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源性胆绿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胆绿素,不照射UVB)、UVB组(30 mJ/cm2 UVB照射)和100 nmol/L、1 μmol/L、10 μmol/L胆绿素 + UVB组(分别于30 mJ/cm2 UVB照射前1 h加入相应浓度胆绿素),处理完成后继续培养24 h,观察HaCaT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生存率。Western 印迹检测抗氧化信号分子Nrf?2蛋白及光损伤信号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3蛋白表达。结果 CCK8法结果显示,UVB组HaCaT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 < 0.05),在加入100 nmol/L、1 μmol/L、10 μmol/L 胆绿素预处理后,细胞生存率逐渐升高,与UV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Western印迹显示,UVB组MMP?1(1.150 ± 0.187)、MMP?3(0.979 ± 0.054)蛋白表达较对照组(0.116 ± 0.018、0.636 ± 0.035)升高(均P < 0.01),而100 nmol/L、1 μmol/L、10 μmol/L胆绿素 + UVB组MMP?1(0.825 ± 0.139、0.313 ± 0.047和0.286 ± 0.036)、MMP?3(0.888 ± 0.017、0.672 ± 0.042和0.569 ± 0.037)蛋白表达较UVB组降低(均P < 0.05)。UVB组Nrf?2蛋白(0.906 ± 0.034)较对照组(1.242 ± 0.141)表达降低(P < 0.05),100 nmol/L、1 μmol/L、10 μmol/L胆绿素 + UVB组Nrf?2蛋白表达(1.556 ± 0.112、1.897 ± 0.234和2.035 ± 0.274)较UVB组升高(均P < 0.01)。结论 外源性胆绿素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接受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评估增殖活力损伤程度和自噬体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两种细胞各分为5组,对照组、5、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照射结束后12 h进行MTT实验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全波长酶标仪下读取各孔A值,倒置荧光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视野,计数每视野下自噬体表达阴性细胞和阳性细胞数目。 结果 经不同剂量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力(A值)较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下降更明显,其中HaCaT细胞10、20、40 mJ/cm2照射组(A值分别为1.367 ± 0.035、1.173 ± 0.034、0.873 ± 0.025)两两之间以及与对照组(1.519 ± 0.02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仅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A值分别为0.782 ± 0.012、0.773 ± 0.021、0.725 ± 0.031)与对照组(0.887 ± 0.03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10、20 mJ/cm2 UVB照射后两种细胞MDC染色,自噬体表达阳性的细胞比率均出现增加,但照射量至40 mJ/cm2时则出现下降,以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下降更明显,其中HaCaT细胞10 mJ/cm2和20 mJ/cm2 UVB照射组自噬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69% ± 2.15%、28.10% ± 2.92%)较对照组(10.18% ± 1.50%)有显著上升,而40 mJ/cm2组自噬体表达上升幅度出现下降(趋势卡方检验χ2 = 27.48,P < 0.01);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对照组、5、10、20 mJ/cm2组间自噬体阳性率变化不大,但40 mJ/cm2组表达出现明显抑制(趋势卡方检验χ2 = 6.86,P < 0.01)。 结论 UVB对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力的损伤均有剂量依赖性,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更耐受UVB损伤;5、10、20 mJ/cm2 UVB照射能促进HaCaT细胞自噬体表达增加,且有剂量依赖性,而对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表达水平未产生显著影响;40 mJ/cm2 UVB照射后HaCaT细胞自噬体表达有下降趋势,而显著抑制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水平的表达。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自噬体; 紫外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受调控效应。 方法 1.5、4.5、7.5、10、20、30、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8 h,对照组细胞除不进行UVB照射外,其他处理同各剂量UVB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照射后2、4、8、12 h 4个时间点,细胞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使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目的条带吸光度,以相应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与GAPDH蛋白内参条带吸光度值的比值表示相对蛋白含量。 结果 7.5、10、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JN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 < 0.05),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p38磷酸化水平上调显著(P < 0.05),且都在50 mJ/cm2照射后效应最为显著(P < 0.05)。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磷酸化产物水平出现上调,在处理后的12 h,与对照组(10.277 ± 0.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844 ± 2.023,P < 0.05),而p38和JNK磷酸化产物水平在照射后2 h即开始上调(P < 0.05),4、8、12 h,p38和JNK与对照相比,UVB照射后虽存在着显著地磷酸化水平差异(P < 0.05),但随时间推移JNK磷酸化产物水平这种上调的趋势逐渐弱化(P < 0.05)。 