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背景:保持供心离体跳动,可以减少供心的缺血时间,延长供心的离体保存时间。 目的:建立稳定简便的猪不停跳心脏离体模型。 方法:12只健康家猪随机等分为不停跳组和冷晶体灌注组。不停跳组经升主动脉建立冠状动脉灌注,经右心房进右心室建立静脉引流,经左心耳放置软管入左心室引流,建立猪的不停跳心脏离体模型。冷晶体灌注组按常规心脏移植实行心脏离体保护。 结果与结论:不停跳组共施行6例猪心脏离体手术,术后2,4 h离体心脏不停跳成功率为100%(6/6),6 h离体心脏不停跳成功率为83%(5/6)。与对照组相比,不停跳组丙二醛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 < 0.05),心肌超微结构保持良好。说明猪的不停跳心脏离体模型成功率高,是研究离体不停跳心脏仪器的稳定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单纯低温浸泡、持续灌注与间断灌注对离体兔心保存移植后的复跳效果。 方法 健康2月龄新西兰兔共36只,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低温浸泡组(单纯组)10只、持续灌注组(持续组)10只和间断2 h灌注组(间断组)16只。麻醉后取出心,建立HTK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保护心,悬挂于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K-H缓冲液平衡灌注5~10 min心搏动达稳定状态;根据分组灌注HTK液5~6 ml(30 ml/kg)使心停搏,4 ℃保存心8 h。连接压力传感器,收集冠脉流出液,比较各组心复跳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3组心肌组织形态学差异。 结果 离体心均成功复跳,间断组复跳时间、1 min和5 min心律失常评分、平均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肾上腺素注射次数均小于其它两组,单纯组最大(P<0.05)。复跳后间断组心肌酶CK-MB和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其它两组,单纯组最高(P<0.05)。复跳5 min后间断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冠状静脉流量高于其它两组,单纯组最低(P<0.05)。间断组心肌细胞水肿最轻,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最低,而单纯组最严重。 结论 间断2 h灌注HTK液较持续灌注或单纯低温浸泡对降低离体兔心复跳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心肌损伤,以及改善左心血流动力学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为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移植心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单纯低温浸泡、持续灌注与间断灌注对离体兔心保存移植后的复跳效果。 方法 健康2月龄新西兰兔共36只,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低温浸泡组(单纯组)10只、持续灌注组(持续组)10只和间断2 h灌注组(间断组)16只。麻醉后取出心,建立HTK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保护心,悬挂于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K-H缓冲液平衡灌注5~10 min心搏动达稳定状态;根据分组灌注HTK液5~6 ml(30 ml/kg)使心停搏,4 ℃保存心8 h。连接压力传感器,收集冠脉流出液,比较各组心复跳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3组心肌组织形态学差异。 结果 离体心均成功复跳,间断组复跳时间、1 min和5 min心律失常评分、平均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肾上腺素注射次数均小于其它两组,单纯组最大(P<0.05)。复跳后间断组心肌酶CK-MB和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其它两组,单纯组最高(P<0.05)。复跳5 min后间断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冠状静脉流量高于其它两组,单纯组最低(P<0.05)。间断组心肌细胞水肿最轻,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最低,而单纯组最严重。 结论 间断2 h灌注HTK液较持续灌注或单纯低温浸泡对降低离体兔心复跳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心肌损伤,以及改善左心血流动力学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为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移植心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供心保存方法主要是单纯低温保存,安全时限为4~6h,不可能长途运送,势必影响组织配型和有效的应用每一颗供心。因此,开展不停跳供心保存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目的:建立猪供心离体浅低温不停跳保存的体外循环模型,为供心不停跳保存提供实验保障。