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视网膜血管(VonHippoL)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病,氩激光疗法对本病早期治疗效果良好,我院用氩激光治疗2例,报告如下。例1 汤××男32岁右眼视力下降3年。视力右0.2、左1.2。屈光间质透明。颞上方周边部视网膜有一2PD 大小桔黄色隆起的血管瘤。由来自视盘颞上枝动脉静脉供养,该动静脉明显扩张、纡曲。瘤体周围视网膜浅脱离,有异常扩张的血管。黄斑区污秽,有较多硬性渗出。眼底荧光造影可见进出瘤体异常扩张的供养动静脉各二条,瘤体荧光素渗漏明  相似文献   

2.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1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告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1例的治疗及随访观察结果。其中男8例,女3例.肿瘤位于黄斑及周围8例,视乳头附近3例;直径1.5PD~3.0PD者7例,4.0PD~6.0PD者4例;多呈淡桔红色外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网膜动脉显彤前期或早期肿瘤区呈网状荧光,静脉期后瘤体有明显渗漏.>4.0PD者中3例进行氩离子激光光凝。通过平均3年7个月随访,<3.0PD者均来见瘤体增大,光凝治疗者瘤体缩小0.5PD,FFA检查荧光素渗漏减少;>4.0PD末光凝者瘤体扩大,周围有视网膜脱离。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06-10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荧光素钠及吲哚青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对9例9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分析比较2种检查影像学特征。结果FFA检查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瘤体部位血管丛状或斑状高荧光;静脉期高荧光灶渗漏融合;晚期瘤体呈弥漫性强荧光。其中3例瘤体表面夹杂不规则的点片状低荧光;6例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5例可见与瘤体周围RPE带状萎缩相应的透见荧光。ICG早期可见瘤体由不规则血管网状高荧光组成;中期瘤体呈强荧光团;晚期所有病例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ICGA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范围。结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ICGA影像比FFA影像更具特征性,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边界;FFA则能显示视网膜血管及RPE的继发性损伤。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儿FEV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FEVR 30例(60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结果 1期25眼(A期5眼,B期20眼);2期24眼(均为B期),3期5眼(A期1眼,B期4眼),4期5眼(A期1眼,B期4眼),5期1眼(B期)。1期FFA主要表现为后极部静脉扩张,动静脉比约1:2~1:3,周边无血管区,周边血管分支增多且形态表现多样:如血管密集增生呈毛刷状、束状,走向杂乱无规律,末梢血管异常吻合,“V”字形无血管区尖端指向黄斑等。2期在1期基础上,后极部静脉扩张更明显,动静脉比约1:3~1:4,周边渗出较1期加重,病变范围更广,常累及全周,周边血管形态在1期基础上表现更杂乱无章,部分血管被牵拉呈垂柳状。3期在2期基础上,后极部静脉怒张,动静脉比可高达1:4~1:5,周边渗出较2期加重,周边局部纤维增殖,牵拉局部视网膜脱离,牵拉黄斑拱环血管变直,未累及黄斑区视网膜,常伴有荧光渗漏。4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牵拉脱离呈镰状皱襞状,以向颞侧或下方牵拉居多,累及黄斑区,常伴有荧光渗漏。5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全脱离,常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为疑似脉络膜血管瘤35例患者。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脉络膜血管瘤患者35例,彩色眼底照相后,行30°及150°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指标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的成像特征。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为所有35例患者动脉前期或动脉期即显荧光,至动静脉期荧光增强、融合,荧光素渗漏,其间夹杂斑点状弱荧光;静脉早期瘤体呈多湖状,可见血管网形态,晚期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区。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早期可清晰显现瘤体由脉络膜血管团组成,随后染料渗漏,荧光增强,融合呈强荧光灶。150°广角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提供了瘤体的整体形态。结论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中FFA和ICGA同步造影及全景造影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辉  王光璐 《眼科》2001,10(5):281-282
