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辐射致癌模型BERP35T-1细胞DNA氧化损伤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RH22和BERP35T-1,以及用不同浓度NAC(0~2mmol/L)作用BERP35T-1 48 h后,细胞内DNA双链断裂产物γH2AX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1 mmol/L NAC作用BERP35T-1不同时间(0~48 h)后细胞内DNA氧化损伤产物8-OH-dG的表达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1mmol/L NAC作用BERP35T-1 48 h后细胞内活性氧(active oxygen radicals,ROS)水平变化;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药物组(1 mmol/L NAC作用48 h)、照射组(2 Gyγ射线照射)和联合作用组(1 mmol/L NAC预处理48 h后+2 Gyγ射线照射)BERP35T-1细胞的存活率差异。结果:与BEP2D细胞相比,RH22和BERP35T-1细胞中γH2AX表达增强(P0.01);BERP35T-1较RH22中γH2AX表达增强(P0.01);1~2 mmol/LNAC作用BERP35T-1细胞48 h后,细胞中γH2AX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1);1 mmol/L NAC作用BERP35T-1细胞24~48 h可显著下调细胞内8-OH-dG的表达(P0.05或P0.01);1 mmo1/L NAC作用BERP35T-1细胞48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ERP35T-1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联合作用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BERP35T-1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结论:抗氧化剂NAC可能通过提高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1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内ROS和DNA氧化损伤水平,促进基因组稳定性,部分逆转BERP35T-1细胞的恶性表型,并降低其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粒子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内主要抗氧化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双链断裂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BEP2D细胞、RH22细胞和BERP35T-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抗氧化蛋白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以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SOD(Mn-SOD)的表达;采用SOD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SOD(T-SOD)、Cu/Zn-SOD和Mn-SOD酶活力;荧光探针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基础H_2O_2和O_2~(?)水平;中性彗星电泳法检测细胞内DNA双链断裂水平。结果:与BEP2D细胞相比,RH22和BERP35T-1细胞内抗氧化蛋白CAT和GPX1表达下调(P〈0.05或P〈0.01),GPX3、Cu/Zn-SOD和Mn-SOD表达增强(P〈0.05或P〈0.01);且T-SOD、Cu/Zn-SOD和Mn-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RH22和BERP35T-1细胞内基础O_2~(?)水平低于BEP2D细胞,基础H_2O_2和DNA双链断裂水平则高于BEP2D细胞(P〈0.05)。结论: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失衡形成氧化压力,促进DNA氧化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能是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NOX家族在X射线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寻找放疗增敏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0、1、2、4和12GyX射线照射后24、48和96 h PC-3细胞存活率;采用DCFH-DA法检测0、1和4GyX射线照射后15、30、60和120 min时PC-3细胞中ROS的生成量;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0、1和4GyX射线照射后PC-3细胞中NOX1~NOX5 5个亚型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2、4和12 GyX射线照射PC-3细胞后96 h,与未照射组比较,PC-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1和4GyX射线照射PC-3细胞60 min后,细胞内ROS水平最高,NOX抑制剂DPI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可以减少ROS的生成.1和4GyX射线照射后PC-3细胞中NOX1、NOX2和NOX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X射线诱导NOX1、NOX2和NOX5蛋白过表达,细胞内产生过量的ROS是X射线诱导PC-3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电离辐射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辐射敏感蛋白Thbd和γH2AX的影响,探讨阿魏酸的抗辐射作用与机制。方法:以4~16 Gy的60Co γ射线照射HUVEC细胞,照后48 h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探索适宜照射剂量。以10 Gy γ射线照射HUVEC细胞,分别于照射后1、3、6、12、24和48 h提取细胞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Thbd和γH2AX的表达水平。并于照射前2 h,预防性给予细胞0.001~1 μmol/L的阿魏酸,照后48 h检测细胞活力、Thbd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与未照射组(0 Gy)比较,HUVEC受到10 Gy γ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活力约降低30%(P < 0.05)。以此剂量照射,照后1 h Thbd约降至正常水平的0.6(P < 0.05),照射后48 h γH2AX约升高至正常水平的5倍(P < 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0.1和1 μmol/L 的阿魏酸作用后,受照HUVEC的细胞活力提高(P < 0.05),Thbd蛋白表达升高(P < 0.05),γH2AX蛋白表达降低(P < 0.05)。