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仁和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总结的"六对论治"方法在临床上诊治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从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中对病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4个方向来介绍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于俊生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从脾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脾虚是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关键,治疗过程中需注重调补脾气。笔者分别从于俊生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经典医案,总结其从脾论治肾脏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病情复杂且病程长,往往存在肝郁或肝虚的状况。现行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多从脾肾或者肺肾论治,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在临床中运用较少。结合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西医角度论述从肝论治的缘由,从肝之虚实切入确立病机并应用疏肝活血法、调肝利水法、清肝安神法、清热利湿法以及滋养肝肾等治法每获良效。通过列举阮诗玮老师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案例,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名中医叶景华,擅长治疗肾脏疾病。失眠是慢性肾脏疾病常见伴随症状之一,叶老从肝、肾、心、脾论治,抓住肾病失眠中夹热、瘀、痰等病机特点,调整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强调整体观及平衡观,对肾脏病患者失眠有独到的体会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顺民教授继承了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的观点,善于从脾论治肾脏病,他认为脾虚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治疗过程中应时时注意调补脾气,保持脾气的健旺。本文分别从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尿血等常见肾脏病的经典医案,总结其从脾论治肾脏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特色。吕仁和教授提出的“六对论治”辨证思路,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和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完善的思路。芍药为吕仁和教授临床常用中药,以其应用经验为切入点,结合病案系统介绍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学术思想。介绍将四逆散化裁,赤、白芍同用以柔肝养血、活血化瘀,针对肝气郁滞证候;以“三丹汤”中牡丹皮、丹参、赤芍同用,针对肾脏病“微型癥瘕”病机;以赤、白芍大剂量生用通便泻浊对症治疗等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7.
膜性肾病属于慢性肾脏病范畴,目前仍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总属正气亏虚,邪侵肾络,形成肾络微型癥瘕,致使肾体受损。治疗当标本兼顾,结合"六对论治"思路,按照虚损期、虚劳期、虚衰期分期辨证论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吕仁和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及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效验俱丰。补血二丹汤为吕仁和教授近年新总结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方,有益气扶正、通活血脉、化瘀散结、清热凉血之功。文章从组方来源、方意及临床应用等角度入手,总结吕仁和教授运用补血二丹汤的经验。吕仁和教授在六对论治思辨体系的指导下,常运用本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根据疾病分期、证候、症状,合理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且持续时间3个月,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其患者的数量在国内外呈现逐年增加,易产生并发症,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中医学中的络脉特点极为相似,通过对肾络理论进行了解,论述肾络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临床上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本文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概括为脾肾亏虚导致肾络不荣、湿热浸淫导致肾络不和、瘀血阻滞导致肾络不通等,脾肾亏虚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湿热、血瘀是疾病进展中的病理因素。根据其病因病机在治疗上将肾络理论和中医治法的"补、清、消"法巧妙结合,具体运用补肾健脾荣络、清热祛湿和络、消瘀活血通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从而丰富了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擅长中医药治疗肾脏病,并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期论治。猪苓是吕仁和教授临床中最常用中药之一,吕教授应用此药过程中包含了中西合参、治标重本等临床思维,与大多医家常用茯苓或猪苓、茯苓同用的用法有所差异。从吕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不同分期出发,体会吕教授应用猪苓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