结论 在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HaCaT细胞中,ERK1/2、p38、JNK这3种MAPK信号通路产生了活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处理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作用对正常人黑素细胞活性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以20、30、50、70、90、120、180 mJ/cm2 NB-UVB辐射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选择最佳照射剂量;以42 ℃,1 h为热处理干预剂量,将黑素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UVB组、加热组、UVB + 加热组,连续干预3 d,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法测定黑素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NB-UVB照射呈剂量依赖性减少黑素细胞存活率,选择50 mJ/cm2作为最佳照射剂量;黑素细胞经不同干预后,UVB组、UVB+加热组的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0.244 ± 0.018、0.310 ± 0.015,较对照组(0.235 ± 0.018)分别增长3.8%和31.9%(P < 0.05),两组黑素含量分别为0.201 ± 0.016、0.286 ± 0.019,较对照组(0.171 ± 0.016)分别增长17.5%和67.3%(P < 0.05);UVB组和UVB+加热组处于G1期的黑素细胞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3.94%和33.51%(P < 0.05),S期细胞分别增加15.35%(P < 0.05)和17.76%(P > 0.05),G2期分别增加11.93%(P < 0.05)和16.08%(P > 0.05)。 结论 热处理与NB-UVB可以协同增加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及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羟氯喹对紫外线诱导的SLE患者CD4+ T细胞基因组DNA低甲基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SLE患者组30例,正常人对照组10例。 磁珠分选SLE患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CD4+ T细胞,311 nm窄谱UVB照射,加入羟氯喹共培养,检测各组间基因组DNA甲基化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CD4+ T细胞DNA甲基化水平(3.922 ± 2.215)%低于正常人对照组[(10.210 ± 5.573)%,t = 3.450,P = 0.026];SLE活动组患者CD4+ T细胞经45 mJ/cm2和100 mJ/cm2 UVB照射后DNA甲基化水平为(1.784 ± 1.033)%和(1.932 ± 1.844)%,均显著低于活动期患者未照射组[(3.922 ± 2.215)%,t = 3.000、4.118,P值均 < 0.05]。经100 mJ/cm2 UVB照射后,活动期患者DNA甲基化水平(1.932 ± 1.844)%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照射组 [(7.235 ± 3.846)%,t = 2.648,P < 0.05]和正常人对照组[(5.472 ± 5.573)%,t = 3.000,P < 0.05]。SLE活动组T细胞经45和100 mJ/cm2 UVB照射后,加用羟氯喹结果DNA甲基化水平为(4.698 ± 1.948)%和(8.698 ± 3.151)%,均比照射未加羟氯喹组显著升高(t = 4.827、3.184,P值均 < 0.05);经45 mJ/cm2 UVB照射前后均加羟氯喹组DNA甲基化水平(5.404 ± 2.308)%比照射未加羟氯喹组(1.784 ± 1.033)%显著升高,t = 4.827,P < 0.01。结论 羟氯喹可以逆转紫外线诱导的SLE患者CD4+ T细胞DNA低甲基化,羟氯喹对活动期SLE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于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人表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UVB组、黄芪甲苷组和UVB + 黄芪甲苷组,其中UVB组和UVB + 黄芪甲苷组细胞接受50 mJ/cm2 UVB照射,加药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10、20、50、100、200 mg/L)进行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根据CCK8法检测结果选择最佳药物浓度(20 mg/L)进行后继实验。照光后继续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HaCaT细胞中p53、p3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 mg/L和20 mg/L黄芪甲苷组对HaCaT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F = 1.32,P > 0.05),50、100和200 mg/L黄芪甲苷对细胞增殖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F = 20.20,P < 0.05);UVB组与对照组比较,HaCa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F = 99.00,P < 0.01)。与UVB组相比,UVB + 黄芪甲苷(10 ~ 200 mg/L)组HaCaT细胞增殖活性不同程度升高(F = 19.08,P < 0.01),其中UVB + 20 mg/L黄芪甲苷组升高程度最高。进一步实验表明,与UVB组相比,UVB + 20 mg/L黄芪甲苷组ROS产生受到明显抑制(t = 21.12,P < 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UVB组p53、p38、MMP-9和HMGA-1蛋白的表达升高(均P < 0.01),而UVB + 20 mg/L黄芪甲苷组细胞内p53、p38、MMP-9和HMGA-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UVB组显著降低(P < 0.01)。 结论 黄芪甲苷可有效抑制UVB引起的表皮细胞光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氢气是否能通过自噬途径调节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方法 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氢气组(仅用富氢培养液培养),1、10、50 mJ/cm2 UVB组,1、10、50 mJ/cm2 UVB + 氢气组,50 mJ/cm2 UVB + 3甲基腺嘌呤(3MA)组,50 mJ/cm2 UVB + 雷帕霉素组,50 mJ/cm2 UVB + 3MA + 氢气组,50 mJ/cm2 UVB + 雷帕霉素 + 氢气组。细胞经过不同处理培养12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LDH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提取蛋白检测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上清液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HMGB1和IL-6的水平。