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TEN、COX-2、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环氧合酶-2(COX-2)、生存素(Survivin)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15例非胃癌胃黏膜组织中PTEN、COX-2、Survivin的表达.结果 80例胃癌组织中42例PTE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或缺失,且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并相关于胃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0%(P<0.05),和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在PTEN蛋白阴性的胃癌组中,COX-2阳性率为70.37%,显著高于PTEN阳性组(P<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及胃癌发展过程中表达逐渐下降或缺失,与凋亡抑制基因COX-2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协同Survivin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转移及浸润.  相似文献   

2.
吴晓英  陈卫昌  陈易 《山东医药》2009,49(42):72-73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DMBT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DMBT1蛋白.结果 胃癌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低、未分化癌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DMBT1表达变化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MBT1可能参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IR)在胃癌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黏膜中IGF—Ⅰ和IGF—I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IGF—Ⅰ和IGF—I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77.5%,均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胃黏膜的阳性率27.5%、25%(P〈0.005)。IGF—Ⅰ和1GF—IR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TNM分期Ⅲ+Ⅳ期胃癌组织的IGF—Ⅰ和IGF—I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IGF—Ⅰ和IGF—IR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5824,P〈0.001)。结论IGF—Ⅰ和IGF-IR在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转移能力有关,提示IGF—Ⅰ和IGF—IR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肠钙粘连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肠钙粘连蛋白在74例胃癌及其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4例胃癌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样阳性表达58例,总阳性率为78.4%,而肝肠钙粘连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没有表达。肝肠钙粘连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TNM分期以及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肝转移、腹膜转移间无关(P〉0.05)。结论肝肠钙粘连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转移、浸润、生长和粘附有关。肠钙粘连蛋白有助于胃癌分化程度的判断和预测胃癌淋巴结有无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68例胃癌原发病标本,同时选取10例胃良性病变的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管密度的高低。结果 MMP-2蛋白、淋巴管密度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育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2、淋巴管密度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MMP-2的表达、淋巴管密度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的高低呈正相关(rs=0.663)。结论 胃癌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淋巴管密度和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抑制剂及VEGFR-3抑制剂的研究将为抗肿瘤淋巴转移的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1A抑癌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RASSF1A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为45.0%(27/60),高于癌旁组织1.7%(1/60)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0/20),P均〈0.01;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胃癌发生、进展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7.
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红  李君芳 《山东医药》2006,46(35):37-3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述。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COX-2表达或弱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表达与胃癌组织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有关(P〈0.05)。认为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和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2例胃癌组织及30例周边正常胃黏膜中MMP-7和Fas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MMP-7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73.2%vs10%,P<0.001);正常胃黏膜中Fas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39.1%vs93.3%,P<0.001).MMP-7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显著性相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显著性相关.胃癌组织中MMP-7与Fas表达具有显著等级负相关(r=-0.597,P<0.001).结论:MMP-7与Fas表达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显著等级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p27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对照胃组织中PTEN、P27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27在胃癌中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亦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27的表达也与胃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TEN、P27之间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TEN、P27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发生显著相关,胃癌组织分化程度越差,有淋巴结转移的PTEN、P27蛋白表达水平低.  相似文献   

