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域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域mRNA binding protein 3, IMP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颈( 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 NCE)、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L)、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H)和 SCC 组织中 IMP3表达及MVD值,并分析二者与SCC的关系。结果(1) IMP3在NCE、CIN-L、CIN-H和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15)、0(0/11)、37.5%(9/24)和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345,P=0.000);与NCE组相比,CIN-H、SCC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3);与SCC组相比,CIN-L、CIN-H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3);(2)子宫颈组织中MVD值随子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968,P<0.01),各组之间MVD值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3)SCC组织中IMP3阳性率及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SCC组织中IMP3表达与MVD值具有相关性(rs =0.323,P<0.05)。结论 IMP3在SCC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IAH2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的表达,统计分析SIAH2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颈新鲜组织中SIAH2 mRN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酮酸脱氢酶E1亚单位α(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 component subunit alpha,PDHE1α)(又称PDHA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颈乳头状鳞状细胞癌(papill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8例子宫颈PSCC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8例患者年龄30~71岁,平均49岁,镜下活检和手术标本均可见浅表乳头状结构,伴纤维血管轴心,被覆上皮具有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的特征。17例子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均为典型的PSCC,1例子宫颈虽有菜花样肿物,但活检标本未见间质浸润,行子宫颈锥切,锥切标本仍未见间质浸润。13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最后均诊断为子宫颈PSCC,伴间质浸润;4例活检诊断后失访。免疫表型:p16呈弥漫强阳性(块状)染色,p63、CK7阳性,CK20阴性,Ki-67增殖指数>90%,遍布上皮全层。14例行HPV DNA分型检测,其中10例HPV 16阳性(71.4%),2例分别合并HPV 53和HPV 59感染。结论 子宫颈PSCC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tat3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和抑痛基因PTEN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和PTEN的表达.结果 Stat3在子宫颈鳞癌、CIN Ⅱ~Ⅲ、CIN Ⅰ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33.3%、13.6%和5.9%.Stat3在子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CIN Ⅰ及CIN Ⅱ~Ⅲ(P均<0.05).Stat3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PTEN在子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4.5%,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在淋巴结未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1).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均>0.05).子宫颈鳞癌中Stat3与PTEN表达成负相关(rs=-0.375,P<0.01).结论 Stat3的过表达和PTEN的失活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颈良、恶性病变早期病理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子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squamo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T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探讨ST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细胞分化。方法 参照2003年WHO子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对8例STCC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7.1岁(28~54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部分病例白带有异味,病程1个月~5年。子宫颈肥大呈粗颗粒状或微绒状,部分病例(2/8)见息肉或菜花样新生物。所有病例均见乳头状结构,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样或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细胞无挖空特征,乳头内为纤维血管中心柱;大部分乳头为非浸润性,2例为浸润性,2例子宫颈壁有深部浸润的表面乳头中见厚壁血管。所有病例均见程度不等的子宫颈间质浸润(0.1cm至全层),HE切片下判断4例有脉管内浸润,1例盆腔淋巴结有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16均呈强阳性表达,CK7、CK14、CK19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CK20仅在2例见局灶阳性,在D2-40标记下发现6例有淋巴管浸润。结论 STCC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学特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有别于子宫颈普通鳞癌及其他呈乳头状生长的恶性肿瘤如疣性癌、疣状癌等;尽管大部分乳头为非浸润性,STCC易向子宫颈壁浸润的特点提示深部活检明确诊断的必要性,乳头内厚壁血管可能与深部浸润有关;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TCC属鳞状细胞癌,不支持有真正的移行细胞分化。STCC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易经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DLC-1和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表达,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DLC-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及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降低,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合RT-PCR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yclin D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和CSCC中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其表达与CSCC的肿瘤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合RT-PCR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DLC-1和Cyclin D1在C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6,P<0.001).结论 DLC-1低表达和Cyclin D1高表达与CS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CSCC诊断、治疗的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3例TSCC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和EMT标志物的表达,分析Survivin表达与T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EMT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8例TSCC新鲜组织中Survivin、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TSC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为81.0%,明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15.9%);Survivin表达与T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E-cadherin和N-cadherin在TS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2.9%和69.8%;Survivi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N-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证实,Survivin和N-cadherin在TSCC组织中呈高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结论Survivin表达与TSCC组织EMT标志物有关,Survivin可能通过诱导TSCC细胞发生EMT,从而促进TSCC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SCCC 18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32例、子宫颈腺癌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CD56、Syn、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INSM1在SCCC、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3.1%(1/32)、4.2%(1/24)。CD56、Syn、CgA在SCCC中的阳性率分别83.3%(15/18)、77.8%(14/18)、50.0%(9/18)。CD56、Syn在三种不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在子宫颈非神经内分泌癌中无表达。结论INSM1在SCCC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SCC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4,MCT4)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8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MCT4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CT4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9%(59/72),明显高于子宫颈正常组织(35.4%,17/4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48,P<0.001)。