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盼盼 《河南中医》2013,33(6):864-865
李培训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肿瘤患者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经验,喜用对药,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党参和黄芪、黄芪和知母、半枝莲和半边莲、川芎和当归、夏枯草和半夏、杏仁和川贝母.除上述对药外,还应用其他对药,如苦参和女贞子、旋覆花和代赭石、玄参和牡蛎、女贞子和墨旱莲、黄芪和浮小麦、焦三仙和鸡内金、金银花和连翘、牡丹皮和丹参、姜黄和郁金等.需根据临床辨证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ASTm)、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血清天冬氨酸转氨基酶(AST)、丙氨酸转氨基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等12项肝酶学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8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1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ALT、LAP、AFU、ASTm、AST和ALP的AUC分别为0.875、0.861、0.853、0.830,0.825和0.725,阳性率分别为100%、93.8%,78.1%,87.5%、100%和68.8%;肝硬化时NAG、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DA、AST、5'-NT、GGT和CHE的AUC分别为0.764、0.761、0.752、0.748和0.721,阳性率分别为91.2%、73.5%、67.6%、75.0%和61.8%;重型肝炎时NAG、AFU、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CHE显著降低,AST,ALT、ASTm、CHE、AFU和GLDH的AUC分别为0.876、0.840、0.792、0.792、0.751和0.72,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3.6%、100%、72.3%和91.5%;原发性肝癌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FU、5'-NT、GGT、ALP和LAP的AUC分别为0.822、0.814、0.811、0.795和0.713,阳性率分别为88.1%、85.7%、97.6%,95.2%和69.0%.结论:对急性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LT、LAP、AFU、ASTm、AST和ALP;对肝硬化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DA、AST、5'-NT、GGT和CHE;对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ST、ALT、ASTm、CHE、AFU和GLDH;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FU、5'-NT、GGT、ALP和LAP;12项指标对慢性肝炎和酒精型肝炎的临床意义都较低.  相似文献   

3.
草果Tsaoko Fructus是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为云南道地药材,应用广泛,具燥湿温中、截疟除痰功效,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糖和调脂等药理作用,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酚、黄酮、二苯基庚烷和双环壬烷类等。现代研究认为,与其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系统,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酚类物质。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基于草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植物亲缘、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草果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1,8-桉油精、柠檬醛、2-癸烯醛、香叶醛、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等为其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草果质量评价和研究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莉 《环球中医药》2014,(10):800-801
为总结王焕禄教授常用角药,将王教授常用角药分为祛邪和补摄两大类,根据中药药性和中药配伍理论,分别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功能主治、协同作用、适应证等方面,阐述九组角药:荆芥、防风和紫苏叶,柴胡、白薇和地骨皮,生黄芪、炒薏苡仁和防风,橘叶、王不留行和老鹳草,益母草、当归和香附,山茱萸、五味子和生龙骨,炒酸枣仁、珍珠母和紫石英,生磁石、黄精和骨碎补,金樱子、枸杞子和菟丝子的配伍机制和临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朱丹溪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丹溪心法》中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朱丹溪方药数据库,将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统计,采用系统聚类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采用Carma方法对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610首,涉及中药337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茯苓、生姜、炙甘草、甘草、陈皮、人参、半夏、白术、当归、川芎。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12组,分别为砂仁和藿香、细辛和白芷、胆南星和枳实、升麻和柴胡、防风和羌活、黄柏和知母、厚朴和苍术、桔梗和枳壳、熟地黄和生地黄、黄芩和黄连、白术和人参、陈皮和半夏。设支持度3%、置信度65%,共得到提升度均1的关联规则39组。结论朱丹溪临证善用补益脾胃之品,常以调理脾胃药物为核心,提示朱丹溪学术思想不仅以滋阴为主,同时亦重视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6.
柠檬柠檬除含大量维生素C和丰富的维生素P外,还含许多有机酸、黄酮类、香豆精类和固醇类物质。柠檬富含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对减轻疼痛、肿块和淤血有显著功效,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通透性,可辅助治疗坏血病、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柠檬利于预防癌证和感冒,还是美容洁肤的佳品,具有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使皮肤光洁细腻。柠檬具有生津去暑、化痰止咳、健脾消食的功效,可用于暑天烦渴、高血脂症及孕妇食少、胎动不安。柠檬味极酸,易伤筋损齿,不宜过食。胃肠疾病患者忌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沙棘所含的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萜和甾醇类化合物、酚类和有机酸类、油和脂肪酸类、糖和糖苷类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微量元素8类,以及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油和脂肪酸类3类成分的功效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沙棘综合利和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2本刊设有述评、专论、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经验交流、基层园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临床试验方法学、综述、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9.
1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2本刊设有述评、专论、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经验交流、基层园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临床试验方法学、综述、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临床思维是指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1].  相似文献   

