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入选97例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后经10分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滴注至术毕(n=32);B组:停体外循环后经10分钟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滴注至术毕(n=32);C组:麻醉诱导后以相同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0.9%氯化钠液至术毕(n=33)。分别监测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2小时内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采集血样测定不同时点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C-反应蛋白(CR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比较三组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肾功能指标及在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在术后12、24、48及72小时血尿素氮、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反应蛋白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水平均减低,肌酐清除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上述各时点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缺血再灌注前使用右美托咪定优于缺血再灌注后使用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术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普通外科病房中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实验组给予0.1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输注,安慰剂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谵妄评定量表对患者是否发生POD进行诊断,得分<22分即诊断受测者出现POD.采用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RALP)的老年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RALP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将DEX以0.8μg·kg^(-1)·h^(-1)的速率静脉泵注10 min,对照组30例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10min。监测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拔管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采用Ramsay镇静评分、简化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舒适度评分及视觉模拟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拔管后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谵妄评分较低且有更高的舒适度评分。结论 DEX后处理可降低RALP术后老年患者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12.01-2013.07入院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243例,其中Standford A型104例,Standford B型139例,按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情况,统计CRP、细胞因子、血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BNP等炎性因子,需机械通气辅助的例数,住院时间,及是否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情况。结果:243例AAD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患者共145例,按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68例,对照组77例。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各项炎性指标较前均有所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缩短住院时间,不引起明显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入住监护室后的治疗依从性,做到”清醒镇静”。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改善主动脉夹层尚未手术治疗患者因低氧血症引起的烦躁、胸部不适、甚至谵妄症状,降低炎性反应,减少进展到需机械通气的例数,缩短住院时间,无明显呼吸抑制,不加重低氧血症,无明显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2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9例,女77例;年龄27~68岁,平均(46.8±11.1)岁。术后脑部并发症包括: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ND)和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ND)。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术前、术中、术后与脑部并发症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 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共61例(28.2%),其中PND8例(3.7%),TND53例(24.5%);出现脑部并发症组死亡10例,无并发症组死亡5例,总的住院病死率7.87%(17/216)。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史、术前脑神经系统症状、急诊手术、术中低血压及血压波动、术中高血糖、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围术期输血量、术后低氧血症、肾功能不全、术后低心排综合症和急性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30mmHg、输注红细胞>1L、血肌酐>2.1mg/dl和术后低心排综合症为脑部并发症的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大、大量输注红细胞、肾功能不全和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卵巢癌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两组,每组30例。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 h内发生谵妄的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ASA分级、液体入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D组显著低于N组(P0.05),苏醒期躁动、术后6 h内谵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在老年卵巢癌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并且降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 h内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胸部右后外切口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7~10 d,无左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判断后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可简化手术方式,但应避免术后左上肢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例(男7例,58.3%),平均年龄(60.6±10.4)岁,和同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249例为对比组(男188例,75.5%),平均年龄(50.0±13.5)岁,全部行开放性主动脉修复术。对患者围术期重要的临床变量进行统计,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对比中,年龄、术前SPO2<95%、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摄氧浓度≥50%、连续肾替代疗法(CRRT)、感染、住院时间、在ICU时间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有意义的单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术前SPO2<95%及术后CRRT为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即使不累及肠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拟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乌司他丁组(B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组(C组)和对照组(D组)。选择年龄≥65岁且≤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Ⅲ级,体重指数18~25 kg/m~2,排除有谵妄状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2 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记录所有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结果 C组术后1 d MMSE评分较D组明显增加(P0.05);A组、B组和C组在术后2 d的MMSE评分较D组明显增加(P0.05);C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D组明显减少(P0.05);A组、B组和C组总的POCD发生率较D组术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围较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相比单纯使用乌司他丁或右美托咪定能更早预防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全弓置换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59岁、60~69岁、≥70岁三组,三组病例的手术方法、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n = 104),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n = 35)和感染组(n = 69)。 