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研究发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血清型或基因组种.钩端螺旋体的传播受菌株、宿主免疫力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钩端螺旋体具有强大的侵袭力及多种毒力因子,并可诱导宿主产生免疫病理损伤,从而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由于缺少用于钩端螺旋体操作的基因工具,因而人们对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机制仍所知甚少.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利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而安全、高效的疫苗则是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是在全球广泛分布的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常见人畜共患病.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最好方法是安全、有效的疫苗.本文对钩端螺旋体灭活疫苗、外膜疫苗、脂多糖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新的疫苗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3.
4.
钩端螺旋体疫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疫苗能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然而血清型特异性限制了全菌体灭活疫苗的效力.正在寻找能诱导抗各血清型交叉保护性免疫的钩体抗原.已在致病性钩体中找到保守性抗原,这些抗原能在动物模型中诱导保护性免疫.随着两株钩体全长基因组的破译,已应用反向疫苗学来鉴定钩体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总结了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介绍在心理护理方面,加强宣教,向患者说明本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情况;对于高热患者宜采用物理降温加强巡视,预防虚脱;密切观察出血倾向.重点注意鼻腔、肺、消化道的出血;严密观察后发症,主要观察体温、眼部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7.
王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253-254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黄疸、腓肠肌疼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病现已少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笑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58-2058
1997年1月~2003年7月我院收治83例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患者,将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3~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近期河南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流行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河南省1993—2003年钩体病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监测资料予以整理和分析。结果 1993~2003年河南省共发生钩体病2298例,年均发病率为0.23/10万,死亡57例,病死率为2.48%。发病及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病例集中在黄河北岸的新乡地区,占总发病例数94.82%。8~10月为发病高峰,占全部病例的92.13%。临床分型以流感伤寒型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1.58%。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2.50%,黄疸出血群为66.60%。年均鼠密度为4.09%,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在鼠肾中分离出13株钩端螺旋体,均为黄疸出血型。结论 我省钩体病人间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型,鼠类是主要传染源,流行形式为稻田型,以接触疫水为传播途径。疫区范围缩小是我省钩体病发病和死亡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怀远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庆  李玉珍  李俊 《淮海医药》2004,22(4):259-261
目的 了解怀远县钩端螺旋体病 (钩体病 )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点及调查对象 ,血清标本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并与国家标准 1 5群 1 5株对照确定血清群 ,对动物肾标本接种培养鉴定血清群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总感染率达 4 .37% ,感染血清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 ,占 97.5 6 % ,平均抗体滴度较高 ,为 1∶ 337.79,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县内不同河系分布有所不同 ,涡河以南感染率 (9.80 % )高于涡河以北 (0 .4 9% ) (χ2 =1 7.32 ,P<0 .0 1 ) ;农作物种植种类不同也有明显差异 ,水稻种植区感染率 (1 0 .0 6 % )明显高于非水稻种植区 (1 .98% ) (χ2 =1 5 .4 6 ,P<0 .0 1 ) ,黑线姬鼠为我县黄疸出血群钩体主要的动物宿主 ,感染率为 38.4 6 %。结论 怀远县钩体疫源地类型已由既往的经济疫源地向自然疫源地过渡 ,为混合型疫源地 ,流行形式与稻田型一致 ,以黄疸出血群为主 ,黑线姬鼠为主要动物宿主 ,并从血清学及病原学方面证实了“南黄北移”现象的存在 ,为怀远县乃至整个淮北地区钩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疫苗安全管理中,冷链管理是重中之重。本文以文献回顾形式,介绍了我国疫苗监管情况,分析了我国冷链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监督、管理和技术经验,提出了完善立法和标准、降低冷链配送成本、完善偏差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化追溯平台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vaccines and can be manufactured quickly and inexpensively to counter seasonal or pandemic influenza. Lyophilization is widely used in vaccine production. However, it requires a longer production cycle and large-scale equipment, thus posing a considerable financial burde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 potential solu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liquid LAIV, which can increase the yield and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influential factors of LAIV, such as potential stabilizing excipients and pH, were optimized by an orthogonal design. We found that pH i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for the stability of LAIV; salt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l virus titer are also important for LAIV stability. With these data, we developed a liquid formulation consisting of 2.5% sucrose, 0.1% monosodium glutamate, 1% arginine, and 0.5% human serum albumin, with pH ranging from 6.2 to 6.9 (optimum pH 6.5-6.7), for optimal production of monovalent or trivalent LAIVs. This liquid formul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considerably improve vaccine production capacity to compensate for the immense shortfall in influenza vaccines globally.  相似文献   

13.
