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4岁.因左侧鼻塞、流脓涕2个月余于2006年10月26日入我院.患者自2006年9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侧渐进性鼻塞、流脓涕,左眼经常发红伴胀痛,伴左侧头部胀痛感,无明显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10年余于2016年8月10日入我院就诊.患者双侧鼻腔渐进性鼻塞10年余,伴嗅觉减退.半年前患者自觉左侧面部麻木,2周前出现左侧鼻腔出血,间歇性左侧头痛,晨起左眼痛,自诉无视力下降,复视.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向右偏曲,推挤右侧下鼻甲,右侧中鼻甲、中鼻道未窥及.左侧鼻腔见圆形新生物,向左推挤左侧中鼻甲及下鼻甲(图1A).眼科检查左眼矫正视力1.0,右眼矫正视力1.0,无视野缺损.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9岁.因"左耳后结节6年"于2009年8月入我院.体格检查:左侧腮腺内和左侧颌下各触及一直径约2.5 cm和2.0 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光滑,质地中等,边界清晰,无压痛,活动轻度受限.CT提示左侧腮腺内2.5 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左侧颌下腺内2.0 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左侧咽旁间隙内一1.5 cm的实质性肿块,密度均匀,光滑,增强不明显(图1).术前诊断:左侧腮腺、颌下腺、咽旁间隙多发肿瘤,涎腺来源可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9岁.因"左耳后结节6年"于2009年8月入我院.体格检查:左侧腮腺内和左侧颌下各触及一直径约2.5 cm和2.0 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光滑,质地中等,边界清晰,无压痛,活动轻度受限.CT提示左侧腮腺内2.5 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左侧颌下腺内2.0 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左侧咽旁间隙内一1.5 cm的实质性肿块,密度均匀,光滑,增强不明显(图1).术前诊断:左侧腮腺、颌下腺、咽旁间隙多发肿瘤,涎腺来源可能.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0岁.2007年3月12日以左侧面部疼痛伴局部麻木3个月,左侧眼球上移伴复视1个月为主诉入院.糖尿病史18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3岁,因发现左侧鼻腔新生物1年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患者1年前发现左侧鼻腔新生物,轻微鼻塞并反复出血.近3个月来新生物逐渐增大,堵塞并突出左侧前鼻孔.既往患结肠癌,目前为术后2年.查体:左侧鼻前庭淡红色桑葚样新生物突出至前鼻孔,触之易出血.以"左侧鼻腔新生物"于2012年5月7日收住院.鼻窦CT(图1)示左侧鼻前庭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52.49 HU),堵塞鼻前庭.术前常规胸部X线扫描见右下肺野可疑结节影,胸部CT示两肺多发结节影,结合病史考虑为结肠癌肺转移.腹部CT示结肠癌术后改变,肠镜检查见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息肉样增生.完善术前准备,于入院后第3天全麻下行左侧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1岁,因左侧鼻塞、涕中带血伴头痛3年余,于2009年10月9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反复涕中带血及阵发性头痛,以左侧前额部为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未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而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侧鼻腔内可见较大淡红色肿物充满整个左侧总鼻道,鼻中隔明显受压右偏,肿物触之质脆,表面可见增生小血管,部分区域有少许坏死组织附着,清除后局部易渗血.鼻内镜检查见肿物与鼻中隔左侧面黏膜紧密相连,并挤压左侧中、下鼻甲,但与左侧中、下鼻甲无粘连.鼻窦CT扫描见左侧鼻腔内约3.5 cm ×3.3 cm ×3.0 cm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0 HU,边界清楚;鼻中隔受压明显右移,左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呈阻塞性炎症表现,未见骨质破坏(图1).