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58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对照组使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及高压氧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耳后注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耳后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3.
【】 目的 探讨经常规治疗无效特发性突聋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病史在15天以上1月以内,常规治疗无效的特发性突聋患者34例,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听力变化,并且与常规治疗无效又不愿接受鼓室注射而继续常规治疗的患者24例进行对比。结果 2年内共纳入了34患者(中途退出2例,完成最终随访和观察的58例)。发现34例接受鼓室注射的患者,其听力改善有效率达到50%,气导纯音听阈均值为(48.13 ± 20.52)dB;24例不愿接受注射患者,有效率10%,气导纯音听阈均值为(63.40±18.21)dBHL 。结论 鼓室内应用激素能改善常规治疗无效特发性突聋患者的听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突发性聋耳内镜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60例中重度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内镜鼓室注射地塞米松1 mL。统计分析两组听阈、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简易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听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听阈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结论:突发性聋耳内镜鼓室注射地...  相似文献   

5.
<正>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但其病因尚不明确,迄今为止,还没有使患者听力完全恢复的特效疗法。国内多采用综合治疗,如大剂量全身静脉使用类固醇激素、血管扩张剂、溶栓剂、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大剂量全身使用类固醇激素对于一些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突发性聋患者来说,其副作用是破坏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我科自2010年开始,尝试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方式来治疗糖尿病突发性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7.
王晓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82-1783
目的 探讨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43例分为静脉组22例,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鼓膜穿刺组21例,给予耳后乳突区皮质下注射甲泼尼龙.结果 静脉组和耳后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80.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用量少,靶向性好,疗效显著,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70例(8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鼓室给药组(A组,44耳)和全身给药组(B组,38耳),鼓室给药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全身给药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20天后复查听力,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鼓室给药组(A组)36耳有效,无效8耳,总有效率81.8%;全身给药组(B组)23耳有效,15耳无效,总有效率60.5%。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比全身性给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糖尿病人突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55例患有糖尿病的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扩血管等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再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将5g/L地塞米松0.5ml注入鼓室,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对照组只予扩血管等一般性治疗。一个疗程结束时重复测试纯音听阈,按照2005年济南会议确定的疗效分级标准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24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效率为68.57%;对照组中5有效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25%;治疗组血糖异常发生记录到2次(0.06%),对照组血糖异常发生记录到1次(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异常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糖尿病人突发性聋是有效的、安全的,可考虑作为有激素禁忌证的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难治性突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经全身系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突聋患者36例,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法注入地塞米松2.5 mg·次-1,隔日1次,连续应用5∽7次。比较鼓室注射前后0.5∽4 k 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差异,下降10 db以上为有效。分析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鼓室内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全组病例气导平均听阈分别为(62.36±19.09)d BHL;和(52.94±17.29)d BHL,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差异明显(P〈0.01);其中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25%。无鼓膜穿孔及眩晕、听力下降的病例。结论:耳内镜下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难治性突聋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经全身系统治疗无效突聋患者的后续治疗选择。一般治疗无效者,应尽早采用本疗法。  相似文献   

11.
