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肝损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0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预防组251例,于肾移植术后在应用常规药物同张顺财时即开始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00mg,静脉滴注;未预防组253例,除肾移植后药物外未采用任何保肝预防药物。如果预防治疗后仍出现肝损害,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连续8周口服双环醇片75mg/d(每次25mg,每日3次)。B组34例,连续8周口服硫普罗宁片600mg/d(每次200mg,每日3次)。结果常规预防组的肝损害发生率明显小于未预防组(P〈0.01);常规预防后仍出现肝损害的患者联用双环醇后,在肝功能与综合疗效改善方面明显优于硫普罗宁组(P〈0.05,P〈0.01);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明显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预防肾移植后早期肝损害的发生,联用双环醇片可有效治疗常规预防后仍出现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后肝功损害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1978~1991年663例肾移植患者中共发现肝功受损162例,发生率24.43%;肝功受损的发生率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者高于二联免疫抑制治疗。经过七种方案治疗,110例好转(67.9%),16例无变化(9.9%),36例死亡(22.2%)。治疗方案包括:①调整免疫抑制剂:②综合性治疗;③中医中药治疗;④血浆置换或血滤,等。指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合理的药物选择是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严重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严重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分析1994年元月至1997年8月我院519例肾移植患者中30例肝功严重受损患者的临床资料,HCV-RNA检测采用Nest-PCR法,HBsAg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肝功严重损害患者HBV、HCV的感染率达93.3%,死于肝衰竭9例,病死率为30%,死亡患者均有HBV或HCV感染,且总胆红素峰值大于200μmol/L,存活患者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本单位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1996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共做肾移植85例,其中7例发生CMV感染,诊断主要依据发热、肺炎、神经根炎及视网膜炎等。实验室检查主要用PCR方法测血、尿及眼分泌物中的CMV-DNA。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加。治疗主要用更莫昔洛韦,疗程10-24天。结果:7例中3例治愈,1例因CMV感染诱发慢性排异反应,行移植肾切除,另3例均死于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肝炎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BsAg或Anti-HCV阳性对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肝外感染、急性排异及移植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01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HBsAg(+)与Anti-HCV(+)组间上述三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HBsAg(+)组或Anti-HCV(+)组移植肾急性排异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尽管较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肝外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HBsAg(+)或Anti-HCV(+)的肾移植受者必须密切监测肝功能,环孢素A(CsA)浓度及机体免疫状态,以选择适当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及剂量 相似文献
6.
刘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4,3(6):530-534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及处理原则刘红1概述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大多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都伴发高血压的发生,即使在肾移植术后,高血压仍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直接影响肾的长期存活率和患者的寿命。近一年来,肾移植因为术后感染和急性排异所致的... 相似文献
7.
8.
一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发热、右上腹痛、果酱样便、肝脓肿,明确诊断后,给予抗阿米巴治疗、脓肿穿刺引流及脓腔冲洗,观察患者预后。治疗26d后患者体温完全降至正常,脓肿逐渐缩小。及时诊断、避免误诊。是提高移植术后阿米巴感染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尸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因素甚多,国外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0%~60%。本文介绍我院15年来的尸体肾移植情况:DGF发生率仅为5.74/.远低于国外报道。其原因分别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占77.59%;急性排异反应,占15.52%;泌尿系并发症,占5.17%;急性CsA肾毒性,占1.72%。其预防方法包括:选择年轻健康供者;缩短热、温缺血时间;保存液中引进钙离子拮抗剂;木中避免缩血管药物的应用及避免术后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经济条件允许者预防性应用单、多克隆抗体;警惕急性CsA肾毒性。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术后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接受抗排异的免疫抑制剂,结核感染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50倍,1989年4月 ̄1994年6月,我院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460例,术后并发活动性结核9例。 相似文献
11.
