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清除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清除量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70例腹膜透析水肿程度不同的患者,分为3组:①无水肿组(n=65);②轻度水肿组(n=80);③中度水肿组(n=25)。测定患者的总液体和钠的清除,以及测定患者的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总体液量(TBW)、及相关资料。结果3组患者水盐的排出和血压有统计学差异:水肿程度越重的患者,其总液体的清除和总钠的清除量越多,血压越高ICW和TBW越高。结论本研究提示腹膜透析患者更多的水盐清除并不说明更好的血压控制,控制腹膜透析透析患者水盐摄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同透析龄水钠清除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81例,按透析龄分为3组:①透析3~6个月(n=16):②透析6~24个月(n=32):③透析≥24个月(n=33)。透析剂量随残余肾功能的下降而增加,测定腹膜透析出液和尿量及钠的清除、血钠、血压、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和超声心动图。结果3组总液体清除差异无显著性,腹膜透析液中钠浓度(133.52±4.26)mmol/L远高于尿钠的浓度(60.18±36.42)mmol/L,透析龄小于6个月者总钠清除量低于透析龄大于24个月者(P〈0.05),其血钠水平显著高于透析龄大于24个月者(P〈0.05)。3组血压、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厚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膜透析和残余肾对水,钠的清除效力不同,单位体积超滤液比相同体积的残余尿量能清除更多的钠。因此严格控制水盐摄入,根据尿量调整透析剂量,虽透析龄延长,也能维持容量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控制饮食钠的摄入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体液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直接测定患者的钠摄入有一定困难 ,一般通过测定钠清除来反映钠摄入。本课题拟对钠清除代表钠摄入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 4 0名稳定的CAPD患者在开始时和 3个月后分别进行饮食钠摄入的调查 ,测定腹膜透析液及尿中钠清除量 ,并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液容量水平。结果 根据饮食中钠摄入量变化患者被分为 2组 :钠摄入增加组 1 5例和下降组 9例。2组间钠摄入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体液容量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 2组间腹膜透析液钠清除、尿液钠清除及总钠清除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透析液及尿中钠清除皆不能如实反映CAPD患者饮食中钠摄入 ,因此 ,对CAPD患者利用测定钠清除来反映钠摄入不够可靠。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秀华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6,7(3):210-212
近半个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关心病已成为人群中死亡的首要因素。AS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及阳性家族史等。同型半胱氨酸于1932年由De Vigneaaud发现。近年来,关于同型半胱氨酸与AS的关系受到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e)]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已成为AS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MTT法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影响;②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N、PAI-1及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30ng/ml时,可以改善高糖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腹膜透析液组FN、PAI-1、TGF-β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生长因子组FN、PAI-1、TGF-β1蛋门水平均显著减少。腹膜透析液组高糖上调腹膜间皮细胞FN、PAI-1、TGF-β1 mRNA的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组使FN、PAI-1、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改善高糖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使腹膜间皮细胞FN、PAI-1、TGF-β1的表达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6.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4):199-201
同型半胱氨酸 ( 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为甲硫氨酸 ( methionine,met)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血浆中存在的 Hcy形式多样 ,所有形式的 Hcy称为总同型半胱氨酸 ( t Hcy) [1] 。目前检测 t Hcy的方法很多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且测定结果各不相同。为此 ,我们对 t Hcy的检测及分析前影响作一综述 ,供研究时选择检测方法作参考。方法学一、最早测定 Hcy的方法1 962年在对 1例先天性 Hcy尿症病人的诊断时引入了 Hcy的测定。当时用简单化学方法和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到 70年代中期 ,第二代氨基酸分析仪可检出健康人血清中…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微炎性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微炎性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尿毒症患者60例(患者组),分别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前MHD患者血清Hcy和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后MHD患者血清Hcy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SOD明显升高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s-CRP无明显改变。结论 MHD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处于微炎性状态,而透析并不能完全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8.
