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结合钢板固定治疗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喙锁韧带重建结合钢板固定治疗17例伴喙锁韧带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重建喙锁韧带分为未重建组和重建组:未重建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7.9±11.9)岁(范围,19~60岁)。重建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4.9±13.0)岁(范围,25~62岁)。术前采用三维CT检查判断韧带损伤并据此分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7±6.7)个月(范围,9~27个月)。两组患者锁骨骨折均愈合,重建组骨折愈合时间(12.6±0.7)周(范围,12~14周),未重建组(23.7±7.9)周(范围,1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P=0.004)。末次随访时,重建组VAS评分[(3.0±1.3)分]、Constant-Murley评分[(85±11)分]分别与未重建组[(3.1±1.8)分、(77±1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重建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术后48周)1例,锁骨钩钢板松动1例,内固定取出后再发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分型Ⅱ度)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7/10);重建组发生肩峰骨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24)。结论重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可有效降低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504-1507
[目的]对比应用肩锁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肩锁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肩锁钩钢板组长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肩锁钩钢板组大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术后3、6个月、内固定取出后2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分值肩锁钩钢板组分别为:(66.6±4.05)、(70.4±4.26)、(76.7±3.71)、(83.4±4.12)分;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分别为:(74.1±6.18)、(77.3±4.95)、(84.6±3.12)、(90.1±3.43)分。在统计的各时点,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的肩关节评分均高于肩锁钩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锁钩钢板组有12例肩峰下骨溶解、5例肩峰下撞击、1例术后肩部疼痛;锁定钢板组有1例螺钉松动;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锁骨远端解剖钢板组肩关节功能优于肩锁钩钢板组;肩锁钩钢板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喙锁韧带重建和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42例,分为2组:A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44.2±11.6)岁;采用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B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5.6±12.4)岁;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所有患者为新鲜骨折,损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7 d,平均72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常规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内固定在位情况及测量喙锁间距,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无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其中1例锁骨钩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锁骨钩周围骨折。术后1、3、6个月及内固定拆除后末次随访时,A组Constant-Murley功能为(90.6±6.2)、(91.8±4.8)、(94.7±3.6)、(97.8±1.2)分,均明显高于B组(74.8±3.4)、(78.4±4.4)、(82.2±2.8)、(94.6±3.6)分。A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1.6±2.2)周,明显短于B组的(25.8±2.5)周(P<0.05)。A组内固定取出术后喙锁间距(10.2±1.8)mm,同B组(9.8±2.0)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组联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无须暴露肩锁关节,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锁骨外侧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06诊治的72例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33例行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39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组)。结果锁定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骨钩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定钢板组与锁骨钩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双侧喙锁间分离比值、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Oxfor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均可以恢复锁骨的垂直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喙锁间距离恢复程度并没有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而且术后肩峰撞击、肩峰下骨吸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王凯  车彪  刘俊  覃松  邹凯 《骨科》2010,1(3)
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28 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21 例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中仅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未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术后X光片评估锁骨骨折愈合及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根据Constant-Murley 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手术后复查X 线片示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均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月,平均14.9月,均提示锁骨远端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或钩部折断.术后8~18月内固定取出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2例术后4个月患肩活动过大时明显感肩部酸痛不适,8月后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随访终末,所有患者Constant-Murley 评分平均为89.6分(83~92分).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复位简单、固定确切、肩关节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固定但不修复喙锁韧带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新鲜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中均不修复喙锁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28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18例,良5例,差1例,均无钢板断裂、感染、脱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不修复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袢钢板加爱惜帮缝线双束重建喙锁韧带和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带袢钢板加爱惜帮缝线双束重建喙锁韧带(A组8例)和锁骨钩钢板(B组10例)治疗18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8~65岁,平均38岁。所有损伤均为新鲜损伤,X线表现为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损伤至手术时间为2~5d,平均2.8d。所有患者受伤前肩关节活动均正常。术后第1、2、3个月对患肩功能用Constant Mu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无臂丛神经损伤。X线提示,所有骨折在术后3个月时有连续骨小梁通过,证实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5.7个月。术后第1、2、3个月,A组Constant Murley评分分值分别为:(91.4±6.7)、(97.5±2.6)、(98.3±2.0)分;B组分别为:(70.1±5.1)、(89.0±7.6)、(94.2±4.6)分。在术后1、2、3个月,A组的肩关节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袢钢板加爱惜帮缝线双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由于不影响肩锁关节,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虽然这一固定方式是非坚强固定,但是所有骨折均愈合。这一技术的应用有赖于完整和坚强的喙突,在小喙突和骨质疏松的患者中可能不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独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和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治疗NeerⅡb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钉组(观察组)和单纯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进行喙锁韧带重建治疗,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57(37.30±10.56)岁。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6~64 (40.60±12.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位置以及喙锁间距变化,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42(30.08±6.72)个月。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83.10±5.81)分,低于观察组(92.30±6.05)分(P0.05);对照组喙锁间距(11.22±3.85) mm,大于观察组(8.71±2.14) mm(P0.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比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具有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和更小的喙锁间距,说明喙锁韧带加强是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1-01诊治的76例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其中40例采用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带袢钢板组),36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钩钢板组)。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4(6~12)个月。带袢钢板组出现1例(2.5%)并发症(喙锁韧带骨化),锁骨钩钢板组出现6例(16.7%)并发症(3例喙锁韧带骨化,2例肩峰撞击综合征,1例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带袢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袢钢板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锁骨钩钢板组,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前屈上举活动度均大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锁骨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110-2112
