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磷酸三钙与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植骨材料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比较其优缺点。方法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植骨治疗的38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进行至少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18例采用新鲜冷冻异体骨植骨,20例(22侧)采用β-磷酸三钙(β-TCP)植骨。结果异体骨组有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排异反应并继发感染;β-TCP组有1例切口延迟愈合,无排异反应。跟骨Bohler角从术前平均5°恢复到27.8°,随访1年以上未发现关节面复位的丢失,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所有者恢复行走功能。AFASS评分异体骨组优良率为72%,β-TCP组优良率为73%,二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是较好的选择,新鲜冷冻异体骨和β-TCP植骨效果相当,异体骨有排异反应的风险,而β-TCP的吸收替代较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植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塌陷性骨折引起的骨缺损。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9诊治28例(32足)跟骨骨折,均采用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植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8例获得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塌陷部分均解剖复位,关节面下所植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材料4~6个月后密度接近相邻自体骨,显示逐渐被自体骨替代,无再塌陷、排异渗出、感染等发生,所有患者均一期骨性愈合。末次随访疗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3例(25足),良3例(5足),可2例(2足),优良率93.7%。结论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在自体骨供应有限的情况下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解剖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内固定并自体植骨、内固定并同种异体骨植骨3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9足跟骨骨折骨缺损按照治疗方法分组。A组:钢板内固定36足;B组:内固定并自体骨48足,C组:内固定并异体骨45足。全部病例按Sanders分型:A组Ⅱ型骨折10足,Ⅲ型17足,Ⅳ型9足;B组Ⅱ型骨折12足,Ⅲ型23足,Ⅳ型13足;C组Ⅱ型骨折9足,Ⅲ型21足,Ⅳ型15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按Marrylan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术后A组3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术后功能评价:A组优16足,良15足,可5足,优良率86.11%。B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优30足,良14足,可4足,优良率91.67%。C组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优28足,良14足,可3足,优良率93.33%。结论自体植骨和异体植骨结合内固定与单纯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严重跟骨骨折远期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植骨内固定和异体植骨内固定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坚  毛兆光  朱慧华  郭亮 《中国骨伤》2017,30(3):270-273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中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万古霉素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外固定支架对36例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男26例,女10例;年龄19~65岁,平均38岁。所选病例均为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其中,25例为胫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X线提示骨缺损,骨缺损范围为3.0~6.1 cm,平均4.0 cm。按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ⅢA型24例,ⅢB型12例。观察创口感染率、植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下肢功能。骨折临床愈合后1个月患肢功能参照Paley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6.0±3.0)个月,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未发现骨感染及骨缺损不愈合等情况。患者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早期治疗后再次手术植骨时间为6周,部分延后到8周,到骨折基本愈合,疗程为4~8个月,平均(5.5±1.5)个月。根据Paley等骨与功能分级评价功能,优25例,良8例,可3例。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骨缺损早期处理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绝对优势控制感染、提供良好的植骨床,利用膜诱导技术植骨,获得良好的骨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之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均由于疼痛未进行功能训练造成。采用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优良率为86.67%。结论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切口双钢板固定,骨缺损者给予植骨。术后尽早实施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3~2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优良率90.00%(18/20)。结论实施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复位好、固定确切。早期实施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可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总结下肢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方法。方法〓手术治疗下肢关节内骨折55例,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及下肢力线测量辅助骨折复位评估,根据不同部位骨折选用相应内固定固定。术后根据韧带损伤修复情况决定关节屈伸锻炼进度,并循随访骨折愈合情况而逐步负重。 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均在16周内愈合,累及膝关节骨折者,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为优26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0.3%。累及踝关节骨折者,采用评分Mazur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评估,结果为优13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累及关节的下肢骨折手术治疗,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植骨支撑骨缺损,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确的下肢力线,注意修复关节韧带,有效内固定而满足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适时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术后1 a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均在4~11个月内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四肢粉碎性骨折术后骨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B组),分别行自体髂骨植骨和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缺损。术后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并发症的发生及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优良率。结果两组均行6~12个月随访,平均(9.14±1.36)月,所有患者植骨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A组15例骨缺损区愈合良好,住院时间平均(19.36±2.54)天,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67±1.52)个月,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5%;B组18例骨缺损区愈合良好,住院时间平均(12.19±1.52)天,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61±1.13)个月,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评价标准,优16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B组骨缺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结论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较单纯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骨缺损更能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更加有效地减少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更高,骨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β-TCP人工骨椎体内与后外侧植骨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25例,其中行椎体内与后外侧植骨13例(A组),单纯后外侧植骨12例(B组),观察伤椎椎体相对高度、Cobb角的变化以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同期比较两组伤椎椎体的相对高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Masquelet技术治疗下肢长骨骨缺损所致肢体功能障碍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52例下肢长骨骨缺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其中男43例,女9例;年龄15~73岁,平均(36.7±4.5)岁。