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体温明显升高(P<0.05);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时间明显延长(P<0.01),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U住院时间(OR = 1.503,95%CI:1.013~2.230,P<0.05)和SIRS(OR = 11.635,95%CI:1.515~89.336,P<0.05)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ICU住院时间的临界值为7.5 d,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1)。 结论 术后感染将明显不利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预后。ICU住院时间>7.5 d及术后出现SIRS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采取右半弓手术及全弓置换术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胸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弓置换组(53例)及半弓置换组(47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选择性脑灌注时间,术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除了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外,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右半弓置换或者全弓置换术复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影响无差异,应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决定患者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30-67)岁;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慢性夹层4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4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支架术2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13例,其中同期行Bentall术2例、主动脉根部成形术8例。心肌阻断时间59-137(104-3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57(29-11)min。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1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另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例患者出院,随访1个月至1.5年,1例患者于术后约1个月双下肢肌肉坏死,在外院施行了截肢手术,8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工作,无晚期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累及弓部分支血管的A型主动脉夹层(AAD)全弓置换手术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中心治疗的68例夹层累及弓部血管的AAD患者设为弓部组,并抽取同期弓部血管正常的60例AAD患者作为对照组。弓部组中33例患者术前伴脑部症状,包括昏迷2例,一过性意识丧失6例,嗜睡、语言和感觉障碍等25例(症状组);35例患者未见明显脑部症状(无症状组)。两组患者均行AAD全弓置换手术治疗。观察以下术中和术后指标,包括: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CP)时间,弓部破口、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PND)和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TND)和院内死亡例数以及出院前NIHSS评分;弓部组和对照组手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ACP时间、心脏停搏时间,以及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BACP)和单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UACP)例数,主动脉病变情况包括中度以上主动脉瓣返流(AR)、弓部破口例数;弓部组和对照组手术后恢复情况,包括ICU时间,再次开胸止血、长期机械通气、血滤治疗、气管切开、肺部感染、PND、TND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全部AAD患者均完成手术操作,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ACP时间无显著差异;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患者术中探查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PND和TND例数以及院内死亡发生例数较多,患者出院前NIHSS评分较高(P<0.05)。弓部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中BACP和UACP方式选择、术中探查中度以上AR例数上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弓部组手术和体外循环时间、ACP和心脏停搏时间较长,术中探查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例数较多(P< 0.05,P<0.01)。两组患者再次开胸止血、气管切开、肾功能不全血滤治疗及院内死亡例数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弓部组患者ICU滞留时间较短,长期机械通气、肺部感染、PND和TND例数较多(P<0.05,P<0.01)。结论 累及弓部分支血管的AAD患者手术操作复杂,全弓置换术后脑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术前存在脑部症状者手术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正中开胸,股动脉、右房插管转流,不游离主动脉弓及头臂血管,鼻温18℃,停循环,于无名动脉近端2cm部分切开升主动脉,直视下置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于主动脉弓和近端降主动脉及三支头臂血管内,行左颈总动脉、右无名动脉气囊导管选择性脑灌注,吻合支架血管近端与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恢复全身灌注。观察并发症及疗效。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CTA)。结果本组无死亡,手术过程顺利,脑及右上肢停循环6-7min,左上肢及降主动脉停循环25-2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1-96min,体外循环时间145-190min。术后64排CTA示1例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外左侧少量血流流向降主动脉,3个月时消失;术后短暂、轻度精神症状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与血管吻合无关。术后1周及3个月CTA示支架血管位置满意,各头臂血管血流通畅。结论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术中置人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 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 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 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尿常规检验以及镜检结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月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72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男性64例,女性8例。急性期41例,亚急性期20例,慢性期11例。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59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一次性尿杯留取患者清洁中段尿液,采用日本AX-4030全自动尿干化分析仪,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份分析仪测定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潜血、尿白细胞、镜检白细胞、镜检红细胞、镜检尿道上皮、镜检管型、镜检结晶。结果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尿常规中指标尿糖阳性率26.39%,尿酮体阳性率25% ,尿蛋白阳性率41.67%,尿胆原阳性率15.23%,尿潜血阳性率41.67%,高于对照组,P<0.05。镜检结果提示镜检白细胞阳性率26.39%,镜检红细胞阳性率26.39%,镜检上皮细胞阳性率12.5%,镜检管型阳性率8.33%,较之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尿常规异常明显,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主动脉夹层自身解剖特点是引起主动脉夹层尿常规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治疗马凡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的马凡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2.6±9.8岁,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后入路,采用单泵输血辅助、分段阻断的方法,重建肋间动脉及腹腔内脏血管。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早期死亡,无截瘫发生,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轻瘫并声音嘶哑,症状在出院前好转,术后呼吸功能不全4例(21.1%),肾功能不全2例(10.5%),但均未达到透析指标,肝功能不全3例(15.8%)。随访期间5年全因生存率94.6%,免于再手术率85.1%。其中3例患者术后再发升主动脉病变行二期手术治疗,1例三期行二尖瓣置换,一例患者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是治疗马凡综合征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安全途径,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