方法:取体质量25~30kg的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取出有完整心包的供心后头臂干插灌注针连接体外循环灌注装置,左心引流,灌注流量60~80mL/min,使心脏保持跳动8h。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摘取供心后用低温UW保护液保存心脏8h。实验组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脏跳动心率及灌注压,保存1~8h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两组8h后取心肌组织行ATP测定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保存跳动8h的心脏中,有1头猪出现短暂的2∶1下传,其余的都保持完好跳动,②实验组保存跳动期间灌注压没有上升;血气分析pH和BE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游离钙离子和钾离子有逐渐升高的趋势。③实验组AT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心肌超微结构仅有少数线粒体肿胀,大致接近正常的心肌结构。对照组心肌细胞内外水肿,较多空泡变性。结果提示,利用体外循环装置进行离体不停跳心脏保存是可行的,体外循环管理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文献报道心脏在连续灌注、不停跳下保存,有望突破心脏保存时限。但是心脏的摘取和灌注部位沿用单纯低温保存的办法,有背于连续灌注保存的初衷。作者认为保留完整的心包,于头臂动脉干灌注,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供体心脏可能更加科学。 目的:评价不停跳保存完整心包的可行性以及供心功能变化情况。 方法:选用年龄、体质量相当的广西巴马小型猪6只进行不停跳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供心的试验。实验猪用氯胺酮麻醉,取胸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后,不切开心包,先阻断并切断头臂干插灌注管,后切断上腔静脉和右上肺静脉回收血液,用自行组装的灌注装置灌注心脏,在跳动状态下摘取心脏并保存4 h。设4个时点连续监测左心室心功能变化,离体时为T0,保存60 min为T1,保存120 min 为T2,保存180 min为T3,保存240 min为T4。 结果与结论: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的供体心脏6例全部成功。不停跳保存各个时点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两两比较:T0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T1与T2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T1与T3及T4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不停跳保存各个时点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两两比较:T0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T1与T2,T3及T4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在不停跳下摘取和保存有完整心包供心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心脏移植供心保护方法有向心脏正常生理状态改进的趋势,以期延长供心保存时间,改善供心的保存质量。理论上供心常温不停跳灌注保存是一种最接近生理状态的保存方法,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目的:观察连续灌注不停跳供心常温长时间保存心肌超微结构和左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停跳连续灌注组和冷保存组,每组各6对。不停跳连续灌注组供心在顺行连续灌注跳动状态下切取,应用氧合血37 ℃、保存8 h后移植。冷保存组供心应用UW停搏液灌停后,0-4 ℃UW液保存8 h后移植。移植主动脉开放3 h观察供心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压、左室平均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记录移植后心律变化,需要除颤例数,以及主动脉开放3 h后能否脱离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3 h后取供心左心室前外侧壁心肌组织,观察线粒体及肌膜改变。 结果与结论:不停跳连续灌注组供心移植后左心室收缩压、左室平均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优于冷保存组(P < 0.05);主动脉开放后不停跳连续灌注组均可保持窦性心律,冷保存组仅1例自主恢复窦性心律;主动脉开放后3 h不停跳连续灌注组5例可顺利脱机,冷保存组1例可以脱机;不停跳连续灌注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良好。提示供心常温灌注不停跳方法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适于供心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7.
