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探讨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前列腺癌及2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LMTK3和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估LMTK3和ER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应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LMTK3和ER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LMTK3和ER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 36%和32. 73%,而2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LMTK3和ER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4. 00%和56. 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ERα蛋白的表达随着TPSA含量的升高而降低,LMTK3和ERα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均呈负相关性(P0. 05),而LMTK3与TPSA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二者与年龄、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亦无明显相关性(P0. 05); 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MTK3和ERα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 296,P0. 05)。结论: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与Gleason分级呈负相关性,与ERα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AF2表达与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2例前列腺癌及46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EAF2和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AF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0.24%)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组织(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F2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WHO/ISUP分组以及患者生存相关(P0.05)。EAF2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363,P=0.001),与vimentin(r=-0.255,P=0.021)和N-cadherin(r=-0.271,P=0.014)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AF2表达与前列腺癌的EMT表型、患者预后及生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lexin-B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及其与A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2例前列腺癌及46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Plexin-B1和AR的表达,应用qRT-PCR检测20对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中Plexin-B1 mRNA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Plexin-B1阳性率(74.39%)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10.87%,P0.01)。Plexin-B1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WHO/ISUP分组以及患者总生存期相关(P 0.01,P0.05)。qRT-PCR检测显示Plexin-B1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267.15±57.06)%(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lexin-B1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55.74%)低于低表达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前列腺癌中Plexin-B1表达与AR表达呈正相关(r=0.275,P=0.012)。结论 Plexin-B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组织临床分期、WHO/ISUP分组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检测CD326的表达差异及与前列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芯片(含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24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210例前列腺癌组织)的CD32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4例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D326的表达。统计学分析组织芯片中CD326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转移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两性增生的组织相比,前列腺癌组织中CD326的表达显著增强,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CD32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水平。CD32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转移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CD326高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其总生存期和无转移生存期显著低于CD326低表达的患者。结论 CD32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及预后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组织中微RNA-374b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生化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00年至2010年泌尿外科103例前列腺癌手术后的样本和25例前列腺增生手术获取的前列腺良性组织样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微RNA.374b在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并对微RNA.374b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术前PSA、临床分期、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是否生化复发、是否转移及是否死亡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微RNA.374b的相对表达量,以中位数(M=4.50)将其分为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运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总体生存率和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分析。结果微RNA.374b在前列腺癌的表达低于良性组织(3.97±1.17比4.70±0.71,P〈0.05)。微RNA.374b的表达量同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转移、是否生存及生化复发有关(均P〈0.05),同年龄、PSA水平及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微RNA.374b低表达组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P〈0.05),高表达组的生化复发时间高于低表达组(P〈0.05)。微RNA.374b表达与总体生存率无关。结论微RNA.374b的低表达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有关,有望成为评价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生化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56例前列腺癌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中雄激素受体(AR)表达和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AR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AR和AI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无关。AI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P<0.05),AR阳性的前列腺癌AI亦明显高于AR阴性的前列腺癌。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AR的表达可诱导其细胞凋亡,并对前列腺癌的功能性分类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判断具有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2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9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6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iR-21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iR-21在90例前列腺癌及6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1%、24.6%。miR-2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miR-21表达与Gleason评分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无关。结论 miR-2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miR-21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53BP1蛋白表达缺失与前列腺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53结合蛋白1(53BP1)在前列腺腺癌及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对50例前列腺腺癌根治标本的癌及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20例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53BP1在以上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前列腺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53BP1蛋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旁良性前列腺上皮、前列腺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呈递减趋势,且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旁良性前列腺上皮的表达显著高于前列腺腺癌细胞 (P=0,0.015,0),在癌旁良性前列腺上皮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P=0,0.035),而癌旁良性前列腺上皮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53BP1在低年龄组中表达明显低于高年龄组(P=0.001),而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结论 53BP1作为抑癌基因,其表达的缺失与前列腺腺癌发生有关,它有可能成为前列腺腺癌的早期指示因子,预示前列腺腺癌的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ALL4在LNCaP、DU145、PC-3细胞系和RWPE-1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系中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ALL4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Gleason评分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ALL4蛋白在细胞中主要表达于胞浆,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株中SALL4蛋白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P<005),而SALL4 mRNA表达水平在4种细胞系中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LL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P<0.01)。SALL4蛋白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临床分期、预后及组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达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治疗前血清总PSA水平、前列腺体积及组织雄激素受体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ALL4蛋白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新的肿瘤标志物及评估其恶性程度、进展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C-erbB-2和P53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前列腺增生及69例前列腺癌患者C-erbB-2、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C-erbB-2和P53在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分别是56.52%和69.56%,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前列腺癌中,低分化组C-erbB-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53表达水平在上述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较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组织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NA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01),PCNA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和分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前列腺癌C-erbB-2和PCNA蛋白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PCNA和C-erbB-2对其肿瘤的恶性程度、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病变中E-cadherin、p16和ER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E-cadherin(E-cad)、p16蛋白及ER在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和2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E-cad、p16及ER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中,E-cad表达明显减低,p16蛋白表达增加;发生转移的癌中E-cad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16蛋白的表达在HGFPIN组与低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ER在所有前列腺病变的上皮中无表达。