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熊去氧胆酸与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度ICP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重度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采用腺苷蛋氨酸(SAMe)2.0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天,共2周,后可改为口服,持续1周;B组为治疗组: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8—10mg/kg,3次/天,持续30天,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瘙痒明显改善,较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血清胆酸、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下降较A组明显,差异有较显著性。结论:UDCA治疗重型ICP较SAMe疗效佳,可改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饮用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瘙痒症状评分、血中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变化及早产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瘙痒症状评分、血中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早产儿发生率为28.3%,两组比较,观察组早产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围产儿的预后及产妇肝胆各项指标数据,降低早产风险及围产儿突发病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陈与熊去氧胆酸(UDCA)片联用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T辅助细胞因子Th1/Th2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50只孕大鼠中任选40只诱发建立ICP模型,且随机分成4组.茵陈组10只孕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连服10天;UDCA组10只孕大鼠于妊娠第15天起喂UDCA片,15mg·kg-1·d-1,连服10天;联合组10只孕大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同时加用UDCA片灌胃,15mg·kg-1·d-1,连服10天;诱发后未治疗10只孕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10只孕大鼠为正常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50只孕鼠妊娠第15天(治疗前)和第21天血清中IL-2、IFN-γ、IL-4水平.记录各组孕大鼠妊娠天数及仔鼠存活率.结果:(1)ICP孕鼠(对照组)IL-2、IFN-γ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IL-4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2)茵陈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IFN-γ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UDCA组IL-2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且联合组IFN-γ水平较茵陈组、UDCA组低(P<0.05),各药物组的IL-2、IL-4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孕鼠妊娠天数、仔鼠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P<0.05).治疗后各药物组妊娠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仔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但茵陈组与UDCA组仍较联合组和正常组低(P<0.05),而联合组仔鼠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ICP孕鼠T辅助细胞功能发生了变化,Th1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导致Th1/Th2失衡.茵陈与UDCA联用对ICP孕鼠Th1/Th2平衡状态向Th2细胞因子转化及仔鼠存活率提高作用较单一使用茵陈、UDCA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来素琴  丁小玲 《新中医》2017,49(5):74-76
目的:观察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ICP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利胆汤。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瘙痒程度评分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及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和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5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西药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5%,西药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ICP患者的总胆汁酸水平,降低对肝脏的损伤,改善妊娠结局,缓解瘙痒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茵陈与熊去氧胆酸(UDCA)片联用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大鼠T辅助细胞因子Th1/Th2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50只孕大鼠中任选40只诱发建立ICP模型,且随机分成4组.茵陈组10只孕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连服10天;UDCA组10只孕大鼠于妊娠第15天起喂UDCA片,15mg·kg-1·d-1,连服10天;联合组10只孕大鼠于妊娠第15天起用50%茵陈煎剂灌胃,5mL·d-1,同时加用UDCA片灌胃,15mg·kg-1·d-1,连服10天;诱发后未治疗10只孕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10只孕大鼠为正常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50只孕鼠妊娠第15天(治疗前)和第21天血清中IL-2、IFN-γ、IL-4水平.记录各组孕大鼠妊娠天数及仔鼠存活率.结果(1)ICP孕鼠(对照组)IL-2、IFN-γ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IL-4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2)茵陈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IFN-γ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UDCA组IL-2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P<0.05);IL-4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上升(P<0.05);且联合组IFN-γ水平较茵陈组、UDCA组低(P<0.05),各药物组的IL-2、IL-4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孕鼠妊娠天数、仔鼠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P<0.05).治疗后各药物组妊娠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仔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但茵陈组与UDCA组仍较联合组和正常组低(P<0.05),而联合组仔鼠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ICP孕鼠T辅助细胞功能发生了变化,Th1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导致Th1/Th2失衡.茵陈与UDCA联用对ICP孕鼠Th1/Th2平衡状态向Th2细胞因子转化及仔鼠存活率提高作用较单一使用茵陈、UDCA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胆郁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胆郁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胆郁合剂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结果:治疗组瘙痒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瘙痒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及胆汁酸(GC)、总胆红素(DBI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郁合剂治疗ICP疗效好,对母婴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ICP孕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予思美泰1g/d静点、熊去氧胆酸250mg2次/d口服;对照组30例予熊去氧胆酸250mg2次/d口服。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前3d均予地塞米松静推促胎肺成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瘙痒评分明显改善(P〈0.05),血胆酸及转氨酶含量明显下降(P〈0.05)。2组在早产率、羊水混浊、新生儿窒息、割宫产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安全有效。可部分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陈竹叶地黄汤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ICP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采用UDCA口服,中药组采用茵陈竹叶地黄汤口服,中西药组采用上2组药物联合用药,观察3组疗效。结果中西药组在疗效、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2组(P均<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围生结局及治疗后复发方面,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茵陈竹叶地黄汤联合UDCA治疗IC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黄疸冲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I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茵陈黄疸冲剂;比较两组治疗后瘙痒症状、血清生化指标(总胆汁酸、转氨酶、胆红素)改善情况及分娩后围生儿预后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瘙痒、转氨酶、胆红素及总胆汁酸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妊娠结局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黄疸冲剂对ICP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韩香  王文艳  张卫文 《陕西中医》2013,34(7):772-773