背景: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目前有颈部移植和腹腔移植。由于颈部空间狭窄,颈总动脉相对细小,移植心脏易于周围组织粘连,限制移植心脏搏动,不利于移植物长期观察。腹主动脉相对较粗,易于吻合,且长期血管通常率高,能够对移植心脏长期观察进行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研究。目的:对小鼠腹部心脏移植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为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小鼠进行腹部心脏移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同系移植组为同种同基因C57→C57,同种移植组为同种异基因Babl/c→C57,抗CD45RB mAb组为抗CD45RB mAb 200μg腹腔注射Babl/c→C57。以供心搏动有力,且小鼠存活72h以上视为移植成功。设移植后40d为观察终点。结果与结论:共实施手术36例次,受体存活30只,成功率为83.3%。其中受体准备时间为(15±2)min,供心摘取时间为(8±1)min,血管吻合时间为(33±2)min。抗CD45RB mAb腹腔注射组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同种移植组明显延长(P=0.001)。提示所建立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抗CD45RB mAb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背景:四血管结扎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目前主要用于小鼠、大鼠等小型动物,大型动物模型方面鲜有报道,缺少有关的解剖资料。 目的:探讨四动脉结扎法制作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改良。 方法:参照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提出电凝位于翼突与第二颈椎横突之间的椎动脉,永久性阻断双侧椎动脉。再临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以动态脑电图监测出现静息脑电波为判定猫全脑缺血的标准。15 min后恢复颈动脉供血,进行再灌注损伤。假手术组猫不进行电凝或夹闭即缝合切口。 结果与结论:模型制作成功25只,模型制作不成功1只,死亡4只,成功率83%。苏木精-伊红染色示缺血脑组织呈典型的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提示改进后的四血管法制作猫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效果确切,模型制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常并存食管气管瘘,易并发肺部严重感染.畸形的闭锁食管上、下断端间隔一定距离,使吻合口张力高,因而手术操作复杂,缝合精细度要求高、难度大,术后常并发吻合口瘘和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5%~20%和30%~ 40%.我院2010年11月收治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新生儿,改进常用的吻合口全间断缝合方式,采用半连续缝合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成功救治.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兔右冠状动脉穿线结扎后放松建立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kg,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14只,假手术组6只。假手术组右冠状动脉只穿线不结扎,另一组通过预置缝线结扎30 min后松开线结构建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心电图情况、结扎前后肌酸激酶同功酶变化,术后软管插入离体心右冠状动脉验证结扎效果。 结果 ST段明显抬高、软管插入右冠状动脉不易拉出并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8例,制模成功率57%(8/14)。假手术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 结论 本实验改良制作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11.
套管连接法在大鼠心脏腹部移植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套管连接血管技术建立大鼠心脏腹部移植模型,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存活率。方法 供体为SD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将供心升主动脉于受体的腹主动脉缝合,供心肺动脉于受体左肾静脉行套管吻合。结果 80次正式实验,手术成功率95%,该方法只需一人操作,手术时间和供心缺血时间缩短,吻合血管通畅,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 该方法为建立大鼠心脏腹部移植的模型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技术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手术技术的改良。方法 采用Ono创建的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即将供体心脏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吻合,对手术方法作了部分改进,缩短手术时间和移植心脏缺血时间。结果 50次实验手术成功率88%。结论 新技术的采用降低了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难度,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吻合口出血,减少术中出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吻合血管时应遵守“宁慢勿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0no建立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术为基础,并对其进行简化和改进。方法 供体为SD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将供心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吻合。结果 50次正式实验成功率达到85%,手术时间和从心缺血时间缩短,心肌保护良好,移植心存活时间2-14d。结论 该方法方便、简单,是研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筛选免疫抑制药物的一种较为理想动物模型,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SPK) model in the rat. Methods: SD rats served as donors and recipients. The donor portal vein and the recipient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were anastomosed and the donor renal veins and recipient renal veins were anastomosed by cuff method. Arterial reconstruction was carried out by end to side anastomosis of the donor abdominal aorta to the recipient abdominal aorta. Enteric drainage was performed by side to side anastomosis between donors' duodenum and recipients' jejunum. The donor ureter -bladder valve was anastomosed to the bladder of recipients.Results: Out of 30 cases of SPK transplantation, 24 had normal serum glucose and serum creatinine after operation. The successful rate was 80 %. Conclusion: This model of SPK in rats is stable and reliable, which could be applied for fur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背景:建立大鼠原位肺移植模型是研究肺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的关键,但因其需要精细外科技术,难度较大,限制了这一模型的应用。 