结论:0.1~1 μmol/L的阿魏酸可调节10 Gy γ射线照射后HUVEC的Thbd和γH2AX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HUVEC增殖,提高其细胞活力,发挥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大肠癌HCT-16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1、0.5、1、2和5 mmol/L) NaB处理大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LC3B表达量的变化;单丹磺酰尸胺(MDC)和吖啶橙(AO)染色检测酸性自噬泡的形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1、0.5、1、2和5mmol/L)NaB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76,P<0.001;0.5 mmol/L浓度的NaB作用24 h即能显著抑制大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细胞存活率为(94.00±4.09)%,P<0.05;1、2、5 mmol/L浓度的NaB作用大肠癌HCT-116细胞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9.43±1.83)%、(84.56±4.77)%和(81.00±7.38)%,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2 mmol/L NaB处理24后,HCT-116细胞内酸性囊泡细胞器明显蓄积;不同浓度NaB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LC3B-Ⅱ蛋白的表达量随着NaB浓度增加而增加;2 mmol/LNaB处理HCT-116不同时间(10 min、30 min、1h、2h、4h、6h、12h和24 h)后,LC3B-Ⅱ蛋白的表达量随着NaB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NaB可抑制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淬灭胃癌SGC-7901细胞内活性氧(ROS)对维生素E琥珀酸脂(VES)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5、10和20 mmol/L)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2 h,再加入20 μg/mL VES处理12 h,经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ROS水平。另将20 mmol/L NAC作用SGC-7901细胞2 h,再加入20 μg/mL VES处理细胞12 h,经DCFH-DA染色后,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将20 mmol/L NAC作用SGC-7901细胞2 h,再加入20 μg/mL VES分别处理15和24 h后,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单纯VES处理组相比,20 mmol/L NAC预处理组胃癌细胞内ROS下降最为明显(P < 0.05)。与对照组相比,20 μg/mL VES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内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 < 0.05);而与单纯20 μg/mL VES处理组相比,20 mmol/L NAC对VES诱导GRP78和CHOP mRNA及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 0.05)。结论:在体外,淬灭胃癌细胞内ROS能够抑制VES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醛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0.02、0.1、0.5、2.5、12.5 mmol/L的甲醛 (formaldehyde,FA)分别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PO-POD 酶法测定细胞内TG含量。另分别以0.004、0.02、0.1 mmol/L的甲醛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P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rn-1c,SREBP-1c)、腺苷酸核糖基化因子1 (ADP-ribosylation factor 1,Arf1)和包被蛋白Ⅰ (coat protein comlex Ⅰ,COPⅠ)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5~12.5 mmol/L FA染毒24 h或0.1~12.5 mmol/L染毒48 h 时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活性 (P均<0.05);0.1 mmol/L FA染毒24 h,或者0.1 和0.02 mmol/L FA染毒48 h,均可致HepG2细胞内TG含量显著升高 (P均<0.05);FA染毒48 h引起肝细胞内CP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均<0.05),SREBP-1c和COPⅠ表达水平在染毒24和48 h后均增高 (P均<0.05),FA染毒24 h后 Arf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P<0.05)。结论:FA接触可引起HepG2细胞内TG含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脂肪酸β氧化受到抑制和脂肪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BEP2D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TGF-β1对Smad7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背景与目的:细胞逃避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对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是许多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Smad7是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型Smads,它可阻断TGF-β信号在胞浆内的传导,其紊乱是TGF-β信号转导通路紊乱的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Smad7基因表达是否发生紊乱,TGF-β1对Smad7基因的调控功能有无发生变化,以探索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原因.方法:培养BEP2D细胞及BERP35T-2细胞,于收获前60min和90min加入不同剂量的TGF-β1,提取细胞总RNA,分别以未加TGF-β1的细胞组作为对照,用Northernblot杂交比较两组细胞Smad7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细胞对TGF-β1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性.同时提取BEP2D及BERP35T-2细胞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比较两组细胞内源性TGF-β1表达的差异.结果:Smad7mRNA表达水平恶性转化细胞高于永生化细胞;加了TGF-β1细胞因子后,BEP2D细胞Smad7mRNA表达增高,BERP35T-2细胞表达水平改变不明显.