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法”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法”,也称“和解法”,为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但对“和法”的含义,古今医家却没有统一的认识。目前全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方剂学》则认为:“凡是利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方剂学中蕴涵着深邃的中华医药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方剂学的翻译质量对中华医药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是中医方剂学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方剂学中的"气"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指运行于体内的人体机能的原动力、某种症象、脏腑等器官的功能、与疾病相关的某种气候等,"气"的含义确定依赖于语境。译者在翻译中医方剂学中的"气"时,应当根  相似文献   

3.
基于方剂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方剂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剂学教学课堂进行探索,通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环节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再通过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教”与“学”模式的最优结合。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对提高方剂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中医方剂学》部分 1.试述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意义,并举例说明之 2.试述方剂加减变化的种类及其意义 3.试述“七方”的含义及临床运用,并举例说明之 4.试述“十剂”的含义及临床运用,并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研究热点、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方剂学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818篇,均为中文文献,其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且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团队,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心性均>0.1,是方剂学教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传统课堂逐渐被多种新兴教学方式取代,且2015年后聚类“#11课程思政”内容逐渐增多并持续至今;2020年后突现的关键词“课程思政”,突变强度最高。结论:1)方剂学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强作者、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推进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2)方剂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随着时代变迁不断革新,传统课堂教学被新兴互联网教学方法取代,“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3)方剂学课程思政是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近2年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方剂学发展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华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2):714-716,716
对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分为六个阶段:即认为从“神农尝百草”到“伊尹制汤液”--方剂学的形成;先秦两汉--方剂学的萌芽与形成;魏晋隋唐宋--方剂学的发展与繁荣;金元明清--方剂学理论的成熟与完善;民国时期--方剂学在逆境中的徘徊与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方剂学发展的复苏与腾飞;尤其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方剂学整体发展成就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土家医方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土家医方剂学基本理论和论证土家医方剂结构的科学性。方法:从馆藏文献和民间原生态土家族医药文化文献中进行收集整理,把散在的各种医药书籍、手抄本、土家医名医“口碑”文献中有关方剂学的内容进行研究。结果:土家医方剂学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及组方结构。结论:土家医方剂学理论丰富,组方选药合理,主治方向明确,用法特殊,整理研究后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剂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土家医方剂学学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探讨“反佐”问题的文章日渐增多,但明显出现了无限扩大反佐内涵的现象。有感于此,笔者重温了《内经》和《方剂学》中反佐含义,分析各家所论,略述己见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呈祥  孔鹏云  杨力强 《光明中医》2022,(22):4178-4181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与临床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课,是教学中集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学科,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临床能力有重要影响。然而,学生对于方剂学的学习普遍感到信息量大,缺乏连贯性,内容抽象,难以掌握。为了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此文以“肾气丸”一节为例,对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方剂学课程进行实践探索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朱燕 《西部中医药》2013,(11):51-54
以“医方”“方论”“类方”三条经线为轴,探讨和阐释方剂学发展史,同时对历代医家方论十大名著进行剖析和诠释;较之以时代为纬线的方剂学编年史式阐述更加凸显层次分明、说理清晰及条分缕析之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医英译中的“简”与“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中医英文教材中存在的“简”与“繁”的问题,举例指出中医英文编译要符合国际中医英文教学要求,通俗明,持简驭繁,提倡使用拼音,图文并茂,同时也要忠实中医的内涵,符合中医的医学特点,不可过于凡俗。  相似文献   

12.
郑玲  姜德友 《中医教育》2011,30(4):21-24
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医英语翻译,并以诠释学翻译观探讨中医英语翻译的特征,中医和西医在体系和用语上存在巨大差异,形成诸多文化障碍,中医翻译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视域融合过程,由于中医英语翻译的特殊性,阐释和解释成为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特征之一,中医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进行中医英语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中医英语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译能力.中医英语教学应注重英语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积累,培养英语语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提高领悟力,拓宽眼界,研习中外中医英译佳作,以利于中医英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魏氏编写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是以“一般认知”、“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或设备便能加以了解或确定”作为界定西医名词用于中医英文词汇的标准,“严格的专业名词”即使与中医概念吻合也不得使用。首先这个界定标准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它使魏氏在辞典中有意无意地使用了许多不恰当的西医名词。更重要的是很多现成的英文对应词由于是专业名词而被舍弃,取而代之的则是按汉字直译的令人费解的中式英文词。西医最初传入中国时把英文名词译成中文所得到的经验,对于当前的中译英应有参考价值,但魏氏置此不顾,一味推行其仿造的英文词,不仅未能反映中医原义,而且造成英文词汇的混乱。其所谓给西方人展示的中医真实面貌,实际上只是一些中文构词习惯和比喻,认为这就是中医的精华,实质上是只承认中医乃一种通俗的东方文化而不是真正的医学。  相似文献   

15.
申光  张大伟  吴巍 《中医教育》2005,24(5):44-46
英语(医学英语方向)专业主干课程的确立涉及到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的新理念;二是英语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三是英语(医学英语方向)专业的定位.依此,以"强英语、懂专业、宽口径"作为办学特色,设立了主干课程.  相似文献   

16.
中医病症名称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症名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译好这部分术语,对于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中西医病症名称比较与归类,提出了中医病症名称的几种主要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80-2003年间,国内至少出版了24部“汉英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评析和肯定了魏迺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英文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来源和形成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源流进行研究,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分层实现标准化——中医典籍术语标准化、现代通用中医学术语标准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中成药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中成药译名尽快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关于中药说明书英译研究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中药说明书英译现状,并对其研究内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剖析,探讨目前中药说明书英译研究的特点及不足.结果提示,目前中药说明书英译研究领域主要存在研究数量较少、论文分布分散、论文内容以翻译实践为主、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针对目前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需重视理论指导,完善研究体系,加大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医是医学领域的宝贵财富,而中医英译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中医英译译者应该持有严谨的翻译态度,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双语能力和丰富的中西医医学知识及中西医英语知识,采用必要的翻译策略,才能做好中医的英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