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周耀庭教授治疗发热性疾病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方法通过门诊抄方及周耀庭教授讲解指导,对周耀庭教授治疗发热性疾病进行总结。结果周耀庭教授治疗发热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卫气营血理论及三焦理论为依据,在古方的基础上灵活使用经验药物。结论周耀庭教授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方面经验丰富,疗效颇佳,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且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李晶教授治疗疾病强调中医临床思维,临证遣方用药讲求紧扣病机,认为肝郁脾虚、阳虚湿胜为病机关键,临证主张方机相合,用药符合病机。该文对李晶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经验。宣教授治疗本病从肝脾肾瘀立论,根据虚实不同分为肝郁血瘀,肾精不足型、肝郁脾虚,痰凝血瘀型以及脾肾不足,痰湿瘀阻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窍为主,健脾补肾为辅,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及西医对本病病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遣方用药,标本兼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韩谨 《吉林中医药》2011,(9):836-837
周耀庭教授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较大,情志长期抑郁,患神经官能症者日益增多。此病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以肝郁为主,与肝气、肝火密切相关,联系心、脾、胃、肾等多个脏腑,涉及心悸、失眠、眩晕、头痛、梅核气、呃逆、小儿多动症等多种疾病,年龄不分长幼。其经验方疏肝解郁汤疏肝、清肝、平肝,灵活加减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咽部、胃部及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5.
总结马科教授辨证分型治疗乳腺癌术后经验。乳腺癌术后属正虚邪实,临床上按肝郁脾虚型、气血两虚型、痰瘀互结型、脾肾阳虚型进行辨证。马科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1)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2)扶正治疗是基础,祛邪治疗是重点,灵活运用,贯穿始终;(3)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辅以辨病用药,以增强抗癌之疗效。治疗上强调疏肝健脾、益气养血、化痰逐瘀、补益脾肾,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防止术后转移与复发,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方  董巧云 《陕西中医》2014,(5):584-585
目的:总结吉海旺治疗纤维肌痛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临床辨证分型、用药原则、合方配伍方面总结阐述吉海旺教授的治疗经验。结论:本病多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与体质、情绪、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密切相关,吉海旺教授将纤维肌痛症分为"肝郁脾虚、寒湿痹阻型"和"肾虚督寒、脉络闭阻型"两种证型进行论治,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明 《世界中医药》2014,9(2):202-203,206
总结周耀庭教授临证辨治小儿哮喘的用药经验。提出消除伏痰,审因论治,贯穿始终除夙根的治疗思路,强调辛散解表,宣肺散寒,祛除闭肺之诱因的重要性;病机是本虚邪实,治疗应攻补兼施,单纯补益不可取;处方须配伍化痰逐饮,降气平逆之品,则肃降肺气平喘逆之功益增;注意病有兼夹,随证治之,照顾儿童生理特点;提倡综合治疗,坚持用药,巩固疗效防复发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梅核气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徐学义教授集百家之长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总结出诸多治疗梅核气的经验方。对于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梅核气患者,徐学义教授本着"五脏一体观",采用经方半夏厚朴汤加减进行治疗,屡获妙效。文章主要介绍徐学义教授采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梅核气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吕绍光治疗不同肝郁程度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用药特点,传承其临床思路及经验。方法:收集219例经吕绍光诊治的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的处方。参照证素辨证标准,分为肝郁2级105例,肝郁3级114例,进一步对医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肝郁2级用药以"苦寒"为主,肝郁3级用药以"甘(平)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归肝经外,肝郁2级用药多归心肺经,肝郁3级用药多归脾肾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2级用药以理气药、安神药、清热药居多,肝郁3级以补虚药、安神药、活血药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吕绍光认为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2级以实证为主,肝郁3级多夹虚,在疏肝理气安神的基础上,肝郁2级多兼予清热,肝郁3级多兼予补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北京中医药》2009,28(3):189-191
周耀庭教授从医50余年,将中医温病学理论、方法与儿科临床结合,认为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病因复杂,临证需认真审因识证,归纳总结出常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提出根据中医病机变化规律的辨证要点与技巧,并依疾病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分别采用透邪、祛邪、保津、定喘基本治疗法则及遣方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李明 《北京中医》2009,(3):189-191
周耀庭教授从医50余年,将中医温病学理论、方法与儿科临床结合,认为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病因复杂,临证需认真审因识证,归纳总结出常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提出根据中医病机变化规律的辨证要点与技巧,并依疾病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分别采用透邪、祛邪、保津、定喘基本治疗法则及遣方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王翘楚教授经验方在治疗脑卒中后失眠(肝郁瘀阻型)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失眠(肝郁瘀阻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西药对照组及王翘楚教授中药经验方治疗组,两组各50例。其中西药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口服;中药经验方治疗组予以王翘楚教授经验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各观察项目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SPIEGEL量表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王翘楚教授经验方治疗脑卒中后失眠(肝郁瘀阻型)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在脑卒中后失眠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82-185
目的:分析总结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多年来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用药经验与规律,使其宝贵的学术经验能够得以传承。方法:采集邵长荣教授治疗痰热壅肺型COPD的有效医案170诊次,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0)挖掘分析邵教授治疗痰热壅肺型COPD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170首邵长荣教授治疗痰热壅肺型COPD的有效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到邵长荣教授治疗痰热壅肺型COPD的核心用药以及具有强关联的药对18个、基于熵聚类的新处方5个。结论:邵长荣教授治疗痰热壅肺型COPD喜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药,用药平缓,重视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4.
李润东教授长期从事肝病临床工作,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证型主要有"脾虚湿蕴""肝郁痰浊""瘀血阻滞""肾虚不足"等,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遣方用药,健脾贯彻治疗始终,疗效显著,对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云教授认为肝郁血瘀是阳痿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治疗上重视疏肝活血法的运用,并依据自身 临证经验自拟活血方,适应疾病病机,化裁用药精当,同时身心同调,取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病机(肾虚为本、湿邪内盛、血瘀贯穿疾病始终)、治法方药(肝肾亏虚型、脾虚湿盛型、湿热痹阻型)、现代药理研究等介绍高明利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指出:治宜活血通络,以通为要,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王伟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内阻、胃阴不足证型。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治疗,效果显著。介绍王伟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总结胡晓华教授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的经验。胡晓华教授以补肾养血、疏肝化病为根本方法,自创疏肝补肾调经汤治疗肝郁肾虚所致的月经量少,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总结查旭山教授治疗痤疮临床经验。通过临床亲自跟师学习,整理查教授治疗痤疮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并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经验、辨证遣方用药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查旭山教授在继承和发扬禤国维教授的学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病史采集,因证据因施以治疗,必要时配合心理疏导,坚持个体化治疗,临证用药时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通过临床辨证总结将痤疮疾病分为痰湿瘀滞、风热犯肺、热毒壅盛、肝肾阴虚4个基本证型。查旭山教授临床注重因证据因,病因证结合治疗痤疮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介绍贾春生教授治疗失眠三则病案,分别为肝胆郁火、亢阳扰神型,心肾不交偏肾阴亏虚型,肝郁化火、脾胃不足型。展示不同病机下贾春生教授灵活多变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师治疗失眠提供治疗经验和方法的借鉴,从而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