而内源性TGF-β1的表达水平,BERP35T-2细胞稍高于BEP2D细胞.结论:Smad7在辐射致肺癌细胞系中的过表达及对TGF-β1应答的降低可能是辐射诱发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顺铂对bcr/abl转化BaF3-P210细胞DNA损伤与修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Cis)对白血病BaF3-MIGR1细胞和bcr/abl转化BaF3-P210细胞中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锥虫蓝染色法检测2种细胞经0.5、1、5、10、20和40 μg/mL Cis处理0、2、4、6、8、12、24和48 h时的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6种浓度Cis处理细胞8 h后诱导的γH2AX焦点数,Western印迹法检测DNA修复0、4、12和24 h后的γH2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Cis处理时间和剂量增加,2种细胞的存活率降低,BaF3-P210转化细胞的存活率比BaF3-MIGR1细胞高(P<0.05);随着Cis剂量上升,2种细胞的γH2AX焦点数上升, BaF3-P210转化细胞的焦点数比BaF3-MIGR1细胞少(P<0.05);随着DNA修复时间延长,2种细胞的γH2AX蛋白表达均下调,BaF3-P210转化细胞的γH2AX蛋白表达量比BaF3-MIGR1细胞低.结论:Cis对BaF3-MIGR1细胞和BaF3-P210转化细胞的损伤呈时间、剂量效应,2种细胞的γH2AX焦点数与损伤之间存在剂量效应,bcr/abl可增强BaF3-P210转化细胞的DNA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DMBG)对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直肠癌SW1463细胞,设对照组、DMBG组、照射组及DMBG+照射组,同时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5 mmol/L、10 mmol/L、20 mmol/L、40 mmol/L、80 mmol/L)DMBG作用SW1463细胞的细胞活力,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DNA损伤蛋白γ-H2AX及DNA损伤修复蛋白DNA-PK的表达,同时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重量及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结果 不同浓度(5 mmol/L、10 mmol/L、20 mmol/L、40 mmol/L、80 mmol/L)DMBG作用可抑制SW1463 细胞活力(F=43.283,P=0.021)。DMBG+照射组在不同照射剂量(2 Gy、4 Gy、6 Gy、8 Gy)照射下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DMBG组及照射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DMBG组及照射组[(63.32±6.15)% vs (16.19±4.38)%,P<0.05;(63.32±6.15)% vs (17.24±5.17)%,P<0.05 ];DMBG+照射组G2 /M期细胞比例增加到(61.50±5.25)%,G0 /G1期细胞比例减少为(17.36±3.17)%,上调了γ-H2AX蛋白表达,并下调了DNA-PK蛋白表达,与DMBG组及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变小,抑瘤率亦明显高于DMBG胍组和照射组[(68.51±2.58)% vs (20.74±2.61)%,P<0.05;(68.51±2.58)% vs (31.52±3.43)%,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直肠癌SW1463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可能与DMBG联合放疗后改变肿瘤细胞周期分布,抑制肿瘤细胞对DNA损伤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0Co -γ射线照射肺癌A549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变化.方法:2 Gy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肺癌A549细胞,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照射后4、12、24、48、72 h VEGF mRNA表达改变, 以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以对照组(未照射组)VEGF mRNA表达量为1,照射后4 h VEGF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8.83±3.01,P<0.05 ;14.67±7.18,P<0.01),48-72 h随后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量,在照射后4 h 降低,随后开始升高,24、48 h达到高峰(600.86±20.87,P<0.05;594.75± 2.52,P<0.05),72 h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2 Gy剂量60Co-γ射线照射肺癌A549细胞后早期VEGF表达升高,我们推测此时可能是联合抗VEGF药物抑制肺癌转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用下对食管癌T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法将MnSOD重组质粒转染食管癌TE-1细胞,分别建立中、高水平过量表达MnSOD的稳定转染细胞(TE-1Mm、TE-1Mh)及空载体细胞(TE-1Mn).进一步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E-1细胞、空载体TE-1Mn细胞、稳定转染细胞TE-1Mm及TE-1Mh中MnSOD mRNA和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实验评价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放射线及二者联合对以上4组细胞的抑制;流式细胞术(FCM)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中、高水平过量表达MnSOD的TE1细胞株TE-1Mm和TE-1Mh;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上述2种细胞中含有不同表达水平的MnSOD.MTT法及FCM显示,TE1Mm细胞的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上调,而TE-1Mh细胞的存活率上调,细胞凋亡率下降,相应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2 mmol/L SNP及2、4、6Gy放射线处理48 h,TE-1Mm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明显减慢,放射增敏比增加,细胞凋亡率上调;TE-1Mh细胞抑制率反而降低,细胞生长加速,放射增敏比降低,细胞凋亡率下降,相应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及FCM显示:0.5~2 mmol/L SNP及2、4、6 Gy放射线处理48 h,与TE-1Mm细胞相比,TE-1Mh细胞MnSOD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内ROS相对降低,相应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水平过量表达MnSOD增加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抑制增殖,诱导凋亡,而高水平过量表达MnSOD则与之相反,为今后通过MnSOD提高放射敏感性来抑制食管癌或通过其抗拒放射来保护正常细胞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许芸  邬蒙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4):333-336,354
