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2年至1996年1月共收治先天性肠闭锁5例,除1例因就诊较晚未能手术治疗而死亡,其余4例全部治愈。随访11月至2年,4例生长发育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新生儿,男性4例,女性1例,其中早产儿2例。就诊时间最短为出生后6小时,最长为出生后4天。体重2.0~3.5kg。均以呕吐为首发症状,5例至就诊时间均无正常胎粪排出,均伴有不同程度腹胀。入院时2例确诊为肠闭锁,余3例拟诊“机械性肠梗阻”、“腹胀待查”入院。1例因就诊晚,伴严重脱水、酸中毒,未能手术治疗而死亡。4例中1例为空肠上段肠闭锁,余为回肠闭锁。均行扩张段肠切除、肠端端吻合术。吻合方法采用近端肠管裁剪术后吻合。术后7天拆线出院2例,10天1例,其中1例禁食20天、胃肠减压及胃肠道外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疗效。方法将61例新生儿肠闭锁随机分成2组(腹腔镜组31例和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和预后。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P值分别为0.973、0.862,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有20例经脐孔拖出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患儿术后脐正常,疤痕无或很小。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肠闭锁技术简单、安全、几乎无瘢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2年2月~2006年11月连续61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肠闭锁患儿进行编号,奇数编入腹腔镜组,偶数编入开腹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儿术后存活率(29/31 vs 28/30,x^2=0.001,P=0.973)、术后并发症构成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x^2=1.298,P=0.862)。腹腔镜组20例经脐孔拖出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患儿术后脐正常,瘢痕无或很小。6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发小肠结肠炎3例(腹腔组2例,开腹组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粘连性肠梗阻3例(腹腔组1例,开腹组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肠闭锁技术简单、安全、几乎无瘢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在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例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新生患儿中男13例,女7例,入院时年龄出生后10min至3d,其中早产儿4例,低体质量儿(小于2500g)3例。经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闭锁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空肠闭锁9例.空肠狭窄2例,回肠闭锁7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进行探查.然后经稍扩大的脐孔将闭锁端肠管提致腹腔外进行吻合。20例患儿均用该方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及常规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35-60(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为出血3~5ml。2例患儿术后第2天家长放弃治疗,其余18例新生患儿术后5.10(平均7)d进流质饮食,10-20(平均13)d出院。术后随访1-11个月,1例死亡,3例因腹泻或营养不良行保守治疗好转,另14例患儿生长良好。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先天性小肠闭锁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肠切除肠吻合术,探讨端端180°旋转肠吻合术在新生儿肠闭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新生儿肠闭锁进行用端端180°旋转肠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进行的25例传统的端端吻合术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进行6~12月随访,端端180°旋转吻合术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传统端端吻合患儿(P<0.05)。结论:端端180°旋转吻合术操作简单,吻合端两侧血管重建均等,吻合口成角较小,与传统端端吻合术相比其术后胃肠功能术后恢复快,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9例小肠广泛切除术后不同手术处理的随访结果。9例中行小肠—小肠端端吻合术3例,均于术后6月内死亡。肠袢圈式吻合4例,1例于术后2年死亡,3例现已分别生存13年、8年和7年。重叠式肠管倒置术2例,已分别生存12年和10年。作者认为肠袢圈循环式吻合或重叠式肠管倒置术操作并不复杂,即使在急症手术时也能较快完成,它对治疗短肠综合征效果满意,是值得采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脐旁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肠外置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9年9月~2022年9月我科对27例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施行经脐旁单切口腹腔镜辅助手术。脐旁右侧弧形切口至1/2周径,置入3.5 cm一次性单孔多通道腹腔镜穿刺器(Port),直视下找到闭锁部位,切除近端肥厚肠管,远端肠管对系膜侧修剪切开,5-0可吸收缝线间断单层缝合,行端斜吻合术,然后建立CO2气腹,观察整个腹腔情况,处理合并畸形。结果 2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证实空肠闭锁15例,回肠闭锁12例;闭锁类型Ⅰ型8例,Ⅱ型5例,Ⅲa型12例,Ⅲb型2例。术中见胎粪性腹膜炎5例,胆道闭锁1例,肠旋转不良2例,梅克尔憩室1例,隐睾2例,腹股沟斜疝1例。中位手术时间110.0(90.0,122.5)min。术后中位开始喂养时间11.0(7.0,14.5)d。无吻合口漏发生。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8.0(15.0,33.5)d。1例患儿再次手术。22例随访0.5~4年(平均2.3年),无再次手术患儿。结论 经脐旁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肠外置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切口无瘢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8.
