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第虫与贾第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贾第虫病在欧美许多国家曾多次发生暴发流行。本病主要症状是腹泻,由于在旅游者中发病率高,故又称为“旅游者腹泻”。不少国家的医学、卫生工作者对此十分重视,进行了大量科研工作,并有不少报道,现将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病原生物学形态:贾第虫早在1681年被发现,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滋养体与包囊形态已有很多描述。自60年代起,应用电镜观察贾第虫的超微结构,进一步了解了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滋养体有4对鞭毛:前侧鞭毛、后侧鞭  相似文献   

2.
贾第虫病     
根据最近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蓝氏贾第虫是美国最常见的致病性肠道寄生虫。在本系列的670例中,多数患者是从国外回来的居民,其中199例(30%)是儿童。目前正对此病引起极大的兴趣,不再象多年来认为它是无害的感染了。  相似文献   

3.
对于贾第鞭毛虫在人肠组织中的情况,尚不十分清楚。现在有了粘膜活检技术,使有可能进行研究。31例粪便发现贾第鞭毛虫的患者,作十二指肠与空肠粘膜活检,进行组织学研究。全部患者的十二指肠与空肠切片,都能在肠腔中发现滋养体。偶尔亦见滋养体与粘膜紧密接触,成层地覆盖在粘膜表面。这有可能对小肠吸收过程产生机械性障碍,导致吸收不良。12例于粘膜内见有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其中4例发现在十二指肠,5例在空肠,3例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在不同的切片中可见到不同的粘膜入侵期,从进入上皮以至移到固有层。在上皮内常见单个滋养体,偶尔亦见群集成堆。贾第鞭毛虫进入粘膜的途径:一个例子是在粘膜内发现滋养体所留下的痕迹样空间中有另一个滋养体的尾部伸入;第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蓝氏贾第虫感染,在美国不仅是来自国外的旅游者的问题,而已成为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虽然儿科医师治疗了很多患者,但尚无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常用的药物有痢特灵、灭滴灵和阿的平,我们在此拟对其在给药方法、费用、疗效及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基本情况生活史:蓝氏贾第虫的滋养体寄居在人小肠上部。当随粪便进入结肠时,形成包囊。未经治疗的患者可排出包囊数月或数年。包  相似文献   

5.
贾第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成人和儿童都能感染。患者可因急性腹泻,而导致吸收障碍或严重脱水。但其流行区内有的感染者不出现症状。虽已提出许多贾第虫病的可能病因,如毒素分泌、炎症、上皮细胞损害以及重复感染等,但对其毒性的确切机理尚不明了。一旦供水系统被污染,就有可能发生社镇范围的暴发性贾第虫病。新近发现在男性同性恋者间传播,一些日托托儿站的发病数亦在渐增。本文作者介绍了各种药物治疗贾第虫病的疗效、副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致癌性,以供医生用药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贾第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第虫病是一种水源性疾病,该文对其分子流行病学、流行概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发病季节等进行了综述,并简要讨论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对该病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第虫病是一种水源性疾病,该文对其分子流行病学、流行概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发病季节等进行了综述,并简要讨论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对该病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第虫(Giardia)是一种鞭毛虫,由列文*虎克(Leeuwenhoek)发现于1681年,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病原体,贾第虫直至最近40年才被认识[1].贾第虫目前发现存在于40多种动物体内,虽然它的分类还存在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贾第虫分为三大类.其中的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又称十二指肠贾第虫(G.duodenalis)或小肠贾第虫(G.intestinalis),主要寄生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小肠,可引起以腹痛、腹泻、吸收不良为临床表现的肠道寄生虫病--贾第虫病[2](giardiasis).  相似文献   

9.
贾第虫病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贾第虫病的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并简要介绍了检测贾第虫粪抗原的商品化试剂盒及包囊活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贾第虫病的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并简要介绍了检测贾第虫粪抗原的商品化试剂盒及包囊活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流免疫电泳检测粪内贾第虫抗原诊断贾第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贾第虫患者的粪便用对流免疫电泳(CIE)法,测出其中存在贾第虫抗原。35例患者中有33例(94%)呈阳性,而40例正常人和64例其他急性腹泻患者(包括41例急性肠炎和23例急性细菌性痢疾)粪便的相应检测均为阴性。洽疗后随着虫体的消失,CIE反应亦逐渐转阴。15只受染长爪沙鼠中有14只(93.3%),自接受包囊后第2日起至第25日止,粪便CIE均呈阳性。本法是诊断贾第虫现症感染和考核药物疗效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实验在印度新德里两家医院的门诊病人中进行,选择经大便和/或十二指肠液(下称DF)检查确诊为仅有贾第鞭毛虫感染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肠道寄生虫阴性者30例作为对照。在40例确诊的患者中,28例无症状(70%),12例有症状(30%)。在有症状的患者中,75%为6岁儿童。23例经大便脂肪测定,均无脂肪吸收不良的现象。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DF和大便中IgA、IgM和IgG的水平。患者组血清IgG和IgA分别为722~2 932mg/dl(x=1444mg/dl)、82~236mg/dl(x=202mg/dl),对照组分别为1001~2559mg/dl(x=  相似文献   

