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鼾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致死性的疾患,它是西医教材《耳鼻咽喉科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但是中医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始终未能把鼾症列入其中,这多少都会对中医教材的建设与中医人才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为了完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材的内容,促进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材的建设,为了提高对鼾症中医诊疗知识的认识,建议增加“鼾症”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授课内容。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中医临床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临床模拟教学更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1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耳鼻咽喉的正常生理及疾病病理现象的一门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分科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颈部,多为深在的  相似文献   

3.
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早年随浙江嘉兴名医钟稻荪学医。五十年代,干祖望教授在上海金山首创中医耳鼻咽喉科,曾编著《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本刊连载“干祖望耳鼻咽喉口齿科三字经”,供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七版与第九版教材内中医病证方名称间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为修编教材采用规范的病证方名提供史料依据。方法选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七版与第九版为调查对象。摘录两版教材内疾病的病名、证名及首选方剂名并制作对比表;查找、归类两版教材中各疾病对应病证方名间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危害。结果两版教材内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病证方名间存在4类不规范问题,其产生原因与历史、地域、学派源流及没有严格执行依法选方原则有关,其危害是影响教学、医疗、科研及医政管理的质量,妨碍医学知识交流与推广。结论中医病证方名规范化是编写科学性强、实用性好优秀教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吾师干祖望教授今年93岁高龄,主任医师,从师出身,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奠基人之一,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中医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会名誉主任。198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状及奖章,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思政元素贯穿、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实现思政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接班人。方法基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特点,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初步挖掘、探索与融入,运用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职业素养、互联网平台等手段相结合,把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思政素质恰当融合进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结果 "课程思政"是当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了"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结论中医耳鼻咽喉喉科教学中"课程思政"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全程多维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古文献是中医学精华之一,而古文献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的研究尤其重要。本研究从方法学角度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古文献研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研究基础必须具备扎实的现代耳鼻咽喉科知识和过硬的古汉语(包括医古文)基本功,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如何确定古文献的研究对象(疾病),2如何确定研究疾病的古文献查找范围,3如何建立研究疾病古文献纳入及排弃标准等,4如何综合运用古汉语及耳鼻咽喉专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经临床验证,最后才能通过研究古文献而提高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经》对耳鼻咽喉科疾病辨证的指导意义,认为《内经》是中医耳鼻咽喉科辨证的鼻祖,其辨证思想对于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的教学及临床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学术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愉 《国医论坛》2001,16(2):16-16
在祖国医学完整的医疗体系中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 ,学科分类亦日趋完善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许多理论、疾病 ,已由过去的与内科、外科、儿科相混淆 ,逐渐发展成如今独立的、规范的、专业性较强的一个专门学科 ,为中医学与国际医学接轨提供了条件。然而 ,在我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 ,刚刚发展了几十年、并不十分健全的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其学术地位又一次面临着考验。这种考验主要来自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认识 ,以及对学术地位与经济地位的辩证认识。“认识”问题再一次引发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
耳鼻咽喉的局部辨证应用河北省中医院谷志平(050011)耳鼻咽喉的局部辩证,是对耳鼻咽喉病症,尤其是对其局部症候的辨证提供了理论方法。随着耳鼻咽喉科的独立发展和现代方法的广泛应用,中医耳鼻喉越来越重视局部辨证,要求局部辨证(即辨局部的症候)和整体辨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标准化是制约中医学包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耳鼻咽喉科学想要顺着中医药事业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发展就必须研制出科学、严谨、实用、被认可的诊断及辨证治疗指南,用于指导中医耳鼻咽喉科诊疗工作,促进耳鼻咽喉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规范和事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国内外中医药标准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必要性,以及中医鼻疔的研究现状,论述中医鼻疔临床诊疗指南制订的意义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发病因素。方法:利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结果: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致的病理产物(即瘀血症),又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既成之后,往往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耳鼻咽喉许多疾病。结论:耳鼻咽喉疾病擅用活血化瘀,或辅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其治则多能收效。  相似文献   

13.
张琮 《中医药导报》2004,10(11):4-5
文章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等 3个方面阐述了《内经》对耳鼻咽喉科疾病辨证的指导意义 ,认为《内经》是中医耳鼻咽喉科辨证的鼻祖 ,其辨证思想对于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的教学及临床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中医学临床课程,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结合紧密的一门学科,其临床能力培养则是中医耳鼻喉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的之一,研究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医咽喉科学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由于咽喉疾病有其特殊性 ,在诊治方面别具一格 ,特别是传统的外治疗法 ,是中医咽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深入研究 ,有鉴于此 ,兹就咽喉科疾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举其要者 ,以供临床参考。1 吹 药 将药物制成粉剂 ,吹布于咽喉部 ,使药物直达病所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有如下方面。1 1 以症为据 如《本草纲目》治咽喉肿痛用射干花、山豆根共为末 ,吹之 ;《证治汇补》治溢喉干痛、喉咙作肿 ,用薄荷、玄明粉、硼砂、青黛、牛黄、朴硝、僵蚕研末吹之 ;《红炉点雪》治声嘶 ,用硼砂、孩儿参、蒲黄、青…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特色,与五版教材相对照,新教材在学科名称与范围、病名及其内涵的确立、诊断、治疗及教材基本框架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体现了继承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及实用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导师熊大经教授为全国资深的中医耳鼻咽喉专家,长期从事中医耳鼻喉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治疗鼾眠颇有体会,现就导师治疗鼾眠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喉源性咳嗽是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干祖望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所提出的病名。仅见于他所编著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材《干氏中医喉科学》”以及1990年第6期《明通医药》(台湾)。本症临床特点是喉头奇痒,痒则作咳,愈咳愈剧,咳点在声门以上,无任何肺系症状。此与一般咳嗽明显不同,易于鉴别。在《干氏中医喉科学》中,指出了本病之病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PBL教学法特点和目前《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课前准备、课堂安排及考核形式三个方面设想在七年制硕士班开展中医耳鼻咽喉科学PBL教学法研究,以期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当今主要治疗模式,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标是提高临床疗效,解决单纯用中医或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中西医在耳鼻咽喉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上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临床互补性很强,只有各取所长,融会贯通,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