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病例按照临床诊断分组,运用胸阻抗法行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同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衰组EF值及CI、VI、LCWI、LCW值均明显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O.05)PE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O.05)。右心衰组TFC值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左心衰组(P〈0.05)。心超测EF值及无创心功能测CI值相关系数r=0.286,两者无相关性。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急性呼吸困难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 (IQ )监护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患者出院诊断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组 (对照组 ,4 8例 )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组 (心力衰竭组 ,38例 )。在患者入院时及病愈后分别进行 IQ监护 ,比较出院与入院诊断的符合情况及两次 IQ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临床诊断 :在入院时 ,心力衰竭组有 7例被漏诊 ,诊断为肺炎 (5例 )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2例 ) ;对照组中有 1例(气胸 )误诊为心力衰竭。 2心功能指标 :心力衰竭组基础阻抗 (Zo)、阻抗变化最大速率 (dz/ dt m ax)、Heather指数 (HI)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其值分别为 (19.0± 3.5 ) Ω比 (2 8.8± 5 .5 ) Ω,(0 .76± 0 .4 2 ) Ω/ s比(1.4 0± 0 .72 )Ω / s和 (7.0 4± 4 .2 5 )Ω / s2 比 (13.6 0± 6 .36 )Ω / s2 。在呼吸困难的患者中 ,若 Zo值≤ 2 2Ω ,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度为 79% ,特异度为 94 % ;若 Zo值≤ 18Ω ,则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度为 4 7% ,特异度为 10 0 %。3组内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心力衰竭组中 Zo、dz/ dt m ax、HI、每搏出量 (SV )、加速收缩指数 (ACI)在病愈后有上升恢复趋势 ,皆具统计学意义。 4左室射血前期 (PEP)、左室射血时间 (VET)在上述各组中均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评价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并选取其中8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排出量(SV)、射血分数(LVEF)、胸腔液体量(TFC)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HR、CO、CI、SV、LVEF、TF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CI、SV、LVEF、TF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提高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使用方便,能及时反映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患者救治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监测 ,旨在了解COPD、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用呼吸机前后血液循环功能变化特点 ,为肺心病患者的抢救和机械通气的合理使用寻找依据。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8例患者中男 7例 ,女1例 ;年龄 ( 73± 4 )岁。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等诊断为 COPD,且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肌病等左心病变。在给予抗炎、化痰、吸氧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无效 ,且病…  相似文献   

7.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监护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判断心血管功能及反映机体氧合情况比较准确、可靠的指标 ,可用于指导危重病人的治疗。我科于 2 0 0 3年 5月起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监测 1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1 病例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患者 ,其中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4 .8± 13.8)岁 ;术前心功能 2~ 3级 ;2例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8例患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者接受瓣膜置换术。术后患者均转入 ICU,应用血管扩张药、血管收缩药、正性肌力药维持循环稳定。术后 1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于ICU的危重患者46例应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系统进行监测,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入住ICU时间2~20 d,42例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均痊愈出院,死亡4例。结论: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有无创、连续、操作简便、高精确性的特点,可在大多数情况下替代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但要注意电阻抗弱的时候,结果有可能不可靠。  相似文献   

9.
对 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评价利喜定扩血管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30例患者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5 9~ 82岁 ,平均 6 9.7岁 ;冠心病 2 1例 ,风心病 2例 ,先心病 1例 ,高心病 2例 ,肺心病 4例 ;心功能为 NYHA 级 ;心衰反复发作且本次发作后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血压≥ 90 / 6 0 m m Hg(1mm Hg=0 .133k Pa)。1.2 治疗方法 :吸氧 ,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利喜定 2 0 0 mg用生理盐水 10 m l混合后用注射泵持续泵入 ,速度为 1.5~6 .0 m l/ h(10 0~ 4 0 0μg/ min) ,根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及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以及分析2组心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vs 50.00%,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治疗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更能提高治疗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急诊科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以房颤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患者、机械通气患者和正常对照患者共230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应用情况,研究选择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房颤组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搏排量(SV)、心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射血分数(EF)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射血前期(PEP)明显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明显缩短,收缩时间比(STR)增大(P<0.05);(2)49例心力衰竭患者在监测治疗前后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显示,冠心病组系统血管阻力(SVR)、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明显增高(P<0.05),其余指标如CI、CO、SV、VI等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症患者亦伴随有CO明显降低,SVR、SVRI明显升高(P<0.05);(4)机械通气组不同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各参数的影响不明显(P>0.05),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值对各参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操作简单、方便,能进行持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衰、冠心病、房颤及机械通气患者中得到了较好应用,值得急诊科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鉴别严重脓毒血症及急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严重脓毒血症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其中55例为严重脓毒血症患者,31例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的心脏指数(CI)、右心房压力(RAP)、肺动脉嵌压(PAW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RAP、PAWP水平显著高于严重脓毒血症患者,CI水平显著低于严重脓毒血症患者(P0.05)。CI在鉴别严重脓毒血症和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893,在最佳筛选界值(Cut-off值)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4和1.000,而RAP和PAWP在鉴别严重脓毒血症和急性心力衰竭中的AUC均低于CI,在Cutoff值下的灵敏度较低,分别为0.323和0.484。结论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为早期的病因鉴别和治疗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收集我院急诊内科2003年6月-2006年5月收治的6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B i-PAP组32例在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的同时联用B 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只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B iPAP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体质量监测联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治疗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行CBP治疗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人。2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照组于CBP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各测1次体质量;实验组使用称重床于CBP治疗前一直到治疗后给予实时动态体质量监测,每小时记录1次数据并及时纠正偏差,统计分析2组患者容量及体质量达标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容量状态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男性胸液含量(thoracic nuid content,TFC)、女性TFC、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4.938,3.621,4.292,5.539;P值分别0.001,0.001,0.001,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质量达标率明显升高(χ~2=4.001,P=0.046);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χ~2=4.496,P=0.036)。结论在CBP治疗中运用实时动态体质量监测联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便于观察患者容量状态、及时纠正偏差、准确调整超滤量,在指导危重症患者治疗护理方面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用于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护理经验。方法观察组危重患者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监测值指导和实施液体复苏;对照组50例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治愈44例,死亡9例,其中肺水肿、ARDS、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对照组治愈36例,死亡14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达24.0%,2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在危重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提供直观、连续、可靠的指导依据,并为及早建立监测系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胸阻抗(TEB)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入住本院综合ICU住院时间超过24h的危重患者48例,所有病例在常规监护基础上进行TEB监测,并在此期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种方法同时测得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播出量(SV)、每搏指数(SI)等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EB法与超声心动图法所测得的CO、CI、SV和SI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TEB法与超声心动图法监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TEB法可用于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18.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胸腔生物阻抗技术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首先由Wang等人于1989年提出[1],目前新型胸腔生物阻抗技术的发展使获得无创性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值已成为现实[2]。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安全,为早期发现循环血流不足和组织灌注不良,尽早指导复苏治疗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性经面罩机械通气(NIV)治疗,观察无创通气(NIV)前后患者呼吸指标、肺气体交换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均能耐受NIV治疗,无一例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5)。与NIV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动脉血中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明显改善,HR与MAP明显减慢(P〈0.05)。结论:经面罩NIV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燕  左志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47-8947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传统抗心衰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前后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后各项指证明显改善,增加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通过观察和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