结论 E-cad和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合血清PSA水平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辅助手段;p16蛋白的检测有助于HGPIN与高分化癌的鉴别;E-cad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ER阴性表达并不意味雌激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患者miRNA-15a 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36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血清40 例,健康对照血清40 例。miRNA鄄15a 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鄄time PCR)技术检测。结果:miRNA-15a 在前列腺癌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的表达量分别为(0.193±0.081)、(0.359±0.04)和(0.376±0.037),miRNA-15a 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对照(P<0.05),在BPH 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5a 表达在不同PSA 表达水平、Gleason 评分、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病理因素无关(P>0.05);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miRNA-15a 的表达与PSA 表达水平、Gleason 评分、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其他病理因素无关(P >0.05)。结论:miRNA-15a 低表达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前列腺癌辅助诊断及治疗的潜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ad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前列腺癌和癌旁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各48例及2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s, PIN),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ad蛋白在前列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SA值,分析Bad蛋白与前列腺癌、PSA值的相关性。结果 Bad蛋白在前列腺癌和PIN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66.7%,高于癌旁BPH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ad蛋白在前列腺癌和BPH间质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1%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d蛋白在Gleason评分≤7和7的前列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6.7%和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值与Bad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Bad蛋白高表达,并与Gleason评分有关,提示Bad蛋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癌(PCa)病理生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5例BPH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以及9例前列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BPH组与PCa组中iNOS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前列腺癌细胞胞浆内,间质平滑肌细胞内及正常前列腺组织内均未见表达,iNOS在PCa组织中的表达低于BPH组(P〈0.05)。结论:iNOS产生的NO在BPH及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iNOS在前列腺肿瘤发病机制的确切作用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GR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GR2和AR在61例前列腺癌和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AGR2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68.9%,其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为36.4%,两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中AGR2和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3,P=0.011)。AGR2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Gleason分级及术前患者血清的PSA及cPS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AGR2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该蛋白的表达可能受AR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和非癌组织中核仁素表达定量和定位的差异,及核仁素表达的增高和核外迁移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非癌组织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50例非癌组织中核仁素的表达,分析前列腺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核仁素表达定量和定位的差异,并比较核仁素与p504S和p63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前列腺癌中核仁素表达定量与癌组织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和非癌组织中细胞核均表达核仁素;前列腺癌胞质和胞膜核仁素的阳性表达率(9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5%)、前列腺增生症(13%)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20%)(P<0.01)。Allred半定量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核仁素表达量(7.7±0.3)高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3.9±0.2)、前列腺增生症(4.0±0.4)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5.5±0.2)(P<0.01)。在前列腺癌中,核仁素胞质阳性表达与癌细胞p504S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基底细胞p63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前列腺癌中核仁素表达定量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前列腺在癌变过程中核仁素表达增高,并出现核外迁移;核仁素的核外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27^kip1、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与.NP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66例鼻咽非角化性癌(NKC)组织和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NP)组织中p27^kip1、p16蛋白及PCNA表达水平。结果(1).NKC组织中p27^kip1、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8%;与N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16蛋白在NKC中的表达与NKC颅神经侵犯及治疗后5年生存率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CNA表达与.NKC临床分期及治疗后5年生存率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颅神经侵犯无关(P>0.05)。(3)p27^kip1、p16及PCNA阳性表达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p27^kip1、p16蛋白及PCNA有助于综合评估NK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抑制剂1(HAI-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HAI-1基因在4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上述组织CD34的表达,并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HAI-1基因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MVD的关系.结果 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HAI-1的阳性率为85.00%,而48例前列腺癌组织的阳性率为5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A+B期HAI-1的阳性率(71.43%)显著高于C+D期(37.04%,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HAI-1基因的表达与MVD计数之间呈负相关(r=-0.647,P<0.05).结论 HAI -1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miR-141-3p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骨转移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就诊的8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分类进行分组,其中4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A组,40例激素敏感性骨转移前列腺癌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诊断的4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A组、观察B组以及对照组患者miR-141-3p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将观察A组与观察B组85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骨转移灶个数进行再次分组,分为无骨转移灶、0~2个骨转移灶、3~5个骨转移灶以及5个以上骨转移灶组,分析4组患者血清中miR-141-3p-3p与前列腺骨转移的相关性;并根据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与正常小鼠前列腺组织、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织进行分析miR-141-3p的潜在靶基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调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A、B组患者前列腺癌组织miR-141-3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明显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B组患者血清中miR-141-3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明显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miR-141-3p表达水平与前列腺骨转移个数呈正相关关系(r=0.517,P0.05);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PC-3中,miR-141-3p mimics组miR-141-3p表达水平高于m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1-3p可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PC-3侵袭能力增加;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PC-3中,miR-141-3p mimics组IL11表达水平低于m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小鼠前列腺组织与前列腺癌细胞株中IL11与miR-141-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44,P0.05);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织中IL11与miR-141-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80,P0.05)。结论 miR-141-3p的血清表达可作为前列腺早期诊断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且miR-141-3p可作为患者骨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其miR-141-3p可通过IL11完成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53、Id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Id2的表达情况。结果 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Id2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53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Id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 P53、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高表达可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