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金匮要略>三物黄芩汤治疗春夏季节烦热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柴瑞霁 《陕西中医》1995,16(4):167-168
<正> 三 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三卷》,由黄芩、苦参、干地黄三 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者,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末附录此方,以补其病脉证治之未逮,说明本方确有其临床价值。柴浩然(1923~1993)老中医不仅擅用三物黄芩汤治疗产后虚热,而且还扩大运用于多种虚热疑难杂症。现择其验案五则,整理介绍于后。 1 五心烦热案 董某,女,41岁,农民。1976年5月8日初诊。患者3年来每届春夏之交,即感骨蒸发热,渐至手心、足心及心口灼热难堪,以致心烦不安,神疲乏力,小便色黄灼痛,曾经中西医多次治疗,均未奏效。诊时主诉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物黄芩汤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三物黄芩汤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在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中寻找乳腺癌相关靶点基因,取三物黄芩汤靶点基因与乳腺癌相关靶点基因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5.0软件构建“三物黄芩汤活性成分-潜在靶点-乳腺癌”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对潜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三物黄芩汤有效活性成分83个,主要包括有木犀草素、槲皮素、菜豆素、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以及地黄多糖等。与乳腺癌相关潜在作用靶基因99个,KEGG富集通路分析主要包括脂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三物黄芩汤具有多活性成分,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乳腺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物黄芩汤治疗红斑性肢痛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斑性肢病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肢端皮肤红肿痛热为特征的疾病。笔者自1994年~1999年共收治68例,采用三物黄芩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11~22岁;发病最短7d,最长61d,平均17d;其中在校学生52例,农民16例。根据1983年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来诊时全部是双足皮肤红肿、发热,剧烈疼痛62例,其中6例有明显灼热性、电击性或刺激性疼痛,患者因此而坐卧不安,影响睡眠,甚则抱足呼…  相似文献   

5.
黄芩汤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飞 《山西中医》1998,14(3):36-37
黄芩汤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杨燕飞关键词伤寒论黄芩汤临床应用药理研究黄芩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方由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组成,主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现将此方临床应用情况及其机理概述于下。1临床应用本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制剂三物黄芩汤对白塞氏病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FN-γ及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三物黄芩汤的疗效机制。方法:BALB/c小鼠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沙利度胺组、三物黄芩汤组,每组10只。采用对虾原肌球蛋白过敏原,建立小鼠白塞氏病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IFN-γ的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脾脏相关蛋白P-STAT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小鼠比较,模型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及P-STAT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表明白塞氏病小鼠的炎症因子水平及P-STAT3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给予沙利度胺、三物黄芩汤后,与模型组相比小鼠的炎症因子水平及P-STAT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但沙利度胺组与中药高剂量组之间小鼠的炎症因子及P-STAT3蛋白含量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物黄芩汤可降低白塞氏病小鼠炎症因子水平及P-STAT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2003~2004年用三物黄芩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3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物黄芩汤(Sanwu Huangqin Decoction,SHD)始载于《金匮要略》,由黄芩、苦参、地黄3味药组成,为滋阴清热之经典方剂。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环烯醚萜苷类及苯乙醇苷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白塞病等药理作用,临床多用于发热性疾病、红斑性肢痛症、自身免疫性肝病、皮肤性疾病等。通过对SHD的处方考证与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对SHD的Q-Marker进行预测,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果碱、槐定碱、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酮,地黄中梓醇、地黄苷D可初步确定为SHD的Q-Marker,为完善SHD的制剂过程中质量溯源体系及其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金属离子配合物药效学作用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针对中药黄芩的研究持续升温,国内外学者就黄苓的药理作用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作了大量研究,而且多以黄苓活性成分提取为基础,针对某一特定成分及其变体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苓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凋亡等方面。