[目的]探讨喙肩韧带移位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8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行喙肩韧带移位替代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颈腕吊带固定1周,加强肩关节功能训练。[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9个月,平均38.5个月。6例取出钢板,取钢板时间为术后12~36个月,平均18.7个月,其中1例术后18个月钢板断裂,未见感染、畸形、再脱位等并发症。术后1年内,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而肩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增加。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38±1.06)分,肩关节功能评分(96.13±4.36)分。6例去除钢板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除钢板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仍高于去除前。[结论]喙肩韧带移位联合锁骨钩钢板短期内存在肩关节慢性疼痛及肩关节功能受限,长期随访临床疗效良好。锁骨钩钢板存留体内可能会影响肩关节功能,建议及早取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26例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应用锁骨钩钢板行复位内固定,同时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断裂并无法直接修复的喙锁韧带。[结果]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8~24个月),肩关节活动度正常,疗效达到KarlssonA级23例,B级3例,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取出钩钢板后无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加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肩锁关节Ⅲ°脱位是一种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及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喙锁螺钉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9月间,收治30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位后分别应用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适度限制肩关节活动,随访观察至骨折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应用Constant-Murley法评价肩关节功能。比较取出前后和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结果锁骨钩钢板骨折愈合时间为10.7周,喙锁螺钉为9.3周。两组患者最终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其中锁骨钩钢板组有26.7%出现肩痛。两组患者取出后肩痛和运动范围均有改善。结论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临床疗效相似,功能恢复满意。内固定术后限制肩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后尽早取出,能有效避免内固定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2009年收治的25例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31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均未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根据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或肩锁关节复位情况。采用Constantand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肩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功能,并以患者的健侧肩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本组随访9个月-2年,术后X线片证实25例骨折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3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未出现再脱位。未发现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骨折移位等情况。患肩术前ConstantandMurley评分(24.40±2.17)分与术后(91.90土3.84)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患肩术后(91.90±3.84)分与健肩(94.90±2.85)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可靠、无需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临床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重带袢纽扣钢板与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3月,分别对32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三重带袢纽扣钢板重建喙锁韧带与AO锁骨钩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第1年Constant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12~26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第1年,三重带袢纽扣钢板组与AO锁骨钩钢板组的Constant评分分别为94.72±5.90,89.84±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Constant评分的差异主要是疼痛评分(14,53±1.48、10.94±2.35,P=0.000)和外展活动评分(9.31±0.97、8.81±1.23,P=0.003).[结论]三重带袢纽扣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主要的优势为肩部疼痛发生率低于锁骨钩钢板,肩关节外展活动度优于锁骨钩钢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喙肩韧带移位加LCP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喙肩韧带移位加LCP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骨折9例,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18例.结果 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为优,无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钢板断裂、骨折移位、肩锁关节再脱位、锁骨远端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喙肩韧带移位加LCP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骨折,操作简便、安全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 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8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韧带修补术。术后采用Constant 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5~12个月取出钢板。随访时间2~23个月,3例失访。术后无病例发生伤ISI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无病例发生脱位及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89分(健侧的95%),其中外展活动均值为7、9(健侧的88%);内固定取出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92分(健侧的98%),外展活动均值为8.8(健侧的98%)。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阔筋膜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诊治的37例Rockwood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其中14例应用阔筋膜解剖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3例单纯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锁关节间距。结果 37例术后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年、2年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取出钢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肩锁关节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年、2年时肩锁关节间距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阔肌膜重建喙锁韧带可有效减少锁骨钩钢板取出后锁骨远端移位程度,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缓解疼痛和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AO锁骨钩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AO锁骨钩LCP固定治疗28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18~57岁,平均38.7岁。术中所有患者均未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根据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30~60 min(平均45 min)。所有28例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断裂松动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所有骨折于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4.8个月)。2例出现肩峰撞击症状而外展及上举受限,取出内固定物后症状缓解,肩关节活动度改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7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2.9%。所有患者于术后6~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未出现再次骨折及脱位现象。内固定物取出前后UCLA总评分分别为31.34±3.35分和34.40±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O锁骨钩LCP内固定是治疗急性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术后肩部有症状患者,取出内固定物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术中修补喙锁韧带和脱位愈合后取出钢板的必要性. 方法自2002年3月~2006年1月使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41例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5例术中修补了喙锁韧带,18例在平均术后1年取出钢板.按照Constant & Murley评分系统评定肩关节功能,并对喙锁韧带修补组和未修补组以及内固定取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组获得1年以上随访者共37例,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1年所有随访患者肩关节总体评分平均为82.0分,喙锁韧带修补组(15例)评分平均为81.3分,喙锁韧带未修补组(22例)评分平均为82.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05).内固定取出患者取出前、后肩关节评分平均分别为80.4分和9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5).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不必常规修复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长期留存于体内可能影响肩关节活动,有必要在脱位愈合后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4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实施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6.60±10.32)min,术中出血量为(65.60±15.20)mL。出院后均获10~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其间出现并发症3例(8.82%),其中钢板螺钉拔出2例,肩关节外展受限伴疼痛1例。未出现内固定物周围骨折、肩峰融合等并发症。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肩关节模拟视觉(VAS)评分分别为(1.7±0.4)分和(1.5±0.3)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别为(87.2±7.1)分和(91.4±8.03)分。结论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微创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