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研究中青年机关干部的体重与血脂、血尿酸情况,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有效资料。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体检的896名中青年机关干部为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体检者的肥胖、尿酸及血脂情况。结果肥胖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血尿酸(UA)异常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TC、TG和UA的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30岁年龄组与<3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30岁体检者肥胖、TC、TG和UA异常率明显增高,与<3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0岁体检者肥胖率明显增高,与<4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年龄组TC、TG和UA异常率与<3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肥胖、TC、TG和UA异常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40~50岁女性肥胖人数较男性明显增加,TC、TG和UA异常率无性别差异。结论中青年机关干部的身体状况不容忽视,肥胖、血脂及血尿酸具有相关性,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未来心脑血管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组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治疗,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水平及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LDL-C水平及BM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配合拔罐法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脂综合指数在糖尿病以及冠心病中的分布水平,以便从新的角度对血脂各单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灵敏地反应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影响,为临床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以血脂、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A组,对209例住院患者年龄40~82岁。按疾病情况分为B组(DM组)、C组(CHD组)和D组(DM CHD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等,并计算血脂综合指数(LCI)。结果B、C、D组TP、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各组TG水平升高,其中B组的TG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有所降低(P<0.05),以B组最低,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的LDL-C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B、D组TC/HDL-C、和LCI水平明显高于A、C组(P<0.05),B、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综合指数比单一的血脂指标更能较好地反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脂饮食构建NAFLD大鼠模型,观察非诺贝特对NFALD大鼠血清学肝功、血脂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病理组(B组)及非诺贝特组(F组),每组9只,分别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于4、8、12周后,每组各处死大鼠3只,称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8周后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脏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F组第5周开始药物干预。结果 8周时B组大鼠体重及肝指数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肝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N组与F组大鼠肝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体重和肝指数大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8周时N组与F组AST、ALT、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TG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N组AST、ALT、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造模成功;非诺贝特对NAFLD大鼠的肝脏酶学、血脂及病理学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9):656-658
目的:探究血清人去乙酰化酶4(SIRT4)水平与血脂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0月296例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青少年对象,测定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IGF-1和SIRT4等血清学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SIRT4水平与血脂及血清IGF-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SIRT4水平与TG、TC均呈现负相关(r=-0.328、-0.169,P<0.05),而与IGF-1呈现正相关(r=0.320,P<0.05)。以SIRT4为应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GF-1与SIRT4呈正相关,TG、TC与SIRT4呈负相关。结论:SIRT4水平与血脂及血清IGF-1水平紧密相关,可有效反映体内肥胖程度和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6.
尹恺  张元春  艾芬 《淮海医药》2004,22(4):272-274
目的 了解汕头沿海地区知识分子的体重与血脂、血尿酸、血压、血糖的水平及其关系 ,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771名科技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将他们按体重指数 (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 ,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压、血糖的水平 ;进一步按性别、年龄分组比较 BMI和血脂、血尿酸、血压、血糖的水平及相关关系。结果 在 771例中 ,肥胖组的血脂、血尿酸、血压、血糖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P<0 .0 5及 0 .0 0 0 1 ) ,BMI与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P<0 .0 1 )。男性肥胖者比例高于女性(P<0 .0 1 )。肥胖对男性的代谢影响较女性大 ;不论是否肥胖 ,男性血清尿酸显著高于女性 (P<0 .0 0 0 1 )。结论 肥胖影响血脂、血尿酸、血糖代谢及血压 ,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降低体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高血压人群的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的关系,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脂、高血压及脂肪肝的发病率。方法统计2011年~2014年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参加体检人群的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12 h后抽血生化、上腹部B超检查进行检查,对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三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肥胖组以及超重组的TC、TG、LDL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TC高于正常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TG、LDL均明显高于超重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脂肪肝的患病率也与之增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肥胖组与正常组、超重组比较,收舒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仅血压值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与血脂、血压、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肥胖患者应减轻体质量,维持BMI于正常的范围,这对于血脂、血压、脂肪肝发病的控制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的降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薄慧  刘娜娜  薛辉  李庆伟  任伟  杨晶晶 《安徽医药》2024,28(6):1212-1217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人体测量参数与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2021年 3—6月对天津市静海地区学校学龄儿童 1 042例进行体检,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其身材、体质量检出情况,并根据其身高标准差积分( Ht SDS)将其分为超高组、正常组、偏矮组及矮小组,比较四组身体测量指标;根据身体质量指数( BMI)将其分为偏轻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比较四组身体测量指标;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1 042例儿童中,超高身材检出率为 14.01%,正常身材检出率为 71.11%,偏矮身材检出率为 10.08%,矮小身材检出率为 4.80%;偏轻体质量检出率为5.57%,正常体质量检出率为 52.50%,超重体质量检出率 17.56%,肥胖体质量检出率为 24.38%;女性儿童中超高身材占比较高,男性儿童中偏矮及矮小身材占比较高( P<0.05);随着年龄增加,学龄儿童三酰甘油( TG)水平呈升高趋势、总胆固醇( 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呈降低趋势( P<0.05);基于 BMI,四组血尿酸水平随着 BMI增加而升高,且肥胖组血尿酸水平最高( P<0.05);四组 HDL-C水平随着 BMI增加而降低,且肥胖组 HDL-C水平最低( P<0.05);四组其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 Ht SDS,四组 TG、血尿酸、血红蛋白( Hb)水平随 Ht SDS增加而升高,且矮小组 TG、血尿酸、 Hb水平最低( P<0.05);四组其他身体测量指标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 TC及 HDL-C与学龄儿童年龄呈负相关, TG与学龄儿童年龄呈正相关(P<0.05); LDL-C、HDL-C、TG及血尿酸与 BMI均呈正相关(P<0.05); TG、血尿酸及 Hb均与 Ht SDS呈负相关( P<0.05)。结论学龄儿童随着年龄增加血脂水平降低,血脂及尿酸水平可能影响学龄儿童身高和体质量,血脂及尿酸水平与体质量具有正相关性,与身高具有负相关性, Hb与身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8):1591-1594
