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告1例左耳前面部单发型角化棘皮瘤。患者男,71岁,左耳前面部淡红色丘疹20年,针挑后溃烂增大2个月。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凹陷呈火山口样,其中充以角质栓,底部表皮增生,增生表皮内有不典型细胞、核分裂相和较多角珠,真皮内有较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诊断为角化棘皮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9岁。右侧鼻腔新生物3月余,鼻背肿物1月。查体见鼻背偏右类圆柱样新生物,直径约4.0cm,高约3.0cm,顶端中央形成"火山口"样溃疡,边缘见角化物,右侧鼻腔半颗花生米大小新生物,表面粗糙,质脆。鼻窦CT及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示:鼻腔肿物主要位于右侧鼻阈,半颗花生米大小,颈部淋巴结彩色超声未见异常。术中切除物组织病理示:肿瘤团块呈半球形隆出皮肤表面,中央火山口样充满角质物,瘤体由较大、淡染的角质形成细胞组成,两侧的上皮细胞成抱球状,局部基底部见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瘤体下方真皮浅层内密集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诊断:角化棘皮瘤。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头皮巨大鳞状细胞癌。患者女,56岁,头顶部菜花样肿物5月余,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头顶可见一巨大肿物,约10 cm×9 cm大小,表面粗糙呈菜花状,高出皮面。组织病理示:表皮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真皮见鳞状细胞瘤团和角化珠,少许细胞异型,见角化不良细胞,瘤团及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诊断:头皮巨大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78岁女性患者,双手背及腕部多发性斑块8个月。皮肤科情况:双手背及腕部散在大小不等肤色或淡红色斑块,上覆黄色角质物,部分皮损中央可见火山口样凹陷。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可见多处表皮凹陷,其中充满角质;真皮浅层混合炎性细胞浸润。诊断:角化棘皮瘤(多发型)。治疗:口服阿维A胶囊2个月,皮损基本消退。随访4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皮肤假腺样鳞状细胞癌。患者男,71岁。右侧面部半球形暗红色肿物3个月,迅速增大,无自觉症状。皮肤镜示皮损中央黄白色角化斑片,上覆鳞屑,边缘为白色无结构区,可见毛囊角栓及周围白晕,线状及螺旋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部分缺失,真皮内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成巢浸润性生长,呈团块及条索状,形成假腺样结构,可见棘层松解细胞以及不典型核分裂象,瘤体间及周围存在混合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假腺样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摘要】 患者男,44岁。右侧鼻唇沟外侧赘生物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侧鼻唇沟外侧1.5 cm × 1.5 cm半球状隆起,中央呈火山口状。皮损上方2.0 cm × 1.5 cm半月形隆起。组织病理:半球状隆起皮损示表皮不规则向下增生,皮损中央呈充满嗜酸性角质栓的火山口样改变,周边两侧上皮向上隆起成领圈状。上皮细胞团块内中性粒细胞小脓肿,增生上皮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的病变下界基本清楚。半月形隆起皮损真皮中部较多形态、大小不一小叶状结构,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小叶内见不同成熟阶段的皮脂腺结构。免疫组化:角化棘皮瘤病变中CK,CK5,CK14,CK17,CEA,EMA在其浸润的鳞状细胞团块呈阳性表达;皮脂腺腺瘤中CK,CK5,CK14,EMA在皮脂腺细胞呈阳性表达。病理诊断:角化棘皮瘤合并皮脂腺瘤。患者2008年确诊为直肠中低分化腺癌。结合患者皮肤表现及肠道肿瘤病史,最终诊断:表现为角化棘皮瘤和皮脂腺腺瘤的Muir-Torre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鼻部巨大型角化棘皮瘤。患者男,45岁。因鼻部包块3个月。无痛痒,曾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诊断为角化棘皮瘤。术后10余天于手术部位再次出现新生肿物,并逐渐增大至鸡蛋大,我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增生,角化过度,伴有角栓形成及角囊肿形成,表皮突不规则延伸,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伴局灶性异物肉芽肿形成。诊断:鼻部巨大型角化棘皮瘤。转上级医院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51岁女性患者,右侧颧骨外侧皮肤肿物伴瘙痒6个月,搔抓后肿物表面易出血。右侧颧部外侧皮肤见一直径约1 cm的类圆形微隆起的红褐色斑块,边界清晰,表面粗糙覆有雾状透明细鳞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针尖大小新鲜出血点,压之褪色。组织病理示:皮损与两侧正常上皮分界清晰,表皮角化不全,皮突融合延长,棘层规则肥厚,细胞富含糖原、细胞质呈透明状,皮突与真皮交界处大量淋巴细胞及散在浆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棘层细胞胞质PAS染色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免疫组化阴性。诊断:透明细胞棘皮瘤。完整切除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该例未发现恶性证据,仍考虑为良性表皮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对14例角化棘皮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组14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60. 5岁,平均病程3. 7个月。皮损均为颜面曝光部位,临床表现为皮肤表面隆起的圆形或类圆形丘疹结节,边界清楚,中央可见角栓坏死。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确诊,病理特点为:典型的"火山口"样改变,病变中心部位可见大而不规则的表皮凹陷,其中充满角质,两侧表皮像口唇状或拱壁状伸展于凹陷处呈抱球状。结论角化棘皮瘤诊断依据特征性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应与其他火山口样肿物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例角化棘皮瘤并发基底细胞癌,显示基底细胞癌和角化棘皮瘤鳞状上皮问的直接移行。患者男性,61岁。鼻部皮损8周,中央呈脐窝状,生长迅速。皮损活检显示:损害呈圆形,直径1cm。边缘隆起,中央呈火山口样,可见大的角栓。在损害中央和边缘部角化棘皮瘤病灶内多处可见基底细胞癌的表现。这些部位均可见到角化棘皮瘤的成熟角朊细胞和基底细胞癌的退行发育细胞间的移行现象。作者在讨论中提到,本例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5.
16.
17.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