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1].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4例TTP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TTP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38~44岁,平均41岁.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伴精神症状和发热3例,肾损害1例.血常规:血红蛋白56~64 g/L,平均58 g/L;红细胞(11.8~19.0)×109/L,平均15.8×109/L,白细胞(5.1~8.3)×109/L,平均6.3×109/L;血小板(5~18)×109/L,平均12×109/L;血涂片中均可见异型及破碎的红细胞≥2%.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小板异常患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60例中,10%(6/60)出现脑梗死,年龄为69±11岁.血小板计数为(1112±366)×109/L;1.7e(1/60)出现脑出血,54岁,血小板计数为597×109/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696例中,0.6%(4/696)患者出现脑出血,年龄为56±30岁,血小板计数为(29±12)×109/L:ITP患者中0.3%(2/696)出现脑梗死,分别为64岁、73岁,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9×109/L、166×109/L.结论:ET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建议二级预防治疗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再次脑梗塞;ITP患者并发卒中少见,二级治疗中建议谨慎选择抗血小板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淑云  宋阳  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52-2752
2010-02-2010-12共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例,通过细致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0~53(平均32)岁.病程1~12 a.所有患者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均经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等治疗,表现为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型.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均低于20×109/L,平均10× 109/L,经短暂内科治疗转肝胆外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2月该院30例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6.0±45.0)min,术中出血量为(120.0±65.0)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0±10.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0±5.6)d,总有效率达到93.3%;术后第1、3、5、7及14天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80.6±63.2)×109/L、(232.6±75.8)×109/L、(263.0±83.5)× 109/L、(298.0±93.7)×109/L和(142.0±52.6)×109/L,与术前(31.6±13.0)×109/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腹腔脓肿1例,腹壁穿刺孔感染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LS治疗ITP安全可行,疗效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9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26~39岁,平均31.3岁;孕35~38周,平均37周;初产妇1例,经产妇8例;血小板15×109/L~79×109/L,平均47×109/L;血红蛋白38~89g  相似文献   

6.
泼尼松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治疗颇感困难,我们于1992~1999年采用达那唑、长春新碱、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单用泼尼松无效的ITP取得了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5例均符合第5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1]。男5例,女20例;年龄14~67岁,其中以25~35岁最多,病程3个月~5年。治疗前2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严重鼻出血2例,齿龈出血3例,月经量增多10例、血尿1例、眼底出血1例,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2例,(10~20)×109/L7例,(21~50…  相似文献   

7.
张萌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19-420
目的 观察冰冻血浆联合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的效果.方法 选择12例慢性ITP,予冰冻血浆200 ml静脉滴注,连续5 d;长春新碱1.4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1 d,维持4~6 h;泼尼松1~2 mg/(kg·d)口服,共7 d.每月1个疗程,连续3个月为1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完全反应6例(50.00%),部分反应5例(41.67%),总有效率为91.67%.12例中发热1例(体温38.4℃),经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四肢末梢麻木1例,但很快消失.随访1年,完全反应者未再复发;部分反应者3个月后血小板维持在(50~100)×109/L,无自觉症状;1例治疗失败者血小板始终≤50×109/L,但紫癜较前减少.结论 冰冻血浆联合VP方案治疗慢性ITP无明显不良作用,价格低廉,适于基层医院应用,但深层次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输注方法,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方法:观察急诊外科手术和血液病患者,对血小板随机同型输注无效者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SEPSA)配型和淋巴细胞清除后输注。结果:18例手术患者既往无血小板输注史,血小板输注24h后平均由58.3×109/L上升到104×109/L(P0.05);32例血液病随机血小板输注8~10次后产生了血小板和HLA抗体,当再次血小板输注后,其中26例患者平均上升3.4×109/L,6例平均上升2.9×109/L(P0.05);改用SEPSA配型和聚脂纤维膜滤过输注,26例平均由输前的12×109/L上升到38.6×109/L(P0.05),6例平均由9.5×109/L上升到34.9×109/L,并无输血反应。结论:配型和聚脂纤维滤过输注能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数目,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徐静  仇惠英 《临床荟萃》2007,22(15):1122-1123
