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是指通过影像学手段来直观显示活体组织的灌注情况并作定量分析的方法.CT灌注成像具有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力高、技术简单易行的特点,在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同时能够提供清晰的断面解剖图像,特别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广泛应用,使CT灌注成像显示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正常胰腺与合并胰周脏器恶性肿瘤时胰腺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比分析,评价合并胰周脏器恶性肿瘤时胰腺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胰周脏器恶性肿瘤未累及胰腺者44例列为研究组(B组),无明显上腹部病变者26例列为对照组(A组).选择胰腺的正中层面行CT灌注,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120kV,200mA,1.0s/r,采集层厚2mm×4,间隔1s,于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50ml,6ml/s,延迟6s,数据采集45s.扫描后的影像数据传输到Vitrea 2.0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进行A、B两组胰腺灌注参数三点测量,其平均值视为最后灌注参数值,并行t检查.结果:A、B两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的测量值分别为:(168.53±103.15)ml·100g-1·min-1,(54.00±22.15)ml·100g-1,(196.38±133.18)ml·100g-1·min-1,(365.31±130.98)0.1s和(130.03±66.58)ml·100g-1·min-1,(48.15±24.52)ml·100g-1,(259.89±206.66)ml·100g-1·min-1,(389.26±207.63)0.1s.两组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常组与合并胰周脏器恶性肿瘤组胰腺的血供差异不明显.结论:胰周脏器发生恶性肿瘤并不影响胰腺实质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胰腺癌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其中手术后病理证实32例,另外18例仅为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癌变发生于胰头部37例(男21例,女16例),胰体尾部13例(男8例,女5例).分别测量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增强影像(PEI)、到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TT,MTT=BV/BF)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头部癌37例和胰尾部癌中的8例男性患者中.病变区的BF、PEI、BV低于胰体部正常组织,MTT与TTP高于胰体部正常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尾部癌中的5例女性患者中,病变区的BF、PEI、BV低于胰体部正常组织,MTY高于胰体部正常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正常胰腺头、体和尾部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选择临床行中上腹增强CT检查并符合正常胰腺纳入标准的患者35例,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先行平扫,在胰腺头、体和尾部显示完整的中心层面进行胰腺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将扫描后所得影像数据传输到Vitrea 2.0后处理工作站,采用Toshiba体部灌注软件对正常胰腺各部位灌注参数做三点测量,其每部三点测量的平均值视为各部灌注参数最后值,并对各部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的测量值分别为:头部(128.34±29.23) mL·100 g-1·min-1,(43.19±13.77) mL/100 g,(218.39±99.21) mL·100 g-1·min-1,(299.26±81.99)0.1 s;体部 (136.20±23.00) mL·100 g-1·min-1,(44.63±13.74) mL/100 g,(223.20±73.82) mL·100 g-1·min-1,(310.99±59.00) 0.1 s;尾部(128.04±27.67) mL·100 g-1·min-1,(46.04±20.14) mL/100 g,(232.24±76.65) mL·100 g-1·min-1,(299.96±71.45) 0.1 s.3组参数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供血动脉有所差异,但各部组织血流灌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常胰腺组织的多层螺旋CT血流灌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胰腺组织的多层螺旋CT血流灌注特点,为胰腺疾病的灌注成像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 102例正常胰腺患者以性别、年龄和部位进行分组,行多层螺旋CT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各组胰腺不同部位组织的血流灌注量(BF)、峰值增强影像(PEI)、到达峰值时间(TTP)、血容量(B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性别组中,65例男性胰腺头、体、尾部的BF、PEI、TTP、BV值与37例女性比较:男性胰头部BV值低于正常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男性胰体部BF、PEI、TIP、BV值均低于正常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1、0.025、0.009);男性胰尾部BF、PEI、BV值均低于正常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1、0.015).(2)年龄组分为40岁以下组、40~60岁组和60岁以上组,其中60岁以上组胰体部BV值较40岁以下组低,40岁以上组胰尾部BF值较40岁以下组低.(3)部位组中,胰头部与胰尾部的BF、PEI、TTP、BV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胰体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胰体部与胰尾部的BF、PEI、TTP、BV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灌注存在一定性别、年龄和部位差异,可为胰腺疾病的CT灌注成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脑肿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脑肿瘤的灌注图像,评估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脑肿瘤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采用电影模式(1 s/周),扫描层厚5 mm,共4层,80 kV,200 mA,重组层厚10 mm,共2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50 ml (300 mg I/ml),流率3.5 ml/s,延迟5 s,数据采集45 s。38例脑肿瘤包括9例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组1),10例Ⅲ~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组2),9例转移瘤(组3),10例脑膜瘤(组4)。