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于2009年11月20日收治1例肱骨干骨折伴骨不连8年,但屈肘功能无明显障碍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78岁.因左髋部伤痛伴功能障碍1d入院.患者及亲属诉1d前,在家不慎摔倒跌伤,致左髋部瘀肿、疼痛,左下肢短缩、畸形、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左下肢不能站立及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2.
成人重度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肱骨髁间骨折是成人,特别是青壮年常见的严重肘部创伤,据苏格兰爱丁堡皇家医院统计,其成人发病率为每年10万分之5.7例[1].非手术疗法及传统的手术方法很难使严重移位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困难,又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易造成肘关节粘连强直.本院自1999年10月的2003年4月以来,采用经肘后路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伸肘装置下解剖锁定板双柱固定治疗C1、C2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对肱骨髁间骨折C1型27例,C2型16例,采用肘后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显露肱骨远端内外侧柱,选择解剖型锁定板行肱骨远端双柱垂直固定。结果 43例获8~21个月的随访,功能评分:优3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3%。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感染经治疗6周后痊愈,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肱骨髁间骨折AO分型中C1、C2型可在保留伸肘装置下良好显露关节面,通过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行肱骨远端内外侧双柱固定后其稳定性可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49例获得6~37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需外固定,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无硬性瘢痕,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优良率89.8%。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各种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5.
成人肱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固定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I探讨肱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复位与内固定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8年8月收治成人肱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17例,按AO/ASIF分型C1型4例,C2型6例,C3型7例.手术采用经肘后肱三头肌翻瓣入路,骨折解剖复位并植骨重建肱骨远端骨性结构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肱骨远端骨折及关节面均实现解剖对位,骨愈合时间2.8~4.2个月.[结论]采用肘后人路骨折显露良好,组合多种简单的内固定可实现骨折对位与重建,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依赖于牢固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肱三头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肘后正中切口,游离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复位内固定.结果 16例获得12~16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无尺神经损伤并发症.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1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采用游离肱三头肌入路,在不破坏伸肘装置的情况下较充分显露并完成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内固定,创伤小,可早期活动关节,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 49例获得6~37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需外固定,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无硬性瘢痕,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优良率89.8%.结论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各种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2001~2005年,笔者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3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5岁。右侧8例,左侧5例。按Riseborough分型:Ⅱ型8例,Ⅲ型4例,Ⅳ型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均取肘后正中纵形切口。Ⅳ型骨折因骨折块较多,逐一将骨折块临时固定,使肱骨髁间骨折变为肱骨髁上骨折。将骨折远端与近端复位满意后,于骨折处后方置入1枚大小合适的解剖型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制动于屈肘90°位3周。术后1周取下石膏做轻柔主动及被动练习。术后3周切口软组织修复后去除石…  相似文献   

9.
白静春 《中国骨伤》1998,11(2):68-68
孙×,女,6岁,病案号:213613。于1995年7月25日玩耍时从高1.5m处坠下,左肘着地,肿胀,活动受限就诊。查:左肘肿胀明显,肱骨髁上有明显的反常活动及骨擦感,压痛明显,患侧手呈爪状畸形,手掌尺侧及小指、环指尺侧感觉消失。X线示:左肱骨髁上骨折,伸直桡偏型。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尺神经损伤。手术所见:臂丛麻醉,取肘后纵切口,探查尺神经,见尺神经紧张,在内髁上方1.5cm处被向内侧移位的近折端锋利的骨皮质挑起,部分尺神经变细,表面毛糙。牵引将骨折端复位,上下游离松解尺神经,并前移至皮下,…  相似文献   

10.
马险峰 《中国骨伤》2000,13(8):490-491
自 198 7年 10月至 1996年 8月我院采用双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42例 ,经随访肘关节功能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 ,男 2 9例 ,女 13例 ;年龄 19~ 5 1岁 ;开放骨折5例 ,闭合骨折 37例。骨折类型 :根据Riseborough和Radin分类标准[1] :Ⅲ型 36例 ,Ⅳ型 6例。合并伤 :尺神经损伤 2例 ,桡神经损伤 1例。同一肢体骨折 3例 ,其中尺骨鹰嘴骨折2例 ,尺桡骨骨折 1例。2 治疗方法取肘后“U”形切口 ,沿肘关节远端两侧 ,在尺骨嵴上相连接 ,游离尺神经 ,牵开保护之。尺骨鹰嘴截骨 ,近端带有肱三头肌腱 ,向上…  相似文献   