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0岁.因口内突发新生物悬挂于口外伴出血10min于2002年5月12日在家长陪同下来诊.查体见患儿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口咽内有一淡红色新生物,约3cm×2cm大露出口外,伴少许血液,用压舌板压住舌前2/3,见新生物来源于鼻咽部,鼻咽部及左侧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新生物,基底不清,初步诊断为左后鼻孔息肉.用1%丁卡因表麻后,用1号丝线平悬雍垂结扎口咽新生物、剪断并送病检.鼻窦CT提示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前组筛窦充满软组织影.临床诊断为左后鼻孔巨大息肉(来源于左侧上颌窦).2002年5月17日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左侧鼻腔、后鼻孔息肉摘除术+左侧前组筛窦开放术+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左侧上颌窦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左后鼻孔、左侧上颌窦息肉.抗炎治疗1周出院,嘱定期清理术腔,1月后失访.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因左侧鼻塞伴声音嘶哑2年于2008年10月入院.入院前1周于我科门诊行鼻内镜检查,见左侧鼻腔狭窄,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后见左侧下鼻甲、鼻中隔中后段及部分中鼻甲下段均有粉红色光滑新生物呈弥漫性生长,触之极易出血,左侧鼻咽部未见异常;右侧鼻腔未见异常,右侧鼻咽部可见新生物(图1a).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5岁,渐进性左侧鼻塞半年,加重伴头痛10 d入院.无反复鼻腔出血、复视、牙齿疼痛及张口受限.当地医院鼻窦CT检查显示:左侧鼻腔前部软组织密度影,怀疑为鼻腔血管瘤;左侧上颌窦囊肿(图1、2).入院体检:鼻中隔左侧偏曲,左侧下鼻甲中后份近下鼻道可见紫红色新生物阻塞,肿物表面尚光滑,触之质软、易出血,肿物根部来源不清,鼻腔结构窥诊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5岁.因左侧鼻塞,多涕20余年,伴左侧头面部疼痛月余于2004年8月23日入院.患者20多年来左侧鼻腔通气不畅,鼻涕多,有时流黄涕,较黏稠.1月前因受凉左侧头面部疼痛、鼻阻、流涕加重,于家中静滴抗生素效果不显来诊.查体示右侧鼻腔黏膜颜色较淡,中、下鼻甲大小正常,中鼻道无异常分泌物,左侧中、下鼻甲略肥大,中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有白色质软新生物,左侧上颌窦、筛窦压痛(+),双眼视力正常,CT检查示左侧鼻内有软组织影,部分凸入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左眼眶内,左上颌窦腔及窦口扩大,左上颌窦腔前内上骨壁、骨质部分吸收.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5岁,因发现左侧鼻背部肿物6个月于2009年11月人院.患者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鼻背部一肿物,无触痛,缓慢生长,皮肤表面无溢液,无鼻塞,无流鼻涕.既往史:患者6年前曾在左侧鼻背部同一位置发现肿物,于外院行左侧鼻背部肿物摘除术,病理诊断为"鼻背部肉芽肿性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6岁.因发现面颊部左侧渐隆起4个月,鼻右侧肿块1个月于2009年11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下颌骨左侧有一约蚕豆大小的肿块.伴下颌左侧磨牙疼痛不适,抗生素治疗无效.1个月前发现鼻右侧出现约花生米大小包块,无红肿疼痛.诉上颌右侧磨牙有发胀及麻木感.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0岁,因左侧咬肌腮腺区肿物于2008年1月13日入院.3年前患者发现左侧咬肌区有一肿物,无痛及其他不适,肿物逐渐生长,以"左侧咬肌区肿物"收入院.入院后查体示全身情况未见异常,左侧咬肌腮腺区内上部、颧弓下可见局部膨出,紧咬牙时尤为明显,表面皮肤色、质未见异常,大小约3.5 cm×3.0 cm ×3.0 cm,触诊质地韧,无触压痛,局部穿刺未见血性穿刺液及其他异常.左侧腮腺及面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2岁.因左耳听力下降2年入院.体检:右耳廓正常,左侧外耳道闭锁.质硬,似骨样组织,无缝隙.