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Ts)、胸腺癌(TCs)及胸腺淋巴瘤(TLs)的MR影像特征,提高其MRI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结果分为Ts、TCs及TLs三组。MR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肿瘤信号、内部间隔、纵隔淋巴结、与邻近大血管关系及胸膜腔或心包腔积液,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肿瘤间MR特征的差异。结果:66例胸腺肿瘤包括Ts 24例(36.4%),TCs 16例(24.2%),TLs 26例(39.4%)。三组间肿瘤大小、信号、内部间隔、纵隔淋巴结肿大、与邻近大血管关系及胸膜腔或心包腔积液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TLs的最大径显著大于其它两组,最大径≥9cm者达22例(84.6%)。与其他两组比较,TLs信号更为均匀,均匀者有10例(38.5%),14例(53.8%)信号不均匀,合并多发囊肿。Ts内部间隔发生率最高,达91.7%(22/24),仅3例(11.5%)TLs可见内部间隔,而TCs未见内部间隔。TLs、TCs及Ts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分别为15例(57.7%)、9例(56.2%)及9例(56.2%)。TLs、TCs对邻近纵隔内大血管包绕侵犯大于180°者分别为21例(80.8%)和13例(81.3%),明显高于Ts(1例,4.2%)。在合并胸膜腔或心包腔积液上,TLs和TCs分别为20例(76.9%)和6例(37.5%),明显高于Ts的 3例(12.5%)。肿瘤形状在三组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131)。结论:Ts、TCs及TL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常规MRI有助于三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瘤卒中的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明确诊断的颅内瘤卒中患者的CT、MRI图像,并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5例中,胶质瘤卒中8例,其中右侧颞顶叶、左侧岛叶基底节区、左侧顶叶、右侧额叶各2例;CT呈不规则片状稍高密度,CT值55~83 HU,T1WI呈混杂信号,T2WI、T2FLAIR呈混杂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内见部分高信号扩散受限;瘤周水肿明显6例,稍明显2例;占位效应明显7例,不明显1例;增强扫描可见部分实性成分强化。转移瘤卒中7例,其中右侧额叶2例,右侧顶叶2例,左侧颞顶叶交界区2例,脑干1例;CT呈不规则片状稍高密度2例,等密度1例,CT值60~80 HU,增强扫描可见部分强化;T1WI呈高信号,T2WI、T2FLAIR呈混杂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明显5例,不明显2例。结论:颅内瘤卒中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较好地显示病变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囊性胸腺瘤和囊性畸胎瘤的影像学特征, 以提高两者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囊性胸腺瘤和12例囊性畸胎瘤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CT平扫+增强扫描。 结果 肿瘤主要局限在前上纵隔或部分延伸至前中纵隔, 而且大多数肿瘤多偏向一侧。囊性胸腺瘤有明显分叶, 肿瘤几乎囊变, 部分可见小壁结节, 邻近血管结构多受推移, 部分病灶可压迫肺组织; 部分肿瘤可继发胸部改变如胸腔积液等。畸胎瘤基本上都含有囊变, 但肿瘤内未见明显骨性及脂性成分, 肿瘤内密度不均匀, 肿瘤并不是完全囊变。 结论 囊性胸腺瘤与囊性畸胎瘤各自具有一定的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 根据其影像特征并结合其临床表现, 能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胸腺瘤MRI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天发  吴美仙  张家云  宋亭   《放射学实践》2009,24(5):484-486
目的:探讨胸腺瘤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MR影像特征及其相应的病理学分型作对照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胸腺瘤中A型3例、AB型6例、B型15例、C型6例;肿块最大径〉10cm6例,其中AB型1例、B型2例、C型3例;5~10cm18例,其中A型1例、AB型4例、B型11例、C型2例;〈5cm6例,其中A型2例、AB型1例、B型2例、C型1例。3例A型、6例AB型及2例B型包膜完整,13例B型及6例C型包膜不完整,13例B型及6例C型轮廓不规则或分叶状。B型中12例侵犯胸膜、10例侵犯心包;C型中6例均侵犯胸膜及心包。结论:包膜完整、轮廓光整多为A型、AB型胸腺瘤,肿块直径〉10cm且轮廓不规则或分叶状以B型C型多见,但MR难以区分B型和C型。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 MRI在鉴别肝内肿块型胆管癌与不典型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及23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征象,比较两者间形态评价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强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强化环完整性及肝胆期信号差异。结果:43%的胆管癌患者出现包膜皱缩,而23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均无包膜皱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胆管癌与不典型肝脓肿的边缘ADCmean值分别为(0.78±0.21)×10-3mm2/s、(1.34±0.21)×10-3mm2/s,中央ADCmean值分别为(1.63±0.64)×10-3mm2/s、(0.82±0.23)×10-3mm2/s,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IC曲线中肝内胆管癌组边缘区TIC 曲线以Ⅱ型为主(18例,78%),肝脓肿组边缘区TIC曲线以Ⅰ型为主(22例,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胆管癌及不典型肝脓肿中央区TIC曲线均以Ⅰ型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的肝内胆管癌强化环不完整,87%的不典型肝脓肿强化环以完整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期肝内胆管癌组以内高外低为主(16例,69%),不典型肝脓肿组以不均匀高信号(23例,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 MRI有助于鉴别肝内肿块型胆管癌与不典型肝脓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4例胸腺瘤的MRI图像分析,归纳出胸腺瘤在MRI各回波时间图像上的信号强度及四种信号变化模式。