何联  彭荣  杨星海 《腹部外科》2009,22(6):358-359
目的探讨运用产前B型超声诊断以达到尽早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共24例产前超声诊断的肠闭锁,产后及时外科干预、早期手术治疗,其中十二指肠闭锁5例,空回肠闭锁18例,结肠闭锁1例。结果24例均在出生后24h内行手术治疗,术后存活21例,占87.5%;19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疗效满意。结论手术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唯一手段,产前明确诊断,产后及时外科干预尽早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收治的8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相关的诊断及手术方式资料.结果 8例其中十二指肠降段闭锁3例,空肠闭锁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5~6 d 2次手术.8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诊2~5 a效果良好,发育均正常.结论 新生儿小肠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肠闭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病人均以呕吐为首发症状,2例生后排出少量胎粪。成活18例,治愈率72%;肠造瘘疗效差,单层粘膜外缝合肠管斜行吻合术治愈率达91.7%;肠切除肠吻合术治愈率60%。结论:肠闭锁患者应尽量切除闭锁盲端改变明显的肠管,单层粘膜外缝合肠管斜形吻合术尤适用于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5年的先天性肠闭锁10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0例获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死亡7例,吻合口瘘3例。结论早期诊断、熟练经柔的手术操作及严密、高质量的术后管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杨军选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1):687-687
患者,男,18岁,3个月前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4d前在该院二次手术行肠粘连松解、肠坏死切除及肠排列术。3h前患者进流食后突然出现持续性腹部剧痛,经保守治疗不缓解,转入我院再次急诊剖腹探查见:腹腔有300ml血性渗液,空肠上段部分肠段扩张,色泽发黑,张力高,探查为该段肠管疝人肠排列肠管间,发生绞窄坏死,再次行肠切除吻合,修补系膜裂孔,术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肠代膀胱术中回肠反套入的抗输尿管返流作用。方法 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8~67岁,平均61岁。均为浸润性移行细胞癌,行膀胱全切、回肠正位膀胱术。距回盲部屈氏韧带15cm处切取回肠30cm,近端回肠反套入4cm,回肠段远端肠管对系膜缘纵形剖开,U形缝合;套入肠管与对应肠片均切除1cm宽之黏膜,相应浆肌层可吸收线固定4针,对应黏膜缘缝合,防止套入肠管滑脱;双侧输尿管远端剖开6cm,侧侧吻合后经套入肠管引入,吻合口与套入肠管口间断缝合;U形肠管对折成储尿囊,与尿道吻合。术后定期行血生化、双肾B超、排泄性膀胱造影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5例患者随访10~33个月。排尿次数白天3~5次,夜间0~3次;日间控尿100%,夜间控尿80%;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9.5~31.5ml/s,膀胱容量350~710ml,平均433ml;剩余尿50~305ml;最大膀胱排尿压23~52cmH2O;膀胱出口无梗阻。B超检查双肾无积水。膀胱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结论 回肠正位膀胱术中回肠反套入方法有良好的抗输尿管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规范的胆肠吻合术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规范的胆肠吻合术的滥用情况及纠正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胆道损伤后行胆肠吻合术中11例不规范胆肠吻合术的情况。结果不规范的胆肠吻合术11例患者中,去功能肠管过短3例、过长1例,胆肠袢式吻合3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胆管空肠侧侧吻合2例,胆管空肠吻合口闭塞1例。11例患者经我院重新手术矫正后,疗效满意。结论应该严格把握胆肠吻合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不规范的胆肠吻合术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必须再次手术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第3、4段恶性肿瘤行肠段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方法分析1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第3、4段恶性肿瘤行肠段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结果。结果有9例患者采用直接的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DJ组);6例采用Bancroft胃窦部分切除、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加空肠-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GJ/DJ组)。术后DJ组和GJ/DJ组手术死亡分别为2和0例,出现吻合口瘘分别为2和0例,局部复发分别为3和1例,复发导致吻合口梗阻或不全梗阻为3和0例,单纯远处转移各1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分别为2和1例,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4和30个月,复发后带瘤生存期分别为10和16个月。结论GJ/DJ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肠段切除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远端恶性肿瘤时是可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早产儿(孕36周 3d出生),出生4d,体重1.5kg,X线钡剂灌肠造影示:回肠部肠闭锁。入院诊断:先天性肠闭锁。术前患儿体重从出生时的1.7kg降至手术当日的1.5kg。立即于先天性肠闭锁处施行闭锁部肠管切除加肠端背吻合术。患儿进手术室后,置于垫有电热毯的手术床上,开通静脉通道(病房已开通输液),并通过胃管进行胃肠  相似文献   

17.
在手术治疗肠梗阻时,肠吻合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因肠梗阻时肠管大多存在水肿、梗阻肠管远近端肠管粗细不一,传统的手工吻合不但费时,而且缝线易对肠壁造成切割伤。笔者使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对39例肠梗阻患者进行肠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汉文 《腹部外科》1994,7(3):140-141
伤寒并发急性肠出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的报道极少。我院1975~1992年共遇到6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8~54岁。肠出血发生在伤寒病程的第6~25天,平均14天。6例均有频繁便血、全身中毒症状和休克,24小时失血量在1000ml以下2例,超过1000ml 4例,最多者达1800ml。术前均经内科支持疗法和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输血800~1500ml,平均为1200ml,因出血不能控制或血压不稳定而中转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末段回肠长度50~80cm,其中4例保留末端回肠2~5cm与近侧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另2例分别同时切除右半结肠和回盲部后行回肠与横或升结肠吻合。6例诊断均经血清学或手术病理报告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物降解吻合环(BAR)在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间140例肠吻合术中使用BA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完成手术吻合(2例因小肠管的口径太小致吻合失败).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但有2例(1.4%)分别于术后5d和7d出现吻合口瘘,另有1例(0.7%)术后9d出现肠梗阻。15例(13.8%)术后2周将BAR排出体外.80例(74.1%)术后3周排出,13例(12.1%)术后4周排出。随访3~83(平均38.6)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肠吻合术时使用BAR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5年-2004年收治继发于腹膜炎的睾丸鞘膜积脓新生儿11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本组继发于腹膜炎的睾丸鞘膜积脓新生儿11例,3例为早产儿,其中2例胎龄为35周,1例为36周;其余8例为足月新生儿,年龄为生后2~31 d.11例患儿出现阴囊症状前均有腹膜炎症状,3例患儿因先天性巨结肠结肠穿孔引起;2例患儿因脐肠瘘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所致,其中有1例是早产儿;1例患儿因新生儿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导致;3例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肠穿孔所致,其中2例是早产儿;2例因末端回肠闭锁(Ⅰ型)在外院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出现肠吻合口瘘所致.以上病例除新生儿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外,其余病例均行肠造瘘及腹腔引流术,术后3个月左右再行关瘘及根治术.首次术中均取腹腔脓性渗液,送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