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张晓文  罗世杰 《河北中医》2022,(10):1601-1604+1608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疾病之一。罗世杰教授依据“风为百病之长”的理论,结合“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观点,认为儿童CVA发病的原因与风邪、伏痰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病久伤阴,发作时为外风引动伏痰或内风扰动,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为主,治疗当以祛风宣肺、化痰滋阴止咳为法,自拟敏咳方治疗儿童CVA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夏以琳主任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因素除外感风邪外,亦有内风致病之说,两者同气相求,内外相引,影响肝升肺降之功,导致气机失衡则咳嗽发生。同时夏主任认为,患儿的内风与小儿体质有关,敏感体质小儿,易形成内风,又易与寒、热、痰、瘀等邪夹杂为患。治疗主张祛风通络为法,遣方用药时当兼顾内风,外祛风邪,内通肺络,注重治风止咳、治肝止咳。于祛风通络解痉的虫类药之中加入宣肺理气之品,强调风邪去、气机调、肺络通则咳嗽自止。  相似文献   

3.
介绍田仲成副教授从风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经验。田师认为本病属于"风咳"范畴,因风痰伏肺、肺失宣肃而发,急性期治疗当以祛风化痰、肃肺止咳为主,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杨文波  徐炎  吴佳琦  孙丽平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75-1578
风邪是小儿肺系疾病的主要病因,本文总结了王烈教授从"外风"论治小儿肺系疾病所提出的解表散风、化痰除风、活血祛风、解毒消风四法,及应用以上四法治疗小儿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喘嗽等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非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肺痹""肺痿""痉咳""咽源性咳嗽"等疾病范畴论治。王书臣教授擅长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认为风邪易侵犯肺卫,损伤肺络,肝风内盛,脾虚湿盛易损伤肺气,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临证治以祛风为主,兼以活血、疏肝、健脾,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相关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6.
晁恩祥教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注重抓主症,抓共性,抓主要病机,注重疾病演变规律,注重"风邪"在肺系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间质纤维化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对支气管哮喘采用"疏风解痉法",讲究"疏风宣肺,解痉平喘";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出了"疏风宣肺、缓急解痉、利咽止咳"为主的治法,并设立专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则根究标本缓急,调整应用疏风宣肺及调补肺肾等法;提出肺纤维化按中医肺痿论治的观点,治疗采用养阴益气、调补肺肾、纳气平喘,间以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7.
张亚萍 《河南中医》2016,(12):2073-2075
朱佳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风邪为其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多因外界过敏物质(烟雾、木屑、花粉等)而发病,而造成这种疾病的本质为正气不足。其将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分为风寒犯肺,风热蕴肺,风燥犯肺,肝风内动、肝火犯肺,从肺论证、涉及肝脾肾。朱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时不必尽治标,也要治本;缓解期不必尽治本,也要治标",见解独特,与以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同。  相似文献   

8.
高洁系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属于中医咳嗽、风咳、哮咳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风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道挛急。病位在咽喉、气管及肺络,与肝脾肾相关。高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以疏风宣肺、解痉止咳为法,缓解期以补益肺脾、益气固本为主,取得显著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得其深教,现将高老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梅伟英 《河南中医》2020,40(5):725-728
申春悌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风咳"范畴,邪内伏于肺、正气亏耗是风咳缠绵难愈和反复发作的核心病机,瘀、虚为内邪,为风咳证之本,风为外邪,为风咳证之标,多因外邪引动伏邪而发病。其病位在咽喉、气管、肺络。祛风化瘀,降气止咳为该病治疗大法,申教授创立抗敏镇咳方,主张用药轻平,若属发作期则重视治标,以疏风肃肺,抗敏镇咳;若属缓解期则兼顾治本,以祛风活血,扶正固本。  相似文献   

10.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过敏性咳嗽,属于不典型、隐匿性哮喘。临床以干咳、呛咳、少痰甚至无痰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汪受传认为本病当属"风咳"范畴。"风咳"之"风"主要指禀受于先天、潜伏于体内、受外风诱导而发病的"伏风"。"伏风潜伏、外风引动"为病机。发作期治以宣肺、祛风、止咳,自创经验方金敏汤加减治疗。缓解期根据患儿体质差异,治以补肺、益气、御风,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