患者,女,43岁,26年前因脸部磕碰后出现血肿,查血常规示:血小板(PLT)20×109/L,骨髓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正规激素治疗无效,1979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脾脏切除术,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停止药物治疗,于2006年再因腰痛,皮肤瘀斑查血常规发现PLT 30×109/L,予泼尼松(商品名:强的松)1 mg/kg,长春地辛2 mg/周等治疗无效,血小板呈渐进下降,2006年11月查血常规示PLT10×109/L骨髓示ITP,甲功全套检查(-),狼疮全套检查(-),予大剂量激素4日疗法(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天)冲击后血小板仍持续低下,PLT维持在5~8×109/L,尿常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2006年2月,笔者运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188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88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CITP诊断标准。男88例,女10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6年;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Hb45~87g/L,平均68g/L;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肤黏膜瘀斑(且下肢病变程度重于上肢),或牙龈出血,或月经量多,或鼻衄等;主要伴随症状有较长时间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食欲不振等;周围血象:血小板计数<20×109/L13例,20~40×109/L45例,41~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围产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血小板计数≥50×109/L及3例血小板计数(20~50)×109/L无出血倾向者行常规护理.对3例血小板计数≤20 ~109/L及7例血小板计数(20~50)×lO9/L有出血倾向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无效者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行输血小板及新鲜全血等支持治疗,主要针对手术、分娩前血小板< 50×109/L、贫血或产时、产后出血者.时产后出血者使用止血药物.本组采用局部麻醉+静脉麻醉,并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子宫肌壁或肌内注射缩宫素.结果:应用激素治疗者,7例治疗后血小板升高(4~5)×109/L,3例激素治疗无效,血小板持续低于20×109/L,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随访1~3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病例PT、APTT及INR均正常.行剖宫产21例,异位妊娠自然分娩9例,娩出活新生儿30例,产妇情况良好.结论: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减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各脏器出血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使产妇顺利度过国产期,分娩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ized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慢性ITP老年患者,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每天1次,共14 d或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止给药.停药后继续观察14d.依据成人ITP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的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结果:经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0.0 %(20/25).用药后血小板计数最高值平均达到(146.18±83.96)×109/L,停药后血小板计数缓慢下降,治疗后第28天血小板计数回落至(85.40±39.53)×109/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15.30±7.97)×109/L(P<0.01),但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无显著影响(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头晕和乏力,分别为4例、3例、3例,腹泻和皮疹各1例.结论:rhTPO是治疗老年慢性ITP有效而且耐受性较好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应用益气凉血汤治疗难治性ITP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激素减撤过程中加用"益气凉血汤"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治疗前4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为17.31±8.70×109/L,经激素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57.53±24.50×109/L,治疗前后比较,血小板上升明显(P<0.01).开始减撤激素时,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益气凉血汤"设为治疗组,另一组不加者设为对照组.观察2月后,治疗组血小板平均为37.72±21.04×109/L,,对照组血小板平均为25.01±15.50×109/L,尽管两组血小板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中,激素减撤较对照组快,其血小板计数与年龄呈负相关.进一步随访发现,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凉血汤"治疗难治性ITP,不但疗效肯定,而且激素减撤速度快,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难治性ITP廉价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阮永军 《临床医学》2013,33(5):51-5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和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后血小板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廉江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分别需进行脾切除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5例和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患者40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结果门静脉高压组术后血小板(100~300)×109/L者10例,(300~600)×109/L者14例,(600~900)×109/L者11例,>900×109/L者5例;外伤性脾破裂组术后血小板(100~300)×109/L者1例,(300~600)×109/L者6例,(600~900)×109/L者21例,>900×109/L者17例;两组血小板各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比较明显,应采取积极的抗凝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分级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ITP出血分级标准对123例ITP患者的424例次出血事件的评估,采用x2检验比较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及时长的不同分组的严重出血(2级出血)发生率的关系.ITP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分成A组(20~30)×109/L、B组(10~20)×109/L和C组(0~10)×109/L,同时依据天数分成7组,共计21小组.