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芳 《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20-121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并研究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我院因中药制剂引发不良反应导致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不良反应表现、不良反应引发原因等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临床解决对策。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在60例患者中,男24例(40.0%),女36例(60.0%);口服制剂8例(13.3%),注射制剂47例(78.3%),外用制剂5例(8.4%);累及皮肤及附件29例(48.3%),消化系统12例(20.0%);不合理配伍31例(51.7%),选药不当12例(20.0%)。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人群以女性和老年患者居多,主要为注射剂,多表现为皮肤及附件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药物不合理配伍,临床中要针对上述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后的中成药使用情况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未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使用情况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的观察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为1.2%,未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的对照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达到8.27%,两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成药用药过程中给予中药处方点评,能够有效改善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促进中成药临床科学应用,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6,(8)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制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医师更合理地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对196例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例ADR的发生有个体差异;中药注射剂所致ADR例数占首位,且其中以活血化瘀类中药品种居多;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因素、药物和临床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使用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并观察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女性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50.3%)更高,50岁以上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54.17%)更高,静脉滴注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45.83%)更高,不合理配伍而致不良反应发生率(52.50%)更高,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发生率(39.17%)更高。结论:据观察得知,患者个体、用药方法等均是引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由此,相关医药人员必须强化自身对中药制剂使用知识的掌握,同时对各类中药加强管理,以此确保药物能够得到合理使用,进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曹群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66-66
目的:对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所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564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类型和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抽样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人数为37例,占抽样总人数的6.6%。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类型包括急性中毒症状、肝肾功能损伤、药物过敏。结论:充分了解中药制剂在治疗过程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保证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中药制剂进行更加正确合理使用,对临床合理用药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其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全院上报的有关中药制剂引起的25例不良反应病例,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此25例不良反应具有与患者年龄关联较大、发生时间快、注射剂所占比例大、临床表现多样化、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多等特点。结论明白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和监控力度,正确使用中药制剂,提高中药制剂生产质量,加强患者用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151-154
目的:本文探讨了中药制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以促进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109例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ADR涉及41个中药制剂品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循环系统,大部分ADR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预后较好。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神经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医院2016~2018年神经内科200例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内容包括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频次、不良反应、用药合理性等。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75%。中药注射剂给药天数为8~14d,占比最高,为70%。丹红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使用频次最高。药物配伍不合理、疗程不合理、溶媒不合理、适应证不合理、使用方法和剂量不合理分别为22.67%、50%、14.67%、7.33%和5.33%。结论:应加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中药注射剂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用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点评与分析医院儿科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了解患儿使用口服中成药情况,为完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和原则,对医院儿科急诊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39 526张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筛选出不合格处方,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9 526张中成药处方中,使用口服中成药处方为32 632张,占82.56%,涉及56个品种的口服中成药制剂,应用口服中成药制剂患儿多集中在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31.00%的处方中含1种口服中成药制剂,69.00%的处方中含两种及以上口服中成药制剂。口服药剂中成药使用剂型以颗粒剂、糖浆剂、合剂为主(占75.52%),其次是片剂、胶囊、丸剂等。其中不合理处方8 228例(占25.21%),以开具中成药未写中医诊断、遴选的药品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临床诊断不全为主,且不合理用药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合理用药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医院儿科急诊口服中成药使用率较高,且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针对原因制定改进对策,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38-2140
目的:分析常用抗风湿单味中药和抗风湿中成药不良反应,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风湿中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药名"为主题词/关键词,分别以"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禁忌症""过敏""中毒"为副主题词,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并分析文献。结果:25种祛风湿单药中,雷公藤、马钱子、附子、昆明山海棠、独活、白花蛇、威灵仙共7种发生不良反应。5种祛风湿中成药除强骨胶囊外均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部分抗风湿中药不良反应常见,应引起风湿科医生重视,合理使用抗风湿中药。  相似文献   

11.
我院中药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院中药注射剂在治疗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用药的注意。方法:根据本年度我院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中药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及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呼吸科止咳平喘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和风险评估进行调研,进一步提升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均为医院呼吸科使用止咳平喘类中成药治疗患者,纳入病例数总计120例,药物使用时间在2020年。对患者用药情况及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评价药物使用风险,并提出合理的临床应用管理对策,进一步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医院呼吸科止咳平喘中成药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此为:白令片、肺力咳合剂、玉屏风颗粒、三抝片、参麦注射液。120例处方审核结果证实,不合理用药有10例,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当、超适应证用药及不符合中药辨证论治标准。12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总计14例,均为轻症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和皮肤附件系统。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合理用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呼吸科常用止咳平喘类中成药药物,基本能实现合理使用,能够做到安全用药。临床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偶见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用药,鉴于此,需加强工作总结,明确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升辅助用药效果,提升大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2013年9月上报的160例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类型、药品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分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以此统计分析临床应用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回顾分析数据,发现在本次研究的160例患者中,相比于中青年患者,老年人、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用药方式多为静脉滴注方式。同时,临床表现出皮肤、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中药制剂临床使用中,受各种原因影响,患者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需要医院加强药品管理,合理使用中药制剂,采用安全的给药途径,避免不良反应,提高中药制剂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目前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对中药特别是含毒性中药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既有中药本身的原因,也有配伍不当及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结论: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针对性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李爽  纪佳 《河南中医》2011,31(7):800-80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0月320例中药制剂ADR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给药途径、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20例ADR涉及机体各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过敏反应;中药注...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吴国琳1张力2余国友1摘要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新剂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严重者危及生命。而中药注射剂制剂质量不稳定、临床使用和操作不合理、患者体质以及原发病变化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防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保证生产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临床正确、规范使用与操作,加强医疗单位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防范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本院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度本院上报的39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中用量最大的4种中药注射剂共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4种中药注射液分别是血栓通、金纳多、灯盏花素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2016~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6~2017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对2016~2017年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并利用PASS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结果2016~2017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的构成比分别为7.36%、6.31%;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和DDDs稳居前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丹红注射液的DDC偏高;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发热等;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当等情况。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药师应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徐克明 《天津中医药》2016,33(7):411-413
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成因点评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注射剂配伍不当、超浓度或超剂量使用、溶剂选择不当以及超疗程使用等。针对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适应症、疗程、使用禁忌、注意事项和使用剂量等有关药品应用说明应认真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24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翎  臧熙  白玉国  张爱琴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907-1908
药学监护是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内容之一,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由此而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出来。作者分析了本院2年上报的中药不良反应(ADR)病例124例,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制剂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源ADR资料来源于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集的124例合格中药制剂ADR报告,对所有中药制剂ADR报告的年龄、性别、过敏史、药品剂型及所致ADR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2结果分析2·1年龄与性别分布12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