目的:评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指标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和LDLC)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和LDL-C)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为60.00%(P<0.05)。结论: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TG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脂康(降血脂药)对高脂诱导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肥胖组和血脂康干预组;分别用普通饲料、高脂饲料以及高脂+血脂康,饲养12周,测定各组血脂以及白介素-6的水平后发现,肥胖大鼠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升高.分别测定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IL-6的水平,并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大鼠血清的TG、TC、LDL-C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且血清IL-6水平与TC、LDL呈显著正相关(γ=0.72,P<0.01);血脂康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水平.结论 血脂康治疗能够使肥胖组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952例中青年人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人群的肥胖、超重比例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并根据BMI不同分为体质量低下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析BMI与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性,男性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也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BMI组之间年龄、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BMI的增高,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压、血脂是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呈递进关系。结论:男性超重、肥胖人数比例大于女性,超重和肥胖与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相关,BMI增加会使血糖、血脂、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2.
二甲双胍对女性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女性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肥胖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TC、TG、HDL-C、LDL-C)及体重指数(BMI)。结果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组患者血清FBG、HBAlc、TG、LDL-C、FIN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二甲双胍实验组BMI与治疗前比较亦显著降低(P〈0.01)。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FBG、HBAlc、TG、LDL—C水平和BMI均明显降低(P〈0.01),而FINS、TC、HDL-C含量则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女性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84例NAFL患者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肝功、血脂和血尿酸.以96例非脂肪肝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间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结果NAFL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醋、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总胆固醇和总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NAFL组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1).NAFL组合并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显著高于对照组(70.77%vs 20.83%、54.93% vs 29.17%、62.32%vs 21.88%、48.59% vs 15.63%、39.08% vs 8.33%).两组中119例有代谢综合征,其中有NAFL占93.28%,肥胖占88.23%,高血压占87.40%,血脂紊乱占92.44%,高血糖占65.55%.结论NAFL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升高.因此NAFL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内脏脂肪组织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门诊体检中心及住院患者中招募满足入选标准的SCH患者68例及条件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100例。比较2组性别、血压(SBP/DBP)、人体测量学指标、血脂、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面积(VA)的差异。分析各个变量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相关性,探讨各个变量对SCH的影响。结果 SCH组腰围(WC)、腰臀比(WHR)、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三酰甘油(TG)、TSH、LAP、VA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2 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SH与WC、TG、nonHDL-C、LAP、VA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BMI、WHR、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以是否发生SCH为因变量,以性别、WC、HDL-C、LAP、VA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水平HDL-C是发生SCH的危险因素,而VA、LAP对SCH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H人群血脂异常、VA增大较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更严重,提示SCH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林坤  张婷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29-2230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那格列奈组30例,格列吡嗪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具有可比性,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药降低空腹血糖幅度无统计学意义,而对餐后2h血糖的疗效那格列奈高于格列吡嗪(P<0.01),那格列奈降低HbAIC疗效优于格列吡嗪(P<0.05),那格列奈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口服后2h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格列吡嗪。结论:那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下降,那格列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降低HbAIC明显优于格列吡嗪。  相似文献   

16.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迎生  迟家敏  李明  刘小平  王滟  王舒 《天津医药》2000,28(12):711-713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糖及血脂的关系。方法7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正常体重组(BMI<25kg/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的降脂疗效以及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1,睡前一次口服,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脂、Hcy、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Hcy 、hs-CRP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其中治疗组患者血脂、Hcy 、hs-CRP的变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降脂作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且能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降压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就诊的同型半胱氨酸(Hcy)≥10 mmol/L的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268例,分为对照组125例和治疗组1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Hcy水平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Hcy水平下降至(10.73±2.76)mmol/L,IMT下降至(1.41±0.23)mm,而对照组分别为(14.63±2.25)μmol/L和(1.87±0.34)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诊室血压、清晨血压和血脂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压,并降低血脂和Hcy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