分别测量38例脑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1~4的(BF)~(1/2)分别为(5.99±1.03)、(7.55±1.57)、(7.72±2.02)、(11.40±2.13)ml·min~(-1)·kg~(-1);组1与组2比较t=6.89,组1与组3比较t=4.59,组1与组4比较t=11.03,组2与组4比较t=10.58,组3与组4比较t=7.65,P值均<0.05;组2与组3比较t=1.17,P>0.05。组1~4的(BV)~(1/2)分别为(1.01±0.19)、(1.42±0.38)、(1.25±0.33)、(1.60±0.24)ml·kg~(-1);组1与组2比较t=7.15,组1与组3比较t=3.71,组1与组4比较t=5.93,组2与组3比较t=2.94,组2与组4比较t=2.72,组3与组4比较t=4.46,P值均<0.05。组1~4的(PS)~(1/2)分别为(1.70±0.37)、(3.63±0.95)、(4.29±1.30)、(5.69±1.03)ml·min~(-1)·kg~(-1);组1与组2比较t=11.53,组1与组3比较t=10.61,组1与组4比较t=16.77,组2与组3比较t=3.69,组2与组4比较t=9.94,组3与组4比较t=5.52,P值均<0.05。结论MSCT脑灌注成像能科学地量化脑肿瘤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并有助于肿瘤的术前分级、原发与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判断以及脑内与脑外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多排螺旋CT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灌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淑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291-1293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多排螺旋灌注成像特征。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30例正常胰腺组织和16例胰腺癌肿瘤组织的局部组织血流量(blood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 time,MTT)平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胰腺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匀一致的实质性器官;胰腺癌的BF、BV和PS均明显比正常胰腺的测量值降低。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轻症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23例临床上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为A~B级的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正常胰腺组织和MAP患者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MAP相对于正常胰腺表现为较高的灌注,以A级MAP高灌注更为明显,而B级MAP由于水肿的存在,局部产生了等灌注或低灌注效应。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于MA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是一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胰腺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志愿60例,胰腺炎16例,胰腺癌28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清晰显示胰腺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双期扫描明显提高胰腺炎和胰腺癌CT诊断及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判断。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表现.方法 对25例肝硬化患者及12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者行肝脏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得到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值,并与Child分级相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肝脏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逐渐降低,肝动脉分数(HAF)逐渐增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未见明确变化规律.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硬化,而且可以用于评价肝硬化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瘢痕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差异。资料与方法对直肠癌术后复发12例、瘢痕组织8例行CT灌注成像,20例均经病理或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对选定的层面进行快速CT动态扫描,并运用随机非去卷积灌注软件计算局部复发灶、瘢痕组织及肌肉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并计算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12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BF、BV值明显高于瘢痕组织和正常肌肉组织(P<0.05)。术后复发、瘢痕组织及正常的肌肉组织的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织与正常肌肉组织的BF、BV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直肠癌术后复发和瘢痕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对判断直肠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利用4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研究分析87例食管癌及40例非食管病变患者食管的各项灌注参数,包括血液流速(BF)、血流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食管癌各项灌注参数值均高于正常食管的灌注参数值,其中MTT及BV在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S值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在食管癌诊断中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0例乳腺肿瘤(包括15例乳腺癌和5例纤维腺瘤)的MSCT灌注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与对侧正常乳腺组间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腺瘤组与乳腺癌组之间的BF、BV和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2 cm的乳腺癌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BF、BV和 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2 cm的乳腺癌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BF、BV、MTT和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能反映乳腺病变的血液灌注特点,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CT灌注成像对脑膜瘤诊断分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不同亚型脑膜瘤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进行CT血流灌注成像及常规MRI增强扫描,并根据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3组进行分析。