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诱导的HaCaT细胞LDH释放增多,细胞活力下降,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释放增加(均P < 0.05)。与UVB组相比,氢气可减少LDH释放,提高细胞活力,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减少(均P < 0.05)。与50 mJ/cm2 UVB组相比,50 mJ/cm2 UVB + 3MA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进一步增加(P < 0.05),而50 mJ/cm2 UVB + 雷帕霉素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减少(P < 0.05)。与50 mJ/cm2 UVB + 氢气组相比,50 mJ/cm2 UVB + 氢气 + 3MA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和IL-6表达增加(P < 0.05)。 结论 UVB照射可以诱发自噬蛋白表达增加 ;富氢液可以下调UVB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而这一过程是通过激活自噬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安石榴苷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 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安石榴苷组、UVB组、安石榴苷 + UVB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碘化丙锭(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测定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P38、JNK、ERK的磷酸化水平变化。 结果 MTT试验示,10 ~ 40 μmol/L安石榴苷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有较佳的预保护作用。UVB组HaCaT细胞强Hoechst和强PI双染细胞较空白对照组增多,安石榴苷 + UVB组较UVB组减少。流式细胞仪分析,UVB组凋亡细胞百分率(9.82% ± 0.11%)高于空白对照(1.24% ± 0.91%,P < 0.01),而安石榴苷(10、20、40 μmol/L) + UVB组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38% ± 0.14%、5.24% ± 0.17%、3.77% ± 0.11%)较UV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UVB组MMP1 mRNA相对表达量(12.376 ± 0.602)高于空白对照组(1.007 ± 0.147,P < 0.01),而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0.103 ± 0.006)低于空白对照组(1.006 ± 0.139,P < 0.01),安石榴苷组MMP1及TIMP1 mRN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安石榴苷预处理的HaCaT细胞经30 mJ/cm2 UVB照射后MMP1 mRNA相对表达量较UVB组降低(均P < 0.01),而TIMP1 mRNA较UVB组升高(均P < 0.01)。Western印迹示,经UVB照射后,HaCaT细胞p-ERK、p-JNK及p-p38表达升高(均P < 0.01)。安石榴苷组HaCaT细胞p-ERK、p-JNK及p-p38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 > 0.05),而安石榴苷 + UVB组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 < 0.01)。 结论 安石榴苷对UVB引起HaCaT细胞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对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 方法 使用4.5、10和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 h和12 h,同时设相同处理但不照射UVB的细胞为对照细胞。另设观察组,在照射后立即(包括对照细胞),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E64D(10 μg/L)和胃酶抑素(10 μg/L)的培养基孵育4 h和12 h,以阻断对p62的降解。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HaCaT细胞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4 h,p62表达水平(p62与内参的比值为0.473 ± 0.022)较对照细胞(0.246 ± 0.038)升高(t = 15.27,P < 0.05);阻断溶酶体后,细胞新生p62的水平(0.445 ± 0.035)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44 ± 0.016)相比,仍为上调(t = 7.62,P < 0.05)。在4.5 mJ/cm2 UVB照射细胞后12 h,与对照(0.254 ± 0.035)相比,HaCaT细胞p62表达上调(0.497 ± 0.047,t = 22.89,P < 0.05);阻断溶酶体后,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57 ± 0.025)相比,p62表达水平仍然上调(0.548 ± 0.051,t = 17.42,P < 0.05)。4.5 mJ/cm2和50 mJ/cm2 UVB照射后4 h和12 h,对照细胞和照射细胞间的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阻止溶酶体对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也未能发现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P > 0.05)。 结论 p62表达在不同剂量UVB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存在差异调控,并且这种调控效应与自噬体形成可能没有生物学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紫檀芪对HaCaT细胞急性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防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S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紫檀芪作用后HaCaT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坏死率,筛选无毒性紫檀芪浓度。HaCaT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UVB组和2.44、4.88、9.75 μmol/L紫檀芪组及2.44、4.88、9.75 μmol/L紫檀芪 + UVB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紫檀芪和UVB处理前后HaCaT细胞内Nrf2核转位情况,定量PCR检测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ELISA检测CAT和SOD活性。