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排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2例经早期手术切开筋膜减压骨折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复位10例,2例不完全复位,按Richardson功能标准优良10例差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充分切开减压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可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也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总结2009年5月—2011年1月对12例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对患肢局部情况进行早期观察与护理,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宣教同样至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室综合征的患者护理总结出该疾病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无截肢,肾功能指标基本正常,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适时的功能锻炼是减少残废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我院2004年,共收治骨筋膜式综合症患者46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后四肢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升高,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肢体肌肉广泛坏死,造成肢体残废,患者可发生休克、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科自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993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有19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从早期病情细心观察,保守治疗及手术后予精心护理,患肢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18例均保肢痊愈出院。结论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筋膜间区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当发生各种病变如肢体创伤等时,会导致四肢特定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肌肉与神经干进行性缺血坏死,形成本病,它属于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对本院2年来10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诊治教训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5年2月-2008年5月本科收治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29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价值。方法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36例患者,采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切开彻底减压并联合中西医用药治疗。结果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肢体均成活。随访1~2年,经随访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创面愈合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除1例45。外,其余均〉90°,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彻底减压引流,并联合中西医用药,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姜红仙  严姗妹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231-223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折后经常出现的并发症,是早期综合征的一种,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神经组织、肌肉以及血管等急性供血不足而导致[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程发展快,且病情十分严重,若未能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肌肉坏死、畸形、肾衰竭、神经麻痹等症状,影响腿部功能,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笔者对35例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及相关护理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03例,其中12例并发OFCS作为研究对象,对疼痛、患肢肿胀、生命体征等方面进行早期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疗效结果12例并发OFCS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肢经治疗及护理后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截肢及肢体坏死情况,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感及焦虑/抑郁程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合并OFCS患者进行早期观察,能够根据病情予以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疾病,病死及致残率高,预后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本文就其诊治及护理进行一综述。诊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减压,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早期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才能降低病死及致残率,得到一个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例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患肢感觉运动恢复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无截肢病例,均康复出院,1例功能部分丧失。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17例,由于处理及时,后续治疗得当,无一例出现肢体远端缺血坏死或缺血性肌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短期内恢复皮肤完整性并实现骨折的稳妥固定和愈合。  相似文献   

18.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19.
筋膜间隔综合征(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FCS)系肢体创伤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隙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性坏死,是四肢外伤或四肢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可能引起神经干、肌肉不可逆性损伤,致残率很高.避免此种后果的唯一方法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切开减压.否则,会遗留或轻或重的后遗症.目前胫腓骨骨折合并筋膜间隔综合征发生率为9%,本组合并此症为4.7%.我们采取早期切开减压、适宜的骨折固定、术前术后使用甘露醇防治再灌注损伤等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应用手术切开复位且内固定后,辅助常规引流包扎敷贴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DR脱细胞异种皮三类伤口处置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67例胫腓骨骨折合并O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伤口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A、B、C3组.A组患者32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术后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治疗;B组患者18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C组患者13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后采用DR脱细胞异种(猪)皮覆盖治疗.所有患者至伤口软组织恢复后,再行二次手术游离植皮肤修复.观察术后不同时间3组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创面渗液量以及疼痛情况、小腿周径,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和二期创面修复时间.结果 A组第4、7、10天伤口感染率分别为15.6% (5/32)、18.8% (6/32)、25.0% (8/32),B组未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C组于第10天有1例(7.7%)细菌培养阳性;B、C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3d创面渗液量均明显多于B、C组[术后1 d:(516 ±57)ml比(196±37)、(464±59) ml;术后2 d:(502±62)ml比(142±31)、(388±40) ml,术后3 d:(372±51)ml比(77±31)、(291±51)ml],并且B组渗液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术后1、4、7d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8.17±0.52)、(0.91±0.35)、(5.89±0.51)分;术后4 d:(8.81±0.39)、(0.75±0.26)、(5.67±0.43)分;术后7 d:(8.63±0.47)、(0.74±0.33)、(5.46±0.47)分;均P<0.05].术后2、4、6、8、10、12、14 d,B组小腿周径均低于A、C组[分别为:(3.09±0.74)cm比(6.96±0.52)、(5.72±0.48) cm,(3.56±0.48) cm比(8.27±0.47)、(6.72 ±0.51)cm,(3.43±0.42) cm比(8.32±0.46)、(6.27±0.39) cm,(2.41 ±0.35)cm比(5.27±0.42)、(3.15±0.41)cm,(1.87±0.44)cm比(4.22±0.34)、(2.78±0.51) cm,(0.68±0.11)cm比(2.59±0.31)、(2.09±0.18)cm,(0.01±0.08)cm比(0.12±0.11)、(0.08±0.0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2、4、6、8、10 d,C组小腿周径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二期创面修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2±9)、(22±7)、(29±5)d,(13.8±5.3)、(2.6±0.5)、(7.6±2.7)次,(10.7±5.1)、(5.3±2.3)、(7.7±5.1)d,均P<0.05].结论 直视复位结合内固定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OCS可减少治疗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率和创面渗液量,避免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DR脱细胞异种皮治疗效果不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但适合经济困难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