目的:改良麻醉和肺移植过程,建立快速、安全、具有可重复性的大鼠肺移植模型。 方法:共完成42只大鼠动物实验,供体受体各21只。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解剖供体左肺并置入套管(用静脉留置针套管剪取1.5 mm长制成)获取大鼠供肺。大鼠受体经左侧开胸,利用套管技术吻合完成供肺植入。记录并计算手术时间及移植成功率。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大鼠均存活,大鼠供肺获取时间平均为(35.3±5.1) min;供肺套管时间平均为(12.5±    4.6) min;大鼠受体肺移植时间平均为(50.2±3.3) min;吻合时间平均为(27.7±6.2) min。开放肺动、静脉血流后,全肺迅速变红,血流灌注充分,静脉回流通畅;恢复机械通气后,所有移植肺膨胀良好。结果证实,改良后的麻醉和肺移植技术可为大鼠肺移植的免疫与排异研究提供稳定、可靠、可重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et up a simple and reliable rat model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SD rats served as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4℃ sodium lactate Ringer's was infused from portal veins to donated livers,and from abdominal aorta to donated kidneys, respectively. Anastomosis of the portal vein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VC) inferior to the right kidney between the graft and the recipient was performed by a double cuff method, then the superior hepatic vena cava with suture. A patch of donated renal artery was anastomosed to the recipient abdominal aorta. The urethra and bile duct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a simple inside bracket. Results: Among 65 cases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e success rate in the late 40 cases was 77.5%. The function of the grafted liver and kidney remained normal. Conclusion: This rat model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in common laboratory conditions with high success rate and meet the needs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7.
背景:心肺移植目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最好方法,但由于诸多原因国内的供者短缺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目的:观察利用同一供者对不同受者同期进行心、肺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将3例供者的心脏、肺脏分别同期移植给3例相同血型的终末期心脏疾病受者和3例终末期肺脏疾病受者,观察移植效果。 结果与结论:6例患者中有1例双肺移植患者出现右肺上叶静脉栓塞于术后第9天再次手术切除后痊愈,术后30 d出院。1例双肺移植患者1个月出现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于术后2个月出院。1例心脏移植患者出现早期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痊愈出院。余3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后痊愈出院,到目前有3例仍有很好的生活质量。提示利用同一供者的心、肺分别给不同受者进行心、肺移植,能充分利用供者,缩短受者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制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手术技术的改进。方法 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颈总动脉侧壁长度相近的切口行端一侧连续吻合的方法进行40次小鼠颈部心脏移植。结果 应用该方法使供心总缺血时间缩短至30分钟;7天存活率提高到97%。结论 新技术的采用降低了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制作的难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供肺组织及肺血管功能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保存,当供体心跳停止后,肺的气体交换系统可耐受热缺血60 min。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心跳供体肺移植大鼠模型。 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有心跳供体组、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每组20只。有心跳供体组供体大鼠取供肺保存在4 ℃低钾右旋糖苷液中4 h;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供体放血处死后,维持通气30 min,使供肺在热缺血30 min后冷保存;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方法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不同之处在于供肺热缺血60 min。各组大鼠循环回路连接后,于1,15,30 ,45,60 min测出气道峰压和肺静脉血氧气分压。灌注结束后检测供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和丙二醛水平。 结果与结论: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气道峰压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升高程度高于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 (P < 0.05)。各组供肺血氧气分压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供肺血氧气分压低于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P < 0.05)。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供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和丙二醛水平较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高(P < 0.05)。结果提示大鼠无心跳供肺热缺血30 min肺移植灌注模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肝移植是治愈终末期肝病惟一的方法,但是其移植后的并发症仍然是影响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稳定的动物移植模型。目的: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大鼠。方法:应用乙醚吸入法对SD大鼠204只行麻醉,2-4 ℃林格液经腹主动脉进行单路灌注,灌注前不翻动肝脏,以减少肝脏热缺血,灌注完毕后沿膈环下切断肝上下腔静脉,修整时不需再修整,以免损伤腔静脉。取下供体肝脏,置入4 ℃淋格液中保存,切下受体肝脏,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移植完毕后,大鼠可自行翻身饮水,存活超过3 d,视为移植成功。结果与结论:204只大鼠共行102次肝移植,最终86例移植后存活超过3 d,移植成功率为84%。结果证实,实验通过改进技术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移植模型大鼠。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