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川芎嗪穴位注射结合针刺、肌肉注射结合针刺和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对照Ⅰ组46.7%,对照Ⅱ组40.0%。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对照组4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比单纯针刺疗效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拖曳注射法)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116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结合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针灸治疗 5 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 92 % ,对照组Ⅰ 80 % ;对照组Ⅱ 6 6 % (P <0 .0 1)。 2 8天中痊愈的病例中平均治疗天数 ,治疗组为 16天 ,对照组Ⅰ为2 0天 ,对照组Ⅱ为 2 5天。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男58例,女4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86岁,病程最短一天,最长5个月,一般以3~7天为多见。中医辨证为风寒型87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4年至1998年,采用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面瘫50例,并设有对照组48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98例周围性面瘫病人全部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治疗前年龄大的均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因素所致中枢性面瘫,并且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2岁。左侧29例,右侧2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对照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5岁。病位左侧28例,右侧20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个月。两组各项内容基本相同具有可…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金纳多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此病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2 0~4 0岁为多,男性略多,常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春、秋两季发病较高。中医学中称中风,属中经络,亦称口眼歪斜、吊线风、口僻。中西医治疗该病方法颇多。笔者自2 0 0 0—2 0 0 2年  相似文献   

8.
姚英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75-147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患侧脸部穴位及健侧合谷穴配以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痊愈率及痊愈患者的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刘慧荣 《河北中医》2014,(12):1840-184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治疗后,由于面部局部神经损伤较深,或因治疗不及时、误治、错治等因素延误最佳施治时机,患者发病1~6个月后,仍存在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口角歪斜、下垂、肌肉松弛等症状,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比较困难,一般主张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如针刺、艾灸、药物外敷、穴位埋线及拔罐等[2]。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针刺加肌注腺苷钴胺和单纯针刺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差异,探讨针刺加穴注腺苷钴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又分为风寒、风热、风痰三种证型,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注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注治疗,对照Ⅱ组31例应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各证型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评分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或P〈0.01)。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其中针刺加穴注效果最好,针刺加肌注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节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P<0.01)。结论: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电针与口服药物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差异.方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天突穴穴位注射配合人迎穴电针治疗71例为治疗组,乙酰螺旋霉素、清咽片口服51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0.5%、有效率90.1%,对照组痊愈率21.6%、有效率68.6%.经χ2检验,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优于口服药物组.  相似文献   

13.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晶 《中国针灸》2004,24(1):47-48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14.
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5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玲 《中国针灸》2005,25(3):167-16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8例应用针刺结合埋线疗法,对照组54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埋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早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伏晓虎 《中国针灸》2007,27(7):494-496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穴取地仓、颊车、阳白等,面部取穴不超过4个,浅刺,10天后常规取穴加电针;对照组除急性期不予针刺治疗外,余处理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瘫是获取最佳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15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102例,一般型24例和不良型28例,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在不超过30次的治疗次数下,良好型治愈率为96.1%,一般型为50.0%,而不良型为0,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瘫痪侧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以用来判断预后和预测针灸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王声强  白亚平  于溯 《中国针灸》2003,23(6):367-370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共综合了35篇相关文献的内容,从治疗时机、面神经损伤程度、面神经损伤部位、辨证分型、针刺手法及腧穴选择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了简要的评述。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容易受到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影响针刺治疗面瘫疗效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面瘫的针刺治疗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
透刺法加神灯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虹 《中国针灸》2003,23(9):519-520
目的观察透刺加神灯照射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应用透刺法加神灯照射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106例,与同期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患者98例进行比较,观察疗程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2%,对照组愈显率为72.4%,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疗程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透刺法加神灯照射治疗明显优于以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9.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晓虎  谢晓焜  谢昆 《中国针灸》2006,26(4):287-289
目的寻找和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的透刺方法。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以阳白透头维,阳白(原穴略上)透上星、丝竹空透鱼腰、牵正透迎香、地仓透颊车、迎香与颊车互透,使透刺方向与局部瘫痪肌束约呈45°角。对照组45例,选穴基本同治疗组,常规透刺,以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与颊车互透,牵正透地仓,四白透迎香。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0%,愈显率92.0%;对照组痊愈率55.6%,愈显率75.6%。两组痊愈率、愈显率及痊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透刺方向与瘫痪肌束呈45°角的刺法更利于面瘫的恢复,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20.
任红  程风宽  邱超 《中国针灸》2008,28(1):41-43
目的:探索中药和针灸有机结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6例外展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穴注组以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醪,双侧肝俞为基础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药,再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的腧穴和注射药物。西药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4.7%,西药组为76.3%,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眼球运动度、外直肌的恢复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后天性外展神经麻痹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