尽管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逐步提高,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糖尿病、慢性炎症、酸中毒、透析不充分、吸烟等传统因素,仍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肾性贫血.本研究观察维生素B12透析液对MHD患者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来探讨维生素B12透析液对血清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分析65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结果。方法取腹膜透析液两管,一管行常规分析,包括有核细胞计数和沉渣细胞分类,另一管做细菌培养。结果 65例患者中37例表现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占56.9%;45例患者送检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2.2%,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0.0%,其次为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17.8%和15.6%;35例腹膜炎患者有8例表现为顽固性腹膜炎,2例出现腹膜透析液性质改变,其转归情况明显差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以细菌性感染多见,因此对腹膜透析液进行细胞学常规和病原学相结合的分析,能及时了解透析情况和变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一种简便的正常大鼠腹膜透析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1种简便的正常大鼠腹膜透析动物模型。方法应用SD大鼠,实验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4.25%腹膜透析组、1.25%腹膜透析组。自制透析管是经腹部植入后从背部引出,腹膜透析大鼠每只每日透析30ml,腹腔保留1h。在腹膜透析的第1周和第四周检测肾功能和白蛋白,同时观察体重、腹膜透析流出液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腹膜透析组间白蛋白及体重测定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两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在第1周及第4周流出液量相似,无统计学差异,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为腹膜炎、大网膜包裹及导管移位等。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这种正常大鼠腹膜透析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66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36例采用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30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过程、置管后1月内腹膜透析管相关合并症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需要使用镇痛剂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组(t =8.614,P=0.000),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和脏器损伤,2组患者置管后1月内腹膜透析管路相关合并症和感染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易于肾脏内科医生掌握和应用,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可以控制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病人营养状况是影响病人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病人的营养状况与血清半胱氨酸(tHcy)浓度存在正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tHcy浓度在CAPD病人营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病人35例,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临床综合营养指数(Composite Nutritional Index,CNI)评估CAPD病人的营养状况,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清tHcy浓度。结果 CRF病人CAPD治疗前血清tHcy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CAPD治疗6个月后血清tHcy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CAPD病人伴有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tHcy浓度较无心、脑血管病变者明显减低(P<0.01)。血清tHcy浓度与CNI呈负相关(R2~=0.5991)。结论 CAPD病人血清tHcy浓度与病人营养状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采用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患者与经典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之间的长期临床疗效,探讨适合中国人的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模式.方法 选自海军总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患者32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16例,A组采用经典的CAPD模式,每天的透析剂量为8L、4次交换、夜间留腹;B组采用DAPD模式,即日间采用8L的透析剂量,每袋透析液交换时间为3~4h,夜间干腹.随后长期监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包括尿素清除指数(K t/V(周)、肌酐清除率(Ccr),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发生率(SGA)、血清白蛋白(sALB),并发症控制情况包括血红蛋白(H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钾(K +)、血钙(Ca2+)、血磷(P3- )、游离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血压控制水平(平均动脉压)、腹腔感染率、每组维持透析人数、每组患者维持透析的有效时限(月数)、就业率,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的评分,记录患者每天的尿量和超滤量.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2组患者在残余尿量、超滤量、透析充分性[Kt /V(周)、Ccr]、并发症控制中的CO2CP、K +、Ca2+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在营养状况、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控制中的Hb、P 3-、iPTH、平均动脉压、腹腔感染率、维持透析人数、透析维持时间、就业率、BI、HAMD等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使用相同透析剂量的情况下,长期行DAPD治疗的患者比经典的CAPD患者在维持透析时间、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的维护 、并发症的控制、血压的调节、降低腹腔感染率、保持较高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缓解抑郁程度等方面均有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门诊随访时间间隔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7年4月定期门诊随访的298例CA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按随访时间间隔是否大于3个月分为2组,A组160例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B组138例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对2组患者的透析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12.19±20.62)mmol/L,(40.45±4.50)mmol/L,(2.43±0.29)mmol/L,显著高于B组的(99.63±20.69)mmol/L,(38.01±5.02)mmol/L,(2.29±0.36)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在水肿程度构成比、生活自理和工作人数、腹膜透析时间、文化程度构成比及家庭住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门诊随访时间间隔对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最佳护理模式。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收住的腹膜透析置管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同时将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收住的腹膜透析置管患者46例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红肿、置管处渗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护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对护理的需求,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随机选择60例即将出院的腹膜透析病人,根据住院次数进行分组,A组为首次住院的。B组为再次入院的.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病人希望护士分别在其出院前1周、出院后l周、出院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提供评估居家腹透环境、操作指导、处理意外情况等护理;B组病人在换管、复诊等时间最希望见到腹透护士。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病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需施护。以提高居家腹透质量。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