发现良性胸腺瘤的主要信号变化模式为“中→高→高”。并总结出提示恶性胸腺瘤的几种MRI特征。通过与CT比较,得出了MRI检查胸腺瘤的六大优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MRI特征,提高其MRI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13年11月-2021年7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胸腺MALT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例,女16例;年龄29~68岁,平均(46.5±12.3)岁。患者均行胸部MRI平扫及DWI检查,11例同时行动态增强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观察和分析肿瘤的大小、形态、均匀性、囊变程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RI特征,并对两位医师的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肿瘤最大径2.3~13.9cm,平均(7.0±3.2)cm。3例(15.8%)体积较小的肿瘤形态规则;16例(84.2%)肿瘤形态不规则,呈长梭形或箭头状。19例肿瘤边界均较清晰,未见瘤周水肿。2例(10.5%)较小肿瘤信号均匀;17例(89.5%)肿瘤信号不均匀,伴有不同程度囊性变,其中轻度囊变4例(21.1%)、明显囊变13例(68.4%)。11例行MRI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周围伴有肿大淋巴结者3例(15.8%),其中2例淋巴结呈囊性变。肿瘤侵犯心包2例(10.5%);19例肿瘤均未见血管包绕、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膜或心包转移瘤等。肿瘤实性区域在DWI上呈高信号(高于同层面胸大肌的信号),ADC值为1.01×10-3~1.97×10-3mm2/s,平均(1.76±0.31)×10-3mm2/s。结论:胸腺MALT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恶性程度较低,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内多伴有不同程度囊性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不同b值条件下,腮腺肿瘤中囊变区和实质区对表观扩散系数(ADC)均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术前行DWI检查的32例腮腺囊实性肿瘤(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10例)的影像资料。分剐在b值为500和1000s/mm2时,对肿瘤整体、肿瘤实质区和肿瘤囊变区的ADC均值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500s/mm2时,肿瘤整体部分的ADC均值为(1.73±0.35)×10^-3mm^2/s,实质部分为(1.35±0.23)×10^-3mm^2/s,囊变部分为(2.44±0.31)×10^-3mm2/s。b=1000s/mm2时,肿瘤整体部分ADC均值为(1.35±0.28)×10^-3mm^2/s,实质部分为(1.12±0.22)×10^-3mm^2/s,裳变部分为(1.94±0.30)×10^-3mm^2/s。上述不同取样方法所测肿瘤ADC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质部分的ADC均值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其他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腮腺肿瘤中囊变区和实质区ADC均值不同,从腮腺肿瘤实质区取样的ADC均值能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 2 9例侵袭性胸腺瘤和 2 4例非侵袭性胸腺瘤进行单独评价 ,分析CT诊断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胸腺瘤的可靠性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侵袭性胸腺瘤 ( 2 1例 ,占 72 %)较非侵袭性胸腺瘤 ( 7例 ,占 2 9%)有明显的分叶 (P <0 .0 5 )。侵袭性胸腺瘤囊变率 ( 2 3例 ,占 79%)较非侵袭性胸腺瘤 ( 6例 ,占 2 3 %)高 (P <0 .0 1) ;侵袭性胸腺瘤增强后较非侵袭性胸腺瘤有明显强化。结论 :肿瘤边缘分叶或不规则、囊变或坏死、增强前后CT值相差 2 0HU、纵隔脂肪线消失等CT征象提示侵袭性胸腺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在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十二指肠原发性病变的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征象及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各形态评价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差异.结果 良性组25例,恶性组15例.良性组形态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影3.0 T 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ADC阈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6例乳腺病变患者(56个病灶),其中乳腺癌38例(恶性组),乳腺良性病变18例(良性组)。2组术前均行联影3.0 T MRI检查,获取病灶最低ADC值;采用独立t检验及箱图分析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采用ROC曲线及散点图分析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佳ADC阈值。结果:38个乳腺癌的平均ADC值为(0.914±0.196)×10-3mm2/s,18个乳腺良性病变为(1.480±0.31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AUC为0.954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约登指数为0.806时对应的ADC阈值1.106×10-3mm2/s,阳性似然比15.40,阴性似然比0.147,敏感度86.1%,特异度94.4%;约登指数为0.722时对应的ADC阈值1.253×10-3mm2  相似文献   

12.