结果 MTS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44、4.88和9.75 μmol/L紫檀芪对HaCaT细胞无毒性作用。对照组Nrf2胞质蛋白1.03 ± 0.08、胞核蛋白1.04 ± 0.11;与对照组比较,2.44、4.88和9.75 μmol/L紫檀芪组Nrf2胞质蛋白和胞核蛋白均无明显变化,UVB组Nrf2胞质蛋白无明显变化,但Nrf2胞核蛋白显著增加(1.77 ± 0.08,q = 17.24,P < 0.01)。与对照组及UVB组比较,2.44、4.88和9.75 μmol/L紫檀芪 + UVB组Nrf2胞质蛋白浓度均显著下降(0.86 ± 0.10、0.87 ± 0.11、0.46 ± 0.11,均P < 0.05),胞核蛋白浓度则显著升高(2.38 ± 0.11、2.57 ± 0.11、2.07 ± 0.13,均P < 0.01)。q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UVB照射对CAT 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5),对SOD mRNA表达则无明显影响(P > 0.05),2.44、4.88和9.75 μmol/L紫檀芪组CAT和SOD的表达亦均无明显变化(P > 0.05)。然而,2.44、4.88、9.75 μmol/L紫檀芪可减轻UVB对CAT表达的抑制(P < 0.05),并上调SOD的表达(P < 0.05)。ELISA显示,UVB照射可显著降低HaCaT细胞内CAT和SOD活性(均P < 0.001),2.44、4.88、9.75 μmol/L紫檀芪可减轻UVB对CAT和SOD活性的抑制作用(P < 0.05),但其活性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紫檀芪可通过激活Nrf2通路,上调其下游抗氧化物酶CAT、SOD表达,防御HaCaT细胞急性UVB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维A酸ECPIRM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CPIRM及ATRA与IL-17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后对其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IL-17(20 μg/L)刺激HaCaT细胞或与ECPIRM(80 μmol/L)、ATRA(5 μmol/L)共培养2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提取总RNA,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 低浓度ECPIRM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对HaCaT细胞生长出现抑制现象,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ATRA抑制HaCaT细胞生长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IL-17刺激HaCaT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20.312 ± 2.053 ng/L、4.05 ± 0.47)与对照组(11.427 ± 0.929 ng/L、1.00 ± 0.03)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CPIRM作用后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12.470 ± 1.897 ng/L、0.82 ± 0.12)与IL-17刺激组(20.312 ± 2.053 ng/L、4.05 ± 0.47)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TRA作用后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12.694 ± 1.478 ng/L、0.87 ± 0.16)与IL-17刺激组(20.312 ± 2.053 ng/L、4.05 ± 0.47)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ECPIRM处理组、ATRA处理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17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IL-1β,ECPIRM及ATRA对其诱导的HaCaT细胞IL-1β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氢睾酮(DHT)在HaCaT细胞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素,DHT组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DHT,LY294002 + DHT组在加入50 μmol/L 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40 min后加入100 nmol/L DHT,PD98059 + DHT组即在加入50 μmol/L ME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40 min后加入100 nmol/L DHT。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DHT对HaCaT细胞SREBP-1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DHT作用于HaCaT细胞后蛋白激酶B(AKT)、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情况。 结果 DHT可呈浓度依赖性上调HaCaT细胞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诱导AKT、ERK的磷酸化,但对p38、JNK的磷酸化无明显激活作用。LY294002预处理后HaCaT细胞SREBP-1c mRNA的表达较单纯DHT组明显降低(t = 9.406,P < 0.05);SREBP-1蛋白水平降为0.7113 ± 0.0313,与单纯DHT组2.2577 ± 0.06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9.498,P < 0.05)。而PD98059预处理后,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单纯DH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HT可诱导HaCaT细胞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绿原酸在乙二醛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1 mmol/L乙二醛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细胞衰老模型。用5、10、20、40、80 μmol/L绿原酸和乙二醛共同处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出绿原酸的有效浓度。