬,故有风、寒、暑、湿、燥、火,是为六淫。夫人者,既有秉赋不同,复有气质各异,况人  相似文献   

18.
中医发育学     
中医发育学的建立就是为了完善中医学体系而建立的,人体整体的演化按照两个方向,一是纵向的,精气神的分化;二是横方向的,五脏的演化.后天的演化主要是人格模式的形成,并在特定人格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与体质和情绪、思维、行为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中医学思想对藏医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藏医学文献的研究整理,结合当地独特的天时地理条件和用药服药方法,提出中医学思想对藏医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结果:"天人合一"和"因地制宜"等思想对藏医学影响尤为突出,为研究藏医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依据。结论:藏医学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中医学思想对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