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近年来临床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及完善血液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波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输血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793例患者接受120 129袋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及冷沉淀成分输血,103例患者发生126人次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其中过敏性输血反应(50.8%)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36.50%)发生率最高。4种血液成分中,输注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冷沉淀最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提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对改善临床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统计我院近3年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对临床输血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评估输血不良反应对输血疗效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输血治疗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比分析阳性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和阴性组(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间输血疗效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按照血液品种将入选的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分为红细胞组、血浆组、血小板组,进一步比较各组输血疗效的差异。结果阳性组的输血无效率(46.1%)明显高于阴性组的输血无效率11.6%(χ2=118.48,P0.05)。血小板组输血无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χ2=26.528,χ2=6.309 P0.01)。结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增加临床血液的无效输注率,各成分血输注中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导致的输血无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该院近4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的输注效果,为临床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5-2018年《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及相关记录,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输注效果。结果2015-2018年共输血35363例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31例次,总发生率为0.37%,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龄段人群均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女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分别占57.25%和38.17%。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最高,为0.78%,悬浮红细胞次之,为0.41%。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例次随自体血回输增多而逐年递减。输注同样剂量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病例组输注效果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降低,自体血回输对减少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血液成分输注指征,持续开展并扩大自体输血覆盖面,保障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该例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发生机制,为该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查阅该病例相关的病程记录、输血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数据,诊断标准参照欧洲血液预警网络基于临床特征的TRALI诊断标准[1]。结果该患者在3次输注血小板治疗后出现的呼吸困难、低血氧浓度、双肺纹理增多等临床表现,符合TRALI诊断,同时表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该TRALI疑为患者淋巴细胞抗体与供者相应抗原结合引起。结论 TRALI为严重少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和输血科应加强认识,及时诊断治疗;加强输血治疗合理性论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应用于临床反复输血患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7~2009年785例应用机采血小板反复输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11例和对照组374例。观察组输入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对照组输入机采血小板。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20例次,输血不良反应率5.3%,其中血液病科260例反应15例(白血病患者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反应率5.7%,妇产科101例反应3例(均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反应率2.97%,DIC患者2例。观察组411例反应6例(白血病患者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DIC患者1例),输血不良反应率1.46%,两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3,P〈0.01)。结论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导致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相关因素,初步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输注异体血液的2 108例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性因素。结果:2 108例患者共输注血液15 244次,有178人发生213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其中男性为1.31%,女性为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主要输血不良反应是过敏(73.2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11.74%)、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ACO)(10.80%)。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成分血液类型中,输注单采血小板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1%)均明显高于输注冷沉淀和其他成分血液组(P0.01)。血液病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2.56%)明显高于免疫性疾病(1.48%)、肿瘤疾病(1.28%)和其他疾病组(1.08%)(P0.01)。单采血小板组输血史率42.67%(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4.31%)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冷沉淀物组输血史率4.11%(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45%)明显低于其它组(P0.05)。疾病类型中血液病组输血史率(48.79%)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药物过敏史率(11.25%)明显高于无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药物过敏史率(4.71%)(P0.01)。结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成分血液类型、疾病类型、输血史、药物过敏史。因此应多因素管理输血患者,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本院2013年7-12月共成分输血10 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机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4%,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输血;对于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以及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选取2016-2018年清远市人民医院输血患者共26 698例(48 723袋),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32例,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近3年全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9%(132/26 698),发热反应发生率最高,共83例(0.31%),其次是过敏反应47例(0.18%)。在各种血液成分中,输注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5.99%),其次是单采血小板(1.27%)及悬浮红细胞(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BO血型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液成分、性别、年龄、有无输血史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不良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输注不同血液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女性患者、成年人、有输血史者更容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儿童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09~2014年儿童受血者输血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医院连续6年成分输血30 518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66人次,发生率为0.54%;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占80.73%(134/166),其次为发热反应,占12.65%(21/166)。儿童常用的血液成分中,机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P0.05)。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无关;1岁以上年龄组儿童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0~1岁儿童(P0.05);有3次及以上输血史的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血液肿瘤病区、肾脏和风湿免疫病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均为P0.05)。结论儿童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输血存在风险,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对儿童输血患者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血液肿瘤病区和肾脏、风湿免疫病区,年龄大于1岁、有3次及以上输血史的儿童,输注机采血小板时,应加强输血过程的监测和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输注的血液成分、疾病类型等的关系。结果 期间接受输血治疗9237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76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0%,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70%),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0.50%和0.31%)。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0.05%和0.004%,过敏反应分别为0.06%(红细胞)、0.64%(血小板)和0.16%(血浆)。