结果 血小板减少≥4d的C组与B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的B组和A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3dPLT下降至≤20×109/L或>4d PLT下降至≤10×109/L时,容易发生严重出血,故可作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环孢菌素A(CsA)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或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26例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成人慢性ITP住院患者口服CsA口服液,4~5 mg/(kg.d),2月后渐减量至停药,连服用3~5月后停药观察,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尿常规、骨髓象、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ENA多肽谱、ANA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 26例患者中显效4例、良效10例、进步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血小板由治疗前的(18.8±11.2)×019/L上升到治疗后的(5 3.0±2 6.8)×1 09/L(P<0.0 1)。血小板相关抗体由治疗前的(1 1 8.2±1 8.7)ng/1 07PA,下降至(72.8±22.4)ng/107PA,(P<0.01)。12例出现不良反应,均在治疗过程中对症处理或停药后消失。结论 CsA可作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成人慢性ITP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使用方便、安全,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洲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832-832
1病例资料女,35岁。因全身皮肤淤斑1个半月,加重伴月经量增多4天入院。1个月前因四肢淤斑半月余,在他院就诊。查血白细胞5·2×109/L,血小板78×109/L,红细胞3·77×1012/L,血红蛋白120 g/L。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罗红霉素、利血生、泼尼松口服。1周后复查血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0·836,血小板35×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巨核细胞生成减少,轻度感染。治疗第18天患者因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自行停服泼尼松,改为服中药治疗。4天后病情恶化,全身皮肤出现大片淤斑,月经量增多,即来我院。查血小板40×109/L。给予黄芪注射液40 m …  相似文献   

18.
李浩生  林静吟 《新医学》2005,36(6):332-33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结果:38例血小板减少症孕妇中,按血小板计数分组,Ⅰ组不超过30×109/L,共7例,Ⅱ组(30~50)×109/L,共15例;Ⅲ组(51~100)×109/L 16例.Ⅰ组产前全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Ⅱ组产前激素治疗13例,产后治疗2例;Ⅲ组产前、产后均无接受激素治疗.Ⅰ组7例均于分娩前1小时给予输注血小板10~20 U,2例分娩前输注新鲜血浆;Ⅱ组6例分娩前1小时给予输注血小板10~20 U,分娩后1例产后出血输注血小板10 U,Ⅲ组分娩后1例产后出血输注血小板10 U.有剖宫产指征的17例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余21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率24%,产褥感染3例,产褥感染率8%,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3%.34例新生儿中血小板减少4例,发生率11%.新生儿头皮血肿1例,胎儿宫内死亡2例,中期引产2例.结论:孕妇无症状,血小板超过50×109/L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孕妇孕晚期每两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如无产科指征,分娩方式应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低于30×109/L,应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2∶1置换液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 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配制晶体液∶胶体液∶血浆比例为2∶2∶1的置换液单个血浆容量,对32例RITP实施单次血浆置换.结果 可降低血浆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 Ig)、血小板相关的C3(PA C3)、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等有害物质浓度,提高血小板水平,平均升高约3倍.特别适合于治疗前PAIg、PAC3、CIC等有害物质水平较高之患者.结论  2∶2∶1置换液血浆置换是治疗RITP较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小板计数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肝脏CT或MRI平扫加增强和肝脏穿刺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平均直径为6.53 cm)患者(n=112),入院后每天1次血常规,3天1次 B超,应用血小板的动态检测研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预后. 结果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最高值≥400×109/L共45(36.89%)例,<400×109/L共22(20.49%)例,>1 wk达到最高值≥400×109/L共31(25.41%)例,<400×109/L共21(17.21%)例.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高峰值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1 wk的患者(P<0.05),≥400×109/L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400×109/L的患者 (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衡量细菌性肝脓肿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