目的:了解急性多膜坏死综合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的特征。方法: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方法检查16例(21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造影结果显示,视乳头均呈高荧光,视网膜主分枝动脉变细、有白鞘,但均显荧光,充盈可迟缓,仅1例主分枝动脉部分闭塞,静脉迂曲、着染、渗漏。视网膜坏死灶多见于周边部,造影早期显不均匀弱荧光,晚期显强荧光,退行萎缩区呈斑驳样荧光,均伴周边小血管闭塞及无灌注区,后极部可见散在脉络膜炎性病变。结论:FFA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有助于诊断。但应注意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8岁.左眼自觉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3月,于2011年4月18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 6,左眼04,双眼眼前节均未见异常.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检查眼底:左眼眼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一约3PD大小轻度隆起的肿物,其表面可见灰色的胶质组织增生(呈膜状)并伴有斑驳状的色素组织增生,肿物表面有许多小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的纤维组织增生(图1).右眼眼底未发现异常.左眼红外照像可见瘤体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动脉早期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肿物内细小毛细血管迂曲扩张,有的成结节状,并有微动脉瘤形成,并伴有斑驳状色素斑遮蔽荧光(图3),晚期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病灶呈强荧光,ICGA可见视盘周围色素上皮增生的范围比FFA所看到的范围要更加清楚(图4).视网膜周边血管未见异常,黄斑区无水肿.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 方法 经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为ROP的84例患儿16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双眼发病。其中,1期病变4只眼,2期病变52只眼,3期病变80只眼,4期病变8只眼,5期病变8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16只眼。伴有附加病变18只眼。均在全身麻醉下散瞳,采用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行FFA检查。观察各期患眼视网膜动静脉形态特征、毛细血管充盈状态、新生血管形态和荧光渗漏情况。结果 FFA检查发现,1期病变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分支增多并扩张纡曲,毛细血管末梢渗透性增加,可见少量荧光渗漏。有血管区与远端无血管区之间形成明确分界线。2期病变视网膜颞侧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并呈形似扫帚的平行分布,末端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环路,病变边缘纤维组织增生呈嵴样改变,并伴有“爆米花”现象(popcorn)。3期病变视网膜嵴继续增宽,新生血管纤维增生膜形成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向玻璃体方向伸展,大量荧光渗漏。嵴与远端无血管区境界清楚。4、5期病变视网膜非脱离区的血管改变与2、3期无异,脱离的视网膜部分显示为血管扩张伴荧光渗漏。伴有附加病变的患眼后极部视网膜动脉纡曲、扩张,周边部大量无灌注区,同时伴有点片状出血呈遮蔽荧光。AP-ROP患眼后极部视网膜血管纡曲、粗大,毛细血管极度扩张。而在后极部以外的视网膜仅见少数纡曲的大血管,无毛细血管形成,在无血管区边缘可见大量团状新生血管荧光渗漏。 结论 ROP患儿1~3期病变周边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分界线明显,荧光渗漏情况逐渐加重;4期及5期病变,脱离视网膜焦距显示不清楚;附加病变主要以后极部动脉纡曲为主;APROP后极部动静脉均纡曲扩张,新生血管荧光渗漏明显。  相似文献   

9.
例 1 女 ,38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 ,于 1997年来我院就诊。否认家族眼病史、脑病史及肿瘤史。全身检查无异常。颜面部皮肤未见血管瘤改变。视力 :右眼 0 .8,左眼 1.2。双眼眼前节无异常 ,右眼视盘表面见一约 1.5 PD× 1.3PD大小肿物 ,橘红色 ,覆盖视盘 ,突出于玻璃体腔内 ,表面光滑 (图 1)。右眼 B型超声检查 :视神经表面有一突出于玻璃体腔的实性肿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12 s瘤体内出现强荧光 ,13.5 s视网膜中央动脉开始充盈 ,瘤体内荧光素同时迅速充盈 ,到早期动静脉期瘤体已完全充盈成一强荧光团 (图 2 ) ,晚期瘤体周围有荧…  相似文献   

10.