_卵巢病变种类繁多,MRI 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女性盆腔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 上卵巢占位性病变大多呈囊实性表现,鉴别诊断尤其重要,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卵泡膜细胞瘤、成熟性畸胎瘤、巧克力囊肿的 MRI 表现较具特征性,转移瘤并不少见,表现类似于囊腺癌,诊断需谨慎。少见的上皮源性或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 MRI 表现有所重叠,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鞘瘤的生长部位、MRI表现及其影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8例,分析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并与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8例三叉神经鞘瘤中,左侧3例,右侧5例。3例呈椭圆形生长于中颅窝,5例跨颅窝生长,呈哑铃型。6例突入颞下窝。2例实性病变伴有囊变,6例基本为实性。肿瘤实性部分在T2加权像呈"椒盐"样改变,增强扫描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三叉神经鞘瘤的生长部位、肿瘤的形态及信号特征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输卵管囊性病变的MRI特征,以提高对输卵管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输卵管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分隔、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病变信号特点,并测量部分患者的ADC值。结果:9例患者中,输卵管积液4例,累及6侧输卵管;积脓3例,累及5侧输卵管;双侧及单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各1例。结论:多层面、多形态囊性病变,扩张的输卵管及囊内不完全分隔是输卵管积液、积脓的共同点,也是与卵巢囊性占位性病变鉴别的要点;输卵管积液、积脓的ADC值差异较大,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输卵管系膜囊肿与卵巢单房囊性占位性病变亦有不同点,卵巢结构是否正常可能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5.
囊性脑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CT、MR I表现特点。方法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转移瘤26例,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7岁。15例行CT平扫,13例行MR平扫,11例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 I扫描。结果26例共48个囊性脑转移灶,囊壁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 T1W I和T2W I呈等或稍低信号,根据囊壁的形态将其分为3种类型:不均型、结节型、均匀型。MR T1W I囊液信号强度略高于、T2W I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而CT密度与之相似或略高。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强化壁结节。结论囊性脑转移瘤形态多样,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MR I多方位增强扫描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脑及脑膜转移瘤的MR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MR的广泛应用,特别是MR增强扫描,极大地提高了脑及脑膜转移瘤的显示能力,但是明确诊断仍是影像诊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搜集临床及MR资料完整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脑转移瘤的MR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肝脏炎性假瘤MRI表现(附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并分析其鉴别诊断。方法:21例均行MRI平行与增强扫描,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1例计23个病灶,多位于右叶,呈圆或类圆形。平扫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多不强化,而门静脉及延迟扫描为周边环状强化为主。结论:肝脏炎性假瘤MRI表现有其特殊性,有助于与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室管膜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影像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16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钙化、囊变等。结果室管膜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可显示瘤体内蜿蜒的流空血管,部分合并脑积水。囊变及钙化多见。注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后病灶显著异常对比强化。结论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室管膜瘤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MRI对诊断肺癌亚临床性颅内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I对诊断亚临床性肺癌颅内转移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5例临床无颅脑病变相关症状的肺癌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原发性肺癌亚临床性颅内转移瘤的发生率、MRI影像特点;并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转移瘤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手术与否、肺癌-脑转移间期、原发性肺癌TNM分期、中央或周围性肺癌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亚临床性脑转移的发生率为31%左右。MRI表现为脑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多分布在边缘带,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常合并软脑膜-蛛网膜转移。颅内转移瘤的发生概率主要与原发肺癌淋巴结的分期及肺癌确诊后的时间长短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手术与否、肺癌的大小、部位等因素无关。结论:对于原发性肺癌N2期以上、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即使临床上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也有必要作颅脑MRI增强扫描,以早期发现亚临床性脑转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