本文拟从黄苓成分中具有代表性的黄苓苷入手,介绍国内外针对其药效学作用的研究概况,为黄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由于起病较隐匿,非专科医师对该病了解有限,若治疗失当,则极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熊去氧胆酸(UDCA)是唯一被国际医学界推荐用于治疗PBC的药物[1],治疗手段仍显单一,且约20%~40%的患者对UDCA应答欠佳[2],临床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笔者以加味三物黄芩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患者共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能否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三物黄芩颗粒剂水煎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壳聚糖用于三物黄芩颗粒剂水煎液的澄清,通过以澄清上清液中总黄酮、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壳聚糖的用量、温度和pH经均匀设计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与醇沉淀法做比较。结果壳聚糖澄清与醇沉同样能使水煎液澄清,且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工艺制备方便,工期短,成本低,澄清度好,且在存放过程中无沉淀及粘壁现象;壳聚糖絮凝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三物黄芩颗粒剂水煎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7,(9)
目的研究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高丽槐素和麻黄碱为内标,HPLC法分别同时测定7个时间点(0、15、30、45、60、90、120 min)全方组分(群)配伍及单味药材部位(群)中黄芩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和苦参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的含有量,并计算其体外代谢率。结果在全方组分(群)配伍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含有量先升高(0~0.5 h)后降低(0.5~2.0 h),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有量呈升高趋势(0.5 h内更明显);各生物碱代谢稳定平缓,在20 min内达到平衡。结论三物黄芩汤中黄芩总黄酮与苦参总生物碱、地黄总多糖配伍后,可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增强其药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黄芩清肺汤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黄芩清肺汤的现代化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查阅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综述。结果:黄芩和栀子单味药的研究比较多,但其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药理活性鲜有研究。结论:黄芩清肺汤的复方配伍有待进行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厚朴三物汤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中厚朴酚含量.方法采用 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80∶ 20);检测波长为29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配方颗粒汤剂中厚朴酚平均含量为0.1191mg·mL-1,RSD为19.58%(n=3);饮片汤剂中厚朴酚平均含量为0.0753mg·mL-1,RSD为100.1%(n=3).结论厚朴三物汤配方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配方颗粒汤剂中厚朴酚含量比饮片汤剂高,而且配方颗粒汤剂较饮片汤剂稳定,相对容易控制质量,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黄芩汤不同配伍对芍药苷溶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黄芩汤各配伍煎液中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配伍对芍药苷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RP-HPLC法测定各配伍样品中芍药苷含量。结果:甘草对芍药苷的含量差异影响具显著性(P&lt;0.05),黄芩、大枣以及三者两两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甘草使芍药苷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经方黄芩汤是指《伤寒论》中所论述的黄芩汤。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的黄芩汤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专利开发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黄芩汤已成为国内外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其研究水平整体较高,研究系统性较强,研究方向紧跟医学科学热点,同时紧贴临床需求,已经产出一批科研成果,一些重要的理念及技术为深入研究开发经方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厚朴三物汤拆方及其药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厚朴三物汤拆方分析基础上,对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小承气汤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取混有碳末的药物煎液给小鼠灌胃,计算碳末推进率;将家兔小肠标本浸入台氏液中,滴加药物煎液,描记平滑肌收缩曲线。结果:厚朴三物汤显示出明显的推进作用(推进率83.45%);滴加各药物后,平滑肌收缩强度及频率都明显降低,以厚朴三物汤最为突出,结论:配伍后的厚朴三物汤提高了大黄、枳实,厚朴各药的推进作用;三方中以厚朴三物汤对小肠平滑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黄芩汤的组方配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实验药理学研究初步证明,全方药理作用及作用强度优于各组成单味药。君药黄芩在方中起主要作用。黄芩配伍芍药有相须作用。甘草、大枣在全方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本方缓急止痛的功效,主要是芍药配伍甘草的作用。而清热止痢的功效主要是黄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芩汤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精制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芍药苷、甘草酸为指标,对5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确定了分离黄芩汤的最佳树脂,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和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了大孔树脂分离精制黄芩汤的工艺条件。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黄芩汤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工艺条件为:选用2倍(生药)量大孔树脂,先以8倍(生药)量水洗,再以6倍量体积分数为70%乙醇洗脱为最佳。结论该工艺可有效地用于黄芩汤的分离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