13.
贾第虫(Giardia)由列文·虎克(Leeuwen Hoek)于1681年发现,作为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其致病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逐步被认识[1].  相似文献   

14.
贾第虫病是一种目前广泛流行于温带地区的肠道寄生虫病,长期以来曾误认为是非致病的贾第虫实际上常可导致以急性或慢性腹泻为主的消化道症状。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不只局限于消化道,而且也可引起全身反应而产生特异性循环抗体。据此原理作者试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I)作免疫诊断,在下列四类病人中进行实验。第一组单纯的贾第虫病患者30例,其中29例 IFI滴度为≥1:16阳性。所有这些病例均有急性腹泻。有1例出现假阴性,可能是由于过早开始治疗之故。此  相似文献   

15.
我院曾收治4例,入院时分别拟诊为胆道蛔虫病、溃疡病、肝炎后遗症及结核性腹膜炎,后经十二指肠引流、胆囊造影确诊为胆道贾第虫病。采用阿的平0.1g,每日3次,连服5天,治疗两个疗程(间隔10~14天)痊愈出院。作者认为本病的诊断依据应具  相似文献   

16.
贾第虫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第虫病国内报告尚少,往往易被忽视以致误诊。力引起重视,现将我院自1972年9月至1980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一临床分析。 一、一般资料: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0岁,其中12岁以下3例,21~40岁10例,41岁以上6例。发病季节为4~10月。 二、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腹痛(表),以脐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董××,男,38岁,湖北省土产加工厂干部,因腹泻伴腹胀达1年半之久。在武汉几家医院分别诊断为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经用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抗菌素均无效,病情反而加重,出现恶心、厌食、疲劳、体重减轻skg,每日大便4-6次,便薄而恶臭。干1994年《月12日入我院。2检查体检T36.9C,P70次/min,R17次/min,BP12·5/7.skPa。慢性病容,一般情况尚可,心、肺(-),腹稍膨隆,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实验室检查HbIO5g/L、RBC3.62XIO’/L、WBC3·SX10’几、N071、L0.29。尿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8.
傅善杰 《山东医药》1991,31(8):46-46
蓝氏贾第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肠道传染病,世界各地感染率为1~20%,国内感染率约为7~19%,儿童患者约为成人1倍以上,在旅游腹泻病例中常可见到本病。该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者,特别是无症状带虫者。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带虫者,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蓝氏贾第虫病急性发病者常表现为暴发性水泻,有恶臭、腹胀和嗳气等特点,但非特异性的。因此临床凡遇持续性腹泻,粪便内无粘液和血,有  相似文献   

19.
蓝氏贾第虫病可无症状,但也可引起腹泻、体重减轻、腹胀及肠绞痛等症状。贾第虫对慢性肠道吸收不良的致病作用尚有争论。在儿童中观察到贾第虫病可引起吸收不良,但在成年人则结果不一。本文旨在重新评价贾第虫在吸收不良综合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25例伴有症状的成年病人,男20例,女5例,年龄从18至48岁,平均为30. 5岁。大便中均找到肠贾第虫包囊或滋养体。感染程度轻重不一。并以10例性别年龄相仿而无任何胃肠道疾病者作为正常对照。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外,对每1例病人都作了下列检查:(1) 血红蛋白测定,(2)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3) 血沉降,(4) 血清  相似文献   

20.
贾第虫于1681年由 Van Leeuwenhoch 首先发现以来已有300年历史了。尽管对兰氏贾第虫的命名至今尚未统一,但现已普遍认为寄生在人体的贾第虫属于肠贾第虫(Giardia intesti-nalis)。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这是具有致病性的肠道原虫:①腹泻病人中该虫的检出率高于无肠病者;②带虫者的腹泻发生率高于非带虫者;③吞食贾第虫包囊可导致腹泻;④抗贾第虫化疗可使腹泻和贾第虫均消失。目前一致公认贾第虫病是世界性分布最常见的肠道原虫病之一,其感染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为1~20%,与各地的卫生条件密切有关,在有的人群中可高达50~70%,甚至100%。60年代和70年代在地中海地区、智利、意大利、苏联和美国均发生过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