原始受伤原因:交通伤28例,重物砸伤4例,摔伤11例,高处坠落伤2例,军事训练伤3例,骨肿瘤3例,骨髓炎1例。病变部位:胫骨28例,股骨22例,腓骨2例。均采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分期治疗。Ⅰ期彻底清创、微生物学检查、抗生素骨水泥占位,Ⅱ期在6~8周后植骨。术后采用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和X线片对下肢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获得12~92个月随访,平均(41.9±6.7)个月。47例获得骨性愈合。按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31例,良9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达76.9%。1例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后再次出现骨髓炎复发,仍在治疗中。1例浅部感染,通过换药方式获得痊愈。1例植骨后感染再次复发,经清创后再次诱导膜、植骨后愈合。2例出现植骨区骨重塑欠佳,2例植骨感染复发行截肢术。2例患者植骨后再次出现深部感染,因无法恢复正常活动,需要助行器辅助行走。3例活动后膝关节轻微疼痛,1例出现轻微下蹲痛,7例膝关节活动度0°~45°,3例膝关节活动度0°~90°,1例行踝关节融合,2例踝关节轻度屈伸受限。结论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下肢长骨骨缺损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骨干部骨缺损的延迟治疗、干骺端骨缺损固定时间长是关节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1台前县人民医院骨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分为外侧“L”形切口组(外侧组,40例)和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组(改良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依据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均优于外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6例,根据骨折类型、主要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术中采用“T”形、“L”形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同时分析术后外固定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本组26例随访6个月~4年,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优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术后2周内作屈膝功能锻炼者膝关节伸屈功能22例中20例恢复正常,外固定6周后再作膝功能锻炼4例中1例出现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减小。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按骨折类型而定,其疗效取决于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骨组织连续性的恢复,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有效固定、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外侧斜形和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32足)跟骨骨折分别采用L形切口组15例(18足)、斜形切口组12例(14足)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16(10.6±1.7)个月。L形切口组与斜形切口组甲级愈合分别为14足和12足,乙级愈合分别为3足和2足,丙级愈合分别为1足和0足。斜形切口组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AOFAS评分方面略优于L形切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形切口亦可作为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结合胫骨髓内腓骨段植入治疗下肢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1例,一组采用单边重建外固定延长架结合胫骨髓内腓骨植入治疗,另一组采用常规单边重建外固定延长架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病程、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次数、HH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胫骨髓内腓骨段植入组病程短、手术次数少,与不植骨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的HH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 0.01)。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佳,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其中骨搬运技术结合胫骨髓内腓骨段植入能缩短病程、减少手术次数,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切口入路不同分为改良L形切口组(采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17例)和跗骨窦切口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1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拆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指标(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宽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切口长度:跗骨窦切口组短于改良L形切口组(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影像学指标:跗骨窦切口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后3 d有丢失(P<0.05);改良L形切口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后3 d无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L形切口组均优于跗骨窦切口组(P<0.05)。AOFAS踝-后足评分、MaryLand评分:两组末次随访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骨折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3例(15足)关节内移位为主的儿童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跟骨骨缺损处采用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前摄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并行CT三维重建。结果13例(15足)获得6~18个月随访,术后无切口感染,螺钉断裂等并发症。按照Maryland评分:优12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93%。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B 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对于骨质缺损严重、关节面塌陷者采用植骨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n WS  Zheng Q  Wang JW  Huang H  Chen M  Peng YH  Xie M  Li P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17-1419
目的探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52例,其中股骨骨折36例,胫骨骨折16例。导致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松动、断裂41例,占78.8%;骨缺损,骨感染、骨折过度牵引等所致11例,占21.2%。按照X线分型标准:肥大型41例,萎缩型11例。本组病例行切开复位,取出原固定物,清除硬化骨、死骨及瘢痕组织,顺行电动或手动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间隙及周围植骨。伴膝关节僵硬者,手法和手术相结合松解粘连。根据Judet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2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行清创、延期缝合后愈合外,其余49例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个月。无深部感染、脂肪栓塞、内固定物松动、断钉、骨折再不愈合等并发症。Judet膝关节活动度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82.7%。结论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Sanders 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7例Sanders 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组62例,不植骨组35例。比较植骨组与不植骨组的放射学结果、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足部功能评分等。结果本组97例获平均1.8(1~3)年随访。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植骨组(12.1±1.5)周,不植骨组(13.8±1.3)周,植骨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早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年随访时植骨组跟骨Bohler角丢失情况优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住院天数、复位质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治疗可早期负重行走,并可减少术后远期Bohler角丢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信封法将15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n=78)和对照组(n=78)。研究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术后6、12和24个月的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8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6、12和24个月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升高,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感染、延迟愈合、皮瓣坏死、足外侧麻木、后足僵硬感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