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与多重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药物的耐药性,筛选出35株多重耐药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结果 35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CTX-M-1、TEM、SHV的检出率分别为51.4%、31.4%、14.0%;OPrD2基因的阳性率为28.6%;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aac(6′)-Ⅱ、aac(6′)-Ⅰ、ant(3″)-Ⅰ和ant(3″)-Ⅱ的阳性率分别为20%、2.86%、14.3%和17.1%;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中,CTX-M-1、TEM、SHV、aac(6′)-Ⅱ和ant(3″)-Ⅰ的检出率为45.4%、9.1%、27.3%、36.4%和27.3%,未检出aac(6″)-Ⅰ和ant(2″)-Ⅰ基因.结论 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常见的有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OPrD2基因和氨基糖苷类基因.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参与形成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院短期内分离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药物耐药基因和外膜蛋白基因opr D2携带情况,并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分离的对临床常用7类抗菌药物耐药或中介的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选出广泛耐药株和泛耐药株。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OXA、CTX-M、TEM、PER、GES、DHA、IMP、VIM、NDM、SPM、CARB和KPC)、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rmt A、rmt B)、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ant(3″)-Ⅰ)及opr D2基因,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3株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泛耐药菌10株。23株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的有OXA-1群、OXA-10群、TEM、PER、CARB、VIM、arm A、rmt B、aac(6')-Ⅱ、aac(3)-Ⅱ、ant(3″)-Ⅰ,阳性率分别为21.7%、39.1%、47.8%、87.0%、26.1%、4.3%、8.7%、47.8%、60.9%、52.2%、47.8%。opr D2基因阳性8株,阴性15株,基因缺失率达65.2%(15/23)。阳性基因与Gen Bank中已知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9%。10株泛耐药菌的PFGE图谱分为4个型,其中主流型A型有6株,B型2株,C型、D型各1株,且A型、B型均来自烧伤外科。结论我院2012年10月分离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外膜蛋白opr D2基因缺失是其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存在多种耐药基因组合模式。同时我院发生了小规模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克隆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的存在类型。方法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药敏试验,从17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且产ESBLs的菌株,用PCR检测ESBLs基因。结果17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8.9%,而对其余10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0.3%~88.6%;20株多重耐药的菌株中,CARB基因阳性3株(15%),20株OprD2基因均缺失(100%),其余基因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可能与OprD2基因缺失有关。CARB基因国内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剂与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的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标准菌株对医院常用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用PCR法检测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结果: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苯扎溴铵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32 pg/mL,高于标准菌株最低抑菌浓度(P<0.01);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阳性率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苯扎溴铵耐药;消毒剂与磺胺类等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携带率较高,细菌携带qacE△1-sul1基因是消毒剂耐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究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对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不同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来自不同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59株,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采用三维水解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多重耐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结果 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三维实验检测,其中15株产MBL、13株产AmpC酶。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加入MC-207,110后约38%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MIC下降4个梯度。检测试验菌株,21株携带IMP基因,18株携带ampC基因;检测OprD2通道蛋白,159株中约有48%的菌株OprD2丢失。结论北京友谊医院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不是IMP、AmpC水解酶;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外排泵及外膜孔道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VEB、PER、GES、TLA、IBC、CTX-M、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和AmpC酶基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占75.7%;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1.9%和91.7%;对其他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他啶46.7%、亚胺培南38.2%、左旋氧氟沙星30.2%、环丙沙星28.3%、阿米卡星5.0%。16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TEM、CTX-M、OXA和GES型β-内酰胺酶菌株84株(49.7%);质粒介导AmpC酶23株(13.6%)。PFGE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仅3株具有同源性,呈散发流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率高,呈多重耐药且散发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医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携带现状及其耐药基因与菌株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法,对广东省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三类整合子及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并检测阳性菌株整合子可变区。结果在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23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有7株携带Ⅱ类整合子,有1株携带Ⅲ类整合子的基因。随机选取三类整合子携带菌各1株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Ⅰ类整合子得到aac-3+aad2的组合形式;Ⅱ类整合子得到CmlA耐药基因盒;Ⅲ类整合子得到bla-MAP耐药基因盒。结论广东地区医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的检出率最高,检出1株携带Ⅲ类整合子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13年6-9月,分离该院不同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28株,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类鉴定及耐药分析.PCR扩增及测序-内酰胺酶、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等抗性基因及IS插入元件及整合子等. 结果 78.6%菌株为多药耐药菌,14.3%菌株为广泛耐药菌,7.1%的菌株为泛耐药菌. 100%菌株不仅对一代/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且对三代/四代抗生素CRO、CAZ、 FEP及单环-内酰胺类(ATM)、氟喹诺酮类(CIP、LEV)、氨基糖苷类(AN)及磺胺类(FD)耐药.特别是92.9%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质粒介导的D类-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aOXA、氟喹诺酮类[aac(6')-Ib-cr、qnrA及qnrD]及氨基糖苷类(aacA4、 aadA1及 aacC2)为主要基因型.100%菌株复合携带blaOXA、aac(6')-Ib-cr及aacA4等抗性基因及整合酶int1基因.85.7%菌株携带ISCR1.全部菌株为同一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克隆群,且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优势基因型为ST2. 结论 云南昆明第三人民医院ICU病房可能存在ST2多耐产碳青霉烯酶A. baumanni院内感染流行,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流行病学及临床深入调查.防控措施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当地医院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地区引起临床感染的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药基因检出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该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共分离出62株,所有符合条件的菌株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及社区门诊不同感染部位培养检测标本,剔除同一患者相同标本检出的重复菌。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该菌进β2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VIM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磺胺类耐药基因和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进行测序。