目的探讨正常造血组织在全身低剂量照射后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96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暴露于0~800mGyγ射线下。分别于照射后24、48、72h处死,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加γH2AX抗体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荧光强度。结果单染及双染法结果均显示γH2AX表达呈J型曲线,所有时间剂量组中,100mGyγ射线在48h时诱发的DSB数量最少。结论γH2AX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DNA双链断裂及修复情况。造血组织低剂量照射后可以产生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OX家族在X射线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寻找放疗增敏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0、1、2、4和12 Gy X射线照射后24、48和96 h PC-3细胞存活率;采用DCFH-DA法检测0、1和4 Gy X射线照射后15、30、60和120 min时PC-3细胞中ROS的生成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0、1和4 Gy X射线照射后PC-3细胞中NOX1~NOX5 5个亚型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2、4和12 Gy X射线照射PC-3细胞后96 h,与未照射组比较,PC-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1和4 Gy X射线照射PC-3细胞60 min后,细胞内ROS水平最高,NOX抑制剂DPI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可以减少ROS的生成。1和4 Gy X射线照射后PC-3细胞中NOX1、NOX2和NOX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X射线诱导NOX1、NOX2和NOX5蛋白过表达,细胞内产生过量的ROS是X射线诱导PC-3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简称Rg3)对食管癌EC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Rg3(10、20、50、100、200、400、600mmol/L)作用EC109细胞24、48及72h的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及单击多靶模型计算10mmol/L Rg3预处理24h经0、1、3、6和9Gy X射线照射后的辐射增敏比(SER)。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Rg3+照射组,流式细胞仪及Foci焦点形成实验分别检测3组经8Gy X射线照射48h的细胞凋亡率和DNA分子损伤情况。结果在10~600mmol/L范围内,Rg3可降低EC109细胞的存活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mmol/L Rg3处理EC109细胞的SER为1.28。Rg3+照射组的凋亡率为(62.33±4.60)%,高于对照组的(6.46±1.23)%和单纯照射组的(30.6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3+照射组的Foci焦点细胞数为(64±12)个,亦高于对照组的(6±3)个和单纯照射组的(32±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3对食管癌EC10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能够抑制细胞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与DNA分子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PU-H71联合X射线照射对辐射抗性人宫颈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Hsp90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分次照射法(2 Gy/次, 共30次)获得辐射抗性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 RR和SiHa RR, 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处理)、单纯照射组、PU-H71组(0.5 μmol/L PU-H71处理)、PU-H71+照射组(0.5 μmol/L PU-H71处理24 h后给予照射)。利用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细胞处理后1、6、24 h,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聚焦点。细胞处理后1、2、6、12、24 h, 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d51的表达;细胞处理后2 h, 检测磷酸化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p-DNA-PKcs)的蛋白质表达。细胞处理后48 h,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U-H71增强了辐射抗性宫颈癌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与单纯照射组相比, PU-H71+照射组HeLa RR和SiHa RR细胞, 在10%存活下的辐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6和1.27, 而凋亡率分别提高了约72.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表达及外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对胃癌细胞生长和SSTR-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CG-7901,制作细胞爬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SSTR-2表达.在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SSA,使SSA终浓度分别为0、10-4、10-5、10-6mmol/L,培养0、24、36、48、72h,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情况、RT-PCR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检测SSTR-2 mRNA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显示100%的SGC-7901细胞呈SSTR-2染色阳性,主要位于细胞膜上,部分胞浆也有染色.