杨海涛 《药学进展》2022,46(5):339-346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信使RNA(mRNA)疫苗研发的巨大成功,mRNA疫苗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受到了科学界、产业界和资本的认同和追捧。同时应用mRNA疫苗技术研发新型治疗性和预防性肿瘤疫苗,也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虽然目前还没有临床上市的mRNA肿瘤疫苗,但是许多制药企业已经开展了肿瘤疫苗研发管线,相当一部分产品也已进入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阶段。肿瘤疫苗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也是继肿瘤化疗、放疗、细胞免疫治疗之后的新型治疗方式。当然肿瘤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很多因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品或者药物,肿瘤疫苗距离临床使用还有一段比较曲折和艰难的道路。通过对目前肿瘤疫苗研发过程遇到的技术瓶颈、疫苗制备过程中的政策法规挑战以及肿瘤疫苗研发的临床前景进行分析,期待为肿瘤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希望其能够尽快进入临床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郭中平 《中国药事》2012,26(8):795-800
目的 分析研究我国疫苗质量标准现状以及与国外相关技术法规的差异,探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疫苗质量标准的途径.方法 将《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UP)和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WHO TRS),与《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国药典》三部收载的疫苗品种质量标准进行比对.结果与结论 应进一步加深生产企业对疫苗国家标准的理解,找出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差距,推动我国疫苗生产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芬  李雪  李香玉 《中国药事》2022,36(1):25-31
目的:在我国新冠疫苗研制与生产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为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公开信息,以及调研,梳理了国内外新冠疫苗的研制、生产与监管的现状.结果 与结论:为应对新冠疫情的流行,我国加快了新冠疫苗的研制和生产进程,对此,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为保证疫苗质量和保障疫苗供应,在可供借鉴的监...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临床试验机构质量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儿科临床试验质量提供优化建议。方法:对中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网内14所儿科临床试验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导出至Excel 2016进行统计,分析各机构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人员设置、质控内容、质控标准制定等情况。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4份,回收有效问卷1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14所临床试验机构均能够在质量管理方面履行相应的职责,但仍存在需要加强的方面。结论:在儿科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积极应用科学质量管理方法、合理人员配置、完善机构办公室质控,同时,在儿科人群临床试验协作网范围内制定统一质控标准将利于进一步提升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辉  刘建阳  毛群颖  梁争论  徐苗 《药学进展》2022,46(10):745-750
mRNA疫苗具有研发和生产周期短、易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但作为一类全新的疫苗,其质量控制仍缺少系统的质量研究数据和经验。通过梳理mRNA疫苗质控相关指南文件和文献,总结归纳疫苗质控项目和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标准物质等质控要点,旨在为mRNA疫苗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药品风险管理是围绕药品安全性问题开展的,通过上市前研究或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完成药品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审核和风险沟通的系统过程.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其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对我国疫苗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梁昊宇  蔡彤  裴宇盛  曾明  王斌 《中国药事》2017,31(7):780-784
目的:建立动态浊度法检测伤寒Vi多糖疫苗的细菌内毒素。方法:参考《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采用动态浊度法对伤寒Vi多糖疫苗中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并对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和干扰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本次试验内毒素浓度在0.03125~1.0 EU·mL-1,r=-0.9972,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干扰试验样品回收率在50%~200%。伤寒Vi疫苗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600 EU·mL-1。样品的内毒素值从低于检测限到125.7 EU·mL-1结论:采用动态浊度法监控伤寒Vi多糖疫苗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 growing interest in a field of vaccinology that we have named vaccinomics. The overall idea behind vaccinomics is to identify genetic and other mechanisms and pathways that determine immune responses, and thereby provide new candidate vaccine approaches. Considerable data show that host genetic polymorphisms act as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to vaccine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examples of the role of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genomics in understanding immune responses to vaccination, which are highly variable across the pop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HLA genes, non-HLA, and innate genes in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immune responses to viral vaccines are examined using population-based gene/SNP association studie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mune response gene variants and vaccine-specific immunity may assist in designing new vaccines. At the same time, application of state-of-the-art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is desired to provide new genetic in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