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 93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修复并辅以深筋膜切开减张及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救治四肢主要动脉损伤 ,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四肢动脉干损伤修复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急性电损伤四肢动脉造影摄片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我科1988~1992年间共收治早期四肢主要动脉损伤67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5例,占22.4%。我们现就其.早期诊治问题进行总结。临床资料一、一住情况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ZI~4O岁.平均29.6岁。受伤距就诊时间lh~sd.其中6,~12hll例.占73.3%。肢体缺血时间;小于12h6例,大于12h9例。受伤原因:辗压伤7例,汽车撞伤3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血管损伤部位及程度:股动脉6例,胶动脉5例,脑动脉3例,腋动脉1例;血管内膜损伤伴血栓形成7例,动脉不全断离5例.完全断离3例。合并伤:严重软组织挫伤13例,骨折12例,神经损…  相似文献   

5.
四肢主干动脉血管的急性损伤程度直接影响着肢体的血液循环及预后,其救治的关键在于血管复通时限。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6 2例四肢主干血管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四肢主干动脉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减少术后伤残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6 2例四肢主干血管伤用不同方法处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原因。结果 单纯血管吻合组9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5例;采用血管吻合 切开减压(前臂或小腿深筋膜切开)组共4 7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4例。单纯行血管吻合比血管吻合 切开减压更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P <0 .0 5 )。8例通血后高钾血症均以血液透析处理后取得良好效果。截肢5例;死亡1例。长时间缺血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对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及时行缺血肢体的切开减压,防止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每小时尿量,及时处理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对降低伤残率、杜绝死亡病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在四肢动脉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 对11例疑有四肢动脉损伤的患者行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 其中上肢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4例,下肢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7例,并对术后患者行双源CT血管成像复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双源CT扫描机,对比剂浓度350 mg I/ml或 370 mg I/ml,总量80~100 ml,注射速率为4.0 ml/s.对薄层横断面图像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重建( volume rendering,VR) , 最大密度显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11例血管成像均显示血管丰富、清晰, 血管边缘光滑自然,图像质量优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其中4例动脉血管显示正常,肱动脉断裂2例,腘动脉断裂3例,股动脉断裂2例.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达100%.结论 对于疑有动脉损伤的肢体外伤患者,双源CT血管成像可以作为一种首选的血管成像方法,通过多种重建技术进行三维血管重建,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动脉临时性桥接技术在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8月采用临时性桥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本院收治 5例锐器伤 ,经治疗后出现假性动脉瘤病例 ,查找其发生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找出该症的预防措施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四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动脉切开Forgaty导管取栓术,分析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CTA结果、术中所见、术后结果等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12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在下肢髂总动脉至股动脉之间,2例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战士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 ,探讨治疗对策。方法 对 4 8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战士进行病情分析和治疗总结。结果 战士上肢神经损伤以慢性卡压伤为主 ,早期确定诊断治疗 ,优良率可达 94 .4 %。结论 战士上肢神经损伤治疗前应行病情总体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详细和完整的治疗康复计划 ,只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治疗 ,功能恢复通常能达到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2.4岁。其中驾驶员12例,前排乘员6例。(2)伤情:汽车仪表板损伤均表现为多发性骨折及大关节脱位。其中:单纯股骨干骨折2例;双股骨干骨折3例;双髌骨骨折2例;双胫腓骨骨折3例;单侧股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折2例;单侧胫腓骨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2例;双胫腓骨骨折 双髋关节后脱位2例,1例伴有髋臼骨折,另1例伴有股骨头骨折;单侧胫腓骨多段骨折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伴坐骨神经损伤1例;左胫腓骨骨折 右膝关节脱位1例。合并伤:出血性休克3例;肝破裂1例;颅脑损伤2例。(3)治疗:首先…  相似文献   

14.
Rupture of an iliac artery during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is a rare but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We report a case of iatrogenic external iliac artery rupture that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 followed by endovascular stent graft placement in an unusual manner.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the hardware necessitated the use of a longer bare stent graft mounted on a relatively shorter balloon.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NOM) has becom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hemodynamically stable patients with blunt splenic injury. Results of outcome after NOM are predominantly based on large-volume studies from level 1 trauma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results of NOM in a relatively low-volume Dutch level 1 trauma center.  相似文献   

16.
轴型皮瓣在四肢电击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轴型皮瓣在四肢电击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电击伤 63例。结果 本组共应用 76个轴型皮瓣 ,63个成活好 ,伤口一期愈合 ;2个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 ,11个皮瓣术后出现皮瓣下慢性窦道 ,该 13个皮瓣经换药后 ,伤口均顺利愈合。结论 利用各种轴型皮瓣修复四肢电击伤 ,有利于电击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103例四肢主要动脉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平战时103例四胜动脉伤的处理体会,经救治无一例死亡,截肢率为2.9%。作者强调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根据伤情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同时要处理好伴行大静脉伤、骨折和神经等合并伤,及时作深膜切开减压。  相似文献   

18.
急诊超声检查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 总结20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超声声像表现,探讨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腹部脏器损伤进行急诊超声检查,其中135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照,术前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1.1%。结论超声检查简便快速,对腹部脏器损伤情况能提供客观而可靠的证据,并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Central venous cannulation through the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in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and complications due to this procedure are very rare. We report two cases of right massive hemothorax due to inadvertent puncture of a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emonstrated a perforated subclavian artery in both cases. These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the bleeding points of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