11.
社区护理是结合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应用于促进和维护群众健康。在新医改的形势下护理人员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精神病人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的、连续的和便捷的护理服务和健康管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是日常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半枝莲是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含有黄酮、生物碱、甾体、多糖、萜类和脂肪族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原、抑菌消炎、解热和保肝等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恶性肿瘤、解毒和肝病等疾病的防治.通过查阅整理半枝莲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半枝莲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代本草、方书和医著对石膏的认识和应用,石膏的功效和用法是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中逐渐总结并不断完善的。唐代以前主要运用石膏清热泻火、解肌透表、清肺平喘、生津止渴的功效;唐代较全面的认识了石膏的功效;宋代突出了石膏透疹化斑和解毒逐疫的功效;金元时期,主要运用了石膏清热泻火、解肌透表和透疹化斑的功效,对生石膏功效的认识和应用和宋代相近;明代仍然广泛运用了石膏清热泻火、解肌透表、清肺平喘、透疹化斑、解毒逐疫和生津止渴的功效;清代,温病学派兴起,广泛运用了石膏清热泻火、解肌透表、清肺平喘、透疹化斑、解毒逐疫和生津止渴的功效,其中,尤其以石膏清热泻火、透疹化斑和解毒逐疫的功效为重点;近现代普遍使用石膏清热泻火、解肌透表、清肺平喘、透疹化斑、解毒逐疫和生津止渴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1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2本刊设有述评、专论、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临床经验、临床报道、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验方法学、综述、病例报告、中医英译及会议纪要等栏目。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侧重临床,重视实验研究。述评、专论及专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了近1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KOA的中药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外用中药治疗KOA的临床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KOA的外用中药的用药规律。结果:从有效文献中总结出使用频率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川乌、当归、草乌、威灵仙、牛膝、伸筋草、川芎、独活、透骨草、桂枝。使用频率前10位的药对依次是:川乌和草乌、牛膝和当归、伸筋草和透骨草、桃仁和红花、独活和桑寄生、桑寄生和续断、羌活和独活、乳香和没药、三棱和莪术、麻黄和桂枝。结论:近10年外用中药治疗KOA主要是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几个方面来论治的。  相似文献   

16.
检索并纳入1995—2016年发表的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755篇,涉及中药处方755首,单味中药367味,共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例数为33 330例,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和Clementine 12.0软件,分析与比较各病症类型的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和组方配伍规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治疗病症类型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分别占总有效病例数的31.62%、29.82%、8.87%和6.47%。进一步对治疗排名前4位的病症进行分析,发现治疗糖尿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地黄、天花粉和麦冬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和桂枝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丹参、茯苓和山茱萸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丹参、当归、红花和川芎等,常用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补虚药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清热和利水渗湿药等,但具体用药侧重点不同,糖尿病和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侧重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的使用,糖尿病肾病侧重于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的使用,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侧重于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并重,兼以清热药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小鼠卵母细胞BMP-6、BMPR II、ALK-2、ALK-6、Smad1、Smad5、Smad8和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0只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肝高、低剂量组、COH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各50只。应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测定卵母细胞中BMP-6、BMPR II、ALK-2、ALK-6、Smad1、Smad5、Smad8和Smad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H组BMP-6、BMPR II、ALK-2、ALK-6、Smad1、Smad5、Smad8和Smad4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BMP-6、ALK-2、ALK-6、Smad1、Smad5、Smad8和Smad4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疏肝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疏肝高剂量组BMPR II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结论:逍遥丸可使BMP-6表达上调,激活其Ⅱ型受体BMPRⅡ形成受体复合物,然后募集Ⅰ型受体ALK-2和ALK-6使其活化,活化的Ⅰ型受体进一步磷酸化细胞内信号Smad1/5/8,然后与Smad4结合,从而启动信号传导干预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灸医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蕴涵了历代积累的宝贵临床经验,以它独特的疗效和人文健康理念,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认可和尊崇。近些年来,针灸治病的范围不断扩大,对高血压、糖尿病、酒精中毒和戒烟、戒酒、减肥、助产以及各种疼痛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和矫正胎位等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美国、欧洲、非洲的学者.  相似文献   

19.
1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 ,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 ,开展学术讨论 ,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2 本刊设有临床论著、学术探讨、实验研究、专题笔谈、论坛、病例报告、短篇报道、思路与方法学、综述、文献研究、医学史、中医英译、新技术介绍、经验交流、基层…  相似文献   

20.
汪昂《医方集解》开创的方剂综合分类法被现代《方剂学》承袭,其分类中的“和解之剂”是和法的代表方剂.汪昂对和法的认识承袭于成无已,又有三点显著的进步,其突出强调了和法的重要性,拓展了和法的功效和选方范围.从其所列和解剂来看,和法有和解半表半里、升降阴阳、太少两解、调和气血、调和六气等作用,可用于腹痛、胸痹、失眠、疟疾、痢疾、痛泻、霍乱、中毒等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