悬浮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0.23%)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04%),过敏反应发生率无差别(0.06%和0.07%);新鲜冰冻血浆(0.50%)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浆制品;浓缩血小板(1.0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采血小板(0.6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其次为肾移植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枸橼酸盐引起献血者、受血者低血钙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997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预防性口服钙剂组,比较枸橼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预防性口服钙剂组8例不良反应诱因;统计2597例受血者枸橼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其中9例大量输血患者血钙和心电图变化。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预防性口服钙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8/641),对照组4.78%(17/356),χ2=11.65,P0.01;预防性口服钙剂组发生的8例不良反应与抗凝剂比例、回输血液速度、个体差异有关;受血者枸橼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0/2 597);9例大量输血患者血钙浓度均减低[(0.38±0.21)mmol/L],心电图未出现Q-T延长。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预防性口服钙剂同时,严格控制枸橼酸盐比例、回输血液速度,可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量输血过程推荐血钙监测、心电监护、凝血功能"三联监控"措施,血钙监测为敏感指标,对控制低血钙不良反应和钙剂补充过量的高血钙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建立安全、科学、合理的输血机制。方法对本院71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结果 12 768例次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71例,发生率0.56%;输注成分以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悬液发生率较高;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血浆主要引起过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特别是血浆输注指征的把握,积极开展输血新方法、新技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输血治疗的患者共44 860例,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血型、输血史、过敏史、科室、输注的血液成分等的关系。结果 44 860例受血者中173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9%,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26%,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0.08%。单采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58%),冷沉淀最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3个科室为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有无过敏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血型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采取预防措施,个性化输注血制品,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监督,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安全合理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9人次,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69%,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过敏不良反应最高,占0. 43%。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类最高,占2. 75%,红细胞类最低,占0. 86%。其中都以过敏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临床科室中以血液内科和消化内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41%和13. 67%。其主要疾病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成分输血以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适应症,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与特点,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5年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对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后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内共有17 592人次输注血液制品,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8例次,发生率为0.33%。输注单采血小板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02%;其次是输注血浆制品,为0.49%;输注悬浮红细胞则相对较低,为0.18%。输注不同血液成分间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1)。输血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构成比较高,为63.8%,主要以输注血浆制品、单采血小板者多见;而发热反应构成比为36.2%,以输注悬浮红细胞者常见。我院输血不良反应逐年有所下降。结论: 加强输血管理,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特别要避免血浆与红细胞配套使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57 171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和《输血反应回报单》,统计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 17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0.31%,其中各种血液成分输注以过敏反应最高,占0.2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0.09%,其它反应占0.01%;血液成分输注发生不良反应以手工血小板最高,占1.05%,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分别占0.26%,0.69%,其次是机采血小板,占0.56%,最后是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分别占0.29%、0.20%,冷沉淀不良反应最低,占0.11%,未见输注洗涤红细胞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本院成分输血率占99.98%,全血使用率比较少,也未见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导致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及输血工作者对输血不良反应知识的掌握,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时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特点。方法 收集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展血液安全监测的哨点单位报告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985例,分析其报告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特征。结果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类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6.60‰)远高于输注红细胞类(1.64‰)和血浆类(1.25‰),所有血液成分的过敏反应报告发生率(1.24‰)高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0.63‰)和其他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呈现偏态分布、前高后低的特点,输注红细胞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散分布在前140min,占79.56%,输注180min后仍有较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注血浆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前60min,占56.92%;而输注血小板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20 min~100 min,占80.33%,在不同时段发生反应的例数波动较大。过敏反应发生比较急骤,输注30min~60min其发生数量相对最高;FNHTR发生相对较缓,输注部分血液成分时发生反应的数量有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高峰的现象。结论 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血型抗体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HTR),是较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即使在临床输血管理比较规范的国家,如英国,HTR(不包括因受血者身份识别错误所致的HTR)仍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8.4%[1].国内至今尚未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控体系,因而缺乏这方面的权威数据,但根据我国目前的临床输血管理现状,可以推断HTR的发生率可能不低.HTR的发生,将影响患者病情和输血疗效,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另一方面,对HTR的担心和在血液选择上的困惑,也可能导致一些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输血治疗.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血液输注,保证输血安全有效,至关重要.我们对红细胞血型抗体(以下简称抗体)与HTR、抗体检测和血液选择等问题加以概述,希望能为临床输血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景长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48-5649
输血可以补充患者血容量,还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播传染病,必须提倡合理输血和成分输血,即只给必须输血的患者输其需要的血液成分,避免滥用而使患者冒不必要的风险,这已经成为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分输血即单用血液的某种成分进行输注.具体说,将全血用物理化学方法把各种成分(如细胞、血浆、血浆蛋白、血小板等)进行分离、浓缩和纯化,制成不同成分,按不同的需求输给患者[1,2].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了解该院7年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可能的相关性因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手工查阅2010年以来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信息,通过电子病历的输血管理系统查阅2013年来所有悬浮红细胞的有效期和发血日期。结果 2010年以来,从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总体发生率为2.38±0.86‰(349次/151 605 U),血小板为5.64‰,红细胞为3.17‰,血浆为1.28‰,冷沉淀为0.94‰。在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中RBC占64%(172/212);过敏反应中血浆占38.1%(40/105),血小板占28.6%(30/105)。消化内科和血液内科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32%和21%(110/349和72/349);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中RBC占93%(63/68);肝病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中血浆占71%(17/24);白血病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占57%(20/35)。储存期为第1、2、3和第4周的悬浮RBC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4.49‰、3.65‰和4.89‰。结论 RBC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为主,其他血液成分以过敏反应为主;随着悬浮RBC储存时间的延长,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类型和相关血液成分之间发生特定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