CT灌注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经灌注软件处理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参数。采用SPSS软件将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脑膜瘤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均明显高于对侧脑组织。纤维型、血管瘤型及上皮型脑膜瘤的CBV、CBF、PS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各型脑膜瘤的MT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地获取脑膜瘤血供信息,有助于对脑膜瘤的术前分型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对于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和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一组肾上腺病变的多层CT灌注成像,GE ADW4.2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其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临床实验室资料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嗜铬细胞瘤BF和PS明显大于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增生、结核、淋巴瘤和转移瘤。恶性嗜铬细胞瘤PS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增生、功能性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等功能性肾上腺病变的BF、BV和PS高于肾上腺淋巴瘤、结核和转移瘤等功能下降的肾上腺病变。富脂类腺瘤和乏脂类腺瘤的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异。肾上腺病变的灌注参数和微血管密度表达有关。结论:多层CT灌注成像反映了肾上腺微血管状况,灌注参数的差异可作为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PS值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37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志愿者(正常组),17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再按其肝硬化程度分为两组:9例为轻中度肝硬化(轻中度肝硬化组),8例为重度失代偿肝硬化(重度失代偿组)。计算各例的各项灌流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静脉灌流量(HPP)、门静脉灌流指数(PPI)明显减低[HPP:(0.49±0.19)ml·min-1·ml-1与(0.60±0.16)ml·min-1·ml-1,P=0.045;PPI:0.58±0.14与0.67±0.06,P=0.015],门静脉与肝动脉灌流比率(HPP/HAP)亦明显减低(1.63±0.87与2.12±0.65,P=0.04),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升高(0.42±0.14与0.33±0.06,P=0.015),提示肝硬化时HPP减少,门静脉血流在肝脏血供中的比例减少,而动脉的灌流比重增加;(2)重度失代偿组肝硬化HAP较轻中度组明显升高[分别为(0.48±0.16)ml·min-1·ml-1与(0.25±0.07)ml·min-1·ml-1,P=0.002],HPI亦明显升高(分别为0.54±0.10与0.32±0.07,P=0.0001),PPI则明显降低(分别为0.46±0.10与0.68±0.07,P=0.0001),提示不同程度肝硬化其灌注指标存在差异,灌注改变与肝硬化程度有关。结论肝脏CT灌注测量可以反映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改变,灌注值的变化也能够提示肝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16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研究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肿瘤(周围型肺癌25例,肺良性肿块13 例),并与25例肺癌的免疫组化法MVD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Perfusion 2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包分析以下灌注参数:血液流速(BF)、血流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肺癌各项CT灌注参数值均高于肺良性肿块, 其中MTT和PS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V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肺癌的MVD明显高于肺良性肿块(P<0.05),肺腺癌MVD高于肺鳞癌(P<0.05);肺癌仅BV值与其MVD呈正相关性(r=0.852,P< 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有助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其病理基础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SPTP的MSCT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5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3例。MS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正常胰腺、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灌注参数特征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正常者、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者共45例进行腹部增强CT及胰腺灌注成像,得到灌注图像和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正常组织及病灶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渗透性值(PS)、灌注起始时间(TTS)、峰值(PE)及达峰时间(TTP),比较正常胰腺各部位间、正常组与病变组的非病变区之间以及病变区之间各灌注参数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组、胰腺癌组和慢性胰腺炎组的病变区,除TTS外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正常胰腺头、体、尾间灌注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非病变区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胰腺灌注对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