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2020,(1)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高尔基蛋白73(GP73)、碱性磷酸酶(ALP)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解放军联勤部队第九八一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肝癌组,抽取同期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期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对比4组受检者血清AFP-L3、AFP、GP73、ALP表达。结果 4组中,健康对照组血清AFP-L3、AFP、GP73、ALP表达最低,其次为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各血清标志物表达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AFP-L3、AFP、GP73、ALP阳性检出率及联合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肝硬化组、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均未检出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各血清标志物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早期联合检测其血清AFP-L3、AFP、GP73、ALP表达,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肝硬度检查(LSM)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肝硬化组(46例)与肝硬化合并肝癌组(34例),选择同时期内4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LSM值。结果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患者Hs-CRP水平与LS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癌组患者Hs-CRP水平与LSM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LSM值≥27.6 k Pa时,肝癌组患者的Hs-CRP的阳性率为66.7%(18/27),而肝硬化组患者的Hs-CRP的阳性率为46.7%(1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的Hs-CRP水平与LS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LSM值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铁蛋白(SF)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FP、GGT、SF的含量.结果 AFP和SF检测的阳性率在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肝癌组的阳性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GGT检测的阳性率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GGT和SF三项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6.7%,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清AFP、GGT、S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硬度及肝功能指标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41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为A组,39例肝硬化患者B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查并记录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肝硬度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清Hs-CRP与其他生化指标检测灵敏度的比较,评价血清Hs-CRP联合肝硬度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经Hs-CRP与肝硬度检查,两组hsCRP和肝硬化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hsCRP和肝硬度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肝硬度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Hs-CRP诊断相比,碱性磷酸酶(AL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诊断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的灵敏度均低于血清HsCRP诊断的灵敏度(P0.0125)。结论血清Hs-CRP合并肝硬度检查对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结果,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升高,患者血清Hs-CRP也随之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DKK1、IL-6、AFP水平,肝细胞癌患者病理参数与血清指标水平相关性,比较血清DKK1、IL-6、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比较,肝癌组患者血清DKK1、AF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肝硬化组比较,肝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患者DKK1、IL-6、APF水平不因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发生明显变化(P0.05);但与Child-Pugh A级相比,Child-Pugh B级和C级患者IL-6、AFP水平明显增高(P0.05);血清DKK1、IL-6及AFP对肝细胞癌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50.0%(8/16)和43.8%(7/16),而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7.5%(14/16),与DKK1、IL-6及AFP检测比较,联合检测肝细胞癌的敏感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KK1及IL-6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miR-132、GPC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就诊的53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乙肝相关肝癌组)、4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组)、31例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四组受试者血清中miR-132、GPC3水平,分析miR-132、GPC3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其在预判乙肝相关肝癌患者预后和临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结果乙肝相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R-132、GPC3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肝相关肝癌组患者血清miR-132浓度为[1.2(1.0,1.5)],低于乙肝肝硬化组、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GPC3浓度为(1.8±0.7) ng/mL,高于乙肝肝硬化组、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miR-132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甲胎蛋白水平和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血清GPC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甲胎蛋白水平和门静脉癌栓均不相关(P0.05)。乙肝相关肝癌患者治疗后,血清miR-13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3.8(1.9,5.5)对1.1(0.9,1.4)], GPC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1.4±0.3)对(1.8±0.7) n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3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1年内存活40例,占75.5%。生存组患者血清miR-132表达水平高于死亡组[1.2(1.0,2.0)对0.9(0.7,1.1)],血清GPC3水平低于死亡组[(1.7±0.6)对(2.2±0.8) n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32和GPC3联合诊断预判乙肝相关肝癌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联合检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miR-132、GPC3水平,可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作用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血清反应蛋白(CRP)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5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RP,放射免疫法检测AFP的浓度,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CRP、AFP水平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单项CRP、AF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9%、73.1%;两项联合检测敏感度达94.2%,与AFP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RP与AFP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对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科》2021,(5)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联合检测因子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并发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癌组(n=57)和非肝癌组(n=93)。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联合检测因子模型,绘制ROC曲线对模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肝癌组和非肝癌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情况以及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情况,肝癌家族史、烟草依赖及酒精依赖情况、抗病毒治疗情况、HBV-DNA阳性率以及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高尔基体糖蛋白73、腺苷脱氨酶、谷氨酰转肽酶、5’-核苷酸酶水平等与非肝癌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肝癌家族史、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肝癌家族史、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谷氨酰转肽酶分别作为协变量X1、X2、X3、X4、X5,得出联合检测因子模型表达式为:Logit(P)=-8.527+2.113X1+1.772X2+0.571X3+0.338X4+0.975X5。采用联合检测因子模型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0.70%、特异度为86.02%、准确率为84.00%,曲线下面积为0.859(0.677~0.953)。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的联合检测因子模型数据易得,诊断效能较高,有利于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获得诊断、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联合Child-Pugh分级在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将肝硬化组125例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个亚组:Child A级组(50例)、Child B级组(45例)及Child C级组(3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取静脉血测定血清PA、CHE及PTA水平,并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了解肝、脾、门静脉宽度及腹水情况。[结果]肝硬化组血清PA、CHE及PT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患者肝硬化程度加重,其血清PA、CHE及PTA水平逐渐降低,不同Child-Pugh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中存活患者PA、CHE及PTA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PA、CHE、PTA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预后相关,这些指标的联合对判断肝病损害严重程度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例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同期选取肝硬化患者未合并感染者64例,分别提取2组患者血清PCT、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测定结果。