丁宁  史雪辉  田蓓  王光璐  魏文斌 《眼科》2010,19(5):344-347
目的了解脉络膜转移癌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影像特点,为该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明确原发灶的脉络膜转移癌患者12例(17眼)。方法经临床诊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患者12例(17眼),散大瞳孔后拍摄彩色眼底像,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进行FFA及ICGA同步造影,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异同。主要指标FFA及ICGA各期瘤体荧光表现及差异。结果FFA早期16眼瘤体呈低荧光。ICGA早期17眼瘤体均为低荧光,且低荧光范围略大于FFA;11眼在瘤体边缘见异常脉络膜血管。FFA静脉期显示瘤体表面视网膜血管迂曲、毛细血管扩张及微血管瘤;中晚期渗漏明显,肿瘤边界模糊,色素斑块及出血表现为荧光遮蔽。ICGA中晚期,13眼瘤体边缘见斑驳淡荧光,4眼淡荧光位于瘤体中央,晚期瘤体轮廓较FFA清晰。对于1眼瘤体扁平、面积较小的病灶,ICGA可清晰显示,而FFA表现不典型。结论ICGA对确定肿瘤特别是小而扁平的瘤体的轮廓及脉络膜血管异常有优越性,FFA可显示肿瘤导致的视网膜血管及色素上皮改变。二者结合,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FFA、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14例诊断为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FFA、ICGA及OCT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57~82岁,平均71岁。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均为单眼发病,单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视网膜颞侧动脉分支,其中颞上支动脉10例,颞下支动脉4例;动脉瘤都位于2—3级分支内。瘤体呈灰黄色或红色,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出血和环形或弧形渗出。FFA和ICGA检查显示动脉瘤呈圆点状强荧光,晚期有不同程度的荧光渗漏和瘤体壁染,出血呈遮蔽荧光。OCT图像显示视网膜出血使视网膜隆起,视网膜内呈现高反射,出血为暗区,遮挡下方组织反射,水肿呈低反射;可伴有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脱离,呈现低反射。结论FFA和ICGA检查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早期正确诊断;应掌握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FFA、ICGA及OCT的图像特征,注意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成人型Coats病等眼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3例经全身系统检查、眼底彩色照相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检查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例患者均有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而且是视网膜动脉的炎症,视盘及视网膜血管多发性大动脉瘤以及因视盘水肿、视盘周围渗出引起的视神经视网膜炎,2例患者周边部视网膜血管有闭塞区。 结论 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有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和视盘动脉血管管壁上多发性大动脉瘤,以及由于血管炎症和动脉瘤引起的视网膜、视盘渗出、水肿以及由此产生的视神经视网膜炎。(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80-183)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 31岁。因双眼酸涩半年, 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3年前体检发现胰腺囊肿、肝囊肿、肾脏多发小囊肿。全身体检:内分泌科行基因测序, 结果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突变。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1.2, 左眼为1.2(双眼近视度数约为4.00 D);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右眼底颞下视网膜1个红色团块样病灶, 可见滋养血管, 周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硬性渗出, 未累及黄斑区(精粹图片1中A), 左眼底未见异常。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右眼颞下方早期可见视网膜血管瘤以及粗大扩张的视网膜动脉和引流静脉(精粹图片1中B);晚期渗漏, 颞下方瘤体周围可见无灌注区(精粹图片1中C)。临床诊断:VHL综合征;右眼视网膜毛细血管瘤;双眼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眼部表现及其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17例(34只眼)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其中8例(8只眼)同时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底检查和FFA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FFA显示17例(33只眼)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多发针尖样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其中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者7例(14只眼);视乳头边界清及晚期荧光素着色者10例(20只眼)。1例(1只眼)仅表现为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但视网膜和脉络膜无荧光素渗漏。1例(1只眼)可见视乳头向周边部发散的放射状及条纹状低荧光。对8例(8只眼)分别进行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中周部频域OCT,显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黄斑区和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呈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结论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充血、视网膜水肿皱褶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多可见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中周部呈多发强荧光斑点,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且扩散融合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OCT检查可见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  相似文献   

15.