目的:通过胆淤方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评价其临床疗效、围产期结局及新生儿评分情况。方法:选择ICP患者2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并加服胆淤方(茵陈蒿、黄芩、砂仁、当归、小蓟草);对照组118例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两组均治疗7d及14d后,评价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测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及围产期结局、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瘙痒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实验室指标TBA、ALT、AST值治疗后7d、14d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治疗14d后,治疗组TBA、ALT、AST值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有差异性;两组妊娠结局、羊水污染、新生儿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ICP降胆汁酸盐及肝功转氨酶较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孕28周后ICP发病率明显升高,瘙痒是ICP显著的首发症状,血清胆汁酸水平及转氨酶升高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结论对ICP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退黄汤治疗残黄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退黄汤100ml,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30例,每日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治疗3个疗程(10天为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总胆红素、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退黄及恢复肝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残黄的退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利胆、退黄、保肝西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利胆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TBIL、DBIL、IBIL、AST、AL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7.03%,治疗组为10.81%;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脏损伤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补肾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指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特征,伴有血清胆汁酸增高及肝功能损害的疾病.ICP会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腹中,孕妇可能致产后出血,再次受孕后反复发作ICP.2003年以来,笔者在导师指导下,以补肾法治疗ICP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肠滴注中药退黄煎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17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加双面蓝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退黄煎剂直肠滴注;治疗过程中每天用微量血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血胆红素浓度,观察黄疸消退时间、血胆红素下降速度、肝功能变化及光疗后胆红素反跳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7天黄疸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功能(AST、ALT、γ-GT)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疗后胆红素反跳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退黄煎剂直肠滴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并可预防光疗后胆红素反跳现象发生,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本院10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2例,给予B组常规疗法,给予A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A组血生化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改善患者肝功能、肝酶以及胆汁酸等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可在临床中预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基础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茵陈蒿汤组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胆汁酸的变化;并设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状况及羊水污染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瘙痒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瘙痒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茵陈蒿汤组血清胆汁酸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基础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均较茵陈蒿汤组、正常对照组低(P<0.01);茵陈蒿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0.05)。正常对照组羊水污染情况发生2例,基础组发生7例,茵陈蒿汤组发生5例。结论:茵陈蒿汤联合基础治疗干预ICP,有助于缓解瘙痒,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新生儿出生情况,降低羊水污染率。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 (简称 IC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 ,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近 10年发病率逐年上升 ,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 1999年 1~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ICP80例 ,疗效较好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80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间孕妇平均年龄、孕产次、平均孕周、平均瘙痒时间及胆汁酸与谷丙转氨酶平均升高值均无统计学差异。1.2 诊断标准 妊娠期全身瘙痒 ,尤以中下腹为甚 ,或兼黄疸 ,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产后 1~ 2天迅速消退。发病前肝功能正常 ,妊娠后出现谷丙转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组50例,观察组熊去氧胆酸结合中药组50例,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产儿结局。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胆汁酸(TBA)及转氨酶(ALT、AST)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窒息、早产率低。结论: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中药比单纯用UDC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ICP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肝退黄汤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酒精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甘胆酸(CG)、结合胆汁酸(CBA)及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酒精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肝退黄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CG、CBA、sVCAM-1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LT、AST、GGT、TBil、ALP、APTT、TBA水平及sVCAM-1、CG、CB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肝退黄汤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酒精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善胆汁酸的代谢状况,降低sV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