11.
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肱骨小头Ⅰ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5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肱骨小头Ⅰ型骨折患者6例,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3~20岁.左侧2例,右侧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均有肘关节肿胀,屈伸受限,X线及SCT检查均提示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伴滑车骨折,对位不良.见图1.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 5岁。不慎摔倒后即感左肩部剧痛 ,不能自主活动。于伤后 1小时就诊 ,X线片显示“左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后行钢丝托超肩、肘外固定。检查 :患肢肿胀明显 ,尺桡动脉搏动减弱 ,左手掌桡侧与桡侧三指半痛触觉减退 ,左拇指对掌受限 ,受伤 12小时后患肢远端皮温明显较健侧低、尺桡动脉搏动未能扪及。诊断 :左肱骨外科颈骨折 ,腋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 ,立即行“左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腋动脉、正中神经探查术”。采用肩关节前内侧切口 ,劈开三角肌 ,术中发现腋动脉和…  相似文献   

13.
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2000年6月~2003年6月采用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8例,经1年以上随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AO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AO技术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15例肱骨髁间骨折按AO/ASIF分类,C13例、C27例、C35例,均采用经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髁间用螺丝钉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骨柱用双钢板固定,一块重建钢板,一块1/3管型钢板,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8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2例并发尺神经炎,无切口感染、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发生,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结论:AO技术结合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对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极其有效。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2019-02诊治1例同时累及滑车及肱骨小头肱骨远端骨折,分析此类骨折的处理方法,就手术路径、内固定物的选择等作一探讨,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女,58岁,因走路时滑倒左肘部着地伴活动受限2 d入院。查体见左肘部软组织肿胀明显、局部触痛、周围见大量大小不等张力性水泡形成,左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左上肢软组织稍肿胀,左手活动、感觉、末梢血运尚可,完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楼光晗  楼滟 《中国骨伤》2000,13(12):729-730
我们自 1978~ 1998年应用钢丝缝扎克氏针髁间部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粉碎骨折 2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均为新鲜骨折。男 17例 ,女 11例 ;左 9例 ,右19例。年龄 2 5~ 5 6岁。开放性骨折 6例 ,闭合性骨折 2 2例。致伤原因 :跌伤 8例 ,坠落伤 6例 ,车祸 14例。根据Risebor ough和Radin[1] 的骨折分类标准为Ⅳ°:骨折粉碎 ,肱骨髁碎成 3块以上 ,关节面严重破坏。伤后就诊时间 ,2 4小时内 2 5例 ,3天内 2例 ,7天 1例。根据肿胀情况 ,皮肤条件 ,能急诊手术的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2…  相似文献   

17.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加明 《中国骨伤》1998,11(5):30-31
我院从1987年起对严重移位的46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行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8~49岁;右侧29例,左侧17例。受伤距就诊时间为3天以内29例,7天以内10例,21天以内7例。受伤原因多为间接外力所致,均为有明显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本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一般约在患肘肿胀大部分消退,约伤后5~7天施行,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采用臂丛麻醉,仰卧位,患肢置手术侧台上,上气囊止血…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6年9月利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直及内固定物取出1例,术后效果良好。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9岁。因右肱骨髁上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1年半骨折愈合,肘关节僵直,屈曲受限入院。查体:右上臂肌肉萎缩,肘后及上臂后侧皮肤与肌肉粘连,肱三头肌萎  相似文献   

19.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5例,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4例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后方劈肱三头肌入路或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克氏针、松质骨螺钉和钢板固定。结果34例均获得随访11~2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功能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术后疗效为优10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73.5%。结论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明显影响预后。对肱骨髁间骨折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肱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粉碎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文献报道手术治疗的满意结果为55%~75%[1-3]。本文报告2001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15例C型(AO/ASIF)肱骨髁间骨折及随访结果,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7~73岁,平均42岁。C1型3例,C2型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