林勇生  孙建军  刘娅  刘阳 《北京医学》2013,35(6):458-460
目的 评价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5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入62.5 mg/ml甲泼尼龙0.4~0.5ml,每隔3d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选择16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但未行鼓室注射给药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8.0%(7/25),对照组为6.3% (1/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内治疗无效组与有效组的年龄[(35.5±14.8)岁vs.(46.3±6.0)岁]、发病时间[(40.0±26.0)d vs.(16.9±7.4)d]、治疗前气导纯音听力均值[(88.8±31.1)dB vs.(73.9±12.4)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对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经规范常规全身用药治疗2周后无效的突发性耳聋25例,经耳内镜行利多卡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治疗,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纯音听阈测听及检查鼓膜情况,听力疗效评价采用平均听阈(PTA)下降≥15 dB为有效。结果:25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为8例,有效率为32%。比较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情况,500、1 kHz、2 kHz听阈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是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雪莲  江文霞 《海南医学》2010,21(20):145-147
目的了解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科的27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突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2±15.54)岁,其中31-55岁者152例(54.5%),又以51-55岁年龄组最多(12.2%),男女性别比为1.05:1。每年2月、6月、9月为发病最高月份,1月、8月、12月份发病最低的月份。平均住院天数为(12.85±5.44)d。疗效方面,痊愈占31.23%,显效占24.34%,好转占22.69%,无效占21.74%。结论突聋的发生有一定临床特点,健康教育针对其发病特点,采取患者健康教育与高发群体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院前预防、住院治疗、院后听力干预一体化模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在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均以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突发性聋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突发性耳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48例居住海拔>3000米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变位试验及眼震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分为突发性耳聋伴BPPV组45例(BPPV组)和突发性耳聋不伴BPPV组103例(不伴BPPV组);根据听力曲线再将2组分为4型:低中频下降型(Ⅰ型)、中高频下降型(Ⅱ型)、平坦型(Ⅲ型)、全聋型(Ⅳ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伴BPPV患者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3~12个月.结果BPPV组中高频下降型患者较多(48.89%),不伴BPPV组中平坦型患者较多(43.69%),BPPV组治疗后听力的听阈降低值[(16.74±3.72)dB]低于不伴BPPV组[(25.59±3.46)dB],BPPV组总有效率(35.56%)低于不伴BPPV组(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经手法复位后均治愈.结论 高原地区突发性耳聋伴BPPV治疗后听力改善不明显,疗效较差,耳石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邵军  郭广威  苏纪平 《广西医学》2009,31(6):778-780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对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探索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的挽救治疗手段。方法对47例(47耳)常规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经鼓膜穿刺向鼓室内注入甲泼尼龙混悬液约0.5m1(20邛喀),使药液进入圆窗龛1).L/3d,共4次。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3d,分别测试受治疗耳的纯音听阈,比较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均值(era),下降15dB HL以上为有效。结果47例经治患者14例有效,33例无效,有效率为29.8%。治疗前PTA为(67.59±16.57)dBHL,治疗后为(53.65±18.75)dBHL,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治疗时间短、不伴有眩晕的患者治疗效果好;听力下降的程度和听力下降的类型以及是否伴有耳呜、糖尿病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可作为常规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的挽救治疗手段,亦可作为避免全身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副作用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与血清脂质代谢、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聋住院患者100例的病史特点、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检测其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血尿酸的含量。结果突发性聋组高密度胆固醇低于对照组,血尿酸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的高密度胆固醇、尿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密度胆固醇下降、尿酸代谢紊乱是突发性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激素作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接受常规治疗加全身应用激素2周效果不佳,其中52例接受鼓室注射激素,另外44例拒绝鼓室内注射而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比较气导听阈(0.5、1.0、2.0、4.0 k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分析两组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结果。结果鼓室注射组听力提高10 dB以上的患者16例,有效率为30.8%;而对照组仅有3例,有效率为6.8%。两组听力改善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室内激素注射对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科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和疾病认知水平的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后突发性耳聋患者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健康教育后患者在提高听力水平、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方面优、良比例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的预后与常见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突发性聋患者的病历。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微循环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类药物、高压氧治疗。对于伴有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疗程2~4周。统计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发病至初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是否伴有眩晕与耳鸣等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痊愈30例,显效48例,痊愈率为24.19%,痊愈、显效率为62.90%。年龄<60岁各组与61~75岁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病程<7d、7~14d、>14d的3组疗效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初诊听力损失轻、中度与重、极重度疗效差异显著(P<0.05)。初诊听力曲线上升型、平坦型与下降型的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P<0.01)。结论:>60岁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显著下降;发病后初诊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发病>14d就诊疗效明显不佳;初诊听力曲线为平坦型和上升型、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