膦甲酸钠治疗与预防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膦甲酸钠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对1995年9月~1996年6月间120例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分期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实验组使用膦甲酸钠,对照组为Zovirax,疗程为3~4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静止期CMV感染者,空白对照组33.3%(8/24)发生CMV的活动性感染,而实验组无一例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任志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3,2(1):52-54
本文对过去8年间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87例进行研究,发现10例伴发肝损害,占11.5%,其中5例为肝组织学证实。此发生率较国外报道为低,但高于国内以往的报道。国人炎症性肠病时,不论肝脏损害的类型,抑或肝脏受损的程度均与国外患者不同,随肠道病变范围的扩大,肝损害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G. W. McCAUGHAN S. F. A. DORNEY N. D. GALLAGHER D. M. PAINTER R. VICKERY G. KYD K. RICKARD M. BOOKALLIL R. WAUGH J. F. THOMPSON M. S. STEPHEN A. G. R. SHEIL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1989,19(2):132-137
One hundred patients were referred to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Unit between January 1986 and August 1987. The commonest disorders for referral were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in adults (22 cases),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14),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12) and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 (10). Of the 100 patients 31 were activated for transplantation while 35 were deferred and 34 were found to be unsuitable. The decision-making in these patients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disease category. Timing of transplantation in PBC and PSC seemed clearcut, with 50% of referred patients being activated. However, major difficulties in timing of transplantation were found,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CAH) and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Of 36 patients with CAH (22) or FHF (14) only five were put on the active waiting list and only two were transplanted. Overall, 25 of the 31 patients underwen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16 alive two-30 months later.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防治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防治尸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验证雷公藤免疫抑制在抗排斥反应中的疗效。方法:39例肾移植患者接受雷公藤治疗,根据服用雷公藤剂量的不同分为双倍剂量组(n=20,2mg/kgd-1)和常规剂量组(n=19,1mg/kgd-1)。以同期未接受雷公藤治疗的肾移植患者作为对照(n=40)。所有患者均无合并感染、环孢素肾中毒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三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冷热缺血时间、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都非常接近。结果:双倍剂量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内无一例急排的发生,其对照组急排发生率分别高达25%~45%。常规剂量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内仅各有1例急排的发生。同期对照组急排发生率为15%~35%。术后满3年的雷公藤常规剂量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为89.5%,显著高于其对照组移植肾65.0%的3年存活率。此外,长期服用雷公藤未有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增加。结论:雷公藤的确具有减少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终末期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我国进行胰肾联合移植(SPKT)的可行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在80余次尸体供者腹腔多脏器联合摘取及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在临床施行SPKT3例,胰十二指肠移植于右髂窝,肾脏移植于左髂窝,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袖片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门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胰腺外分泌引流采用经膀胱途径。结果:1例已存活8个月,术后未用胰岛素,胰肾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例术后47天死于脑出血,死亡时胰肾功能良好;1例术后49天胰腺动脉血栓形成,死于坏死性胰腺炎。结论:SPKT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它将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有效、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价值与前景(64例次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与前景。方法:对64例次使用ATG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①对急性排异反应(AR)、急性加速性排异反应(AAR)、超急性排异反应(HAR)的预防与治疗情况;②对部分肾移植术后因各种原因暂不能使用常规免疫抑制剂者的替代与过渡治疗情况;③获得以上各种情况的治疗总剂量与总时限。结果:①ATG对肾移植术后AR的逆转率为82.35%(14/17),对耐激素性AR的逆转率为78.57%(11/14),对AAR的逆转率为100%(10/10);②ATG制品适用于肾移植术后因各种原因暂不能服用常规免疫抑制剂者的替代与过渡治疗;③ATG对HAR不能起到预防与治疗的作用;④抗AR的ATG治疗总剂量与时限以800mg、5天为宜,抗AAR的ATG治疗总剂量与时限以700mg、6天为宜,预防与替代治疗的总剂量与时限以700mg、6天为宜。结论:ATG适用于肾移植术后AR与AAR的预防与治疗,特别对耐激素性排异反应以及暂时的替代与过渡治疗尤为合适,如果经济状况允许,应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炎受者肾移植术前肝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CRF)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前肝活检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96年元月至1998年6月我院24例CRF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前行经皮肝活检的安全性及组织病理结果。其中14例接受肾移植并对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24例患者肝活检的成功率1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需输血治疗者4例(16.7%);无一例需手术治疗或死亡。24例急诊中,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怀肾损伤后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排泄的变化,与移植肾功能恢复在时相上的关系,以及在肾小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尸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顺利恢复的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术前及术后1-90天尿EGF排出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移植肾术后尿EGF的排泄量短期下降,九小时或几天即恢复到正常人一侧健肾的排泄量,其恢复速度与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恢复速度相当,但二者无线性相关,尿EGF排出量的恢复邻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的肾移植 (51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手术适应证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特点,提高人/肾存活率。方法:对51例年龄为60~83岁老年肾移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手术成功与失败者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供肾者的质量,PRA、HLA配型,术后免疫抑制应用情况。结果:51例患者后发生并发症20例(39.2%),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排斥反应6例,CsA肝、肾中毒2例,肺部感染5例,心力衰竭3例,脑出血1例。1、3、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