结果62株该菌经PCR检测显示oprD2扩增检测呈缺失型、aac(6')-Ⅰb型、aac(6')-Ⅱ型AMEs、qacE△1-sul1型耐消毒剂、TEM型β2内酰胺酶等基因扩增阳性。结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以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膜孔蛋oprD2基因为主)对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明显高于其他菌株、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与2种16SRNA甲基化酶基因型为主。多重耐药与非多重耐药菌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携带两种毒力基因菌株耐药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以相应方法分别检测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常见β内酰胺酶的表达,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及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主动外排系统的激活。结果 20株PDR铜绿假单胞菌中,可检出的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16株(80%):产AmpCs酶菌株16株(80%),其中产超广谱AmpCs酶(extended-spectrum AmpCβ-lactamases,ESACs)12株(60%),产ES-BLs菌株14株(70%),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1株(5%);膜孔蛋白OprD呈不同程度缺失的菌株11株(55%);主动外排系统中MexA-MexB-OprM、MexC-MexD-OprJ、MexE-MexF-OprN、MexX-MexY-OprM呈过度激活的菌株分别为5株(25%)、3株(15%)、4株(20%)、1株(5%)。65%PDR铜绿假单胞菌存在2种或2种以上耐药机制,以高产β内酰胺酶合并膜孔蛋白OprD缺失最多见。结论高产AmpCs和(或)ESBLs,合并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或主动外排泵的激活,是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西安地区四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151株,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携带情况。结果151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 ICU (37.1%)、神经内科 ICU (27.1%)及烧伤科(19.9%);所检菌株对多黏菌素 B 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94株携带 VIM 基因,32株携带IMP 基因,5株携带 SPM 基因,3株携带 SIM 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表达有关,耐药基因以 VIM、IMP 为主,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云浮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结果 25株铜绿假单胞菌未发现对多黏菌素B耐药,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0%、32%、24%、28%和24%,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SHV、DHA-1、PER和IMP-9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2%、12%、8%、12%、12%和12%,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室证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分离的来自不同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59株。测定单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联合用药的MIC,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IC),判断药物组合的效应。结果 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单药MIC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0推荐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低,呈现多重耐药表型。不同药物组合对于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全部菌株在亚胺培南单药耐药的情况下,亚胺培南+妥布霉素表现出53.3%的相加作用,美罗培南+妥布霉素的相加作用与此类似,接近50%。结论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通常情况下也会对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等产生多重耐药性。对于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体外实验表现出较高比率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58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黑马迪尔的96NE板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并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与t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有84株(占14.3%)。单危险因素及多危险因素分析得出既往入住ICU治疗、机械介入、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27.4%,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5%、9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61.5%下降到2012年的39.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38.5%、38.5%、46.2%上升到2012年的52.2%、52.2%、78.3%。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应重视监测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还应重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n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MPRPA)的耐药特征,探讨该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相关基因VIM-2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共1426株,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用复合纸片法筛查IMPR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金属酶相关基因VIM-2进行检测并测序确定。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26株PA中,IMPRPA为910株(63.8%),非IMPRPA为516株(36.2%);IMPRPA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除四环素外,均显著高于非IMPR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910株IMPRPA均为多重耐药株,多重耐药率为63.8%,显著高于非IMPRPA的5.0%(71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10株IMPRPA中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168株,占18.5%(168/910);168株IMPRPA采用PCR扩增,检出135株IMPRPA(80.4%,135/168)携带有blaVIM-2型基因。结论IMPRPA耐药性强,多重耐药现象严重,VIM-2型金属酶基因型在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IMPRPA菌株中检出率高,但该基因并不是PA产余属B-内酰胺酶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宅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5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占70.7%,其次是分泌物和血液,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多黏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其次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7.6%、22.7%和28.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呼吸道,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不断出现,临床应加强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控,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CU引起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ID-GNB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3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78.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7%,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均为66.7%,庆大霉素60.6%,哌拉西林57.6%,头孢他定42.4%;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结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有较高敏感性;对大部分其它青霉素类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ICU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所有分离菌株,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1531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共868株(56.7%),革兰阳性菌381株(24.9%),真菌225株(14.7%)。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13.3%)、鲍曼不动杆菌(12.1%)、大肠埃希菌(9.7%)、铜绿假单胞菌(7.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0%)。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6%)、溶血性葡萄球菌(3.3%)、表皮葡萄球菌(3.1%)、粪肠球菌(2.3%)、肺炎链球菌(1.9%)。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对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结论 ICU病房感染的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率高,用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使用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用PCR技术扩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以明确其基因型。结果:40株大肠埃希菌中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菌株32株,耐药率为80.0%(32/40),其中aac(3)-Ⅰ 2株,占6.3%(2/32),aac(3)-Ⅱ 28株,占87.5%(28/32),aac(6′)-Ⅰ 12株,占37.5%(12/32),aac(6′)-Ⅱ 8株,占25%(8/32),ant(2″)-Ⅰ 4株,占18.8%(6/32),ant(3″)-Ⅰ 9株,占28.1%(9/32)。结论: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大肠埃希菌比较普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ac(3)-Ⅱ和aac(6′)-Ⅰ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