10.
生长抑素的表达与胃黏膜上皮癌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在胃黏膜上皮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从而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Strept Avidin Biotin Complex)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53例胃黏膜上皮各级癌前病变标本中SS的表达。[结果]SS在正常胃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85.0%,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4%,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4.3%;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2%、13.5%,随分化程度减低呈下降趋势;浸润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和浸润肌层或浆膜层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15.6%,随浸润程度的加深其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7%、14.9%;TNM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8.9%。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的低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S的失表达可能是胃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配对胃癌组织中S100A4的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以及配对切缘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100A4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100A4在切缘正常胃黏膜、癌灶、淋巴结转移灶表达阳性率依次为7.5%、23.8%、3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癌灶中S100A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P=0.051),与预后无关;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100A4表达出现分化(P=0.031,OR=1.756),阳性表达者预后差(P=0.0009),并且是独立预后影响因子(P=0.030,OR=2.103).结论:S100A4表达参与了胃癌的进展过程,转移淋巴结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状况对胃癌预后判断价值优于原发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检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胃黏膜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并与20例胃癌患者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胃黏膜的远切端组织进行比较,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VEGF-C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定位于癌细胞胞浆中,呈弥散性分布,78例胃癌组织中,6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6.92%,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VEGF-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R-3在正常胃黏膜细胞中着色均匀,主要分布于细胞胞浆内,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异质明显,呈灶状或弥散性分布,阳性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miR-126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50例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及5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浅表性胃炎组织标本中miR-1269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iR-1269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浅表性胃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9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程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发生淋巴结转移,则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269的相对表达量越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269诊断胃癌的AUC为0.807(95%CI:0.614~1.829),诊断灵敏性为88.21%,特异性为79.46%。在完成随访的48例患者中,miR-1269高表达19例,其中死亡8例(42.11%),miR-1269低表达29例,死亡4例(13.79%),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7,P=0.027)。由生存曲线可知,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6.5个月和23.7个月。结论 miR-126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其可能成为胃癌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27的表达及其与cyclin D_1、cyclin E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胃癌蜡块标本54例,正常胃黏膜标本15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cyclin D和cyclin E在其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54例中有20例P27表达阳性(37.0%),正常胃组织中15例有11例P27呈阳性表达(73.3%),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相比,P27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P27的表达与cyclin D_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2),而与cyclin E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27表达与正常胃组织有显著差异,胃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cyclin E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胃癌组织中PTEN与Surv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堃  耿明  李云峰  薄云 《山东医药》2010,50(7):72-73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观察组)中PTEN及Survivin基因表达,并与20份正常胃组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42例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TEN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率为70.0%(P〈0.05),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尸〈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转移及浸润。  相似文献   

16.
魏民 《山东医药》2010,50(18):64-65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8例胃癌组织、5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CD44V6、E-cadherin,以单克隆抗体细胞角蛋白(AE1/AE3)作为标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判断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E-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78.79%、55.05%,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分别为0、100%,两者相比,P均〈0.05;CD44V6表达与胃癌生长方式、浸润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E-cadherin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2,P〈0.01)。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108例,淋巴结微转移64例。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73,P〈0.05),而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r=-0.329,P〈0.05)。E-cadherin与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96、-0.407,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E-cadherin的表达增高,二者在胃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2例胃癌组织中P选择素和nm2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胃癌组织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增高,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P均<0.01);胃癌组织中P选择素和nmZ23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P选择素和nm23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认为联合检测P选择素和nm23蛋白对评估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TNM分期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IP30、Vav3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胃癌切除术病人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TIP30、Vav3表达情况。随访3年,记录病人死亡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TIP30、Vav3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2~46个月),死亡48例,存活52例。癌组织的TIP30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 0. 01),Vav3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 0. 01)。TIP30阳性表达组和Vav3阳性表达组病人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与阴性表达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病人预后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TIP30、Vav3的表达有关(P 0. 05或P 0. 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IP30及Vav3的表达、TNM分期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IP30、Vav3及联合应用预测胃癌预后的AUC分别为0. 834、0. 712、0. 893。结论胃癌组织中TIP30、Vav3表达异常,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等病理参数存在相关性,是预测胃癌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 (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胃癌原发灶标本中COX-2和MMP-2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以及COX-2与M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90例胃癌组织中,COX-2和MMP-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4%(62/90)和68.9%(62/90);COX-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发病部位无关;MMP-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亦呈明显相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且COX-2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来促进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微小RNA21(miR-21)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确诊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2组的miR-21水平,并分析不同TNM分期、病理学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组中的miR-21表达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R-2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灶直径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R-21表达强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预后结局的结肠癌组织中的miR-21表达强度显著地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miR-21表达上调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R-21表达强度显著上调,并且与肿瘤TNM分期增加、发生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