培养24h~72h,1×10-4~1×10-6mmol/L浓度的SSA可以使肿瘤细胞生长平均被抑制17.86%~40.48%.当SSA浓度为1×10-4和1×10-5mmol/L时,72h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7.86%和21.43%,与其他时间点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和P<0.01).当SSA浓度为1×10-6mmol/L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72h时抑制率达到40.48%,显著高于1×10-4和1×10-5mmol/L组(P<0.001).SCC7901细胞SSTR-2 mRNA表达阳性;当SSA浓度为1×10-4、1×10-5mmol/L时,SSTR-2 mRNA表达下调1.35%~31.65%(P<0.05),其中36h、48h、72h时低于0和24h时(P<0.01).SSA浓度为1×10-6mmol/L时,各时间点的OD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C-7901胃癌细胞株高表达SSTR-2 mRNA和蛋白.适当浓度的SSA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才呈现时间依赖性,并对SSTR-2 mRNA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Zhu SC  Wang YX  Li R  Han C  Qiu R  Shen WB 《癌症》2007,26(2):127-131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照射后常表现为细胞周期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细胞周期监测点激酶CHK1和CHK2基因的短发卡状RNA(shRNA)转染食管癌细胞,观察对其蛋白表达以及60Co 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并构建质粒连接的CHK1和CHK2 shRNA,分别提取质粒DNA并采用脂质体转染TE13细胞并传代;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HK1和CHK2蛋白和muRNA表达、以及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5 Gy 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结果:采用CHK1和CHK2 shRNA转染TE13细胞后,其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单纯5 Gy γ射线照射后24 h,TE13细胞G2/M期比例由未照射组的32.17%增至6147%;shRNA转染的TE13细胞在5 Gy γ射线照射后24 h,C2/M期比例由单纯照射组的61 47%降至28.13%(CHK1)和42.80%(CHK2),P<0.05.5 Gy γ射线、CHK1 shRNA力5 Gy γ射线、以及CHK2 shRNA力5 Gy 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7.0%、13.0%和21.0%.shRNA转染的子一代TE13细胞在转染后120 h,对CHK1和CHK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已基本消失:转染120 h后以5 Gy γ射线照射24 h,CHK1或CHK2 shRNA转染组G2/M期比例高于单纯照射组,P<0.05;至转染后144 h和5 Gy γ射线照射后48 h,转染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G2/M期比例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采用质粒连接的人CHK1和CHK2 shRNA转染TE13细胞后,可以明显抑制其mRNA和蛋白表达并消除照射后G2/M期阻滞,增加放射敏感性;提示TE13细胞γ射线照射后G2/M期检测点可能受CHK1和CHK2激酶双重调节,但以CHK1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毛蕊异黄酮(CA)是否可诱导人甲状腺癌细胞系FTC-133细胞铁死亡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RPMI 1640培养液培养FTC-133细胞,分为对照和CA、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血红素氧合酶-1(HO-1)激动剂CoPP、CA+ferrostatin-1和CA+CoPP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总铁和二价铁离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50、100和150 μmol/L)处理在24 h、48 h和72 h三个时间点均降低细胞存活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A(50、100和150 μmol/L)处理48 h降低细胞中GSH的浓度(均P<0.05),增加了FTC-133细胞中ROS、MDA、总铁和二价铁离子浓度(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A(50、100和150 μmol/L)处理48 h显著降低细胞中GPX4(P<0.05)和FTH1(P<0.05)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Ferrostatin-1部分逆转了CA诱导FTC-133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A(50、100和150 μmol/L)处理均降低Nrf2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及Nrf2在细胞核中表达与Nrf2总蛋白表达的比值(均P<0.05),而没有影响Nrf2总蛋白表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A(50、100和150 μmol/L)处理均降低细胞中HO-1的蛋白表达(均P<0.05)。CoPP部分逆转了CA诱导FTC-133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均P<0.05)。结论:CA诱导了人甲状腺癌细胞系FTC-133细胞发生铁死亡,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预测肝癌细胞对于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方法:以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肝癌细胞系HepG2.215,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中表达γH2AX的细胞分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中γH2AX灶点数,MTT比色法检测放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活性.结果:肿瘤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γH2AX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随照射剂量的增高而增高;γH2AX的表达水平与细胞死亡率呈正相关(r2=0.984,P<0.05),即γH2AX的表达越高,细胞的死亡率越高.结论:γH2AX表达水平预测肝癌细胞对于放射线治疗的敏感性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