本病又名Eales 氏病,青年性反复性视网膜玻璃状体出血,原发性血管周围炎或青年性视网膜血管病。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周边部视网膜静脉壁的原发性炎症,常引起视网膜和玻璃状体的反复性出血,病变过程偶尔可侵及静脉主干,少数病例周边部视网膜小动脉也罹患。过去认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许多眼病的临床表现,但是此病有其典型过程,现在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眼病。多发生于青年男性,常于20~30岁间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VTR)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B型超声检查确诊的VTR患者17例1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患者行光动力治疗(PDT),7例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时发现VTR予以病理检查和病灶部位激光光凝治疗。 结果 17例患者17只眼眼底均有单个或多个黄色或红色肿瘤样病变,均同时伴有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出,占100%;伴出血者10只眼,占58.82%;伴视网膜脱离者5只眼,占29.41%。渗出累及黄斑区者9只眼,占52.94%;合并玻璃体积血1只眼,占5.88%。肿瘤位于颞下象限者8只眼,占47.06%;位于颞上象限者7只眼,占41.18%;鼻上下象限各1只眼,分别占5.98%。B型超声检查显示16只眼肿瘤位于视网膜上。FFA检查发现瘤体血管早期即发生明显的荧光素渗漏。1例患者经PDT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7例激光光凝的患者中,2例肿瘤缩小,1例渗出减少。 结论 VTR的临床特征是眼底黄色或红色肿瘤样病变伴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出, B型超声和FFA检查有助于确诊。PDT和激光光凝治疗对控制病变有效,但对视力提高无明显帮助。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77-18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RAM)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学特点及疾病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 纳入2003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确诊的RAM患者57例(58眼)。分析患者彩色眼底 照相、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点, 并总结疾病特征。结果:纳入患者年龄为(69.0±9.3)岁,其中女性占75%,单眼发病患者占98%, 共发现瘤体65个。彩色眼底照示95%的瘤体位于颞侧动脉,32%位于动脉主干,29%位于视网膜动 脉分支处或动静脉交叉处。85%伴不同程度出血,86%伴硬性渗出。FFA的瘤体检出率为92%,动脉 期可呈圆点状或梭状强荧光,周围出血或硬性渗出遮蔽荧光,晚期荧光增强并出现渗漏。ICGA的瘤 体检出率为95%,可透过出血的遮蔽荧光见视网膜动脉壁上瘤体高荧光,造影晚期瘤体荧光仍较背 景荧光强。OCT的瘤体检出率为63%,可见RAM局部高隆起,病灶处可见圆形强反射瘤体腔壁。结论: RAM常见于老年女性。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从多角度显示RAM的瘤体形态、活动性以及伴随的出 血、渗出表现。其中,ICGA对于瘤体的检出率更高,显示RAM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CCH)的治疗中,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CCH患者24例24眼,应用TTT治疗12例,PDT治疗12例。观察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眼底彩色照片,检眼镜下观察瘤体变化; B超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瘤体大小、高度变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浆液性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 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判断瘤体渗漏情况及并发症等。

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眼底检查均可见视网膜下浆液性渗出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瘤体萎缩,视网膜平伏,血流呈阴性,荧光素血管造影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可见瘤体血管荧光渗漏减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黄斑及瘤体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完全平伏,瘤体平复。TTT治疗患者12例12眼术后视力提高、稳定、下降比例,各占33.3%; 眼底观察可见瘤体萎缩瘢痕,机化,大量色素增生或色素缺失,部分血管闭塞。PDT治疗患者12例12眼,视力提高者66.7%,视力稳定者33.3%,无视力下降; 眼底观察可见瘤体萎缩呈白色,轻度色素紊乱,视网膜及脉络膜正常血管未见损害。

结论:TTT与PDT治疗CCH,均能使瘤体萎缩并促进渗出吸收,但PDT对眼底正常组织损伤明显小于TTT,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 1岁7个月。因家长发现其左眼斜视7个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患儿为足月剖腹产, 否认眼病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检查不配合, 左眼内斜, 双眼眼前节正常。全身麻醉状态下行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 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后极部灰白色隆起自视盘向颞侧视网膜扇形延伸, 视盘边界欠清, 隆起灶中间基底部呈灰黑色, 表面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膜附着, 牵拉形成视网膜皱褶, 累及黄斑, 其周边视网膜血管纡曲及白色颗粒弥漫分布(图1A)。眼部B型超声检查, 右眼玻璃体腔、球壁无异常回声;左眼视盘颞侧视网膜表面条状强反射, 未见明显实质性占位(图1B)。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右眼黄斑区视网膜层间结构清晰;左眼病灶处组织增厚隆起, 视网膜层间结构紊乱, 表面紧密附着的纤维膜呈强反射信号, 其下的椭圆体带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反射信号减弱(图1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右眼视网膜血管发育未见异常, 无透见荧光和荧光素渗漏;左眼早期可见病灶表面及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螺旋样扭曲,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 晚期病灶内弥漫强荧光素渗漏(图1D, 1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病变阶段视网膜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例(16只眼)视网膜毛细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变进展程度进行分期,总结不同病变阶段的眼底表现。结果 12例患者中,按眼底病变程度进行分期,其中早期者5例,出血渗出期者6例,视网膜脱离期者3例,晚期者2例。早期患者眼底仅见瘤体,无相关并发症。出血渗出期患者可见瘤体或瘤体周围渗出和出血。视网膜脱离期患者眼底表现为渗出性脱离或增生牵拉视网膜脱离。晚期患者眼底检查见:大量致密纤维膜增生,严重者存在整个视网膜表面,可见牵拉性视网膜裂孔、脱离,瘤体游离。结论视网膜毛细血管瘤患者早期可不发生相关并发症,若病变进展可能发生出血渗出,严重者玻璃体视网膜增生严重,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裂孔、脱离,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