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肿瘤干细胞干性标记物CD44蛋白受阿司匹林不同药物浓度的影响变化,从而探讨阿司匹林是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CD4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0、2.5、5.0、10.0 mmol/L,即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作用下,CD44在COX-2阴性表达的SW-480细胞及COX-2高表达的HT-29细胞表达影响。结果 SW-480、HT-29中存在CD44阳性细胞,2种细胞表达的CD44荧光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CD44的表达,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2种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存在CD44阳性细胞,阿司匹林能抑制肿瘤干细胞干性标记物CD44的表达,其抑制可能是通过COX-2及非COX-2途径,该抑制作用可能是阿司匹林能预防结肠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小森  张逊 《天津医药》2006,34(9):658-659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出现早,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晚期[1].肿瘤的转移机制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黏附因子CD44s和CD44v6与肿瘤转移关系密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探讨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瘤(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小鼠提取的树突状细胞(DC)和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WT共培养、融合,CD44v6基因来修饰融合细胞,研究CD44v6修饰DC融合瘤苗体外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为肿瘤预防及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在聚乙二醇的作用下,DC细胞和CT26.WT细胞共培养、融合,利用HAT/HT筛选系统筛选出纯净DC融合细胞。在脂质体的作用下,将pBud-CD44v6转染到DC融合细胞中表达;②体外实验观察DC融合瘤苗对小鼠结肠癌细胞的杀灭作用。结果构建了基因CD44v6修饰的DC/CT26.WT肿瘤融合疫苗;实验组细胞的淋巴细胞毒(CT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D44v6修饰的DC融合瘤苗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强大抗结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龙  郝波  林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059-206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OPN和CD44v6在56例非小细胞肺癌(30例鳞癌和26例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5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7.8%。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中OPN和CD44v6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2)肺癌中OP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OPN和CD44v6可能在肺癌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OPN、CD44v6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CD44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黏着分子之一。许多研究发现CD44变异型(CD44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转移与浸润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CD44V在喉癌组织及声带息肉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7.
刘平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5):321-32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粘附分子CD44的变构体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胃癌中,VEGF、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42/53)、64.2%(34/53),VEGF及CD44V6的阳性率与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CD44V6在胃癌中的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协同起作用,并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D24和CIM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分布,分析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13例癌旁组织与81例癌组织中CD24和CD44的表达。结果①在癌旁组织中CD24高表达,CD44则不表达;②51例(63%)患者癌组织中CD24表达阳性,55例(68%)CD44表达阳性,不同病理类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二者分布与病情相关。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升高CD24低表达者增多(P〈0.05),肺腺癌中CD44分布规律与CD24相同,但肺鳞癌中CD44高表达者增多(P〈0.05);④CD24与CD44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24和CD44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乙醛脱氢酶1(ALDH1)+细胞表型的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3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Ⅱa~Ⅲb期,取NAC前后乳腺癌灶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单染及双染技术检测并比较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ALDH1+、CD44+CD24-表型以及两者重叠表达的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NAC前患者乳腺癌组织中AL-DH1+/CD44+/CD24-表型的比例为7.2%,化疗后ALDH1+/CD44+/CD24-表型比例为2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7,P<0.001);化疗前CD44+/CD24-/ALDH1+表型的表达与肿瘤大小(χ2=5.889,P=0.015)、脉管癌栓(χ2=15.223,P<0.001)、HER-2(χ2=4.036,P=0.045)有显著相关性.NAC前表型为ALDH1+/CD44+/CD24-的患者NAC后有效率(81.8%)明显高于非ALDH1+/CD44+/CD24-表型的患者(45.4%)(χ2=5.748,P=0.017).结论 NAC可促进AL-DH1+/CD44+/CD24-的表型比例升高,ALDH1+/CD44+/CD24-的表型与化疗有效率相关,ALDH1+/CD44+/CD24-表型有可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CD44s和COX-2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链霉亲和素生物法(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8例结肠癌组织中CD44s和C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阳性表达物质CD44s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COX-2主要在细胞质。58例结肠癌CD44s和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67%。