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目前临床较常用的血液流变学实验指标间的相关性,即 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血沉和红细胞聚集性进行了实验 观察. 相似文献
2.
3.
4.
冠心病血液流变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51年Copley就提出:“血液流变学是在宏观、微观、亚微观水平上,研究血液的细胞成分和血浆的变形和流动性,以及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血管结构的流变特性”。从而明确地概括了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自1962年Burch等首次提出血液高疑状态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因素以来,国内外对冠心病血液流变特性和机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一、血液流变学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Nilsson等在冠脉硬化(冠脉造影证实)梗塞后的病人与同年龄健康人对照研究中发现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D_(50)(降低50%的光密度所需的ADP剂量)数值低;采用抗血小板生长因子抗体显示血浆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美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3):182-182
血液流变学目前在医学研究上应用最多的是血液的表观粘度和比粘度与疾病间的关系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形性和聚集性 (尤其是血小板聚集性 )与疾病间的关系。本试验检测 12 2例患者 ,其中 4 9例为临床诊断为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组及 32例主诉有症状组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 ,并与 4 1名排除心脑血管病的体检人员对照分析来探讨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 :清晨空腹肘静脉取血 5ml用肝素抗凝 ,使用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R80a锥 /板自动血流变仪 ,测定自控 37°时全血粘度 (2 0 0 ,30 ,5 ,1s-1)、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分期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结果与高血压分期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黏度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黏度值升高趋势依次为Ⅲ期高血压、Ⅱ期高血压、Ⅰ期高血压、健康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越严重,血液流变学结果升高趋势越明显,可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的检测,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血压作为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 ,是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 ,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 。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 ,旨在探讨血液流变学与高血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根据 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 ,选择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7月在延安市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 10 8例为实验组 :其中男 6 7例 ,平均 (5 4 .81±13.11)岁 ,女 4 1例 ,平均 (5 5 .32± 7.93)岁。正常对照组 :选择同期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深入及其临床应用的开展,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现象已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为探讨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我们观察了100例各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王婷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8(2):69-71
本文通过对319例高脂血症患者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204例血脂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5或P<0.01),提示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粘滞度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了2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和20例同期体检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全血高切、中切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或比较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患者血液呈高粘滞状态,血流瘀滞. 相似文献
16.
观测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但有关研究尚属少见.我们从1991年2月~1993年8月对276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探讨进展期恶性肿瘤病人七项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流变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30例AD患者,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AD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结论 AD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其测定对AD的诊断、预后及改善血液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血液流变学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苏海洪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2):329-331
一个显而易见的医学常识是:合适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强烈地依赖于适当地血液灌注。显然,“适当”并不只意味着恒定的血液供应,而是血液供应能力必须和特定组织的需要相适应。任何这一精致的平衡的紊乱都会导致临床问题。所以,高等生物都具有强有力的机制来维持这种平衡以保证生物体的良好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脑梗塞(CI)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致病机理。方法 测定15 8例CI患者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患者两性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5 ,P <0 .0 0 1) ;两性H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CI的病理机制之一;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造成CI患者血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