1 mmol/L乙二醛分别与有效浓度的绿原酸(10、20、40 μmol/L)共同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基因p16INK4a 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100% ± 6.90%)相比,乙二醛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55.65% ± 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乙二醛组细胞增殖相比,除乙二醛 + 5 μmol/L绿原酸组(55.36% ± 2.58%)外,乙二醛 + 10、20、40、80 μmol/L绿原酸组对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地保护作用(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0.75% ± 1.32%、67.65% ± 1.90%、75.71% ± 3.25%、75.69% ± 2.38%),呈剂量依赖性,40 μmol/L绿原酸达高峰,80 μmol/L绿原酸与40 μmol/L组相比,细胞活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筛选出绿原酸的有效浓度为10 ~ 40 μmol/L。与空白对照组衰老细胞比例(13.00% ± 2.22%)比较,加入乙二醛后,衰老细胞明显增多(35.65% ± 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乙二醛组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相比,分别加入10、20、40 μmol/L绿原酸与乙二醛共培养后,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31.50% ± 2.13%、22.31% ± 3.11%、19.32% ± 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衰老基因p16INK4a mRNA的表达比较,乙二醛组明显增高(2-ΔΔCt:1.00 ± 0.06比0.26 ± 0.05,P < 0.01),分别加入10、20、40 μmol/L绿原酸与乙二醛共培养后表达下降(0.88 ± 0.08、0.73 ± 0.06、0.68 ± 0.04,P < 0.05)。 结论 绿原酸在乙二醛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中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黑素细胞迁移及c-ki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5、10、20、30 μmol/L)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活性影响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 + 细胞)、药物对照组(MelM-2完全培养基 + 姜黄素)、空白对照组(仅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及实验组(MelM-2完全培养基 + 姜黄素 + 细胞),用MTS法分别检测培养24 h、48 h后细胞活性。划痕实验检测黑素细胞迁移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细胞c-kit 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分为对照组(仅添加MelM-2完全培养基 + 细胞)及3个浓度(5、10、20 μmol/L)实验组。 结果 不同浓度(5、10、20、30 μmol/L)姜黄素培养基培养黑素细胞24 h、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组均可明显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P < 0.05),其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48 h时,5、10、20 μmol/L姜黄素均能显著抑制黑素细胞迁移(均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各浓度(5、10、20 μmol/L)姜黄素作用48 h后,均可明显抑制黑素细胞c-kit mRNA相对表达量(均P < 0.05)。 结论 低浓度的姜黄素(≤ 20 μmol/L)对黑素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0 μmol/L的姜黄素能够促进黑素细胞的凋亡。姜黄素(≤ 20 μmol/L)可抑制黑素细胞的迁移,并下调人表皮黑素细胞c-kit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喜树碱对低氧(2% O2)培养下HaCaT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外用喜树碱治疗银屑病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HaCaT细胞分为实验组和溶媒组(对照组),实验组为喜树碱 + DMEM培养液,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 nmol/L;溶媒组为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DMEM培养液。不同浓度的喜树碱作用于HaCaT细胞12、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用以上浓度处理低氧诱导12 h的HaCa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将HaCaT细胞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每组内再分喜树碱干预组(100 nmol/L)和非干预组(溶媒对照组),培养12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Levene′s test、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和析因分析。结果 不同浓度喜树碱作用12、24、48、72 h后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200 nmol/L喜树碱作用12 h,100、200 nmol/L喜树碱作用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66 ± 6.46)%、(33.11 ± 4.63)%、(56.31 ± 1.69)%,与同时段溶媒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低氧诱导12 h,25、50、100、200 nmol/L 喜树碱处理后HIF-1α蛋白表达分别为0.348 ± 0.065、0.261 ± 0.112、0.115 ± 0.043、0.045 ± 0.024,与溶媒组(1.445 ± 0.3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喜树碱干预(100 nmol/L)与非干预的HIF-1α mRNA表达(△Ct值)分别为:常氧组-5.575 ± 0.29、-5.451 ± 0.21;低氧组-6.543 ± 0.57、-6.203 ± 0.31;低氧较常氧条件下HaCaT细胞HIF-1α mRNA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9.856,P < 0.05);喜树碱干预和非干预组间HaCaT细胞HIF-1α mRNA的表达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667,P > 0.05)。结论 100 nmol/L喜树碱可抑制HaCaT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对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