与肿瘤临床Dukes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分别检测CD44s和COX-2蛋白表达对了解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和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CD44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CD44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26/40),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4/20),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异常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能够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E-钙粘素(E-cadherin,E-cd)及黏附分子CD44的变构体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乳腺癌中,VEGF、E-cd、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E-cd、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42/53)、64.2%(34/53)、64.2%(34/53),VEGF及CD446的阳性率与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E-cd的表达则与淋巴转移和TNM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过度表达及E-cd的下调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协同起作用,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CD44V6是CD44的一种拼接变异体,其表达可改变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AM)的构成和功能,有助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全文就CD44v6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沈彦  周颖  赵敏  魏艳芹 《河北医药》2013,(13):1931-1933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V6和HIF-1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8.9%,低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90.0%(P<0.05),CD44V6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7.8%,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6%(P<0.05),HIF-1α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1.1%,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7%(P<0.05)。E-c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均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结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还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肠癌中CD44V6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 E-cadherin、CD44V6和HIF-1α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D44V6和RAB5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结合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子的表达情况,探讨CD44V6和RAB5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和RAB5a在60例结肠癌原发灶、结肠癌癌旁组织(3~5cm)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CD44V6在结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33%(41/6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0%(2/20)及癌旁组31.67%(19/60),与后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AB5a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100%(60/6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5.0%(1/20)及癌旁组织43.33%(26/60),与后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44V6和RAB5a在结肠肠癌中高表达,且CD44V6与RAB5a的表达呈正相关,并随着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浸润深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王永庆  夏瑞祥 《安徽医药》2005,9(9):673-674
目的探讨CD44分子在非霍杰金淋巴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在T细胞和B细胞型非霍杰金淋巴瘤差异表达.方法应用恶性淋巴瘤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分析、检测56例非霍杰金淋巴瘤病理组织和10例正常淋巴结中CD44阳性率.结果非霍杰金淋巴瘤组织CD44阳性率为90%,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1),实验组CD44阳性率在T细胞及B细胞型非霍杰金淋巴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44可能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潜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下调黏附分子CD44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厄洛替尼对HCC82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效应及计算药物作用48 h的IC50;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3组[control、EGF(50 ng/ml)刺激组、厄洛替尼(0.323 μmol/L)处理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细胞及蛋白水平检测3组[control、EGF(50 ng/ml)刺激组、厄洛替尼(0.323 μmol/L)处理组]细胞CD44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厄洛替尼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C50为0.323 μmol/L.Transwell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厄洛替尼阻断EGFR信号通路后可降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CD44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当使用EGF刺激细胞后,CD44表达明显上调,而使用厄洛替尼阻断EGFR信号通路后CD44表达则被明显下调(P<0.05).结果提示,厄洛替尼抑制肿瘤转移可能与改变CD44表达有关.结论 使用厄洛替尼阻断EGFR信号通路后,可间接下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进而发挥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志标  倪炳华  刘收厚  汤晨  马永驰 《江苏医药》2012,38(21):2565-256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CD44s表达的影响.方法 鼻息肉患者30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口服强的松10mg·kg-1·d-1,×10 d)和对照组,每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鼻息肉组织中CD44s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0.15±0.03 vs.0.30±0.05)和炎症细胞(0.20±0.05 vs.0.36±0.04)CD44s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细胞CD44s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MBT1以及粘附分子 CD44v6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 DMBT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DMBT1、CD44v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 DMBT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05)。 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 P >0.05)。结论 DMBT1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主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CD44V6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38-839
近年来,CD44基因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CD44分子不但在卵巢功能及细胞与细胞问质相互黏附中起作用,而且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CD44家族中的CD44V6被认为是卵巢肿瘤的特征性和早期指标。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和发病年轻化,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此二者的关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