MCT4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χ2=5.389,P=0.020)和淋巴结转移(χ2=4.706,P=0.030)有关,与患者年龄(χ2=1.238,P=0.266)、肿瘤分化程度(χ2=0.530,P=0.467)及浸润深度(χ2=1.300,P=0.254)无关。结论 MCT4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生物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x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技术检测60例CSCC及40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CSCC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子宫颈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与CSCC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CSCC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其生长、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RT-PCR技术联合检测CSCC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及mRNA,有望成为评估CSCC恶性程度、侵袭、转移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anous-related formin 3, DIAPH3)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30例CSCC石蜡包埋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应用生物信息学与免疫组化分析CSCC组织中DIAPH3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与肿瘤迁移相关实验分析DIAPH3对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仙桃学术数据库分析显示:DIAPH3 mRNA在CSCC组织(2.37)中表达比癌旁组织(0.25)明显升高(P<0.05);DIAPH3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降低(P=0.031)。免疫表型:CSCC组织中DIAPH3的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癌旁组织(30%,9/30);DIAPH3的阳性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P=0.032)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RNA干扰DIAPH3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28.33%,P=0.002)、穿过小室的细胞数(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一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按2003年WHO宫颈肿瘤分类标准观察5例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活组织和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肉眼子宫颈肥大、呈颗粒状、息肉样或菜花样新生物(4/5)。显微镜下未见明显挖空细胞,呈移行或鳞状细胞样分化,部分似有腺细胞样分化。组织形态学:肿瘤由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构成,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及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2例非浸润性,2例乳头间质浸润,1例子宫颈壁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和细胞角蛋(cytokeratin,CK)19和CK5/6均强阳性,CK7阳性强弱不等,1例CK20上皮表层灶状阳性,余为阴性;4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结论:鳞状移行细胞癌是兼有鳞状-移行细胞形态和一定腺样分化的非腺性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它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具有向乳头间质和宫颈壁浸润、复发及转移的特点。鳞状移行细胞癌需与宫颈其他乳头状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 ,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的DAP K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6 7% ,癌旁肺组织为 6 7 7% ,其阳性率高于肿瘤组织 (P <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DAP KmRNA阳性率为 70 % ,低分化癌为 2 3 3% ,高分化癌的DAP K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AI为(0 6 72 8± 0 4 2 6 1 ) % ,癌旁肺组织中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AI为 (1 0 2 89± 0 2 4 33) % ,癌旁肺组织的AI高于肿瘤组织 (P<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的AI为 (0 5 82 3± 0 1 92 2 ) % ,低分化癌为 (0 4 4 6 0± 0 1 92 5 ) % ,高分化癌的AI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DAP KmRNA呈阳性表达的肺癌 ,其AI为 (0 5 31 7± 0 2 0 97) % ;DAP KmRNA呈阴性者 ,其AI为 (0 4 872± 0 1 91 8)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连续切片上 ,DAP K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DAP KmRNA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Ang-2及Ki-67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放化疗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5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同一时期在我院经过各项临床检查结果正常的妇女5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Ang-2和Ki-67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与放化疗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Ang-2以及Ki-6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化疗以及放疗之后,Ang-2以及Ki-67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以及Ki-67表达水平越高,化疗以及放疗效果越好,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642,P<0.05).结论 Ang-2以及Ki-67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越高,其化疗以及放疗效果就会越好,二者呈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Slug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115例喉组织中Slug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应用Transwell及划痕实验验证Slug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作用.结果 Slug在正常喉组织(16.7%)、喉部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  相似文献   

17.
采用CM-1和DO-7一抗的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广东省潮汕地区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p53蛋白 表达的现象。p53蛋白阳性细胞不但可在呈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中见到,而且在已具有浸润癌巢p53蛋白表达的肿瘤癌旁浸润前病变如上皮高度增生,异型增生和原位癌中可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子宫颈见隆起型肿物,子宫内膜局部见一菜花样肿物,余内膜均粗糙。镜检:子宫颈浸润性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沿表面扩散至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肉瘤样化生及子宫腺肌症。免疫表型:子宫颈肿物:p16、CK8/18、CK19和PTEN均(+),CD138表面癌细胞及原位癌细胞着色强,深部癌细胞着色弱或阴性。子宫内膜肿物:p16、CK19和PTEN均(+),CK8/18(局灶+),CD138表面癌细胞及原位癌细胞着色强,深部癌细胞着色弱或阴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CKpan、CK17和p63均(+),EMA(部分+),p53(散在+),CK7、ER和PR均(-),Ki-67增殖指数约70%;子宫内膜肉瘤样化生区:vimentin、CK17、p63均(+),CKpan(部分+),CD10、desmin、SMA、MyoD1和Myogenin均(-)。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较罕见,其扩散机制可能与基因改变和(或) CD13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子宫内膜及输卵管黏膜扩散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子宫内膜及双侧输卵管扩散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HPV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子宫颈外口见一隆起型肿块,肿块大小3.0 cm×2.5 cm×1.7 cm,向上累及宫颈管内口;子宫宫腔内未见明显肿块,子宫内膜菲薄且较光滑;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未见明显肿块。镜检:子宫颈中分化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浸润性病灶周围可见原位癌区域,癌组织浸润至子宫颈管壁周围纤维脂肪组织,并见脉管内癌栓形成及神经侵犯现象,肿瘤向下侵犯阴道壁上1/3;子宫内膜经全部取材制片,镜下见宫角处局灶子宫内膜表面黏膜上皮呈原位鳞状细胞癌改变,周围子宫内膜呈萎缩性改变,且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不相连续;双侧输卵管伞部黏膜上皮均见局灶原位鳞状细胞癌成分,周围输卵管黏膜上皮及间质均未见癌组织,未见脉管内癌栓。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免疫表型:子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肿瘤p16均阳性,输卵管肿瘤WT-1阴性,肿瘤CK5/6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HPV-DNA检测子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均显示HPV16型感染阳性。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子宫内膜及双侧输卵管扩散的相关病例较为罕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肿瘤间质成熟度(tumor stromal maturity,TSM)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作为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组织学特征的潜在价值.方法 收集129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根据HE染色评估肿瘤间质并将其分为成熟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