乳突区轻度隆起,颞骨鳞部稍隆起但关节活动不受限.音叉试验:左耳传导性聋.纯音测听:骨导10 dB,气导50 dB.CT示左侧颞骨鳞部骨质膨大,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左侧外耳道(骨性)完全闭锁.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8岁.于2003年2月20日因声嘶1个月收住院.入院前患者声嘶逐渐加重,有憋气感.门诊检查见左侧声带有肿物,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无家族史.心肺无异常.鼻咽、口咽未见异常.会厌抬举可,左侧声带活动轻度受限,左侧声带膜部新生物未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向后累及声带突;梨状窝黏膜无异常,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新生物,外生型,位于声带膜部,局限于左侧声带,累及声带突,声带活动轻度受限.喉CT平扫示左侧声带块状软组织结节影,约0.6cm×0.4cm大,声带旁间隙显示不清.诊断为左侧声带癌(T1a).于2003年2月22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垂直侧前位喉少部分切除术.常规低位气管切开,插入麻醉插管.平环状软骨下缘作颈前皮肤皱褶横切口,切透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作环甲膜横切口,观察喉腔内声带病变,于左侧甲状软骨前2/3,对侧甲状软骨距中线4mm,切除声门区左侧至声带突,经过前联合至对侧声带前1/3,包括声、室带下至环状软骨上缘.游离左侧室带及会厌根部,充分止血,修复喉腔内创面,带状肌筋膜悬吊喉腔内黏膜创缘,整复喉腔,逐层缝合皮肤切口.待患者清醒,拔除麻醉插管换气管套管.术后次日鼻饲食物,10d拆除切口缝线.出院时患者无呛咳,发声基本正常,无呼吸困难.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4岁,因左侧外耳道被铁钉击伤3 d于2010年4月入院.患者3 d前做木工时铁钉射击到墙面,反弹击中左外耳道,即刻出现左外耳道疼痛,张口加重.曾在院外诊断为"左外耳道软组织伤,外耳道炎",口服药物治疗无好转.专科检查:左侧外耳道软骨部前下方见大小约0.10 cm×0.15 cm皮肤擦伤,无金属异物外露,左侧鼓膜无穿孔,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张口时左侧外耳道及颢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度约3指.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8岁.因渐进性左侧鼻塞1年就诊.门诊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见左侧后鼻孔及鼻咽顶部偏左侧一约2.0 cm×2.0 cm×1.5 cm的肿物,淡粉红色,表面光滑,可见血管网,触之质脆,易出血.鼻窦区无红肿及压痛,面部无麻木及疼痛.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肝肾功能正常.发病以来无流涕、鼻出血、耳闷及听力下降.鼻窦CT提示左鼻咽部占位性病变来自蝶骨.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1 2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 6年 ,于1 998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鼻息肉。手术摘除后症状有所缓解 ,但近 1年左侧鼻塞加重 ,于 2 0 0 2年 7月 1日以鼻中隔肿物入院。纤维鼻咽镜检查 :左侧鼻中隔中部隆起 ,约 0 .7cm× 0 .8cm× 0 .3cm ,表达光滑 ,质软 ,无触痛 ,触之无出血。拟诊 :左侧鼻中隔肿物。于入院第 4天在表麻加局麻下 ,行鼻中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鼻中隔粘膜和软骨膜之间 ,与中隔粘膜粘连紧密 ,无法分离。将瘤体及其表面的粘膜一起切除 ,保留软骨膜。切除瘤体 0 .6cm× 0 .8cm× 0 .4cm大小 ,粘膜缺损区…  相似文献   

20.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女,58岁,因左鼻鼻塞,反复出血1个月入院.专科检查:左侧中鼻道见淡红色新生物.鼻窦CT示左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侵入左侧筛窦,蝶窦,颅底骨质破坏;左侧中下鼻甲、鼻中隔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开口扩大,窦腔内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