[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P0.05),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NLR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诊断最佳临界值为0.69ng/ml,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70.31%。NLR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诊断最佳临界值为12.5,灵敏度为68.75%,特异度为62.50%。PCT联合NLR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诊断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0.20%。Z检验结果提示,PCT、NLR联合试验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0.05),而与PCT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无差异(P0.05),血清PCT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ROC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0.05)。[结论]血清PCT在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中诊断价值较高,尚未发现PCT、NLR联合试验能够改良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较单项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诊治的PHC患者103例,作为PHC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03例,作为健康组。收集2组血清AFP、CEA和CA125。比较2组血清AFP、CEA和CA125水平;比较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和CA125阳性率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结果]PHC组血清AFP、CEA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0.19%(62/103),CEA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5.05%(67/103),CA125单项检测阳性率为70.87%(73/103),联合检测上述指标阳性率为96.12%(99/103)。联合检测上述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清AFP、CEA及CA125检测可明显提高PHC阳性检出率,它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三项联合检测对肝癌及肝硬化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组70例、肝癌组40例)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清尿素、肌酐、CysC及尿β2-MG、尿mAlb水平进行检测并作比较分析。同时,根据Child-Pugh分级,对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肝硬化组、肝癌组的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中,Child-Pugh C级者的血清尿素、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A、B级患者(P0.05),A级与B级者的血清尿素、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肝癌组的三项联合的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的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均能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对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联合进行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检测,对于诊断继发性早期肾功能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肝癌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30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肝癌组),另取同期接受治疗的100例肝良性肿瘤患者设为肝良性肿瘤组,再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血清AFP、AFP-L3的表达水平,并计算AFP-L3%水平,分析血清AFP、AFP-L3与肝癌患者近期疗效以及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AFP-L3、AFP-L3%以及3者联合鉴别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肝良性肿瘤组、肝癌组的血清AFP、AFP-L3、AFP-L3%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患者的血清AFP、AFP-L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稳定(SD)+进展(PD)组,且CR+PR组治疗后血清AFP、AFP-L3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D+PD组治疗后血清AFP、AFP-L3表达水平相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OS)3年组患者的血清AFP、AFP-L3表达水平低于OS3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FP、AFP-L3、AFP-L3%联合鉴别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P-L3、AFP-L3%水平,能够较精确地进行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前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对比2组人员血清前白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在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血清PA及CHE的含量与对照组血清PA及CHE的含量分别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10.45,P〈0.05;t=8.28,P〈0.05)。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的血清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P〈0.05;t=8.34,P〈0.05;t=13.56,P〈0.05;t=9.12,P〈0.05)。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血清CH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P〈0.05;t=8.78,P〈0.05;t=10.34,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胆碱酯酶(CHE)变化能灵敏、快速反应肝病发生时,肝脏的损害程度,可作为一类诊断肝病的指标广泛应用并推广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HCC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5月住院患者标本共408例,其中HCC患者142例(HCC组),慢性肝炎患者156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患者110例(肝硬化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AFP和GP73的浓度,检测结果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使用MedCalc统计学软件计算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HC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血清AFP和GP73的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AFP和GP73的浓度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肝细胞癌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98.6%,较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和GP73联合检测对H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可作为HCC早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肝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增加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及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测对老年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Ⅰ组),老年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8例(Ⅱ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肝功能、AFP、AFU、TSGF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Ⅰ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高于Ⅱ组及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Ⅱ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AST、ALT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组血清AFP、AFU、TSGF均高于Ⅱ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肿瘤大小≥5 cm、肿瘤个数4,老年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越高(P0.05);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肿瘤大小5 cm、肿瘤个数4,老年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AFU水平越高(P0.05);临床分期越高,老年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TSGF水平越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U、TSGF水平对老年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98例,根据疾病诊断分为原发性肝癌组(56例)和转移性肝癌组(4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和CEA浓度,并对3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和CE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含量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转移性肝癌组中CEA含量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和CEA的含量能更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对鉴别肝癌的类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与胆囊病变形成的关系。[方法]将3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列为观察组,248例健康体检者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胆囊疾病的发生率;并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胆囊疾病亚组和非胆囊疾病亚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囊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胆囊疾病亚组与非胆囊疾病亚组患者相比,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凝血酶原时间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胆囊疾病亚组相比,胆囊疾病亚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胆囊疾病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胆囊疾病的概率较高,且肝硬化严重程度也与胆囊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单扩散方法检测肝病患者113例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急性肝炎组升高,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组明显降低,慢性肝炎与正常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呈负相关,与胆碱酯酶(CHE)呈正相关。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测定对肝硬化、重症肝炎的诊断、估计患者病情、预后、转归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